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坑嶺頭村的鄉村振興,竟然是靠一個畫家!

2020-12-21 地道農旅

三年前,從瀕臨消失的高山村,到如今的聲名鵲起的畫家村,一個畫家的到來為這個小山村勾勒出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一群藝術家們用他們發現美的眼睛,讓一個原本藏在深山、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脫胎換骨、煥發生機。

鄉村振興到底多麼急需「伯樂」,到底多需要人氣,浙江松陽沿坑嶺頭村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沿坑嶺頭村,看鄉村是如何聚集人氣、實現振興的?

一、沿坑嶺頭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1 面臨消失的古村落

沿坑嶺頭村,是一個古老而又偏僻的小村莊,它坐落在700多米的高山之腰,因交通不便,山村發展受限,村民生活窘困。前些年,在下山脫貧搬遷的大浪潮中,這個村曾被列入整村搬遷的計劃,意味著整個村子即將「消失」在鄉村版圖上。

2 返鄉鄉賢情懷深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油畫家李躍亮,對家鄉的一草一木充滿了感情,特別是當他看到沿坑嶺頭村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和黃泥黑瓦的古樸建築風貌後,他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偏僻山村的發展潛力和價值。

3 伯樂帶動畫家村

李老師發現了這個村子的獨特之處,是這個村的「伯樂」,2012年初他任村第一書記,在他看來,這是一個非常適合寫生創作的地方,如果做成「畫家村」,吸引畫家和藝術生來寫生創作,倒是一條不錯的發展路子。在縣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李老師在村裡舉辦了第一次沿坑嶺頭村畫展,並通過微信平臺推送這個村莊。不久,便有一些畫家通過他的朋友圈被吸引到這裡。

4 人氣旺催生民宿

村子的人氣越來越高,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村內沒有住宿,李老師就萌生了在村裡做民宿的想法,與縣、鄉領導及村民討論溝通,商定在沿坑嶺頭村發展民宿產業,以接待全國藝術院校藝術生、畫家、攝影家為主要客源的特色民宿,建設「畫家村」。

5 廣泛傳播有名氣

李老師充分發揮指導員、畫家的專業優勢,創作了一百餘幅以沿坑嶺頭村風土人情為題材的油畫作品,出版油畫專集,舉辦畫展,還邀請了中國美院、列賓美術學院、柏林藝術學院教授等國內外知名畫家前來寫生、組織畫家團體寫生、採風活動、通過媒體宣傳、網際網路畫展等多維方式傳播,還成立「沿坑嶺頭畫家村合作社」,建起了「鄉村美術館」,打響了沿坑嶺頭村的名氣。

6 人氣帶來大產業

一個本不為人所知並即將消失的小村,很快成了「網紅村」。

催生旅遊 一批外出打工的青年看到山村的希望,開始返回家鄉經營民宿和休閒旅遊業。

促進農業為了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和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成立自然公社,對金棗柿進行溯源、創作和推廣銷售。村裡曾經無人問津的「金棗柿」也成了「網紅果」,從5元到78元一斤,小村莊由此開始走上一條藝術帶動休閒產業的復興之路。

如今,村莊每年吸引畫家、高校藝術生、遊客近3萬人次,村民年收入增收300餘萬元。

二、沿坑嶺頭村的成功秘訣

沿坑嶺頭村的柿子紅了,這個村子也紅了。但是為什麼紅,怎麼能紅?

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地道農旅地道君認為她成功的背後需要發現千裡馬的伯樂、政府領導的政策與資金支持、村民群眾的配合、熱愛鄉村的藝術家們……綜上所述,藝術振興鄉村需要的人氣的加持。

無論是李躍亮發現了沿坑嶺頭村,還是楊貴慶發現了浙江黃巖烏巖頭村,亦或是我們發現了四川理塘縣的丁真,這些都在訴說著鄉村振興需要人氣。

三、地道之見

人氣助推鄉村振興永遠在路上,原生態村落如何爆紅,爆紅後如何定位發展,用什麼內容來支撐村子的發展。地道農旅地道君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或幫助:

