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貓擼狗過時了,現在流行擼鴨。
11月26-27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2019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大會下設13大會場,邀請超百位新經濟社群的代表,共同關注新技術、新場景對傳統產業的顛覆與融合,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聚焦那些腳踏實地、以夢為馬的未來產業之王的成長和成熟。
隨著新經濟的逐步發展,生鮮電商逐漸走向成熟,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每日優鮮作為前置倉模式的開創者,從零開始,成為了國內生鮮電商領域的領頭羊。每日優鮮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曾斌先生在「2019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上分享了他對每日優鮮在智慧生鮮消費時代的探索。
他表示,技術應用的不斷延展是零售創新的催化劑。每日優鮮在智慧營銷、智慧物流、智慧供應鏈上,進行了不少重要的探索和嘗試。
在智慧營銷上,基於平臺擁有的海量購買數據,每日優鮮能做到前置倉「千倉千面」,推送「千人千面」。在智慧物流上,其資料庫能完美護航從倉位選址到配送效率的全部運算,不斷優化配送效率。在智慧供應上,其資料庫能記錄並預測購買行為,及早做出反應,並提供反向開發爆款產品的可能性。
以下是每日優鮮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曾斌先生的演講實錄,36氪編輯整理。
曾斌:希望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每日優鮮在智慧生鮮消費時代的探索。我們經常會講消費者需求的代際變遷,推動了很多商業模式的變化。不可否認的是與此同時,技術應用的不斷延展,也是所有零售創新的催化劑。
為什麼在沃爾瑪之前,沒有出現過一家全球性的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呢?看零售史會發現,沃爾瑪是全球第一家用衛星,甚至用自己的私人衛星做信息數據傳導,來指導它全球物流配送和中心化採購的零售企業。到70年代的時候,日本開始出現了7-11這樣的零售業態,遍布日本上萬家,也開到了全球各地。大家看過很多7-11的故事,收銀機上面有用戶年齡、性別的收集按鈕,包括有一套完整的數據信息收集系統,幫助它清楚地了解每一家店面周邊的情況,從而使它分散化的物流和單品管理,做到那個時代的最高效。
作為前置倉模式的開創者,每日優鮮在實現生鮮線上零售的過程中,毫無疑問也需要大量地使用技術。非常自豪地說,每日優鮮已經是一家創新驅動的生鮮零售新物種。我們已經在營銷端、物流端、供應鏈端使用AI+大數據+IoT來管理我們和供應商的合作、大倉和前置倉的庫存和物流運轉,管理APP和用戶的交互,管理我們和用戶之間的互動。
智慧營銷:每天五點自動調價的「智能促銷」
我們在智慧營銷上做了嘗試,生鮮是用戶最高頻購買的商品。今天每日優鮮成熟用戶,在我們平臺上面一年的購買頻次達到50次到60次。這麼高的頻次,比任何的零售平臺對用戶的信息收集更全面、畫像更精準,我們清楚地知道他是什麼類型的用戶,包括任何一個前置倉,它附近的用戶是什麼樣的特點、什麼樣的畫像。與之匹配可以做到千倉千面,每一個前置倉匹配的商品都是不同的,每一個前置倉商品的庫存也是不同的。
我們還可以給用戶做到千人千面的推薦,根據不同用戶的特徵推薦不同的商品,甚至可以做到個性化搜索。同樣輸入「小龍蝦」,中午推薦的可能是小龍蝦半成品的快餐,到了晚上的做飯時間,給用戶推薦的可能是小龍蝦的原材料,到了晚上11點鐘下單的時候,我們推送的是夜宵類的麻辣小龍蝦這些速成品。
我們還可以做到智能促銷。我們APP上有一欄叫「超值低價」,系統會實時監測不同倉的庫存情況,每天下午五點鐘根據每一個倉的庫存,對需要日清的蔬菜、低溫鮮奶酸奶、鮮肉、蛋糕,自動進行調價促銷,每一個倉做特價的商品都不同。我們會圍繞這個倉的用戶特點和用戶習慣,以及這個倉的庫存情況做實時的調整。我們甚至會分析用戶的購買習慣,用數據估算他吃完商品的時間,去及時推送補貨信息。通過AI、大數據和IoT,我們不斷提高和用戶的互動,以及用戶的購買頻次和黏性。
智慧物流:大數據最清楚訂單怎麼分配最高效
在智慧物流方面,要實現給用戶一小時送達,必須把前置倉開到用戶的身邊。用戶在哪裡?用戶需要的位置在什麼地方?我們也跟騰訊一起,做了非常有意思的圈層視圖管理。
