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風吹拂》裡面有句臺詞:認為所有事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是一種傲慢。
其實這種觀念最容易發生在中國式教育誕生的「優等生」身上,從小到大考試升學都順順利利的人常有一種「將世界上的一切挑戰都看作一場考試」的心態:只要好好複習,我就可以得高分,一分付出一分回報,付出和回報呈嚴格正比。
其實但凡經歷過身不由己的挫折的人,都會明白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不過是一種絕對理想狀態。
命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遲早你還得認,心態倒是可以自我調整。
可事實上,所謂心態就是觀念,這也是具有極大經歷和歷史局限性的產物。
豁然開朗是一瞬間,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深陷其中的痛苦,該受的折磨一點兒也少不了。
從小到大,我很喜歡和師長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個體奮鬥能否抵抗時代洪流?
我相信,每一具或「油膩」或「衰老」的皮囊下面,都曾有過一顆「躍躍欲試」的「七彩斑斕」的關於未來的美好暢想。
但沒有人的理想不受現實的影響,不受時代的裹挾,包括位列金字塔頂尖的極少數。
所謂成功者,個人努力是必然,但深受命運的垂青也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就像精子和卵子融合的那一刻,就開啟了該個體所謂的命運之門。
基因從那一瞬,註定。
「如果你當時再勤奮一點...」,「如果你當時再勇敢一點...」,「如果你當時再堅持一點...」其實每個當下都是當時,所以何來當時?
回過頭來,你才會發現,之後所得就是當時「唯一」選擇。
所以,一定不要用你現有的舒適條件,臆想別人當年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也只有被現實或時代洪流親身席捲一次,才能真正體會這種世界觀的局限性。
記得比爾蓋茨曾說:個體奮鬥去抵抗時代洪流,就像我們奮力向前,逆水行舟,直到回到往昔歲月...
所謂疫情,所謂潮流,所謂等等,都終會讓我們深切體會到:平日裡,事情按照計劃發生,並非宇宙常態,而是何其幸運。
得到的都是幸運,失去的才是人生。
願你珍惜所得,放下所失,在這無比短暫易逝的人生中能儘量多體會一點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