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技術收入寫進財報: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變革

2020-12-13 騰訊網

機器之心轉載

作者:陳其亮

開源與協同,騰訊的這條路走得並不平凡!

擔任騰訊技術運營副總監好幾年,徐海麗的風格一向穩健,可今年十月底申報預算時卻特別緊張,因為她打算為一項工作連續第三次「獅子大開口」,向公司申請一大筆錢,「公司還會批嗎?」

何況批預算的總裁劉熾平是出了名地「火眼金睛」,在預算會上審項目,要麼一言不發直接過,要麼隨時打斷提問題。輪到自己,徐海麗惴惴不安地看著老闆,只見劉熾平點點頭,竟自言自語地說「這個錢花得值」——預算通過了。

而這樣的意料之外,在短短幾個月裡,已是第二次發生在她身上了。

另一次發生徐海麗休假時的大半夜,家人的手機響了,竟然是團隊同事找來,聲音緊張又興奮。徐海麗一驚:出了什麼事?原來,CEO 馬化騰剛剛回復了團隊的一封郵件,要求修改郵件的內容格式,讓手機上看起來更方便。而這封郵件,不過是徐海麗團隊發給全員的例行工作進展郵件。

讓劉熾平如此大方、讓馬化騰如此仔細的工作,究竟是什麼?

1、151 秒識別 128 萬張圖,底層技術收入寫進財報

答案是四個字:開源協同。

簡單說,開源協同就是騰訊內部原始碼全部開放,不同團隊協同開發,共建騰訊基礎技術平臺。

外部人可能了解的少,實際上,開源協同已在騰訊推進兩年。目前,騰訊內部代碼開源率已超過 80%,組建和孵化了 151 個 Oteam(開源協同小組的簡稱),涵蓋了計算、存儲、數據等所有網際網路技術基石,涉及了微信、QQ、騰訊雲等所有騰訊核心業務板塊。

開源協同不僅給騰訊省下了數億元的成本,更通過研發效能的提升,技術輔助騰訊自己的產品、騰訊雲上的廣大產業客戶、乃至全球技術共同體。

以雲帆 Oteam 為例,這個小組已有 70 多位程式設計師參與貢獻代碼,主攻深度學習框架,集結了騰訊所有事業群的相關技術高手,成立半年後,小組成功刷新圖像處理領域著名的 ImageNet 訓練速度世界記錄,只需 2 分 31 秒就能識別出 ImageNet 內 128 萬張圖片內容,Top5 精度達到 93%。

在程式語言 java 的 openJDK 國際開源社區裡,騰訊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因顯著貢獻被點名致謝的中國公司,在社區最近發布的 JDK15 版本中,JDK Oteam 向主分支貢獻的代碼名列中國公司第一。

12 月 2-3 日 國際內源基金會 ISC 首次舉行亞太區峰會, 對騰訊開源協同大加讚賞。

在全球最大的代碼託管平臺——Github 上,騰訊也已經悄悄地貢獻了超過 100 個開源項目,累計獲得超過 30 萬個星標,開源貢獻度居全球科技企業頭部。

底層技術收入甚至寫進了剛剛出爐的騰訊 2020 年第三季度財報。

企業級技術優勢被認為是騰訊發力產業網際網路的新亮點,今年前九個月,基礎架構安全產品收入同比增長 178%,雲原生安全產品客戶規模超過一萬家。

這還是那個被坊間笑稱只會做產品沒有技術標籤的騰訊麼?

開源協同正在悄悄地重構著騰訊的肌理。騰訊向來以賽馬文化知名,但開放協同恰恰是封閉賽馬的反面。

兩年來,騰訊究竟經歷了什麼,不惜在技術上告別「賽馬」轉向「協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取得共識,還是推行實踐,只要對自己「動刀」,就註定了開源協同會歷經艱辛。

