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很經典的法國小說,女主人公愛瑪不僅又美又欲,而且有著浪漫主義情愫,也可以說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而她的野心則是擺脫小資產階級的生活,步入上流社會。
也可以說愛瑪忽略現實的浪漫,以及對於愛情的極度狂熱,以及對於現實生活的不滿這三件事,才令愛瑪不斷陷入「作」的悲苦的生活,最終只能結束人生來尋求解脫。
很多人說這僅僅是是一部愛情小說,是福樓拜對於愛情的幻滅以及浪漫主義的抨擊,只不過這種認知很膚淺,也可以說只是小說表面呈現的思想與愛情。直到讀了羅伊·彼德·克拉克在《25堂文學解剖課》中關於《包法利夫人》的X拆解,才恍然大悟。
原來又美又欲的愛瑪之所以最終負債纍纍,最終只能以自殺告終,這種命苦的結局是福樓拜有意安排的一種對於愛情以及現實生活的幻滅,並通過內心世界來彰顯出來。
愛瑪的浪漫主義註定她命苦的一生愛瑪是一個很美麗的女人,不僅有著外表的性感,同時還很有野心,只不過她也有著「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悲切。
她總想擺脫小地方的平淡生活,想要步入上流社會,過驕奢淫逸的生活,儘管丈夫對她非常忠心,卻始終無法滿足膨脹的欲望。她的丈夫查理是一個醫生,長相普通但人特別老實,對愛瑪也言聽計從。
只不過查理呆呆的,既無趣又不會說甜言蜜語給妻子聽,所以愛瑪面對丈夫根本沒有欣賞,更沒有愛的衝動。對於愛瑪來說,她有著極為浪漫的情致,卻苦於無法擺脫現實平庸的生活,所以最終做了別人的情人,而她的生命也是悲劇結束。
之前讀《包法利夫人》時只是覺得愛瑪過於浪漫,才導致了她最終不幸的結局,而讀了《25堂文學解剖課》後才意識到,愛瑪的浪漫主義只是註定了她命苦,而摧毀她人生的則是她對欲望的追逐。
直到欲望無法滿足現實的需求時,最終只能痛苦、只能死,這是福樓拜對於她命運設計的必然之路,因為她走上了欲望的路之後,是沒有辦法再回頭的,所以她的死和命苦,都是生活的必然。
內心的描寫,描繪了對生活的厭倦在《25堂文學解剖課》中還專門拆解了愛瑪的內心描寫,而福樓拜用寥寥幾筆便刻畫出了一個女人對於絕望生活的厭倦。
在午飯時,她覺得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生活了。這個小屋子,以及屋子地面上冒著煙的爐子,以及吱吱叫的門、流著汗的牆壁和潮溼的石頭地面,都讓人無法忍受。查理吃飯吃得很慢,而她小口咬點榛子,或頭倚在胳膊上,拿刀子在桌布上懶懶地劃線。
讀這段話時起初只是認為這是愛瑪很司空見慣的一個生活場景,而在克拉克的拆解下,才讀懂原來福樓拜這樣寫是有深意的,主要有三個方面來刻畫愛瑪對於生活的厭倦,也為她日後的出軌做了鋪墊:
首先,愛瑪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生活,實際是寫她內心對於平淡生活的厭倦與絕望,甚至語氣很是悲傷,透露著一種自殺傾向;
其次,福樓拜把場景放在午飯的時候,一般來說午飯是一件很美好和享受的事情,而這時候愛瑪本來該很快樂的時候,有著深深的絕望,也說明了是真的心碎;
最後,闡述絕望的來源是因為環境的簡陋,比如說小屋子、冒著煙的爐子,吱吱叫的門、流著汗的牆壁甚至是潮溼的石頭地面。這些都是令愛瑪絕望的根源,福樓拜用對比和意象的手法,來展現愛瑪想要住大房子,想要著金碧輝煌生活的幻想。
正是因為對於現實生活的不滿,所以才有了愛瑪對於上流社會的嚮往,也正是因為對於平淡的丈夫的不滿,才會讓愛瑪不斷將自己推向了又帥氣又有情調的情人,甚至為了養活情人而不斷借貸,最終因為償還不上借款,只能自殺。
同時在語法上,福樓拜還用了平行的結構,以便達到對立的效果,比如說「看著煮著肉冒出的煙氣,一陣陣噁心的感覺從她的靈魂中竄出來」。這句話煙氣冒出來,噁心從靈魂升起來,是一種平行手法,有著對立的效果。
也可以說本來是豐盛的午餐,在愛瑪看來只是極度厭惡的生活場景,這些場景也將愛瑪對於生活的極度失望描寫著很透徹,而這也正是愛瑪最終背離家庭的主要動機。
又美又欲下,充斥著對於生活的不滿對於愛瑪來說,她的美貌是男人所貪戀的,那性感的身材以及舞起來像精靈一樣妖嬈的舞姿,令她閃閃發光,這些舞會給了愛瑪一種錯覺,覺得自己此刻就是高高在上的女王,而所有的男人都將目光聚焦在她的身上。
誠然,愛瑪是非常美麗的女子,只不過出身的平凡以及嫁給一個平庸的丈夫,註定無法企及於上流社會,而這些欲望則不斷吞噬著她的心靈與身體,直到內心焦躁到無法自拔。
同時她的浪漫主義以及對於上流社會的嚮往,令她對現實越來越不滿,而現實的生活也逐漸成為一種煎熬,在這種心理的趨勢下,愛瑪對於婚姻以及家庭越來越出現「排斥」心理,最終走向了出軌。
對於愛瑪的那些情人來說她是人間「尤物」,因為不僅風情而且十分的美麗,而且又十分的性感,可謂是又美又欲,同時愛瑪又對於情人們無所要求,只要求他們愛她和尋歡作樂就可以,在這種毫無經濟要求之中,男人們當然對愛瑪非常熱衷。
而對愛瑪來說,情人們不過是彌補她內心空虛以及欲求不滿的一種途徑,甚至了為愛情,為了欲望,她可以不斷借錢來維持她和情人的揮霍,最終迷失在欲望中湮滅。
而這些欲望的本質不過是因為愛瑪求而不得的生活,她熱衷於上流社會的流光溢彩,也渴望有才情與懂她的情人深情繾綣,直到最後徹底迷失於虛幻的生活中無法自拔,直到童話般的愛情泡沫徹底破滅,而那些所謂的情人一個個都選擇了遠離。
所以說,對於生活的不滿是愛瑪逐漸迷失的根本,這種欲望不僅是生活的欲望,還有身體的欲望以及靈魂中對於愛情的狂熱與追逐。
寫在最後福樓拜寫愛瑪用了很多微小的細節,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來表現愛瑪的掙扎、痛苦以及對於生活的不滿。
而在藝術手法上用了概念化和具體化的雙重結合,比如說寫愛瑪最終命苦,運用了對於現實的忽略,從而活在虛幻中、太過於虛榮以及對於愛情的狂熱這三件事,正是因為通過對這些細節的彰顯,才凸顯出愛瑪既充滿著魅力,又著實十分可憐的現狀。
正是因為分不清現實與虛幻,分不清男人的虛偽與附和,才令愛瑪最終走向了萬劫不復的沉淪,才最終導致又美又欲的愛瑪本來應該有一個好的人生,卻偏偏變成了悲劇性的結局。
今日話題:你認為又美又欲的愛瑪,如何才能獲得幸福?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