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研製出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2020-12-23 生物谷

 

生物陶瓷材料用於修復人體硬組織的歷史悠久,從生物惰性材料(如氧化鋁和氧化鋯等)發展到既具有生物活性又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如磷酸鹽和矽酸鹽生物陶瓷、矽基生物玻璃等),其生理功能要求不再是簡單的組織填充替代物,而是能誘導組織再生、調節細胞生長和功能分化的組織工程材料。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特定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具有促進軟/硬組織特異性細胞再生活性的作用,被廣泛應用於骨骼、牙齒和皮膚的組織缺損修復。然而,實際臨床上存在許多特殊的組織損傷,如骨腫瘤或皮膚癌組織手術切除後的組織缺損,需要在修復組織缺損之前先清除殘留的腫瘤細胞以免腫瘤復發。為實現腫瘤治療和組織再生的雙重功能,前期研究通過將生物活性陶瓷與具有腫瘤治療功能的光熱試劑複合,製備出光熱功能化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儘管這是一種有效的策略,但是光熱納米試劑在體內的長期安全性尚待考察。因此,如何在不引入外來添加劑的條件下,實現生物活性陶瓷材料本身的組織再生和腫瘤等疾病治療功能一體化尤為重要。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吳成鐵與常江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研究團隊通過對傳統的白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矽酸鹽和磷酸鹽等)進行熱還原處理,研製出新一代「黑色生物活性陶瓷」,將傳統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的應用領域從組織再生拓展到腫瘤等疾病治療。相關研究成果以Black Bioceramics:Combining Regeneration with Therapy為題,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Adv. Mater., 2020, 2005140),並申請專利一項。論文第一作者為上海矽酸鹽所已畢業的博士王小成,指導教師為吳成鐵研究員。

該團隊採用鎂熱還原法,將傳統的白色生物活性陶瓷粉進行熱還原處理,製備出一系列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包括矽酸鹽(即CaSiO3,MgSiO3)和磷酸鹽(即Ca3(PO4)2、Ca5(PO4)3(OH))兩種體系的生物活性陶瓷。與傳統白色生物陶瓷相比,黑色生物陶瓷材料的晶體內部存在大量的氧空位和結構缺陷,其降解性能得到明顯改善,對於成骨細胞和皮膚細胞的粘附、鋪展、增殖、遷移和分化等細胞生物活性有更好的促進作用。在慢性皮膚創傷及大塊骨缺損修復動物實驗中,黑色生物陶瓷對於皮膚和骨組織修復效果明顯優於白色陶瓷,表現出顯著的促進軟/硬組織多功能再生活性。此外,在低功率的近紅外光照射下,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表現出明顯的光熱升溫效果,可導致材料周圍的腫瘤細胞死亡,在體內實驗中成功抑制皮膚癌和骨腫瘤的增長,具有優異的光熱抗腫瘤效果。綜上所述,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兼具促進多種組織再生活性及腫瘤治療等多功能特性,該研究將生物活性陶瓷的應用範圍由組織再生拓展到腫瘤治療,有力推動生物陶瓷的學科發展和臨床應用。(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開發出新型檸檬酸基生物活性水凝膠材料
    可注射的生物可降解自癒合水凝膠由於其易操作、副作用低、高的藥物包埋率以及可控的藥物釋放能力等優點,在腫瘤局部治療中受到了很大關注。但是,目前報導的大多數自癒合水凝膠缺乏自我降解的實時損示蹤監測能力以及腫瘤微環境響應的降解治療特性,同時其生物活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 「科學島」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菌株|微生物|科研人員|納米|亞硒酸鈉
