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劉福壽:嚴查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等領域

2020-12-18 大河財立方

11月25日-27日,「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在北京召開。27日上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發表了主旨演講。

「展望未來,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挑戰,我們要引導銀行、保險業貫徹新發展的理念,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引導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要加強行業全面風險管理,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培育更加穩健的金融風險文化。」劉福壽說。

劉福壽表示,具體來說:

第一、要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一是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落實落細已經出臺的金融支持復工復產的各項政策措施,努力提升政策落地的精準性和直達性,繼續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因疫情遇到困難的企業和製造業、外貿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的力度,鞏固復工復產的成果。

二是繼續推動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提質、增效,著力提高普惠型小微企業首貸戶、信用貸款和續貸業務佔比,加強「三農」領域金融服務,推動扶貧小額信貸健康發展。

三是發揮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撐推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兩新一重」等重點領域和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綠色金融,進一步夯實降成本工作的成果,推動降低綜合的融資成本。

四是統籌兼顧創新發展和風險防控的關係,強化金融科技應用,不斷提升信息化、數位化水平,完善信息科技的治理,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對銀行、保險機構與科技公司合作的監管,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特別是信息隱私的安全。

第二、堅決防範和化解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一是前瞻應對銀行不良資產的反彈,督促金融銀行業機構做實資產分類,加大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

二是有序地推進中小銀行改革和風險的化解,做好高風險非銀金融機構的處置工作,持續撤解高風險影子銀行的業務,嚴查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等領域,積極配合防控地方政府隱形債務的風險。

三是堅持推動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常態化,嚴厲打擊金融腐敗和位於犯罪,堅持全鏈條治理非法集資,把防範打擊涉黑犯罪同化解風險、維護穩定統籌起來,切實消除社會安全風險的隱患。

四是前瞻性地做好應對外部環境可能變化的準備,指導涉外金融機構做好風險的預案,提升應對國際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全面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

一是加強銀行保險業公司治理的監管,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的各個環節,加強關連交易的監管。

二是紮實地推進城商行、農信社的改革工作,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把深化改革和化解風險完善公司治理結合起來。

三是穩步推進保險機制改革,做實保險在災害防護體系中的作用,加快商業養老金融的發展,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引導信託、理財和保險等樹立長期的投資理念,強化專業投資和價值投資。

四是堅定不移擴大金融服務業的開放,抓好已經出臺的開放政策的落地實施,支持擁有良好市場信譽和信用記錄,特別是在風險管控、養老金管理、消費金融、財富管理、健康保險等方面具有特色和專長的外資機構進入中國,鼓勵中外機構在產品、股權、管理和人才等方面開展合作。

第四、加快構建現代化的金融監管體制。

一是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係,提升監管能力。加強制度建設,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原則,提高監管透明度。

二是完善風險全覆蓋的監管框架,增強監管的穿透性、統一性和權威性,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部全面納入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

三是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四是大力推動金融監管科技建設,提升跨區域、跨市場、跨行業交叉金融風險的甄別、防範和化解能力,提升監管的數字水平。

「銀保監會將堅定信心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動態平衡,增強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重塑金融發展的新優勢,推動銀行保險業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劉福壽表示。

以下為演講實錄:

劉福壽: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受郭樹清主席委託,很高興參加《財經》年會,這幾天政商學界專家齊聚一堂,深入討論了宏觀形勢,展望2021年全球經濟發展和國際格局新變化,探索未來中國與世界發展之道。藉此機會,我也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蔓延,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已經超過6000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1200萬人,歐洲的疫情又出現「二次爆發」,全球經濟、科技、安全和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的調整。經濟復甦的壓力和不確定性較大,經濟的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了威脅,國際治理體系危機進一步加劇。國內方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成果,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十三五」期間,銀行業、保險業同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在支持企業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到今年三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已經達到了315.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商業銀行的不良率為1.96%,撥備覆蓋率179.8%,資本充足率為14.41%,總體上保持平穩。我們的保險公司總資產也達到了22.4萬億,比年初增長了9.1%,保持平穩增長,各項工作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第一,深入推進金融扶貧,助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基本建立了金融扶貧長效機制,銀行保險機構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和保險保障的力度,中國特色普惠金融體系初步建立。到2020年9月末,全國金融精準扶貧貸款的餘額已經達到了4.33萬億元,334個深度貧困縣各項貸款增速高於全國貸款增速4.22個百分點,增長是比較快的。全國扶貧的小額信貸累計發放5038億元,累計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1204.3萬戶次。農業保險扶貧增品擴面,到9月末,全國備案扶貧專屬農業保險產品993個。「十三五」期間,農業保險累計為9840萬戶次建檔立卡貧困戶、不穩定脫貧戶提供風險保障9121億元,累計為3031萬受災農戶支付賠款230億元。832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已經達到99.66%。

