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額之爭】當英朗優惠6萬,中國車市的86家企業進入生死戰

2020-12-21 騰訊網

就像別克既有加價的GL8艾維亞,也有優惠6萬的英朗一樣,儘管車市在5月恢復增長,但內部的分化正在加速,馬太效應正在凸顯。

文 | 吳雪、黃持

「5月,中國汽車市場乘用車銷量達到了167.4萬輛,同比增長7.0%。」

當中汽協在6月中旬公布這一數據後,媒體們毫不吝惜地用溢美之詞表達著喜悅。「好消息」、「未來發展趨勢樂觀」、「已恢復至正常水平」、「形勢持續向好」……

畢竟,這是時隔22個月之後,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首次真正的同比轉正。

在乘聯會的月報中,統計了86家車企的銷量數據,但很顯然,「同比轉正」只屬於它們當中的少數人。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說:「行業為了更多提振信心都說正增長,但其實5月增加了14萬的庫存,從工廠搬到了經銷商的庫房裡,形勢還是非常嚴峻。」

一位一線4S店銷售在網上這樣寫道:「停工停產對真正有錢人來說沒有實際影響,影響的只是合資、國產品牌,很多從業多年的老油條都表示快活不下去了。」

當別克英朗在4S店裡給出的優惠接近6萬元,思域的行情從加價變成了優惠時,那些弱勢的合資和本土車企的新聞只剩下維權、欠薪、討債。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一邊是豪華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26.6%。另一邊是合資和自主板塊的同比增速前依舊有個「倔強」的負號。

一邊是強勢的德系、日系,在疫情之後迅速反彈,帶動市場份額一路向上。而另一邊,是美系、韓系、法系的節節敗退。甚至弱勢如東風雷諾者,已經選擇轉身揮手,黯然離場。

一邊是吉利、長安兩位數以上的同比增長,甚至一度打破合資三強的銷量壟斷。另一邊是眾泰、大乘、獵豹的停產、欠薪。

一家熱鬧的寶馬4S店

最好的車企用堅挺的價格維持著強勢的份額,普通的車企用優惠的價格保持著銷量增長,最差的車企已經沒有人關心它們的產品和價格。

當一場疫情打破以往的遊戲規則,讓車企參差不齊的體系力暴露無遺後,「馬太效應」在車市加速呈現。對於不同的車企,這個夏天也註定感受著不同的溫度。

1

份額此消彼長,馬太效應加劇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營銷營運長段建軍曾說:「我相信強者恆強的道理,相比擁有強大品牌力、產品力和渠道力的品牌,各方面弱勢的品牌在遭遇挑戰和突發情況時,所受的影響肯定更大。」

無論是2019年的車市下滑,還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都加速了中國車市的分化。豪華車、合資車、中國車的份額在此消彼長的同時,也在內部發生著分化。

4、5月的車市復甦,樂觀者認為是疫情過後的報復性消費,理性者認為不過是補償性消費的結果。但不管報復性消費是否降臨,顯而易見的是,有錢人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捂緊自己的錢包。

相比整體車市,豪華車2020年1-5月銷量僅微跌

乘聯會數據顯示,國產豪華車市場在4月已經恢復正增長,5月的同比增速甚至高達41%,而1-5月累計市場份額增加了4個百分點。

而以豪華車為主的進口車市場在4月的同比降幅收窄至1.7%,雷克薩斯、保時捷、奔馳均實現了25%以上的同比增長。

與之相對的,是主流合資品牌同比下滑0.7%,中國品牌同比下滑2.5%。可以說,豪華車憑藉「一己之力」拉動了乘用車市場的復甦和增長,而奧迪A6L、寶馬3系、奔馳C級也成了銷量榜單上的常客。

不過,豪華車市場有多熱鬧,中國品牌就有多寂寞。

曾經,行業內普遍將40%的市場份額看做中國品牌市場份額的「紅線」,但從2019年第二季度這條紅線被突破之後,5月的數據已經跌到了34.1%,這也是從2012年以來單月份額最低的一次。

但強勢品牌的風生水起與弱勢品牌的瀕臨死亡,也在同時上演。

市場中60餘家中國品牌車企,吉利、長安、長城依然強勢增長,紅旗、奔騰也走上復興的軌道,但依然有超過40家車企銷量呈現下滑趨勢,甚至在乘聯會的數據表格中,眾泰、福建新龍馬、華泰、領途、電咖等品牌的銷量欄,都是成片的空白。

同樣的劇情,也發生在合資品牌當中。

5個月以來,主流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從51.4%變為了51.9%,只有幾乎可以忽略的0.5個百分點的改變。但具體到品牌,除上汽大眾外的前10位合資品牌,在5月都實現了市場份額的提升。

他們吃掉了誰的蛋糕?

