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南美洲國家,又是鄰國,為何感覺巴西遍地混血兒,而阿根廷白人血統相對純正呢?因為在阿根廷的人口中,白種人佔總人口的97%以上,而這些白種人主要是西班牙和歐洲移民的後裔。
那麼,巴西人口的膚色構成,具體又是怎樣的呢?在巴西的人口中,白種人佔53%左右、黑白混血種人佔38%左右,黑種人佔6%左右,剩餘還有一些黃種人。
要是按照所謂白種人純度來說的話,阿根廷明顯就比巴西人純正得多。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從阿根廷和巴西的移民歷史說起了。
阿根廷移民史
19世紀初,在阿根廷近28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只有區區60萬人口。這大概是個什麼概念呢?大致就是,阿根廷這個國家的人口,遠沒有中國一個省份的人口多。但是,他們的國土面積卻並不小!
面對這樣地廣人稀的局面,阿根廷就開始招募移民了。起初,阿根廷招募移民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畢竟,那時的阿根廷,脫離宗主國西班牙的時間並不是很長。
沒錯,西班牙曾在阿根廷的土地上耀武揚威過,因此也在阿根廷留下了不少西班牙人。到了19世紀中期以後,這種局面就有所改善了。那時候,歐洲的各大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完成了本國的工業革命。
隨著工業革命的勝利,剩餘的勞動力變得也就越來越多了。勞動力的過剩,使得市場上到處都是失業的工人或者是破產的手工業者。那麼,面對在本國無飯可吃的情況,這些失業者該如何尋求出路呢?
自然就是移民了。而在諸多的國家中,阿根廷就是個好的去處。首先,那時候的阿根廷政府是希望多多招募外國的移民。也就是說,阿根廷對移民的人是有政策扶持的。
經過阿根廷政府的休整和努力之後,阿根廷戰亂的局面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在國土疆域穩定、國內戰亂被平息的情況下,外來人對於阿根廷的排斥自然也沒有以前那麼深。
其次,阿根廷是個適合居住的國家。阿根廷地處溫帶,既適合搞牧業,也適合搞種植。換句話來說,只要你夠勤奮,大片大片的沃土在等著你去開墾。如今聞名全世界的「世界糧倉」——潘帕斯原野,那時候還是一片荒原。
最後,移民的外來人口越多,大家的排外心思自然也就越小。也就是說,面對一個地廣人稀、有政府政策支持且適合居住和生產的國家,那些在本國內已經沒啥去處的白種人,又有何拒絕的理由呢?
於是,轟轟烈烈的歐洲移民活動開始了。那時候,阿根廷領土上的居民,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口都是外來移民。而這些人當中,白種人佔了90%以上。
後來,因為阿根廷要種植茶樹和水稻,所以也引進了一些中國人和日本人。但是就人口總數量來說,阿根廷的白人還是佔到了最大的比例。
巴西移民史
跟阿根廷有規模、有目的的招募外來人口相比,巴西的外來移民就複雜得多。巴西現在的人口主要由印第安人、葡萄牙人、非洲黑人,以及由這三個種族混血生出的後人組成。當然,其中還包括一些由亞洲國家移民過去的黃種人。
16世紀初,400多名西班牙人,帶著一些黑人來到了巴西。到了巴西以後,富有經濟頭腦的西班牙人發現:這其實是塊兒寶地呀!這個還沒有被大肆開發的土地,孕育著大量的財富。
於是,西班牙人開始往巴西販賣黑人,他們希望這些強壯的黑人可以在這塊土地上給自己創造出大量的財富。事實證明,黑人甚至比當地人更能適應這種生活環境。
而且先天性的體力優勢,使他們可以承擔得起更繁重的勞動。於是,大批的黑人開始取代印第安人,成為當地的主要勞動力。據不完全統計,直到19世紀初,黑人在巴西人口中佔到了60%以上的比例。
所以,巴西的繁榮和發展,黑人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的。然而,隨著葡萄牙勢力在巴西的橫行霸道,大量的黑人奴隸慘死在了他們的屠刀下。
因此,到了20世紀以後,黑人在巴西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就在持續下降。當然,黑人比例的下降還跟白人以及黃種人的移民有很大關係。19世紀初,歐洲國家的蓬勃發展,造成了本國勞動力外出的現象。
這些四散走開的勞動力,有一大部分就去了巴西,這其中主要包括義大利人和德國人。當然,從19世紀到20世紀中期,也大約有100多萬的日本人和20多萬的華人去了巴西。
於是,當時的巴西就聚集了大量的外來移民。這些移民,再加上之前本地的各種混血人種,就形成了巴西如今遍地混血的現象。
結語
其實,不管是阿根廷的移民也好,還是巴西的移民也罷,他們的加入都為阿根廷和巴西的經濟發展帶去了巨大的基礎力量。畢竟,無論對於哪個國家來說,人口都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
不管這個國家擁有多麼先進的科學力量,都需要人口來維持。假如這個國家的人口要是持續少得可憐的話,那麼他們就會逐漸失去發展的優勢。因為,在國家發展中,人乃基礎。
當然了,外來移民的加入,其實不僅僅是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就算是在當地的文化發展等方面,外來移民也有巨大的貢獻。
因為無論是文化發展,還是經濟發展,都是在逐漸地琢磨和碰撞中,才會開出了更加絢麗的結果。從這些方面來看的話,其實不管他們到底是混血兒還是白種人,其實都是無所謂的。
畢竟,一個國家的發展,其實是不那麼看重人的種族的,他們更看重的各類人種能否在這個國家的發展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是否認同這個國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