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巴哈伊教之五:當代巴哈伊教
1.社會活動
①事工
巴哈伊禁止閉門修道,而是努力將靈性的修行根植於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從事的工作不僅是必要、而且是當做一種對信仰的服務形式。巴哈歐拉禁止乞丐或禁欲主義的生活方式,鼓勵信徒們「熱切關注」社會的需要。在巴哈歐拉的著作中,更進一步地強調了自我努力和服務人類在靈性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說本著為人類服務的精神而工作在神看來如同禱告和崇拜一樣。
②在聯合國的活動
巴哈歐拉的著作提到了現代人類集體生活對於世界政府的需要。因此,巴哈伊信徒支持由國際聯盟和聯合國之類的組織改善國際關係。巴哈伊社區在以色列海法世界正義院的指導下,出任下列組織的顧問:
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ECOSOC)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UNIFEM)
聯合國環境署 (UNEP)
巴哈伊在紐約和日內瓦的聯合國機構內設有辦公室,並且在聯合國的地區特使和機構中擁有代表。這幾日,他們又在聯合國機構內設立了環境和婦女發展辦公室。巴哈伊還參與了其它聯合國部門的開發項目。在2000年聯合國世紀發展論壇,巴哈伊是高峰會議中唯一被邀請的非政府機構發言人。這篇文章有巴哈伊信仰與聯合國關係的詳盡信息。
③國際拓展計劃
1939年守基·阿芬第發起第一個七年拓展計劃,1946年再次推出類似計劃。1953年他發起十年向世界將軍計劃,為巴哈伊信仰的推廣指定了雄心勃勃的規劃,將巴哈伊的經典翻譯為多個語言,向未傳教國家派遣巴哈伊先驅。他在一封信中提出,拓展計劃將在世界正義院的指導之下。1964年,世界正義院開始了一個九年計劃,以及後續的幾個長期計劃,指導巴哈伊信仰在世界上拓展。
④現階段的計劃
自1990年起,正義院主導了巴哈伊社區大規模擴展的預備計劃,組織地區居民的整合,建立地區管理機構和培訓設施。在這幾日完成的五年計劃裡(2001-2006)關注於發展設施和「保持大規模擴展和團結」。自2001年起,全世界的巴哈伊社區都鼓勵兒童課程,信徒聚會,和對巴哈伊宗教信仰的系統學習。2005年12月始,新的重點目標關注於青少年,特別是11至14歲之間的年輕人。
第二個五年計劃於2006年4月發起;呼籲世界各地的巴哈伊信徒在1500個社區中實施先進的增長模式和社區發展計劃。同時推進本土化的多級選舉程序。從2001年至2021年的四個連續五年計劃的實施,被提高到用於紀念阿博都巴哈逝世一百周年。
⑤學習小組
系統的學習手段和社區發展是社團整合的主要方式。「學習小組」是其持續並自我生存之道。在導師的指導下,小組成員們完成一系列著作的學習,完成學習後便去輔導其他的學習小組。
最受歡迎的學習課程叫做Ruhi,是從哥倫比亞發展出來的,後來被其他地區廣泛使用。初階的學習包括三類:巴哈歐拉的著作,禱告文和其生死經歷。後續課程包括兒童教育,巴孛和巴哈歐拉的生平等等。
2.遭受迫害
巴哈伊宗教在伊斯蘭國家持續遭受迫害,尤其是在伊朗,在1978年至1998年間,愈200名教徒被處決。2006年12月16日,埃及最高法院判決,政府不承認巴哈伊宗教。結果,埃及的巴哈伊信徒無法取得政府文件,包括身份證、出生證、死亡證、結婚證或離婚證、護照,以及其他需要列明宗教信仰的證件。同時,他們也失去了被僱傭、受教育,接受醫療服務或投票的權利。埃及個人權利維護組織指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新聞公告對該組織提出的陳述和異議未作任何回應,僅僅討論了巴哈伊信仰的基本教義,而這些教義不應影響法院的判決。
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伊朗巴哈伊信徒的居所定期受到政府搜查,而且信徒們被禁止進入大學學習或從事政府工作,有信徒因為參加巴哈伊經文的學習而被投入監獄。巴哈伊信徒的墓地受到侮辱,財產被剝奪,巴哈歐拉父親的故居被夷為平地。巴哈伊的朝聖地--巴孛的故居兩次被搗毀。
巴哈伊的處境近幾日有進一步惡化;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2005年10月的一份報告中說,伊朗武裝力量司令部的一封密信表明巴哈伊信徒受到甄別和監視,2005年11月,極具影響力的國營報紙《Kayhan》由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任命的總編輯發表了30多篇醜化巴哈伊信仰的文章。
有鑑於此,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報告特別撰稿人在2006年3月20日表示,她「對於此類監視行動的結果可能導致的對巴哈伊信徒的迫害和歧視感到擔憂」,該撰稿人所擔心的伊朗境內少數宗教的境況在近幾日開始惡化。
普林斯頓大學伊斯蘭研究學者貝爾納德·路易斯認為,穆斯林平信徒和伊斯蘭權威機構對於如何接納巴哈伊之類的後伊斯蘭一神教頗感困擾,原因是:這類宗教信徒既不能歸類於亞洲多神論或非洲萬物有靈論一類非一神教徒,也不能歸類於過時的前期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信徒。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