2、哪個能代表騰訊,哪個看上去都不夠強

作為推動開源協同落地的項目經理,徐海麗目睹了這個艱辛的過程,也看到了她在騰訊十三年所不曾看過的景象,比如兩個程式設計師互吹整瓶紅酒。

張青林酒量平平,但在 2018 年底一個晚上,卻主動幹掉了一整瓶紅酒,對於低調平實的程式設計師來說堪稱罕見。

更稀奇的是,他竟然是向一直以來的「對頭」——另一個程式設計師雷海林敬酒。倆人的團隊同在騰訊技術工程事業群(簡稱 TEG)做資料庫技術,關係卻很僵。用雷海林的話說,曾認為彼此「老死不相往來」。

「互撕」在騰訊內部並不稀奇。

多年來賽馬機制催生出許多業務相似的團隊,產品側在賽馬,技術側也在賽馬。優點是產品的需求能在自己的技術團隊裡閉環,得到最快速的支持;而缺點是,重複技術自然造成資源浪費,尤其是研發效能低下,勁兒沒法往一處使。

能推出微信、QQ 這種十幾億用戶級別的產品,騰訊存儲、計算、數據等支撐產品的技術家底一定不薄。但伴隨產品取勝,留下一根根技術大煙囪,好比強大的水和電被分散在一個個獨立運轉的工廠裡。

「我們梳理過公司內部重複的技術團隊,有 150 個之多,向 Martin(劉熾平的英文名)匯報時,他都驚呆了。」TEG 運營管理部總經理鄭亞峰迴憶。

2018 年 9 月 30 日,騰訊宣布戰略調整(簡稱 930 變革),樹起產業網際網路大旗,專門成立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簡稱 CSIG)。而要向其他產業提供網際網路的水和電,騰訊雲需要輸出的,恰恰是公司級的技術能力。

但分散的技術能力顯然既缺少說服力,也缺少競爭力。這些煙囪在內部誰也不服誰,單拿出來又都沒法跟外面整體比較,簡言之,就是「不強」。

「拿資料庫來說,光是關係型資料庫就有三個技術產品放在騰訊雲上,客戶一看都懵了,究竟哪個能代表騰訊?哪個看上去都不夠強。」鄭亞峰說。

資料庫只是騰訊幾百個技術煙囪之一。不破不立,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兼 TEG 總裁盧山給出的答案十分直接:敲掉煙囪,拉通技術。

930 變革後,騰訊在各事業群之上專門成立技術委員會,盧山牽頭。資料庫是技術委員會點名「必須拉通」的首批技術之一。

騰訊技術委員會與各事業群程式設計師合影。

在 2018 年底雙方宣布合作的晚宴上,看著張青林一瓶紅酒喝完,雷海林沒示弱,也幹了一瓶。酒精的刺激下,也許是回顧過往的感觸,也許是多年心防的釋放,放下成見的兩人抱頭痛哭。

兩瓶酒和男人的眼淚,成了團隊合作前夜最好的「破冰」儀式。

在技術拉通的大勢之下,還有多少個醉倒的「雷張」無從知曉。接下來的問題是:該怎麼把散落在公司各處的技術擰成一股繩?

3、走出條新路,就得先革自己的命

壓力漩渦中心的盧山陷入焦慮:拉通技術意味著打破封閉,可封閉正是過去騰訊勝利的法寶。

革自己的命,談何容易?!

鄭亞峰能理解這種複雜心情,他見證過騰訊技術打過的大大小小無數硬仗。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裡,騰訊服務面最廣、場景最多、用戶時常最長,「海量」是騰訊技術最重要的標籤之一。

海量時代講究技術專有、敏捷開發,一個功能的實現要經過從需求到開發、測試、運營上線等各環節的串聯路線,每個環節把自己的能力做到極致,專有的同時也是封閉。

但隨著開源和雲化成為最大的兩個技術趨勢,持續開發持續集成,大量開源組件可以直接用,測試運營等則交給研發效能工具,一行代碼可以很快讓用戶看到效果。

曾經的先進變成如今的落後,封閉是病根,那開放就是解藥。

盧山想明白了。他說服騰訊最高決策層「總辦」,借勢 930 變革,用「開源協同」的方式拉通技術。

但期待中的「大幹一場」,並未立刻出現:從 2018 年底提出到 2019 年 5 月,騰訊的「開源協同」在半年裡,幾乎毫無進展。

「原因特別簡單,大家都覺得開源協同是好事,但不是我的事。」在騰訊技術委員會負責開源協同項目的鄭亞峰說。甚至有技術團隊不理解地問:「我們靠本事打下的陣地,憑什麼別人來搶地盤?」