5月,東風裕隆銷量同比下滑94.3%、東風標緻同比下滑62.9%、廣汽三菱同比下滑30.1%,東風雷諾的數據停留在了4月。相比去年同期,1至5月德系、日系吞掉了其他品牌丟下的近4%的市場。

2

下個車市周期,誰主沉浮?

2009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6.1%,以1364萬輛的成績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十年之後,中國車市首次遭遇全年負增長。

這是中國品牌的黃金十年,市場份額從之前的20%-30%躍升到40%以上,從2016年8月開始,連續24個月單月份額超過40%。吉利、長城努力實現著自己衝高願望的同時,也有眾泰、北汽幻速在亂世裡的野蠻生長,但朱華榮曾說,中國品牌最終能存活下5個左右就非常令人滿意了。

這是德系對日系壓倒的十年,憑藉SUV戰略和豪華車市場的增長,在日系陷入低谷的日子裡,德國人搶走了10%的市場。但當雅閣、凱美瑞崛起,兩田「雙車戰略」加速落地時,中保研的一場碰撞測試不僅撞碎了帕薩特的「神話」,也讓德日之爭懸念再起。

這是美系、韓系和法系衝高再走低的十年,從最高25.3%的市場份額滑落到去年的14.2%,其中法系甚至只剩下了0.6%。曾經與大眾速騰並肩的別克英朗,如今卻要用接近6萬元的優惠和中國品牌搶市場。

那麼,接下來的十年呢?

中汽協發布的最新預測顯示,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將下滑一至兩成,跌幅相比2019年進一步擴大。

車市大環境的轉冷帶來了一系列催化反應。我們已經告別了長安鈴木、長安DS、東風雷諾、東風裕隆,還有北汽幻速、眾泰、獵豹、華泰,以及那些甚至還未來得及上市的新勢力……

力帆汽車位於重慶鴛鴦的廠區已成為廢墟

未來,豪華車依然有著強烈的上升勢頭,繼續收割著消費升級人群並向四、五線市場延伸。德日份額差距不斷縮小,如今只剩下1.8個百分點的距離,日系反超的機會近在眼前。美系、韓系和法系儘管尚未放棄努力和希望,但留給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少。而野蠻生長的中國品牌,也到了優勝劣汰,行業洗牌的時間。

意外的疫情,新能源汽車的窗口,都加速了洗牌的到來,中國車市的「馬太效應」,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明顯過。

