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型腳氣的飲食和注意事項 糜爛型腳氣的高發人群和危害
1、糜爛型腳氣的飲食注意事項
忌發下食物:
南瓜:民間多視之為「發物」。明。李時珍就曾指出:「多食發糜爛型腳氣。」《本草求真》亦云:「凡人素患糜爛型腳氣,於此最屬不宜。」清代食醫王孟英也說:「……,糜爛型腳氣痞悶,皆忌之。」
雞蛋:根據清代食醫王孟英的經驗,糜爛型腳氣患者忌吃雞蛋。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明確告誡:雞蛋「多食動風阻氣,……糜爛型腳氣皆不可食。」
鴨肉:根據前人經驗,患有糜爛型腳氣之人,不宜多吃鴨肉。如清代食醫王孟英曾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多食滯氣,滑腸,凡為陽虛脾弱,……痞脹糜爛型腳氣,皆忌之。」《飲食須知》亦云:「鴨肉味甘性寒,滑中發冷氣,患糜爛型腳氣之人忌食之。」
甜瓜:根據古代醫家經驗,患有糜爛型腳氣病者應當忌吃甜瓜。如《孫真人食忌》中早有記載:「患糜爛型腳氣病人食甜瓜,其患永不除。」《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說:「凡虛寒多溼,……糜爛型腳氣,皆忌食。」
荸薺:又稱烏芋。性寒,味甘,但患有糜爛型腳氣病人忌食之。如清代名醫黃宮繡在《本草求真》中指出:「烏芋,蓋以味甘性寒,力善下行,是以冷氣勿食,食則令人每患糜爛型腳氣。」
2、糜爛型腳氣的其他注意事項
得了腳氣以後,一般都會出現腳部出汗多,腳臭以及腳部瘙癢等方面的症狀,如果腳部皮膚潰爛的話那就是糜爛型腳氣。得了糜爛型腳氣的朋友一定要及時的用藥治療,藥物治療期間也應該注意做好預防的工作,防止傳染給別人。
在治療糜爛性腳氣方面,主要還是使用殺真菌的藥物,以及去溼止癢的藥物治療,比如說達克寧,卡泊三醇軟膏。高錳酸鉀溶液,腳氣粉,雷佛奴爾溶液,水楊酸軟膏,硝酸米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藥物的治療效果都特別的明顯。
得了糜爛型腳氣的患者在用藥治療期間也應該多注意個人的腳部清潔衛生,堅持每天晚上使用熱水泡腳,同時也要注意單獨使用鞋襪或者是擦腳布,洗腳盆等物品,避免交叉感染將腳氣病傳染給別人,注意做好護理工作。
糜爛型腳氣的簡介
糜爛型腳氣是由皮膚癬菌(真菌或黴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溼或鞋襪不透氣等都可誘發本病。在所有的腳氣類型中糜爛型腳氣是最為多見的一種,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溼,浸漬發白,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溼潤、潮紅的糜爛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癢,易繼發感染。此型足癬的致病菌尤喜在潮溼、溫暖的環境裡生長繁衍。因而當其長期寄生於伴有多汗的趾間時,易致表皮層皸裂,並因溼潤浸漬而發白。常見於足多汗或經常穿透氣性差的雨鞋、膠鞋的人,角質貯水過多而浸漬發白。
糜爛型腳氣的高發人群和危害
糜爛型腳氣的高發人群
1、動一動就出汗
天生腳汗多的人,因為腳長期處於潮溼的狀態,最容易招來真菌,因此很容易就得腳氣。
2、天生敏感體質
有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等等過敏體質,較容易因為抵抗力弱,讓真菌有機可趁。
3、肥胖、愛吃肉
肥胖者身體脂肪含量多,更易出汗,趾間潮溼、浸漬而誘發糜爛型足癬。
4、糖尿病患者
因缺乏胰島素而使營養物質代謝紊亂,皮膚抵抗力降低,並發皮膚真菌感染,易誘發糜爛型足癬。
5、免疫力低下
長期疲勞等原因導致身體免疫差,以至於身體抵抗真菌的能力減退,因而容易感染。
糜爛型腳氣的危害
1、患念珠菌病,需要夫妻生活(男性有腳氣的話會引起女性的婦科疾病)。
2、引發溼疹,足部皸裂和疼痛。
3、瘙癢易抓破嬌嫩的皮膚引發感染。
4、具有強烈的傳染性,易傳染給家人朋友尤其免疫力弱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