2019 年 6 月,騰訊技術委員會的會議上,盧山下決心拍板「全面開源」。

不光是底層的共同代碼開源,所有專門為產品服務的業務代碼也要內部開放,否則總有人說是業務代碼藏起來。

說到感慨處,盧山在會上紅了眼眶,對著各事業群的技術副總裁們說:「等多年後我們都離開了騰訊,回頭看留下的東西都是一堆煙囪這種殘垣斷壁,心裡會不會痛?」

技術委員會開啟自上而下的強推,決定從最重要的底層技術「山頭」開始動刀,「不同意開源協同的就上總辦」。

六大事業群技術負責人齊聚騰訊技術委員會 linktime 活動,盧山(左四)與一線程式設計師交流開源協同。

基礎的名字服務(一種對 IP 地址進行名字編碼以方便後臺調用的技術)被點到。TEG 基礎架構部組長王洪智受命做名字服務 Oteam,才發現公司裡竟然有 cl5、織雲 l5 等眼花繚亂的九個名字服務系統。

怎麼把九個砍成一個?王洪智懵了,「當時我們團隊在維護其中最大的一個,另外八個裡我只認識兩個,還不太熟。」

平臺與內容事業群(簡稱 PCG)的內部合併讓 Oteam 找到一個契機。930 變革時,PCG 由原先三個事業部合併而成,大量類似的技術服務亟待整合,九個名字服務裡有三個都在 PCG。

「我們首先找到 PCG 的團隊,提出了統一全公司名字服務的方案,經過四輪討論和修改,統一方案得到了雙方的認可。」王洪智先把 PCG 的「三合一」團隊拉了進來。

這讓王洪智信心倍增,他帶著統一方案又成功說服 CSIG 的第五個團隊,接著剩下四個團隊也順理成章地都加入了。Oteam 給公司級的名字服務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北極星。

截至 2020 年 9 月底,北極星已更新至第 12 個版本,整合了騰訊全公司 90% 以上的服務,有 110 個部門、140 萬節點接入了北極星,接口的日調用量超過 2.5 萬億,調用成功率超過 99.999%,曾經的 cl5 和織雲 l5 在 10 月 20 日正式下線。

從大學畢業進入騰訊,王洪智做「碼農」五年,從沒想過有機會做一個公司級的技術產品。

「我們九個團隊第一次見面時還暢想過,將來提到騰訊的名字服務就是北極星了,我們再完善些也會貢獻到開源社區。」王洪智嘿嘿笑說。

從海量到雲,新時代提出新的技術要求,敲煙囪的人終於跑通了一條自己的新路。

「全行業只有騰訊選擇了開源協同這條路,這是騰訊的創新。」鄭亞峰認為,這條路以開放和協同為抓手,提供了一種新技術中臺的虛擬組織形式,提升研發效能,促進技術進步。

4、趟進深水區,反而不焦慮了

「新鵝」楊曉峰,雖然在 JDK(程式語言 java 的開發工具技術)領域很資深,卻一直覺得:「誰會關注我們這些做基礎技術的?」

剛入職三個月,他就代表 JDK Oteam 在騰訊深圳總部濱海大廈領了個大獎——2019 年度開源協同優秀獎。

「騰訊招我來牽頭 JDK 開發的時候就說了,要用開源協同的方式做,我其實就是衝著『協同』兩個字來的。」楊曉峰認為,把基礎軟體開發和全公司的產品需求融合在了一起,Oteam 的方式很難得。

10 月,JDK Oteam 在濱海大廈舉辦生態開放日。楊曉峰沒想到,業務總經理都親自來參加活動;更沒想到,當看到 Oteam 成員沉醉於討論技術細節、以致於超時了都沒發現,他忽然被感動了。