第二,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助力打贏汙染防控的攻堅戰。銀行機構建立健全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將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納入信貸管理的全流程,鼓勵設立綠色金融專營機構,積極發展綠色信貸、能效信貸和綠色信貸的資產證券化。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到今年6月末,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餘額為12.1萬億元,同比增長13.8%,佔各項貸款比重9.7%,綠色貸款不良率明顯低於各項貸款的平均水平。在高風險行業,我們還推行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不斷提高覆蓋率,「十三五」期間環境汙染責任保險累計提供風險保障1685億元。

第三,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實質性進展。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影子銀行風險持續收斂,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0萬億元,不良資產處置大步推進,從2017年初到今年9月末,銀行業處置的不良資產超過之前八年的總和。金融違法、腐敗行為受到嚴厲懲治,一系列的重大非法集資案件、不法金融集團和中小銀行機構風險得到穩妥的處置,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大中型企業債務風險有序化解,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風險初步得到控制。

第四,金融開放進一步擴大,我們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進一步擴大銀行業、保險業高水平的雙向開放。2018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推出50餘項開放措施,放寬外資準入條件和持股比例的限制,擴大業務經營範圍,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已經基本完成,外資銀行的條例和實施細則、外資保險公司條例和實施細則都做了修改。2018年以來,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獲批來華設立各類機構將近100家。與此同時,我們鼓勵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保險機構優化全球網絡布局,在境外中資企業集中地有序發展,支持企業綠色、低碳「走出去」。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十三五」即將圓滿收官,「十四五」規劃新徵程即將啟航,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新發展階段對經濟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展望未來,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們要引導銀行保險業貫徹新發展理念,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引導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要加強行業全面風險管理,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培育更加穩健的金融風險文化。

具體來說,第一,要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一是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落實落細已經出臺的金融支持復工復產的各項政策舉措,努力提升政策落地的精準性和直達性,繼續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因疫情遇到困難的企業和製造業、外貿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鞏固復工復產的成果。

二是繼續推動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提質、增效」,著力提高普惠性小微企業「首貸戶」、信用貸款和續貸業務佔比,加大三農領域金融服務,推動扶貧小額信貸健康發展。

三是發揮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撐推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兩新一重」等重點領域和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大家發展綠色金融,進一步夯實降成本工作的成果,推動降低綜合的融資成本。

四是統籌兼顧創新發展和風險防控的關係,強化金融科技應用,不斷提升信息化、數位化水平,完善信息科技的治理,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對銀行保險機構與科技公司合作的監管,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特別是信息隱私的安全。

第二,堅決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一是前瞻應對銀行不良資產反彈,督促金融銀行業機構做實資產分類,加大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

二是有序推進中小銀行改革和風險的化解,做好高風險非銀金融機構的處置工作,持續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的業務,嚴查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積極配合防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風險。

三是堅持推動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常態化,嚴厲打擊金融腐敗和違法犯罪,堅持全鏈條治理非法集資,把防範打擊涉非犯罪同化解風險、維護穩定統籌起來,切實消解社會安全風險的隱患。

四是前瞻性做好應對外部環境可能變化的準備,指導涉外金融機構做好風險預案,提升應對國際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全面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

一是加強銀行保險業公司治理監管,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的各個環節,加強關聯交易的監管。

二是紮實推進城商行、農信社的改革工作,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把深化改革和化解風險、完善公司治理結合起來。

三是穩步推進保險機制改革,做實保險在災害防護體系中的作用,加快商業養老金融的發展。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引導信託、理財和保險等樹立長期投資理念,強化專業投資和價值投資。