我們結合騰訊的數據、每日優鮮的數據和第三方的數據,可以非常精準地得出在一個區域裡最集中的網上購買生鮮的人群在什麼地方,他們最高頻購買的商品是什麼。我們可以圍繞這些圈層分析的結果做選址。精準選址之後,我們還會針對這個區域用戶的習慣和特徵有效地去做用戶觸達和促銷。通過圈層視圖的方式,我們前置倉所在區域的滲透率,單倉單月能夠提升70%。而且在對用戶做了更精準的觸達和營銷之後,我們前置倉達到理想單量的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
選址完之後,我們接到用戶的訂單,就是倉內的揀貨、派單、配送過程,這個過程也使用了大數據和AI。我們接到用戶訂單之後,會清楚知道這個訂單派給倉內的哪一個揀貨員效率最高。完成揀貨之後,我們根據出庫時間做車輛路徑的管理。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指導配送員應該順著什麼線路出發,順著什麼線路回來,第一單應該送給哪個用戶,哪一個配送員配送哪個用戶的次數最多、最熟悉,這樣讓配送員的效率和用戶的體驗都達到最高。
同時我們會做到達時間的預估,保證用戶的訂單可以更及時地送達。甚至可以對倉接到的訂單數量做出壓力評估。如果訂單量超過倉的配送最大承載量,我們會給用戶提醒,特別是下單之前,對用戶進行友善的提醒。通過這種方式,每日優鮮極速達業務給用戶的平均送達時間可以到36分鐘。揀貨員的平均人效每天可以到130單以上,配送員平均人效每天可以達到80單,這些數據都是遠遠高過同行的。
同時中國正在邁向少子老齡化。去年中國的新生兒有1700萬,今年可能還不到1100萬。與之相應的是老齡化的比例越來越高,上海的老齡化已經到了30%,北京、廣州達到了20%以上,中國很快會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壓力。這時候我們也提前布局了無人倉的研發,目前正在做測試,對很多技術做實踐。比如AGV無人車的應用,可以讓倉內揀貨作業的5分鐘完成率,從原來的60%提升到90%以上。在配送上面,我們也在做新的探討。這些智慧物流的研究,讓選址越來越準、配送越來越快、配送成本越來越低,這一些無疑全部都反饋到了用戶的體驗中。
智慧供應鏈:一份雞肉背後的「反向定製法」
最後看一下智慧供應鏈,大家知道我們在全國已經有1500個前置倉,每天在前置倉裡面有將近3000款商品的備貨。3000乘以1500,每天有400多萬次的計算。這400多萬次計算的準確率,確保了前置倉備貨的準確率,能夠保證商品既不出現售罄,又不會滯銷。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業界領先的AI補貨的算法,會根據倉所處的位置和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不同商品屬性,甚至不同的營銷策略,來做前置倉未來1-2周的銷量預估,從而計算出各個前置倉需要補貨的品類及補貨係數。比如我們會發現颳風、下雨的時候,用戶訂單會比天氣好時候的要多。但是雨下到什麼程度,訂單量變化是怎樣的,這些數據模型在過去三五年裡在快速優化和完善中。不光是補貨上面完善,對於不同前置倉的選品也做到千倉千面,甚至對供應鏈的反向定製也在不斷優化中。
過去幾年通過大數據對用戶需求的分析,我們開發了非常多的反向定製的爆款。大家知道清遠雞是國內非常好的一個雞種,但是價格偏貴,一隻雞會賣到100元以上,很多用戶很難去體驗。但是通過大數據,我們發現大量的用戶可能是兩三個人的小家庭,一隻雞往往吃不完。於是我們反向和供應商定製了四分之一只的清遠雞這樣的SKU。這個產品出來以後,由於它的份量變小了,又完全夠一個家庭煲湯的需求——大量的用戶買清遠雞回去就是煲湯喝,價格也降了下來。這款產品從2018年到今天,一直是我們最暢銷的雞肉類的爆品之一。
包括前一段時間我們做了一款牛排,我們發現用戶對牛排的需求越來越多,同時對牛排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之前市場上賣的加工牛排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對原切牛排的需求更高,但又希望原切牛排能賣得更便宜。我們跟供應商一起,不斷優化供應鏈,通過大規模集中採購,精準的庫存管理,加工工藝的優化,讓原切牛排的成本和價格降到遠低於業界的水平,這也是我們最近的爆款。
此外,我們通過北京用戶的需求調研,發現了他們對一款特色飲料「摩奇」的需求。在去年冬天,我們和北京二商公司重新「復活」了這個老品牌,重新研發了一條供應鏈。去年春節開始一直到現在,摩奇一直是北京市場非常熱銷的一個飲料。這樣的定製商品越來越多,我們對用戶的理解就越來越多。隨著對用戶的理解的加深,定製的獨有商品的增加,也形成了我們和用戶之間更強的黏性,讓更多用戶沉澱在每日優鮮的平臺上面,讓用戶和每日優鮮產生更多的交互。
大家過去看到的更多是每日優鮮在模式上的創新,今天在WISE大會上我們講一下我們在技術上,在智慧營銷、智慧物流、智慧供應鏈上的探索和嘗試,謝謝大家。
