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西安疫情防控小記

2020-12-13 雁塔快報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是一句網上很流行的話,對於現今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年輕人,尤其作為一個從事網絡相關工作的我,一點都不陌生,一度因為太過流行,我甚至覺得嗤之以鼻。但是,卻從沒有如今天這般,讓我如此感同身受,使所有人熱淚盈眶。

2020年的開局,整個世界都那麼不太平。最讓人措手不及的,則是這一場出其不意來勢洶洶的疫情,它在中國農曆鼠年到來前一周,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

1月20日,疫情告急;1月23日,武漢封城;1月26日,30個省區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人民網25日發表評論:這場大考,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一聲令下,大西安在第一時間抖擻精神、全力應對。1月22日,市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安排我市疫情防控工作;1月24日,農曆除夕,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浩督導疫情防控工作,當天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先後兩次召開會議;1月26、27、28、29日,市委書記王浩親自進社區、到村鎮,檢查繞城高速路口,督導超市、物流中心及蔬菜市場。同時要求全市採取強有力措施,堅決落實「三個一切」「五個所有」。全市各個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全力以赴,全方位、立體化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應急防控響應機制,讓市民群眾放心、安心、有信心。

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向各級市場投放低價政府儲備糧油時蔬、對蔬菜運輸開通綠色通道並發放5000元補貼、要求各類企業和建設工程延期復(開)工、向要求市民出示身份證明乘坐公共運輸、暫停公交線路、向計程車公司為司機減免承包服務費。為來西安的武漢籍人提供在西安入住的指定酒店名單...作為新聞從業人員,更是一個普通市民的我,與千千萬萬的普通民眾和家庭一樣,每天都通過【西安發布】微信公眾號、【西安發布】官方APP、西安廣播電視臺、長安號、原點新聞等官方媒體渠道關注著最新的政策動態,實時跟進、滾動報導。隨著市級聯防聯控各部門將疫情防控信息公開化、透明化,大家心裡的疑慮和擔憂也在逐漸消解,每天醒來刷刷手機,都在被實實在在的舉措感動著。在這場大考面前,我們每一個微小個體,匯聚成最大增量,聚沙成塔,終成高牆。

(【西安發布】APP截圖)

截至1月30日12時,西安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2例。

翻閱古籍,裡面記載著一個片段:蘇軾曾問隨他貶戍的歌姬柔奴,嶺南好不好。當時的嶺南是化外之地,邊陲蠻荒,充滿著溼毒。柔奴卻回答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

除夕夜的晚上,朋友圈刷屏著一條消息: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60名、唐都醫院35名,共95名醫護人員,第一批除夕之夜從西安出發支援武漢,還有第二批待命。朋友圈裡的大家,沒有人在關注春晚演什麼了,接連不斷刷屏留言,向他們致敬,希望他們凱旋而歸。

(圖源:80後交大二附院醫生)

(圖源:80後交大二附院醫生)

在災難面前,人類是渺小的。但是總有一些人,願意去挑戰偉大。正是因為有這些願意去挑戰偉大的人,我們渺小的人類,才能有底氣地站立在偉大的自然面前。

而我的同事們,也在接到工作指令的第一時間,離開與家人團聚的年夜飯飯桌,離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離開與父母家人難得的團聚,迅速奔赴工作崗位。他們與來自醫療、公安、交通、市場監管、等各個戰線的同事們一起,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當疫情成為全世界焦點的時候,因為疫情事實不清而引起的謠言與誤判讓普通人在家中坐立難安的時候,我們新聞宣傳的從業者也用一次次勇敢的「逆行」為所有人帶來最及時、最準確、最能安定人心的前線消息。在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搏鬥的戰役中,他們忘記自己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年輕的父親母親,他們勇敢的走入風暴中心,與人群逆向而行,此時他們共有一個名字:戰士。

(二)

值班結束,我開車回家。平日裡短短300米的繞城高速出口,300多輛私家車將我堵在了1公裡外。讓我驚訝的是,沒有人抱怨,也沒有一輛車插隊、亂停,甚至都沒有按喇叭表示不滿。大家就是那麼靜悄悄地、緩慢卻有次序的挪動著。從5點半到7點半,天色由亮漸黑,終於排到了高速口,我聽到前面的司機大聲對測體溫的醫生說:謝謝!辛苦了!排到我了,我剛開口,凍得鼻頭通紅的交警小哥就說,好了,走吧,這口音,一聽就是西安的!我也在心裡對年輕的交警默默地說了一句:謝謝,辛苦了,請做好防護,早點回家。

(圖源:作者攝於繞城高速某出口)

(圖源:作者攝於繞城高速某出口)

(三)

年齡漸長,平日裡工作忙碌,與父母交流越來越少。難得的這個假期,帶父母出去走走的計劃已經做好,甚至還跟同事開玩笑說,出去玩可以避免被父母叨叨,因為大家玩都玩累了。可是從假期前,就已經得到命令禁止外出,做好物理隔離。進家門前,居然有點發愁,不知道怎樣度過這個跟父母要朝夕相處的長假。一進門,媽媽第一句話就是,怎麼又瘦了?接下來的幾天,毫無疑問,我是在睜眼就是好吃的、睡前還是好吃的中度過的。

有天晚上,當我堅持不懈地第100次把許多條疫情防控信息轉給父母,並第1000次提醒他們減少外出、帶好口罩,爸媽不說話看著我笑。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說,看你現在不斷提醒我們的樣子,像不像你小時候我們教育你的樣子?