    12月16日,科研人員展示菌株在含有亞硒酸鈉(左)和不含亞硒酸鈉的平板上的生長對比。12月15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中心吳麗芳研究團隊在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解析和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闡明了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篩選出多種高耐受亞硒酸鈉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當前最高合成效率的微生物菌株。在此基礎上,團隊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骨水泥:中性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為骨修復提供新方案
    操作方便、性能優良的骨填充材料是影響骨癒合效果的重要一環。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邱東研究員帶領的骨水泥材料團隊,經過深入研究,開發出自有智慧財產權的可吸收PSC生物活性玻璃骨水泥,在促進骨組織再生方面展現出優良性能,有望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新途徑。
  • 西安交大開發出新型檸檬酸基生物活性水凝膠材料
    可注射的生物可降解自癒合水凝膠由於其易操作、副作用低、高的藥物包埋率以及可控的藥物釋放能力等優點,在腫瘤局部治療中受到了很大關注。但是,目前報導的大多數自癒合水凝膠缺乏自我降解的實時損示蹤監測能力以及腫瘤微環境響應的降解治療特性,同時其生物活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 研究人員用微觀的紡紗粒子製造出活性材料
    但是,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最近調查的一些新材料,顯示出一種有趣的傾向,有時像水,有時像鹽,使它們具有有趣的運輸特性,並為醫藥工業中的混合和輸送等應用帶來了潛在的希望。這些所謂的活性材料含有小的磁性顆粒,當施加磁場時,它們會自組織成短鏈的顆粒,或者說是紡錘體,並形成類似于格子狀的結構。"活性材料需要一個外部能量源來維持其結構。"
  • 我國學者研製出一種綜合性能強勁的「超級材料」:密度為鋼的六分之...
    新華社合肥5月25日電(記者徐海濤)密度僅為鋼的六分之一,輕盈但強度、韌性超過傳統陶瓷與合金,可承受從零下120攝氏度到零上150攝氏度的極端溫度,且「吸能」耐撞,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的一種綜合性能強勁的「超級材料」,在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應用前景,並有望替代工程塑料減少汙染
  • 「科學島」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
    12月16日,科研人員展示菌株在含有亞硒酸鈉(左)和不含亞硒酸鈉的平板上的生長對比。12月15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中心吳麗芳研究團隊在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解析和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闡明了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篩選出多種高耐受亞硒酸鈉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當前最高合成效率的微生物菌株。在此基礎上,團隊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我國科學家仿貝殼研製出「超強韌」綠色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受天然貝殼啟發研製出一種新型薄膜材料,在強度、韌性、透光性等方面表現出遠超傳統塑料的力學與光學性能,埋進土壤中約兩個月即可無汙染降解,有望成為柔性電子器件等領域的理想材料。貝殼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天然材料,由「磚—泥」結構一層層「砌牆」而成。
  • 科研人員研製出由磁場和光碟機動的軟體機器人,未來可應用多個領域
    近日,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研製出了一種仿生材料,其本身可以作為一種軟體機器人,它不僅能夠在液態環境中行動自如,完成拾取和運輸物體等任務;而且由從磁場和光碟機動,精確度和敏捷性都得到很大提升,其前進速度達到了每秒一步,這甚至與人類步伐速度相當!