","cover":"https://img.36krcdn.com/20191127/v2_7aa60b7fc67c47f78187b2ecc733909e_img_png","source_type":"original","source_urls":"","related_post_ids":"","extraction_tags":"","extra":null,"user_id":5018982,"published_at":"2019-11-27 13:15:35","created_at":"2019-11-27 12:04:10","updated_at":"2019-11-27 13:15:37","counters":{"view_count":4,"pv":0,"pv_mobile":4,"pv_app":0,"favorite":0,"comment":0,"like":0},"related_company_counters":null,"related_posts":null,"is_free":0,"has_rights_goods":true,"is_tovc":0,"image_source":"","company_info":null,"company_contact_info":null,"company_fund_info":null,"title_mobile":null,"cover_mobile":null,"audios":[],"db_counters":[{"id":306804089,"entity_type":"post","entity_id":5270009,"count_type":"pv_mobile","value":4}],"user":{"id":5018982,"name":"羅雅涵","avatar_url":"https://pic.36krcnd.com/avatar/201911/05082248/f7o0hb9swyer0bvk">
編者按:本文來自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作者 小清,編輯 董芷菲、陳琪,數據支持 李飛,36氪經授權發布。
近日,蘭州的一家滷鴨館,哦不,「擼鴨」館火了,年輕人體驗擼鴨解壓也登上了微博熱搜。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貓咖、狗咖,竟然還有鴨咖?這家店的當紅寵物為10隻羽毛雪白、體型圓潤的柯爾鴨,每隻進價1.3萬元,吸引了大波愛鴨人士排隊打卡「擼鴨」館,瘋狂吸鴨,盡情減壓。
#民眾體驗擼鴨解壓#登上微博熱搜 圖源:微博截圖
其實,國內的第一家鴨咖「衝鴨俱樂部」早在8月份就出現在了網紅城市成都,當時就曾因「排隊2小時只為擼鴨」在網絡走紅。除了4隻網紅鴨,成都的這家網紅鴨咖店還有2隻小香豬。
衝鴨俱樂部的網紅柯爾鴨和小香豬 圖源:大眾點評
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十餘家鴨咖,分布在成都、武漢、深圳、西安等城市。說不定,你所在的城市就有「擼鴨鴨」的好地方。
「異寵」興起,寵咖各出奇招,擼羊駝、浣熊、刺蝟…
鴨咖是寵物咖啡館的新興模式,而寵物咖啡館這種商業模式最早發源於1990年代的中國臺灣,隨後在日本爆紅。如今引領寵咖發展的領頭者仍然在日本,甚至分化出了不同定位的品牌和門店。在日本,除了常見的貓咖,還有很多動物咖啡館的類型。山羊、貓頭鷹、兔子、狗狗……
僅是貓頭鷹咖啡館在關西大阪的數量就多達六七家。一開始的貓咪咖啡店都是比較小型的,但近年來在新宿和原宿也多了不少高大上裝潢的咖啡店,內部裝飾接近高級酒店。
在國內,寵物咖啡館大多以貓狗為主題。店內寵物少則幾隻,多則幾十隻,品種覆蓋年輕人最愛擼的柯基、柴犬、哈士奇、布偶貓、英短貓等。
拿成都來說,貓咖、狗咖已超過了50家,但仍然不能滿足顧客的「胃口」。於是寵咖紛紛各出奇招,可愛的鴨子、小香豬、浣熊等「異寵」主題咖啡館成為了新貴,甚至還出現了蜥蜴、樹蛙、蜘蛛、羊駝、刺蝟、孔雀、土撥鼠等稀奇古怪的動物。
顧客在寵物咖啡館擼羊駝、擼浣熊 圖源:大眾點評
花多少錢才能擼貓擼狗擼鴨?消費有點高
除了擁有各式各樣的萌寵外,寵物咖啡館在產品造型和名字上也試著和寵物結合,以吸貓套餐、擼狗套餐命名。
咖啡、甜點、飲料……寵物咖啡館賣的東西和普通咖啡館差不多,但價格卻普遍更高,普通飲品單價一般在30元上下,甜品零食40元左右。
深圳一家寵物咖啡館的菜單 圖源:大眾點評截圖
幾乎所有的寵物咖啡館都需消費才可進店,有些網紅店甚至需要單獨購買入場券或者限制最低消費。例如前面提到的衝鴨俱樂部,入場費需要38元,限時玩耍80分鐘。
根據大眾點評的前端數據,在全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有三座城市的寵物咖啡館人均價都超過了50元,比星巴克、Costa等(人均30-40元左右)常見的咖啡館都要貴一些,寵咖的溢價來自店裡的寵物。其中,上海以人均69元高居第一,杭州和北京緊隨其後。
以上海店鋪評論數最多的一家狗咖為例,該店最低消費人均88元,但店內人氣仍能保持高漲,周末甚至需要提前預約排隊。
寵物咖啡館並不便宜,為什麼還能受歡迎?