點擊播放 GIF 0.0M

【易境思營銷學院】

【昊昊下午茶】

相關焦點

  • 提前進入白刃戰?新車打6.5折,上汽通用雪佛蘭品牌終端骨折降價促銷售
    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環境中,品牌分化愈演愈烈,部分合資品牌依靠終端大幅降價優惠苦苦支撐,甚至不惜自降身價與自主品牌競爭,長此以往對品牌衝擊很大,更不利於良性發展。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大額降價競爭是車企向市場妥協的無奈之舉,對品牌的衝擊會非常大。事實上,雪佛蘭乃至上汽通用的另一個主力品牌別克,是伴隨著三缸發動機的大規模應用而導致銷量逐步下滑的。2017年和2018年,上汽通用均達到年銷200萬輛的高度,此後開始進入持續下滑階段。
  • 2020年的中國車市,像極那凡爾賽文學
    新勢力:2019論生死、2020談市值 短短幾年時間,從最初百餘家造車新勢力扎堆出現,到目前仍在運營,且每月能夠賣出上百臺車的僅剩下9家。賽麟、博郡、拜騰這些名字已經慢慢從大家的記憶中被抹去,當初資本湧入時飛得有多高,現在就跌得有多痛。
  • 別克英朗GT最高優惠1.9萬元
    [汽車點評·銀川行情·原創] 近日,編輯在銀川汽車銷售店內了解到別克英朗現車銷售,顏色可選,目前購車部分車型可優惠一萬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店賞車試駕。
  • 【圖】豐田86新聞_豐田86新車_汽車之家
    新聞] 今年11月,豐田正式宣布運動品牌GR將正式進入中國,GR旗下入華的首款產品——全新SUPRA已經在國內首秀,那臺曾被J...閱讀全文>> 帶你懂行業新產品計劃
  • 泡菜標準之爭背後:國內四千家泡菜企業混戰 只有一家上市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泡菜標準之爭背後:國內四千家泡菜企業「混戰」,只有一家上市 日前,泡菜標準成為中韓兩國網友爭議焦點。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一官員稱中國制定的泡菜國際標準不適用於韓國泡菜的回應被推上熱搜。
  • 全球車市上演冰與火之歌
    顯然,雖然疫情給中國車市帶來了巨大影響,但同時它也讓強者恆強,弱者哀傷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另外,中國品牌整體的競爭力在逐漸減弱,而合資品牌影響力在逐步加強,這一點從5月TOP 15的車企中僅有吉利、長安、長城、上汽乘用車和上汽通用五菱5家中國品牌來看就可見一斑。
  • 11月銷量分析|小趨勢中窺見大未來,解析車市之潮起潮落
    一汽-大眾穩坐「頭把交椅」,兩大自主品牌增幅最高在全國銷量數據中一汽大眾以22.29萬輛繼續穩居頭把交椅,與第二名的上汽大眾拉開了7萬多的銷量差距遙遙領先,市場份額高達10.7%。位居第二位的上汽大眾銷售15.05萬輛,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4個百分點,市場份額縮減至7.2%。
  • 別克英朗GT車型全系優惠1.9萬 現車充足
    [汽車點評網 成都行情 原創] 今日筆者走訪了成都地區別克4S店了解到,近期成都目前別克英朗GT全系優惠1.9萬元,目前現車銷售,有意向的朋友可到店詳詢,更有機會獲得更多現金方面的優惠。
  • 被以價換量壓彎了腰,英朗回歸四缸機
    尤其是別克英朗率先大面積的使用,可以說在車市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幾年過去了,別克英朗的處境大家是有目共睹。然而,近期有關別克英朗回歸四缸機的信息可謂是鋪天蓋地。被以價換量壓彎了腰,英朗回歸四缸機在搭載三缸發動機方面試水了幾年後,別克英朗最終還是妥協了,從近期別克英朗回歸搭載四缸發動機的消息中,我們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 新能源車市「起飛」,中國車企「泰」忙
    今年7月,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秘書長馬碧雲(Duangjai Asawachintachit)表示,由於該國的電動汽車優惠措施已到期,該委員會計劃2020年11月為泰國第二輪電動汽車投資計劃的更新擬定建議,主旨就是吸引相關投資者,其中包括向企業提供8年期的稅收減免等。據了解,此前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已經批准了24個與汽車電氣化相關的車企項目。
  • 買新or買優惠?起亞K3與別克英朗如何抉擇?
