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千年後聚首瀋陽,寧可食無肉,也不可錯過的盛宴!

2020-12-21 棒槌三

得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興奮不已,這是一場地地道道的經典文化盛宴,所以再忙也要過來一品這千年的陳釀,一嘗這歷史的甘泉!

展出日期:2020.12.02--2021.03.02

唐宋文化流傳至今,經久不衰,是最親民的文化瑰寶。上至老叟,下至頑童都可以吟誦兩句,以示熱愛!但此次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卻從「文垂千載」「德行篤定」、「家國情懷」、三個方面為我們展現了唐宋最高水平的精神追求,以及文物經典!而唐宋八大家在千年之後,依舊能堪為經典,除了妙筆文章,德行天下、為國而憂的君子之風更是掀起人們追風熱潮的本源!

《唐宋八大家》

「文垂千載」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世!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 、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此次展覽共展出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115件(組)。其中遼寧省博物館藏品84件(組)、商借省內4家文博機構藏品11件(組)、商借省外8家文博機構18件(組)、複製品2件(組)。以及3位私人收藏者藏品。

l 中國國家博物館唐宋八大家畫像8幅、中國畫《汴梁繁盛圖》;

l 中國美術館蘇軾《瀟湘竹石圖》;

l 上海博物館蘇軾、文同《古木怪石圖》《墨竹圖》;

l 旅順博物館北宋蘇軾行書《陽羨帖》;

l 江西省博物館的現代拓印作品《曾鞏墓誌並蓋》;

l 吉林省博物院蘇軾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

l 深圳宋文治藝術研究中心《陸儼少永州八記圖》;

l 柳州市博物館柳宗元行書《龍城石刻》;

l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的定光佛舍利;

l 瀋陽故宮博物館文徵明行書《醉翁亭記》卷。

l 遼寧省圖書館6部古籍:宋刻本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明刻本司馬光《家範》、清刻本呂本中《官箴》、明刻本柳宗元《唐柳河東集》、明刻本蘇洵《蘇老泉文集》、民國鉛印曾鞏《南豐先生元豐類稿》;

l 遼寧省美術館兩幅油畫:劉勐《文韻千古·唐宋八大家》、陳鵬《北宋嘉祐二年科考》。

l 三件私人藏品:清朱拓《祁寯藻楷書韓愈平淮西碑並序》、蘇軾楷書《韓愈羅池廟碑》、葉露盈《洛神賦圖》。

展出通過書法、繪畫、古籍、碑刻拓片等各類文物以及其背後的故事,述說「唐宋八大家」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讓我們有機會欣賞唐宋時期最高的文學、書法、繪畫造詣;從過往經歷中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民族氣概和操守自持、不趨炎附勢的人格魅力。

此次展出與「唐宋八大家」主題有關的書畫、碑帖拓片、古籍等百餘部展品,是「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的首次聚集,我們也稱其為「唐宋八大家」百年後的聚首。

因為所跨越的時代原因,現實中的八大家,也從未有過會面。其中六人最近的一次相遇便是在北宋嘉佑二年時,蘇洵送二子蘇軾、蘇轍進京參考與時任主考官歐陽修見面,而此時,王安石、曾鞏也在京中,就是這樣一個瞬間被陳鵬以油畫的方式記錄。

陳鵬《北宋嘉祐二年科考》

同一題材,雖然繪畫不同,卻體現出當代作品與文物展品一脈相承的文化精神

此次展覽並未拘泥於傳統展陳方式,而是運用多元化的敘事手法,立體化呈現唐宋八大家的整體面貌以及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最有特色的就是將不同時代同一主題的作品同時展出。例如:《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與中國美術學院教師、90後畫家葉露盈所繪《洛神賦圖》對照展出。(葉露盈曾登上央視《國家寶藏》欄目,她繪製的《洛神賦圖》以當代審美視角詮釋古代作品,風貌獨特。)

身著漢服少女在欣賞葉露盈《洛神賦圖》

一件凝結著唐宋八大家中三大家的文學藝術與軼事的展品——《韓愈羅池廟碑》是此次展覽中備受著名的一件特殊文物。此作品是蘇軾的書法、韓愈的文章,講述柳宗元的事跡,所以,又稱三絕碑。蘇軾楷書《韓愈羅池廟碑》是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展品,書法與文章交相輝映,從多個角度反映唐宋文化藝術的面貌。

