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糖果藝術 - 金魚、貓、狗...太治癒了〜【附視頻】

2021-02-27 創意DIY手工製作

每次看到類似的作品,

都覺得實在太過分,

這麼美的食物讓人怎麼捨得吃下肚呢!

這項利用麥芽糖所製成的點心大家可能不太陌生,在許多夜市與老街裡都能瞧見「畫糖」、「捏糖」的身影,而且不只中國,鄰近的日本也視這項技藝為傳統的文化。

在日本被稱為「飴細工」。糖果細工是日本的傳統藝術之一。把溫度將近90度的糖漿,以工匠們的手工技術和僅僅一把握剪刀創造出的造型美。

因糖果熱即熔化,冷即凝固的特性,工匠們一旦從鍋裡取出糖漿,就要在幾分鐘內完成造型。

糖果細工和雕塑不同的是,它不需要捨去任何部位。插在細棍上的糖漿一點都不會被浪費。據說日本的糖果細工來源於8世紀。在江戶時代,工匠們常常在街上賣細工,給當初的百姓們帶來歡樂。之後,這種糖果細工的技術慢慢被繼承下來,但因為不是主流文化,所以幾乎沒有詳細的有關文獻傳留至現代。

日本有一位著名的糖果藝術大師手冢新理,他製作的糖果動物頗受日本小朋友喜愛。


各位眼前所見,全都是手塚利用糖與些許的食用色素所製成,沒有模具,全憑一雙巧手與細膩的工具打造。手塚所創作的題材種類多元化,有可愛的貓咪、優雅的花朵,甚至連章魚、烏賊、蛇都能成為造型。




年僅26歲,但手塚早在各項賽事裡屢獲大獎,不斷接受媒體的採訪報導,同時也受到學校與各機關團體的邀請,到場表演與教學。2013年手塚選擇落腳在東京淺草,開了自己的工房,裡頭除了販賣這些食品、禮品兼藝術品之外,並且更重視工作坊與人才的培養,他希望能讓更多人能夠認識這項傳統的工藝,大家都有機會來此動手一玩,甚至是吸引有興趣以此為職業的學生,將此工藝傳承與發揚。