1 能人返鄉的潛力無限

不得不說,很多村子的轉機都是由返鄉的能人帶動的。沒人就沒有鄉村的振興,有人、有人氣,一切迎刃而解。

築巢引鳳挖掘本村的特點,通過鄉愁感召、政策吸引,精準施策的吸引能人返鄉。比如村裡有美景,就吸引畫家;村裡有產業就吸引農業方面的企業等。

待遇保障強化物質激勵,提供堅實的物質生活保障,並加強精神和事業激勵。

2 朋友圈激發無限人氣

有能人帶動,能人就給了村子最大的核心競爭力,他還不能複製。有了名人,他就自帶流量,人氣自然不會差。

朋友圈帶動藉助有權威、有廣泛影響力的能人,通過藝術創作,朋友圈分享,社群營銷,多媒體宣傳等方式擴大本村的影響力。

建人才基地利用公益組織、社群組織建立相關的鄉創人才基地,吸引志願者、青年駐村參與建設。

3 人氣催生產業大融合

人氣催生旅遊 有人氣就有錢氣,依他們的需求,因地制宜的發展民宿、餐飲等相關配套,提供「吃住行遊購娛」的一條龍服務,才能讓他們留得下。

人氣促進農業 只靠旅遊賺不了什麼錢,根據需求定向生產農特產品或打造農業文創產品,形成在地消費自循環體系,既做好了旅遊的延伸,也增加了農業的附加值。

地道國際·農旅』地道國際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臺。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THE END