四是堅定不移擴大金融服務業的開放,抓好已經出臺開放政策的落地實施,支持擁有良好市場信譽和信用記錄,特別是在風險管控、養老金管理、消費金融、財富管理、健康保險等方面具有特色和專長的外資機構進入中國。鼓勵中外機構在產品、股權、管理和人才等方面開展合作。

第四,加快構建現代化的金融監管體制。

一是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係,提升監管能力,加強制度建設,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原則,提高監管透明度。

二是完善風險全覆蓋的監管框架,增強監管的穿透性、統一性和權威性,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

三是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四是大力推動金融監管科技建設,提升跨區域、跨市場、跨行業交叉金融風險的甄別、防範和化解能力,提升監管的數位化水平。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起步之年,銀行保險業做好新一年的工作對於順利完成「十四五」各項目標任務至關重要。銀保監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信心,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動態平衡,增強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重塑金融發展的新優勢,推動銀行保險業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最後,祝本次年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新浪財經)

相關焦點

  • 多家銀行發文嚴控信用卡資金用途 違規交易將被降額、止付、鎖卡等
    每經記者 胡琳 實習編輯 段煉  繼商業銀行嚴控經營貸款防範資金違規流向樓市後,信用卡涉房交易也成為銀行重點管控的領域。
  • 又查信貸資金流入股市!中國銀行一分行被銀保監會罰了
    銀保監會出了一張罰單,中國銀行台州分行未發現信貸資金流入股市,被罰了25萬。  未發現信貸資金流入股市  中國銀行一分行被罰25萬  據銀保監會官網消息,28日,中國銀保監會台州監管分局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中國銀行台州市分行被罰25萬元。
  • 浦發銀行再領80萬元罰單: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
    來源:柒財經12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浦發銀行台州分行因存在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貸款資金轉為定期存款,為辦理貸款業務提供質押擔保違法違規行為,被銀保監會台州監管分局罰款80萬元。
  • 浦發銀行再領80萬元罰單: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貸款轉為定期...
    12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浦發銀行台州分行因存在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貸款資金轉為定期存款,為辦理貸款業務提供質押擔保違法違規行為,被銀保監會台州監管分局罰款80萬元。
  • ...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
    每經編輯:張弩1丨銀保監會:繼續拆解影子銀行,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消息,銀保監會近日召開2020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堅決落實「房住不炒」要求,嚴格執行授信集中度等監管規則,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對違法違規搭建的金融集團,要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力做好資產清理,追贓挽損,改革重組。深入推進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加大網際網路保險規範力度。繼續努力配合地方政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化解隱性債務風險。
  • ...被罰70萬:違規接受銀行理財資金 信託資金違規用於土地出讓價款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嚴監管之下,又有一家信託公司因房地產業務被罰。11月25日,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託」)因違規接受銀行理財資金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繳納或變相繳納土地出讓價款兩項違法違規事項,被北京銀保監局責令改正,並給予其7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中誠信託,前身是中煤信託。2010年完成增資擴股,註冊資本24.57億元。
  • 周末重磅:銀保監會表態嚴查亂加槓桿,A股怎麼走
    銀保監會發聲,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嚴禁銀行保險參與場外配資;監管層緊急澄清,並未對基金首募規模作出任何限制;七部門聯合印發《意見》 部署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機構方面,海通策略指出,預計市場趨勢向上,短期快速上漲後速率將回歸正常,科技+券商為主線。1、【股市熱議】周末突發!銀保監會: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嚴禁銀行保險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
  • 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當前信託行業風險整體可控
    來源:金融時報在去通道、嚴監管背景下,2020年,信託行業迎來較大調整。截至2020年10月末,全行業受託管理信託資產餘額20.74萬億元,較年初減少8632.68億元。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持續壓降,地產信託規模被嚴控。信託公司在有序落實壓降通道及融資類業務規模的同時,也在主動謀求轉型。
  • 社評丨懲治金融亂象,抓準房地產調控「七寸」
    違規集中體現在:向房企提供買地前融資金、理財資金違規用於繳納或置換土地款、違規變相發放土地儲備貸款、信貸管理不審慎,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以及貸款審查失職,形成虛假個人按揭貸款等。毋庸諱言,房地產金融領域的亂象由來已久,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一直是銀行業違規的重災區。近年來房地產金融領域的罰單數量和涉案金額飆升。
