直到有一天,我在削一根山藥的時候,才意識到我們對黃瓜多麼的不公。
那感覺,誰削誰知道。
我們店裡是常備黃瓜的,某位男同事還曾經吹噓過因為自己長的好看,水果店的老闆曾經免費給了他幾根黃瓜,當然我也不是很懂這有什麼好自豪的。因為酒單上的一杯逃亡樂隊,用了金酒,一款有薄荷清香的苦酒,白桃茉莉糖漿,蔓越莓汁和檸檬,最後的一片黃瓜能給整杯酒帶來一陣清風。
我們店裡的水有時候會黃瓜和薄荷來泡,客人總會很快的察覺,說好清新。夏天了麼。
黃瓜就是這樣一個無法忽略的存在。
我的朋友曾經驅車幾十公裡帶我去吃一家小龍蝦,結果小龍蝦倒還好,黃瓜把我給驚豔到了。怎麼說呢,去皮,黃瓜薄如蟬翼搭著卷又是脆生生的,像是刨出的但其實全憑刀工,簡單的調味最後淋上花椒辣椒油,絕了。
還有一次,在上海一個酒吧吃到黃瓜條,自己調的味噌蛋黃醬也是別有風味。我想起在大阪的時候,吧檯衣冠楚楚的老先生做酒的空檔,開始在吧檯捋昆布了說,也是很妙。
中國人對黃瓜愛的深沉,炒、熘、釀、熗、醃、醬,從東北的大拌菜到西南宮保雞丁,我做炸醬麵,菜碼一定得用黃瓜絲,我媽說這是一吃。就是絕配的意思,比方說豆漿和油條,驢肉跟火燒,鯗跟雞,筍跟鹹肉。小時候家裡做拆骨肉,一定得配上一盤拌黃瓜,爽口。
可又很微妙的,黃瓜稍微熟一點,就總有些讓人不愉快的味道出來了。所以我並不喜歡醃黃瓜,我喜歡脆生生水靈靈的,哪怕是在木須肉裡,也精神抖擻的。Timing實在是很重要。
說起寫這篇文章的由頭,是因為今天看到連科顏氏 KIEHL'S都出飲品店了,新品是金銀花還是金盞花黃瓜星冰樂,不太確定。應該不是洋蔥新聞,雖然我的臉都是老闆娘在收拾我對護膚品一竅不通但印象裡他們家很有名的似乎卻是是黃瓜水。
夏天的時候,敷一個黃瓜味的面膜,真是身心愉悅。
黃瓜能做進酒裡嗎當然,什麼不能,滑稽臉。
有黃瓜味的伏特加,黃瓜味利口酒,還有糖漿和苦精。很多牌子的產品線上都有黃瓜這個元素(準確的說,是青瓜)。
最有名的黃瓜入酒的經典雞尾酒應該是pimm’s cup,基酒是一款叫做飄仙一號的草本利口酒,用金酒做底,英國人的心頭好。你們的老公抖森還在節目上教人怎麼去做這款夏日飲品。簡單來說就是把黃瓜,檸檬,柑橘什麼的,搗鼓搗鼓放在一起加酒加七喜,挺好喝。
另一個約定俗成,就屬hendricks了。這款以玫瑰和小黃瓜風味聞名的金酒在被用來做dry martini和gin tonic的時候,都會建議用黃瓜代替橄欖和檸檬,以達到風味上的完整和統一。這個約定俗成到有時候客人來店裡會直接說要一杯黃瓜金湯力。
你會發現,在所有的基酒中金酒和黃瓜是最和諧的。所以很多有黃瓜元素的雞尾酒,多以金酒和伏特加做base,light&refresh,於是有了很多gimlete,gin fizz的變形。薄荷葉,檸檬草,羅勒葉,接骨木花,柚子,蘋果,都是不錯的搭配。想想就是爽快是不是。
等六月到了,找個好天氣我拍一組pimm’s cup的照片放上來把。
桌上放著一瓶伯爵茶和小黃瓜的香水,我瞅了一眼,今天就翻你牌子了。
周一店休
營業時間2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