我突然意識到,父母真的老了。謝謝你們的負重前行,今後,換我來守護。

(四)

值班的時候,被成千條工作信息淹沒,匆忙工作的閒暇,朋友發來信息,今天你做「雲監工」了嗎?我回:今天雖未來得及做監工,但今日份的努力,可是向「勤勤懇懇的叉醬」學習的!

央視新聞新媒體矩陣推出的特別節目《共同戰「疫」》,24小時不間斷直播,實時、全方位報導抗擊疫情的各方努力。也因為實時直播在武漢開建的防治傳染病醫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工地,「央視頻」受到千萬網友的圍觀。工人們在武漢爭分奪秒日夜奮戰,全國各地的網友們雖然不能到現場出把力,但也給自己加了一個身份:雲監工,通過直播鏡頭去「監督」醫院的建設進度。

可是,在眾多的留言中,我看到以下這一條,頓時有了流淚的衝動。。

在這個不見硝煙卻爭分奪秒與疫情戰鬥的特殊戰場上,我們在逆行的英雄和奮不顧身的戰士背後,享受著被守護的平安和寧靜。可危險從未遠離,風險從來都要有人承擔。每一個自由個體的背後,是一個家庭、一個組織、一支隊伍、一個國家在砥礪前行的宏大敘事。但我們毫不畏懼,我們守望相助,我們等待來年春暖花開的時節,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來源:無雲書社