  • ...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穩住存量、嚴控增量,防止資金違規-FX168財經網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用31個字給出了最新的定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7月24日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穩住存量、嚴控增量,防止資金違規 文/爾東琛2020-08-01 12:38:50來源:FX168
  • 多家銀行明確資金用途 為信用卡「劃出紅線」
    嚴管資金用途11月16日,浦發銀行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稱個人信用卡及信用卡資金僅限持卡人日常真實消費使用。信用卡資金不能用於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償還債務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證券投資、理財、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
  • 注意:多家銀行明確資金用途,為信用卡「劃出紅線」
    嚴管資金用途11月16日,浦發銀行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稱個人信用卡及信用卡資金僅限持卡人日常真實消費使用。信用卡資金不能用於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償還債務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證券投資、理財、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
  • 銀保監會通報銀行現場檢查問題:嚴管信用卡套現等行為
    11月5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獲悉,銀保監會近日向各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通報信用卡業務檢查發現主要問題。在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方面,監管要求合理設定授信額度,規範資金用途。在信用卡合作商戶方面,監管要求不得將資信調查等核心業務全部委託給合作機構辦理,禁止與無資質公司開展融資性擔保合作。在信用卡分期資金流向管控方面,監管要求重點加強大額透支和現金分期等業務的資金流向管控,及時收集有效資金使用憑證,嚴防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及其他非消費領域。
  • 證監會銀保監會先後喊話場外配資 A股會否降溫引關注
    市場情緒高漲之時,證監會、銀保監會先後喊話場外配資。7月11日,銀保監會表示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督促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依法嚴厲打擊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行為。對於未來A股走勢,專家表示,7月10日的調整是暫時的,市場行情已經啟動。
  • 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健全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 重點是矯正大...
    原標題: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健全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 重點是矯正大股東操縱和內幕人控制等不良傾向   10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首席
  • 銀保監會通報銀行現場檢查問題:嚴管信用卡套現、逾期等行為
    11月5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獲悉,銀保監會近日向各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通報信用卡業務檢查發現主要問題。一位銀行業總行人士表示,銀保監會近期向各大銀行通報了去年對4家銀行開展信用卡現場檢查的結果,主要聚焦在內部管理、營銷授信、分期業務、交易管控、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
  • 多家銀行禁止信用卡違規交易
    銀監會等部門整治市場亂象 6月24日,中國銀保監會在有關通知中指出,信用卡業務虛增客戶償債能力或違反「剛性扣減」規定,突破總授信額度上限管控;預借現金業務額度設置過高,不符合審慎管理要求,資金用途管控不力,違規流向非消費領域。
  • 嚴厲打擊深層次高風險問題 銀保監會曝光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
    繼7月4日首次向社會公開銀行保險機構的38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後,銀保監會12月11日公開了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所公布股東的違法違規行為主要有六類:一是入股資金來源不符合監管規定;二是編制提供虛假材料;三是關聯持股超過監管比例限制;四是違規開展關聯交易或謀取不當利益;五是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存在涉黑涉惡等違法犯罪行為;六是以不正當手段獲得行政許可。
  •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P2P網貸機構完全歸零...
    11月25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表示。而對於金融違法行為,劉福壽表示,「金融違法、腐敗行為受到了嚴厲懲治,一系列重大非法集資案件、不法金融集團和中小銀行機構風險得到了穩妥的處置,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價,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大中型企業債務風險有序化解,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了遏制。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風險初步得到控制。」
  • 銀保監會公開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 涉正通汽車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 銀保監會官網今日公開了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  股權違規行為是導致金融市場亂象的根源之一,容易造成金融機構股權關係不透明不規範,幹擾金融機構正常運行。近年來,銀保監會著力治理銀行業保險業股權亂象,開展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重拳出擊查處了一批股權違規案件,採取行政處罰、監管措施、撤銷行政許可、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線索等多種監管手段,依法懲治違法違規股東,對市場形成了有效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