通過百度指數搜索,我們發現「擼貓」「吸貓」熱潮是從2017年才開始興起的,貓咖狗咖等寵物咖啡館也同時出現。
圖源:百度指數
對於沒時間或沒錢養寵物,但又想擼寵物解壓的人來說,「雲吸寵」已經成為他們解壓的一種方式。根據CBNData發布的《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點擊查看完整報告),「雲養貓」指數在近兩年間提升了10倍,「雲吸寵」模式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日常。
圖源:CBNData《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而當人們不再滿足於「雲吸寵」時,為了滿足這群人線下擼寵的需求,貓咖、狗咖等寵物咖啡館就「誕生」了。現在很多大城市的年輕白領,因為工作壓力大想養貓狗等寵物,卻有心無力,日漸普及的貓咖狗咖則正好可以給這些愛寵人士很好的互動體驗。
如果你在微博搜索"擼鴨「」鴨咖「等關鍵詞,會發現大多數人提到擼鴨的感受都是「手感好」以及「治癒」「解壓」。大眾點評上的一位網友表示「非常喜歡可達鴨,但是只能雲養。無意中搜到這家擼鴨店,簡直喜出望外!終於可以正經擼鴨了。」
狗民網發布的《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比2018年增長18.5%。在不斷擴大的寵物消費市場中,寵物與餐飲行業的結合成為了寵物經濟裡的新熱點。
一定程度上,「養寵」消費高的地方也更可能誕生寵物咖啡館。《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養寵消費市場規模前四名的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其中,上海、成都都是寵物咖啡館數量排在前三名的城市,均擁有超過55家的寵物咖啡館。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的寵物咖啡館最豐富多彩。網紅「擼鴨」館和各類異寵咖啡館都首先選擇登陸成都,比如連鎖品牌「Hey we go」。該品牌2017年才成立,從成都第一家狗咖到鴨咖,已經開了柯基狗咖、柴犬狗咖、法鬥狗咖和衝鴨俱樂部4家動物主題咖啡館。
品牌創始人楚涵表示,成都的休閒屬性和旅遊屬性,也助力寵物咖啡館廣闊的行業潛力,「寵物咖啡館是市民消遣之地,也是來蓉遊客的打卡之地」, 目前去該店嘗鮮打卡的顧客仍佔絕大多數。
但是,當顧客的新鮮感褪去之後,這些寵物咖啡館還能夠繼續火爆嗎?
寵物咖啡館的經營成本必然會比一般的咖啡館更高。因為這些店內的寵物也都身價不菲。不用說貓狗,網紅「擼鴨」館內的每隻柯爾鴨成鴨價格都要上萬元,一枚鴨蛋也能賣到700元到上千元。買完回來,店主還要持續支付照顧寵物的吃喝拉撒、定期體檢等成本。從經營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難點。
一家專賣柯爾鴨的網店 圖源:截自淘寶
在寵咖發展比較成熟的日本,寵咖對來店的顧客也有著嚴格的須知規定,通常需要洗手、換鞋之後才能進入,並禁止客人自帶食物投喂,有的甚至要求感冒的客人不得入店消費。而在國內,這些要求並非所有店都有,即使有,執行起來也並不容易,很難做到完全乾淨。
此外,新品種寵物帶來的新鮮感存在「有效期」。成都的一位寵物咖啡館店主孫小茗在接受川報觀察的採訪時也提到了這點,他認為「採取定期更換寵物等措施保持新鮮感,對門店生存至關重要。」這大概是為什麼今年下半年起各地寵咖紛紛引進網紅柯爾鴨的原因,成都甚至還出現了能和刺蝟、孔雀、土撥鼠玩耍的咖啡館。
未來,你還希望在咖啡館裡擼到什麼樣的動物?
本文封面圖來源:大眾點評
(責任編輯:羅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