騰訊 JDK Oteam 項目管理委員會在開源協同生態日活動上留影紀念。

楊曉峰不再認為自己的工作在騰訊是「無人關注」的:「開源協同這事,給了對基礎技術有興趣的人一個舞臺。」

這正是徐海麗期望看到的。生態開放日活動是她今年推動開源協同的一個重要抓手,幫助 Oteam 在公司內外打造技術影響力,鼓勵程式設計師們找到更多存在感和榮譽感。

「我們叫培育新代碼文化,讓開放和協同的文化深入人心。」徐海麗說。從當初旁觀雷海林和張青林的「紅酒泯恩仇」,她就隱隱感覺到某種精神被激發,只要有合適的技術土壤和技術氛圍,騰訊的技術還能「幹出更大的事」。

程式設計師的熱情被點燃。僅 2019 年,騰訊新增的代碼行數就高達 12.9 億,新增研發項目超過 3500 個。

今年 6 月,集合了騰訊各事業群資料庫內核開發精英力量,資料庫 Oteam 正式發布首個開源協同版本的資料庫內核 TXSQL-8.0,這是騰訊歷史上第一個公司級 MySQL 內核統一版本,可為騰訊自研業務以及廣大雲客戶提供更強大的支持。

碼客(騰訊內部的技術社區)中「資料庫技術」圈子的成員已超過 2800 人,一個置頂帖子問:騰訊雲和友商的資料庫產品有何差距?

獲贊最多的回答來自一位資料庫產品總監。他寫道,騰訊雲和所有兄弟團隊「已經不止是開源協同,而是全面合作開發」,騰訊雲資料庫的未來「砥礪前行,大有可為」。

騰訊 CI Oteam 第一個舉辦了生態開放日,數千名員工觀看了內部直播,並在滿分 5 分的內部直播評價中打出了 4.9 分;天穹大數據 Oteam 在內網分享技術心得,獲贊上百個,員工留言「大廠表率」「非常支持這種有意義的事情」;資料庫 Oteam 的內部分享也被員工表白「強大,慕名而來點讚」……

騰訊 tRPC Oteam 開源協同生態日活動,主題是:「來吧,留下代碼」。

所有這一切被盧山歸納為開源協同的「深水區」。儘管騰訊在短時間內內部開源的比率讓行業內驚訝,但開源率和 Oteam 數量都已不是騰訊的重點。

10 月 30 日,騰訊技術委員會面向全員的活動上,盧山說:「2020 年我們的重點是 Oteam 質量、是開源治理,往深水區走了。」

當然還是會有不一致的聲音。

比如開源治理所發布的代碼規範,為了代碼縮進兩格還是四格,騰訊內網裡程式設計師們吵個不停,盧山笑說這是好事,「大家互相爭吵,代碼越寫越好」。比如經過激烈 PK 後,依然有類似的團隊協同不了,特別是涉及到一些業務核心利益時,鄭亞峰仍舊耐心地密切觀察,保持溝通。

但無論是盧山,還是鄭亞峰,都不再焦慮。

「開源協同,沒有裡程碑也沒有終點,最終開放和協同會化為無形,成為騰訊的一部分。」鄭亞峰說,「我們一直在路上。」

盧山更看重的,是開源協同背後的信任。當時代對騰訊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敏銳地自我革新,用開放協同的文化打破煙囪林立,找回信任,才能勇立潮頭,靜觀風雨。