  • 整形外科手術材料可用藍色貽貝殼合成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NUST MISIS)科研人員和國際合作團隊,利用藍色貽貝的貝殼合成了安全、抗菌性能高的整形外科手術新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陶瓷》期刊上。
  • 俄研製新材料氰化鉿陶瓷可耐4200攝氏度高溫
    報導稱,俄羅斯國家科學技術大學的材料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氰化鉿陶瓷,理論上能承受4200攝氏度高溫。在此之前,世界上公認的最耐高溫、最難熔化的人造物質是鉭鉿碳化物。
  • 我國研製出輕質高強韌納米纖維素仿生結構材料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成功研製了一類天然納米纖維素高性能結構材料,其密度僅為鋼的六分之一,而比強度、比韌性均超過傳統合金材料、陶瓷和工程塑料。這種新型全生物質仿生結構材料有望替代現有的工程塑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
  • 幾種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具體體現在:對人體無毒、無刺激、無致癌、無突變等作用;人體無排異反應;與周圍的骨骼及其他組織能夠牢固結合,最好能夠形成化學鍵合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無溶血、凝血反應,即具有抗血栓性。1.鈦合金生物醫用鈦合金材料是用於生物醫學工程的一類功能結構材料,常用於外科植入物和矯形器械產品的生產和製造。
  • 中國科大研製出一種仿生木材 多項性能優於天然木材
    中國科大研製出一種仿生木材 多項性能優於天然木材吳蘭  記者1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種仿生木材,其極限抗壓強度、抗壓硬度、抗衝擊性、阻燃性等多項性能均優於天然木材。  木材一直是被廣泛使用的一種結構材料,但天然實木受制於大尺寸材料的稀有性和力學的各向異性,目前廣泛使用的工程木材料主要是人造板。但傳統人造板主要通過含有甲醛的樹脂等粘合劑將木屑等生物質原料粘結起來,這不僅提高了人造板的成本,還會在使用過程中持續釋放甲醛等有毒有害的氣體,有害使用者的身體健康。因此,發展高性能無甲醛綠色環保板材對傳統人造板產業升級發展至關重要。
  • 氧化酶活性檢測試劑盒,助力科研
    遠處的實驗室,燈火通明WB條帶在向我微笑研究課題被風輕託萬頃煙波蕩漾著誰的蹉跎想要一份愜意一株綠蘿卻被告知酶已失活不知你們的科研生活如今雖然不再是身披白大褂,手握移液槍,標配冰盒的一副科研狗的模樣,但是仍然會時時想起被完美WB圖支配的恐懼。
  • 一種結構-功能一體化的材料——透明陶瓷
    透明陶瓷也是在納米材料科學與技術和安靜陶瓷製備科學發展基礎上集結構與功能一體化於一身的重要材料,是無機材料研究和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氧化鋁透明陶瓷是最早投入生產的透明陶瓷材料,由1957年美國科學家Coble製造出第一塊透明氧化鋁陶瓷「Lucalox」。
  • 賀曦敏/王健君/朱新遠《Matter》受生物啟發的多功能防凍水凝膠
    在最近的防凍材料和方法的快速發展中,每一種都集中在某些條件下防凍的單個方面,並且對於廣泛的實際應用具有明顯的局限性。例如,超疏水防凍表面表現出優異的脫水性能,但是仍然存在耐久性和耐溼性的缺點。離子特異性賦予聚電解質刷以獨特的能力,可調節冰的成核和擴散;但是,較差的機械強度限制了它們在除冰中的應用。
  • ...瓷的成長丨從租賃佔地「一棟別墅」的小廠到中國高端陶瓷材料翹楚
    懷揣著為國制材的夢想,定下要做中國最好的、國際上領先的電子陶瓷粉體材料企業的宏偉目標,十五年,國瓷從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長為中國高端陶瓷材料行業的先驅,成為世界卓越材料的領導者,在新材料領域當仁不讓地佔據著多項"第一",上市短短八年間,實現了市值從 16 億元到目前 320 億元的 20 倍飛越。
  • 【科研進展】大功率固態照明用高效透明羥基磷灰石基複合螢光陶瓷
    【科研進展】大功率固態照明用高效透明羥基磷灰石基複合螢光陶瓷 2020-01-1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絲素蛋白|高端科研產業發展
    01國內絲蛋白成品研發作為亞洲最大的變應原藥物研發、生產機構,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研製出以絲素蛋白為主要成分的「絲素蛋白保溼止癢敷料」,擬以醫療器械產品進行註冊申報據悉,「絲素蛋白保溼止癢敷料」將用作我武生物核心脫敏產品「粉塵蟎滴劑」在皮膚科領域的市場填補及延伸。與此同時,對標國際其他科研機構,重點探索絲素蛋白在組織重建醫療器械領域的原料開發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