    在競爭呈白熱化的緊湊級轎車市場,這個價格段的起亞K3性價比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特別是要面對有著價格屠夫之稱的別克英朗。雖然別克英朗廠商指導價區間為11.99-12.59萬,乍看上去似乎起售價比起亞新K3還貴了一萬元,但是市場終端卻有著高達3-4萬的巨額優惠,如11.99萬的低配車型在全國很多地區優惠完僅在8萬左右,直接進入到了小型車價格區間。
  • 英朗都跌破7萬了!別克系列車型無底線降價成就銷量猛增54%
    多款主力車型齊發力 自進入國內市場以來,別克旗下的車型還是非常頗受消費者的喜愛,別克英朗、別克GL8、別克君威、別克君越、別克昂科拉等都是大家熟悉的車型,而這些車型也對別克的銷量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說起轎車市場的美系一哥,那必然還是別克的英朗。
  • 英朗回歸四缸首月賣瘋,月銷22880輛,福克斯月銷2888還等什麼?
    4月的車市隨著天氣的升溫逐漸回暖,其中反彈最為明顯的當屬上汽通用。四月份上汽通用以11萬輛的總銷量一舉殺回廠商銷量榜前三名,直逼南北大眾,令人刮目相看。沉寂已久的上汽通用之所以能在車市整體下滑的當下強勢反彈殺出重圍,還要歸功於當初將它帶入谷底的A級車——別克英朗。
  • 英朗靠四缸逆襲,科魯澤卻大賣三缸,為啥「同車不同命」?
    這款上市於19年3月的車型,在車市低迷的2019年裡,光靠三缸動力,就賣出了115606臺,堪稱「車市黑馬」。因此,在科魯澤新增了四缸版本車型之後,很多人都猜想科魯澤的銷量會更上一層樓。怎麼暢銷的四缸英朗驗證了這個觀點之後,四缸的科魯澤卻又出現巨大的反差呢?在疆哥看來,原因主要有兩點:一、價格優惠到位,三缸不是問題單純看新款英朗和科魯澤的市場優惠,我們可以發現它倆三四缸版本的市場優惠都相差不大。
  • 中國車市史上最短年度報告誕生
    中國車市史上最短年度報告誕生 跌宕起伏的鼠年即將與世界作別。回顧漫長的2020,一言難盡,想說的太多太多。對於中國車市而言,更是不能獨善其身。對此,我們總結了27個年度漢字,為在逆境中「乘風破浪」的前浪、後浪們點讚:鼠你最強,來年更牛!
  • 中國車市迅速回升!為什麼這個4個企業在我國銷量上升?
    與我國車市的迅速回升對比 十二月二日,乘用車公司信息聯席會發表數據表明,今年十一月,我國乘用車公司日均銷售數量為六點二萬輛,同比增長百分之五,環比增長百分之三,與我國車市的迅速回升對比,國際車輛企業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最近,歐洲車輛製造商協會發表的數據表明,歐洲十月份新車銷量為九十五萬輛
  • 量話車市│轎車市場2020年10月銷量解讀
    【量話車市】是一檔基於終端銷量數據的汽車市場分析欄目。從整體銷量、級別市場、產地類型、品牌國別等維度,對汽車市場進行數據解讀,幫助您及時了解車市場銷量走勢,全面掌握市場動向。    【數據說明】本文分析所涉及到的數據來源於月度汽車交強險數據,由汽車之家進行整理得出。上險量數據指車輛售出後購買交通強制險的數量。
  • 「中國燈飾之都」迎戰「生死大考」
    「少虧當賺,活下來就是贏家」  「中國燈飾之都」迎戰「生死大考」  過去這個春天,40多歲的燈飾照明企業負責人王東陽,猶如坐在了過山車上。  被稱為「中國燈飾之都」的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面積不足50平方公裡,卻集聚著近2萬家燈飾照明企業,帶動上下遊從業人員50多萬人,國內燈飾市場佔有率約70%。  國內外疫情輪番衝擊,正在經受「生死大考」的古鎮燈企,成為中小微企業生存狀況的縮影。
  • 易車研究院《用戶淨推薦率報告》:「高齡車市」成新藍海
    畢竟,目前中國車市的增換購佔比已突破50%,2020~2021年尋求存量之爭的突破口,構建新競爭優勢,將成多數車企的新核心課題。35歲+是用戶淨推薦率分水嶺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乘用車的平均消費年齡遠低於歐美車市,2020年大體在33~34歲之間,仍以35歲以下的低齡用戶為主。
  • 九龍坡車市37家4S店39個汽車品牌巨惠聯動,防疫英雄購車有優惠
    3月22日,記者從九龍坡區商務委獲悉,為進一步促消費、惠民生,即日起,九龍坡區啟動汽車惠民活動,全區37家4S店,39個汽車品牌近百款車型都有優惠活動,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購車需求。三大系列優惠活動「主要是現金優惠、免費保養、抗疫人員特殊優惠等三大優惠活動,活動持續到5月31日,個別品牌商家優惠活動持續到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