「技術的開放協同培養了信任,信任才能產生更長遠的創新和影響。」盧山說。

本文來源 36 氪,原標題為《推倒 「煙囪」 這兩年:騰訊正進行一場自我革命》

本文為機器之心轉載,二次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2019年廣告收入榜:阿里居榜首,百度次之
    2019年中國廣告市場進入調整期,大多數公司Q1、Q2的廣告收入都不算好看,移動網際網路廣告不斷侵襲著以百度為首的搜索廣告的市場,以字節跳動為代表的信息流廣告正成崛起之勢,騰訊的社交廣告模式正在不斷的擴充廣告庫存。以下為全文:
  • 收入、利潤和用戶,藏在小米財報裡的平衡術
    在不久前的2020亞布力論壇上,雷軍回應了外界對小米的三大誤解,包括小米沒技術、小米都是中低端、小米的產品都依賴代工。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一論壇,雷布斯5年前曾經自信地表示:「我相信,10年後,小米手機將『有一定概率』成為世界第一」。
  • 黑鏡財報|小米成為一家全球化企業,但還需在這三件事上持續發力
    2019年第四季度,境外市場收入達到264億元,同比增長40.7%,佔總收入的46.8%。而全年境外市場收入達到912億元,同比增長30.4%。境外收入佔據了小米總收入將近一半的份額。小米已經成為一家全球企業。
  • 艾德證券財報提醒:螞蟻集團本周上市,阿里巴巴等公司將發布財報
    聯想集團 (00992.HK)發布時間:2020年11月3日財報詳情:2020年二季報財報狀態:未發布財報看點:聯想集團是一家主要從事個人電腦和相關業務的投資控股公司,集團在收購前IBM個人電腦業務後,從事開發、製造及銷售可靠、高質、安全及操作簡易的產品及服務。
  • 騰訊Q2財報:網絡廣告收入185億元,社交廣告收入152億元;川普給...
    編輯 | Jane 騰訊Q2財報:收入1149億元創新高,網絡廣告收入185.52億元8月12日,網際網路大廠騰訊率先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業績報告。
  • 圓桌論壇:技術創新變革與工業網際網路未來發展
    技術創新變革與工業網際網路未來發展圓桌現場 主持人: 國開裝備基金投資部執行董事 程文靚 嘉賓:智聯招聘集團高級副總裁  王戈 東方國信工業事業部副總裁從我經歷的一系列問題來看,工業網際網路也好,智能製造也好,實際上第一是引領企業如何發展,怎麼樣讓企業從沒有信息化、數位化,逐步走到產業需求的企業建設中來;第二,是如何發展好中小企業的應用,如何利用工業網際網路或者加智能製造技術賦能中小企業,提升中小企業精細化和優化管理能力,我想是未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的下半場主攻方向。
  • 2015年全球品牌排行榜TOP100,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崛起
    ③榜單中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數量增長。億歐網了解到,在2013年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上榜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有15家;2015年排行榜中,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數量增至28家。以蘋果公司、Google為例:從蘋果公司歷史股價分析,2005年蘋果股票只有5美元,昨日收報109.5美元;2015年7月,蘋果公司發布財報,第三財季利潤達到10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再看google公司,2015年8月,谷歌公司二季度財報顯示,當季營收177億美元,同比增長11%,實現利潤39.3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33.5億美元。
  • 高端網站建設,找一家懂營銷及創意的網際網路技術服務商
    高端網站建設,找一家懂營銷及創意的網際網路技術服務商  2019年網上一篇文章稱「搜尋引擎百度已死」,但2020年百度搜尋引擎依然佔比67.09%,無論有多少專家唱衰百度,但67.09%用戶搜索還是選擇百度進行信息查找,百度在搜尋引擎端在網際網路搜索還是第一大流量入口,如品牌高端網站、品牌資訊、內容、SEO等還是需要依靠搜尋引擎進接抓取。
  • 網際網路公司都在送外賣、做打車、做買菜!看看華為在做什麼?
    話說時間來到了21世紀,網際網路這個行業在全球風行,美國出現了Facebook、亞馬遜以及谷歌等這一類知名公司,而中國也誕生了阿里巴巴、騰訊等這樣網際網路巨頭。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年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大多都在幹些什麼東西?為什麼大部分網友都認為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含量很低呢?