相關焦點

  • 合陽岔峪村:鄉村振興的一顆明珠,沿黃公路上最美的風景
    村莊緊依沿黃公路,北20公裡與司馬祠景區相接,南8公裡和洽川景區毗鄰。岔峪村古稱屠邑,相傳為商代名相、中華烹飪始祖伊尹汲水、研習烹飪、屠宰之地。村東有黃河渡口名為仁義古渡,村南有神駝峰、龍居寺遺址和抗戰碉堡,放河燈民俗文化流傳至今。詩經名篇《韓奕》中顯父宴賓的故事發生於此。
  • 揚州楊廟沿山河村:村企攜手打造「紅色車間」,走活鄉村振興一盤棋
    中國江蘇網6月1日揚州訊 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揚州市邗江區楊廟鎮沿山河村「兩委」班子幹事創業熱度不斷升溫,他們通過村企攜手打造「紅色車間」,春耕夏耘培育希望田野,鄉村治理描繪五彩村莊,讓鄉村活起來、靚起來!村企攜手,「紅色車間」動起來「一年快要過半了,還有不少村民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呢?」
  • 大眾銳評|鄉村振興,靠什麼人?錢從哪來?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考卷上,「靠什麼人」「錢從哪來」是必答題,也是頗有難度的題。這兩個最現實的問題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鄉村振興這一最美好的藍圖就無法繪就或大打折扣。他們的做法啟示我們,鄉村振興是一項需要新思維新動能的創造性事業,需要大力推動人才和資本「下鄉」,為實現鄉村振興這項世紀偉業注入新動能。凡事必先有人氣,才有生機。回望歷史,中國鄉村的每一次激蕩,必是人氣的大集聚。家庭承包如此,鄉鎮企業也這樣。同樣,一些鄉村的落後和衰敗、與城市差距的擴大,也多緣於城市對農村人才等的「虹吸」。
  • 鄉村振興提速,兩岸青年如何融入?
    [新聞頁-臺海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其中,「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又指明了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這為兩岸青年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機遇。
  • 鄉村振興看這裡——正定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模式研討會召開
    他說,鄉村振興必須政府主導,企業助力,農民參與。在鄉村振興中每一件事情離不開政府,離開政府是不行的,鄉村振興是一個社會工程,鄉村振興必須由政府主導,各方發揮好各自的作用。中視協農村電視委員會會長趙澤琨說,塔元莊同福集團村企結合後產生幾個裂變,一是激活了傳統村落和沉睡的資源。二是企業進入帶來了市場理念的巨大衝擊。三是激活了守著鄉村的傳統人和觀念。
  • 點燃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加強和改進新發展階段的「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和工作成效,點燃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激活助推鄉村振興的「組織動能」。
  • 「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溝域經濟「盤活」多彩孟津
    開欄的話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河南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農業農村農民雜誌社、農家參謀雜誌社於8月至12月組織實施「農媒總編走基層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本報即日起開辦專欄,對採訪中的典型經驗、創新舉措、鮮活事例進行集中報導。
  • 同安汀溪鎮推出鄉村振興動線 激活發展新動能
    古坑「同安紅」三角梅園  作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在區委鄉村振興辦指導下,同安汀溪鎮最近推出「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振興動線,推動實現「業興家富村美人和」。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介紹,汀溪古蹟有「五寶」:古瓷、古道、古民居、古渡口、古山寨;產業有五產:一棵樹、一朵花、一池溫泉、一間民宿、一條街。「汀溪文化與產業有機融合,推動實現產業鑄根、文化鑄魂,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 規劃| 如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不斷提高農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
  • 番禺區「鄉村振興文化行」公益文化品牌活動啟動
    送戲下鄉、名師大講堂、歌唱朗誦大賽、迎春晚會、商品展銷……12月18日,番禺區鄉村振興文化行之「粵韻鄉情頌黨恩」文化系列活動在廣州文藝市民番禺空間正式啟動。該活動將貫穿2021年全年,為人民群眾獻上豐富的文化大餐。
  • 記者蹲點|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
    2020-06-23 06:14:1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打造美麗鄉村,助力農民增收這些變化源自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進駐不到一年,服務隊用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濟南市濟陽區回河街道星河社區最具有標誌性的建築。
  • 鄉村振興學院有了村級教學點
    □ 本報記者 姜言明 劉濤   本報通訊員 桑蕊   今年以來,寧陽縣打造「以幹部教育培訓為主體、黨校與鄉村振興學院為兩翼、教學基地為支撐」的「一體兩翼、多點支撐、開放融合」的教育培訓體系,不斷創新新時代幹部隊伍治理能力建設的路徑
  • 沙玉山赴南坪涼霧調研重點項目及鄉村振興試點工作
    中國利川網訊(全媒記者 石進)11月24日至25日,市委書記沙玉山赴南坪鄉、涼霧鄉調研重點項目、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工作,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堅持示範引領,探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可行路徑,全力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南坪鄉,沙玉山查看了武生院利川產學研用基地項目建設進度,聽取了齊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遊客集散中心項目前期介紹。他勉勵企業負責人搶時間、搶工期,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抓實安全生產,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爭取早日投產見效。
  • 鄉村振興,五個方面都要強
    倒排工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間表是如此緊迫: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是一個歷史過程,必須具備戰略定力,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劈波斬浪,久久為功。
  • 基層代表熱議鄉村振興關鍵詞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題:挑起農業「金扁擔」,他們有話說——基層代表熱議鄉村振興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  23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全國政協委員共商國是並回應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問題。在談及脫貧攻堅問題時,他提到的「金扁擔」一詞分外打眼。  該如何挑上農業的「金扁擔」?「點石成金」的「秘訣」是什麼?從脫貧邁向鄉村振興,需要跨越幾步?
  • 臺灣建築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共建共享鄉村振興
    多年來,謝英俊與團隊致力於鄉村建造設計,深耕大陸「美麗鄉村」,推動共建共享鄉村振興。紅石塄鄉黨委書記趙斌介紹,謝英俊及其團隊對紅石塄鄉的鄉村提升工程進行設計、規劃,打造出「健康、有機、綠色」的鄉村典範。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基礎設施完善和人居環境提升既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條件,也是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持續供給的「民生紅利」。   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人居環境整治是一場必須要打的硬仗。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塑魂。鎮江高新區通過推進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工作和深挖文化底蘊,著力提升現代鄉風文明水平。
  • 青島即墨:布點串線 多主體共創共享鄉村振興
    2019年末,千億級央企華僑城攜手青島,300億戰略項目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正式發布。52平方公裡的超級規劃中,將打造北部「水墨龍泉」為主題的蓮花灣農場、田園共享小鎮、新農樂活區等,南部「七彩蓮山」為主題的花橙小鎮、國際農莊、山地運動公園等兩大版塊、十三個主題分區、八大核心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