想看製作過程的同學

小編找來了視頻,一起來圍觀吧

視頻有點長,大約20分鐘

裡面有金魚、青蛙...造型的製作過程

 今天的創意分享就到這裡

相關焦點

  • 貓咖狗咖好治癒:可可愛愛背後,是你無法想像的殘酷!
    現在的都市年輕人真的太需要治癒了,辭職了,喝個咖啡吸個貓治癒一下,失戀了,喝個咖啡擼個狗治癒一下,閨蜜和男朋友分手了,兄弟的女朋友懷孕了……都需要治癒,而貓咖狗咖正好給他們提供了治癒的場所。抱著可可愛愛的毛孩子拍個照,發個朋友圈,就被治癒了?
  • 「口罩貓」被日本人做成了手辦,這也太治癒了吧
    出自《繡袈裟衣緣》作者是日本長屋王。起源於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話。日本在這次疫情中有點感人,自民黨更在議員會議上宣布,將從該黨每一位議員的3月津貼中扣除5000日元(約320元人民幣),用以支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中國。除了暖心的行動,日本還帶來了不少歡樂,推特上一位專門製作動物沙雕手辦的神人「めーちっさい」,更以閃電速度製作了一個極度治癒的手辦——口罩貓。
  • 貓比狗可愛,為什麼養狗的人還是比養貓的人多
    很多時候貓「乖巧可愛」是因為此時的貓不想動,它更想要的是睡覺,所以您一些輕微的折騰對它來說,只要不是太過於過火,它也就懶得計較了。而狗不僅在對疼痛的忍耐度上,還是命令的服從性等方面,真的可以完勝貓的,因為它們真的可以做到非常「乖巧聽話」——當然,前提是這隻狗訓練有素,而不是被縱容到忘形。
  • 心情不好的時候,果然還是吸貓吸狗吸萌物最治癒了啊……
    話說,心情不好的時候,只有吸貓,吸狗,吸小動物什麼的最治癒了...
  • 日本大叔堅持畫金魚20年之後……這些金魚居然給他畫「活」了?!
    以物動人·以手言心 金魚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種不能替代的審美和寓意。夏日祭中的撈金魚遊戲是夏天不可缺少的娛樂,而像《惡女花魁》中多次出現的金魚意象,則隱喻著社會上一群喪失了靈魂,只能被囚在華麗「魚缸」中被觀望的人的悲哀。
  • 來吸貓吧~|喵星人珠子作品美圖欣賞(附快速自製圖紙網址)
    得益於出類拔萃的反應神經和平衡感,貓能在高牆上若無其事地散步,輕盈跳躍。圖源:Creema  @〜びぎなぁ はぁと〜 就像現代貓奴喜歡拍照在社交平臺上曬貓,文人墨客們也常常會通過寫詩作畫來「曬貓」: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
  • 日本動畫電影《無限》登錄西瓜視頻,講女生「貓變」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6月18日下午6點,日本動畫電影《無限》(又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將開啟全球首映,在中國通過西瓜視頻、抖音、今日頭條平臺上線。這是繼BBC劇集《德古拉》後,西瓜視頻再度實現與奈飛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影視作品。屆時,用戶可在上述平臺中付費觀看該片。
  • 不能吃的日本糖果,每顆糖果售價超百元,顧客買回家當藝術品
    糖果是用來幹嘛的,糖果就是用來吃的,這肯定是一般人的理解,在我們中國糖果就是用來吃的,哪怕是街上的糖人什麼的,我們都是可以吃的。
  • 飴職人的指尖藝術!這樣的糖果怎麼捨得吃~
    作為日本傳統文化之一的「飴細工」,是指把麥芽糖加熱到90℃左右後,使其變柔軟,然後靠手捏和一把工藝剪刀做出來的具有精美造型的工藝品。在日本,飴細工有專門學校教導,而取得飴細工資格的人稱為「飴職人」。從江戶時代開始,「飴職人」會在城市裡邊走邊賣,深受人們的喜歡。
  • 聊聊日本藝人的吸貓日常
    吸貓組織在全球範圍日漸壯大,而日本也不例外。今年,日本的養貓人數反超養狗的數量,貓咪正式成為日本第一的寵物。
  • 為什麼日本人那麼喜歡貓?
    自古以來,貓咪一直都是日本藝術家,文學家的靈感繆斯,日本的藝術作品中從來都不缺少貓咪的形象。大作家夏目漱石筆下的《我是貓(吾輩は貓である)》,以貓的視角寫人類的故事,語言詼諧幽默,深受日本人喜愛。《廣辭苑》中的貓貴族膝上的愛寵,他們享有的特權比人都大。
  • 人氣悄升的日本養貓手遊「貓咪收集」,大吃貨別跑!
    你知道日本現在流行什麼?智慧型手機遊戲啊,不然上班路上幹什麼?而且日本的智慧型手機遊戲商非常理解用戶的需求,知道什麼遊戲才能粘住用戶。
  • 集墨藝術~國畫貓·狗·松鼠·猴子教程
    觸類旁通 中國畫技法新解 貓·狗·松鼠·猴子貓、狗、松鼠等皮毛類小動物畫法上大體相同,熟悉其中一種畫法 其他則可觸類旁通
  • 小小塑膠片,打造少女心飾品【附視頻】
    材料和工具:熱縮片、彩色筆、珠子、UV膠、烤箱或熱風槍、戒指環、丸棒、剪刀製作步驟如下1〜2. 在熱縮片上繪製花形,並裁剪出來。5〜6.用小棒或丸在中心壓一下。最後小編給大家分享用熱縮片做金魚的教程點擊下面視頻觀看—— 推薦閱讀 ——
  • 日本手辦大神又來了,奶牛貓、香腸狗不再是品種,造型堪比動漫
    作為手辦大國的日本,雖然一向以製作精美而著名,卻也有不少大神走的是奇葩路線,手中的作品總是以各種奇形怪狀的風格收穫大量觀眾的喜愛,他們的作品一開始是從湯姆貓獲得的靈感,播放了幾十年的《湯姆和傑瑞》貢獻了無數奇怪的藝術造型,這個系列也是最讓觀眾熟知的。
  • peripera新品〜
    單色眼影我一般不太入,因為不太想得起來用〜我不會著急買,要等下REPO,不喜歡它家的香味。新的養膚粉底液,它家粉底液遮瑕力高,合適混合皮和油皮 ,日本8月30發行〜有網友說唇釉非常難用 噗 《 COFFRET DOR 》COFFRET D'OR
  • 日本的貓文化,島國人民愛貓,竟有如此有趣的傳統
    是的,在網際網路之前,在電視之前,甚至在電力和蒸汽動力發明之前,日本就開始用浮世繪貓傳播對喵星人的崇拜了。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日本貓文化藝術沒有過時,它仍然像印刷時那樣生動有趣,而且愈發歷久彌新。01 貓如何來到日本在有關貓的藝術出現之前,首先必須有貓。貓在今天的日本很常見,但它們不是土生土長的,很可能是在1000年前隨著中國船隻來到日本的。
  • 太治癒萌萌噠!貓街+沙坡尾藝術西區……廈門必逛的寶藏地!
    頂澳仔貓街+沙坡尾藝術西區之旅 你值得擁有嗷! 視頻:林爍 陳豪 頂澳仔貓街 01 傍晚迎著夕陽 來到貓街快樂地「吸貓」吧!
  • 【兒童日語】日本繪本大師五味太郎專題—小金魚逃走了
    為什麼選擇五味太郎的繪本①熟悉度高:作為中國繪本最暢銷的日本作家之一,相信我們的小朋友對五味太郎的作品,無論是畫風還是故事情節都很熟悉。認識五味太郎五味太郎一九四五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日本桑澤研究所的工業設計科。曾經榮獲波隆那國際兒童原畫展等多項國際知名大獎。是一位多產又富有創意的作者及畫家。
  • 國畫技法二:水墨金魚的畫法
    金魚是世界三大觀賞魚之一,也是我國人工繁育時間最長,品類最豐富,廣泛受人們喜愛的動物。由於魚和玉,餘等字諧音,其在傳統藝術中隨處可見。由於金魚的種類太過豐富,形態千差萬別,在介紹金魚的繪畫技法的時候,我們選取最常見,具有代表性的繪畫技法,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金魚的各種形態,只是在其基礎形態上的增減變化而已。步驟一:筆身蘸淡墨,筆尖蘸重墨,點寫出魚頭。用淡墨點出魚眼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