相關焦點

  • 天災無情人有情,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我深受感動,目前我國的疫情基本得以控制,這少不了廣大人民的挺身而出。「苟利國家生死以」「為國紓難、匹夫有責」的精神在他們身上詮釋的淋漓盡致。。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2020-11-23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哪有什麼歲月安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30℃,戰鬥值滿格,天寒地凍之時,冰天雪地裡,風雨交加時幸而有你們,挺身而出,守護我們的平安,謝謝你們哪有什麼歲月安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因為有你們這個冬天才更暖,也希望你們注意保暖。自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是我們每個中國公民應盡的職責和義多。正因為有我們偉大的黨和人民緊密配合,團結一心才打贏了這一場史無前例的疫情殲滅堅。有可敬的邊防戰士在祖國人民才得幸福安康,有可敬的醫護工作者在祖國人民才得健康快樂,有可敬的交警與環衛工在祖國人民才得平安溫暖。
  • 中工時評: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他們在負重前行
    圖片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28日早晨,看著我的隊員們毅然登上去醫院的班車,我不停地揮著手,就像一個老父親送兒女們上戰場,突然想起: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背過身來,我流淚了!」1月30日凌晨1點24分,56歲的湖南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領隊高紀平發給工人日報記者的手寫日記如是寫道。
  • 明代錦衣衛禁毒重案: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而禁毒案背後的努力與酸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你以為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1、正義的開始:《寶劍記》 以前只聽說過要警惕拐賣小孩子的,沒想到還要小心那些拐賣小夥子的,你根本不知道壞人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 誰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哪有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而行
    每次疫情發生,醫護人員就會義無反顧地衝到第一線,心裡也許有些擔心害怕,但都不能阻止他們防疫抗疫的決心,在他們眼裡沒有苦累,沒有危險,只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為了抗擊病毒,無數個白衣天使捨棄小我,把人民安危放在第一位!
  • 曾以為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你身後負重前行
    歲月靜好,仍需成長。這八個字是我一直以來鼓勵我自己的。我總覺得,歲月的靜好,就是一種平平淡淡的生活,沒有大喜大悲,沒有波浪如何。人們常說,平平淡淡才是真,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道理的後面,誰不是懷持著一顆想更好的心,去做更好的自己,過更好的生活意念而堅強勇敢生活。
  • 「配樂散文詩朗誦」歲月靜好,我們都是為彼此負重前行的無名之輩
    歲月靜好,我們都是為彼此負重前行的無名之輩00:0007:31歲月靜好我們都是為彼此負重前行的無名之輩文/顧惜別還好,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臨夏市的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效。起初看朋友圈,都是帶好口罩、不要出門、不要聚集的各種叮嚀囑咐以及各種花樣翻新「毒舌」標語的溫馨提示,很實在也很溫暖。現在看朋友圈,都是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各類報導,一種在經歷長久壓抑後很揚眉吐氣的感覺。
  • 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是由張峰、餘中和執導,趙麗穎、金瀚擔任主演的一部都市商戰劇,該劇改編自丁墨的同名小說,講述了都市白領林淺邂逅溫達集團總裁厲致誠,兩人互相扶持、共同成長,並在過程中相識、相知、相愛的故事。
  • 諸城劉家莊抗戰紀念館,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
    好有氣勢的村莊入口那時候似乎什麼都可以拿來當武器到達目的地最特別的就是一段土黃色城牆,城樓很高,本以為是土夯基而成,上前摸了摸才知道是水泥外塗的顏色,不過遠處看惟妙惟肖的樣子十分逼真。去的時候抗戰紀念館沒有開放,不過從外面的玻璃門可以略微窺見裡面場景,陳列的是對那個時期劉家莊人民熱血抗戰的介紹,和那個時期遺留的一些自衛槍械等。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擋在了疫情之前!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擋在了疫情之前》——致敬那些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作者,王鐵仁)雖然,這個世界可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但是,卻依然不乏有人在堅守著善良與溫暖就在這個家家團聚的新年
  • 致敬負重前行的「戰疫英雄」!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教師李喬作詞並...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只因有你》的歌詞創作,源自李喬老師作為醫護工作者家屬的真實感受。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深刻地感受到了醫護工作者們無私奉獻,希望通過音樂的形式歌頌抗疫英雄們堅定不移、無所畏懼、勇敢逆行的大愛之情。
  • 【社會正能量】誰說歲月靜好,是有人逆向前行
    【社會正能量】誰說歲月靜好,是有人逆向前行 2020-02-26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年人的生活鐵律:歲月靜好都是夢想,負重前行才是常態
    以前以為年齡越大,什麼都可以拿得起放得下,但懂事後方知,再堅強的硬漢,在生活中依然脆弱不堪。成年人的生活中,再沒有兒時的歲月靜好。相反,年年月月的負重前行才是常態。01我也想歲月靜好,可我真的缺錢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名網約車司機,在廣州開滴滴3年多了。這個春節,他原本是想抓住機會多掙一些的,畢竟年後兩個孩子要上學,有一筆不小的開支。
  • 30名消防員遺體找到、最後朋友圈曝光:歲月靜好,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 —————— 鍾峰:這個,你懂得嗎? 小鼎:我懂滴! 鍾峰:這個,你知道嗎? 小鼎:我曉滴! 鍾峰:那麼你可以給我講講這個嗎? 小鼎:…… 沉默。 持續沉默。 接著沉默。得比誰都厲害。因為屋裡都是蒸氣,保爾沒看清這個18歲女孩兒的臉保爾很難為情,便轉過臉問那男孩:「我現在該做什麼?」男孩只是嘻皮笑活兒,沒停一刻。深夜才拖著乏極了的身子走進廚房。
  • 原創:負重前行 ‖ 作者:王波波 主播:孫嘉勇
    負重前行 誦讀:孫嘉勇.mp304:16來自航宇詩刊時光的渡口,你我皆是過客。若要歲月靜好,必先負重前行。背一把利劍,斬晦氣、砍荊棘;從不擱淺,勇往直前。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 哪有歲月靜好,只因有你負重前行!廣東醫護人員剪影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襲,廣東一大批醫護人員已赴"戰場"。本該是萬家團圓的時刻,他們卻選擇放棄休假,隨時迎戰。我們的歲月靜好,因你們負重前行!只希望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都平安歸來!「找發熱門診?別從這裡進,繞出去,急診、發熱門診完全分開!」
  • 歲月靜好並不存在?盤點那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邊境戰士們!
    在現代,中國居民們的生活寧靜而祥和,但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現在的幸福,是基於我國的邊境戰士們付出所有去艱苦努力的工作才得到的。在中越邊境上,仍埋有許多的地雷,為了消除日後的隱患,也保護當地中國居民的安全,排雷戰士誕生了。中國政府分別於1992年至1994年、1997年至1999年、2001年至2008年對中越邊境雲南段進行兩次大面積掃雷和一次勘界掃雷。「我非常痛恨地雷!在我的家鄉,隨處可見雙腳、雙手和眼睛被炸傷致殘的人,我的親人也受到過地雷的傷害。」這是一名掃雷大隊戰士說的話。
  • 不是我活不起,是為你能歲月靜好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近日有網友發布一段視頻並反應稱,吉林一位退伍傷殘軍人在乘坐大巴車時不但被拒絕享有國家規定的「半價待遇」,還遭到乘務人員辱罵「活不起就別活!」2020年初,疫情席捲武漢。除夕夜,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聞令而動,星夜馳援武漢,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後「悄然撤離」。
  • 《美麗人生》:哪有什麼美麗人生,不過是父親在負重前行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父親在負重前行!樂觀的心態,也許像「小丑」,但能夠使人發光。樂觀心態對孩子自身的成長非常重要。培養孩子的樂觀心態能夠有效讓他面對生活中的障礙和困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那裡有家五金店,不歡迎西班牙人和馬進去。再往前有家藥店,一個中國朋友帶著袋鼠,問能進去嗎?不行,華人與袋鼠不得入內。」這是一個父親善意的謊言,是為了保護兒子的自尊,使兒子不會感覺受到了屈辱。當約書亞又說:「我們的書店誰都可進。」 圭多就對兒子說:「你討厭蜘蛛,我討厭維斯哥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