  • ...其「財報亮眼」,投資人一年浮盈1.5億,先惠技術「惠」的到底是誰?
    看點 1.先惠技術財報亮點,其中上汽系光在2019年下半年就貢獻了2.53億元的收入; 2.客戶不僅貢獻收入,還貢獻毛利。先惠技術2017年和2018年的毛利水平都差不多,在30%左右,到了2019年,提高到了46.1%,比同行高了不少。
  • 廣東廣電的核心資產,一家傳媒行業的好公司,值得關注
    新媒股份的主營業務為全國專網業務,同時也經營網際網路電視,還有少部分增值服務。這麼說有點專業,簡單說就是:專網業務主要就是經廣東廣播電視臺授權,公司獨家運營與廣東IPTV集成播控服務、網際網路電視集成服務、網際網路電視內容服務配套的經營性業務。
  • 艾德一站通:農夫山泉即將招股,阿里、美團等公司將發布財報
    中國飛鶴 (06186.HK) 發布時間:2020年8月18日 財報詳情:2020年中報 財報狀態:未發布 財報看點:中國飛鶴為中國最大並最廣為人知的中國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公司。
  • 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2020第二季度財報出爐,逐個分析
    從7月底到8月初,美國各大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Q2季度的財報。 因為大多數好萊塢公司是在3月中下旬開始,才開始受到疫情嚴重波及的,因此4-6月的Q2季度,也可以說是受到影響最嚴重的階段。美國第二季度GDP跌幅也創造了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新低,對於六大娛樂巨頭來說,這三個月過的如何呢?
  •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如何快速研究一家公司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一家好的公司並不是最近漲的好的公司,有可能他正在跌,所以我們選擇的時候不是去漲停板選擇,而是不管漲跌,像買房一樣去細心研究後才決定買,然後等待合適的時機就好。 如何快速研究一家公司。
  • 兩大靈魂拷問,透視微牛(Webull)發展的底層邏輯
    回到開篇的問題:「為什麼一家長沙公司可以做美國人的證券生意?」據易新宇的介紹,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選址在哪裡沒太大關係,最終選擇長沙高新區更多是出於鄉土情結(幾個創始人都是湖南本地人)。網際網路時代將世界拉平,紐約和長沙已經在同一起跑線上。如今,越來越多北上廣深的湘籍人士開始回流,也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 起底「BATH」網際網路巨頭新基建版圖
    每一個出現在這個合作中的科技公司都有不同的擅長領域,也會在不同角度去和國網合作。百度、阿里、騰訊和華為是中國目前在數位化市場的領先公司,它們從市場拓荒開始,引領了這一輪中國數字經濟的落地發展和變革。騰訊在To B市場的布局晚了幾年,但這家公司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布局決心越來越堅定。今年,距離騰訊2018年面向「產業網際網路」的930架構大調整將近兩年,騰訊成立雲和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負責該戰略落地,騰訊雲整合騰訊技術、支付、社交等能力,給政企、金融、醫療、教育、交通等行業提供數位化方案。
  • 梳理完中國11大網際網路公司廣告收入情況,這裡有四個發現
    數字營銷行業的競爭也到了白熱化階段,巨頭之外的網際網路企業的廣告市場份額在不斷被蠶食。勝三最新的一份報告預測,2020年BAT和字節跳動將佔據數字媒體廣告收入的80%以上,數字營銷行業步入「寡頭」時代。歷史經驗來看,在經濟收縮期,越是能夠帶來直接效果、可以量化的廣告形式,越能逆勢增長。
  • 周小川:網際網路巨頭壟斷,抑制公平競爭;字節國內廣告收入有望達1800...
    語音合成技術:標貝科技(有配樂!)對於市場備受關注的阿里巴巴加入港股通進展,他個人對此保持樂觀的心態,因為在他看來,阿里巴巴進入港股通是遲早的,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能否可以進的問題。李小加也表示,希望儘早看到阿里巴巴可以進入港股通。
  • 艾德證券財報提醒:樂享互動、福祿控股本周招股,甲骨文等公司將...
    51Talk (COE)發布時間:2020年9月8日財報詳情:2020年二季報財報狀態:未發布財報看點:51Talk無憂英語是一家中國在線英語教育的領導品牌,51Talk無憂英語專注於外教1對1,通過有效的沉浸式學習法,打破傳統的英語「知識」學習模式。
  • 鄒露君:迎接汽車數位化變革 EB提供產品化的底層軟體創新技術
    Elektrobit中國區總經理鄒露君  12月17日,汽車軟體行業內的一家領先企業,Elektrobit中國區總經理鄒露君就「軟體定義汽車」、OTA升級、汽車軟體安全及EB公司業務及未來戰略布局等問題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