「德行篤定」歷經世事滄桑,依舊操守自持;「家國情懷」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所處的中後唐時期,主流社會盛行的是駢體文,一種戴著鐐銬跳舞式的寫作,過於追求形式上的奢靡文風,講究用詞華美,聲律對仗,沒有內容和思想,華而不實。

韓愈主張學習古文,強調內容和形式統一,即文風要古樸,同時還要有獨創性,文章要反映現實,「不平則鳴」。所以他的語言直率大膽,氣勢雄偉,慷慨激昂,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自然流暢。

韓愈相信對的就應該堅持,也正是韓愈、柳宗元的堅持,才開始了唐宋時期的「文藝復興」,其文化影響直至民國初期。

無獨有偶,蘇軾也同樣認死理。蘇軾因不滿王安石變法的激進,受人陷害,因作詩被指為諷刺新法下御史獄,(史稱「烏臺詩案」)責授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後來,老派入朝,蘇軾又被啟用。可在民間生活多年的蘇軾親身感受到了制度的落後以及百姓的疾苦,依舊以國家為重,以人民為重,強調改革的必要性,不肯當朝貴族勢力同流合汙,再一次受到同僚的排擠、落職降官知英州,未至,貶惠州安置,後再貶昌化軍安置。

唐宋八大家的人生並不都是一番風順,但氣節卻貫穿始終,也正是他們這種「德行篤定」歷經世事滄桑,依舊操守自持,不做牆頭草的態度,才讓他們的文學有了更強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寫給「唐宋八大家」的16首詩
    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 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 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你打卡了沒?
  • 竹製家具: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 首個「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終於來了,有哪些看點
    今日,遼博「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正式開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遼寧省博物館2020.12.02-2021.03.02從傳世精品的角度展示「唐宋八大家」的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這樣的主題文物展可是有史以來頭一個。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開展
    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 「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 的主題文物展。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在遼寧省博物館拉開帷幕。 穿越千年的唐宋八大家首次聚首遼博, 如果這些「神仙」有群聊 你說他們嘮點兒啥?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宋 • 蘇軾▼哲思小語: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要想人不瘦,天天豬頭肉。人生在世,有肉第一,腸不鳴,胃不叫,飽飽噠,才能有勁理想,可勁奮鬥。
  •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俗語講門前不栽竹,又有老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該信哪個
    農村流傳著一句叫,門前不栽竹,但也有一句與竹有關的話語,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有人覺得,為何會有這麼矛盾的話在流傳呢?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講的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的出處是來源於蘇軾,原文: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i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句話要講的意思,是生活中寧願沒有肉可吃,也不能讓家中沒了
  • 公益講堂教你如何看懂「唐宋八大家」
    這是遼寧省博物館繼 " 又見大唐 "" 又見紅山 " 展覽後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也是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 " 唐宋八大家 " 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展覽展出了與 " 唐宋八大家 " 主題有關的書畫、碑帖拓片、古籍等展品 115 件。本次展覽讓我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唐宋時期一些名家的文學及書法作品。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三蘇」,分別為蘇洵、蘇軾、蘇轍,又有「一門三學士」之譽。故可用「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曾王」概括。另有歐陽修、蘇軾、曾鞏、王安石四人,稱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 百餘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在遼博首次聚集
    原標題:百餘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在遼博首次聚集 中新網瀋陽11月26日電 (韓宏)記者26日從遼寧省博物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展出百餘部與「唐宋八大家」主題有關的書畫、碑帖拓片、古籍等展品,是「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的首次聚集。
  • 【浮世繪】 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擂茶粥
    不想婆婆來了兩個月,寶寶從第一天早上喝了一碗擂茶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起來。每日一早,婆婆都會餵他吃一碗濃濃的擂茶粥,有時上午出去玩了一圈回來餓了,還會再吃一碗,偶爾一兩次家裡的擂茶用完了,婆婆煮了瘦肉粥或者青菜粥之類的,小傢伙都不肯吃了,直嚷嚷「要吃擂茶粥」,這對於公公婆婆來說,是莫大的一種鼓勵。
  • 遼博將展唐宋八大家 哪些國寶級文物會亮相
    遼寧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遼寧省文物局)、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遼寧省博物館承辦,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遼寧省圖書館、瀋陽故宮博物院、旅順博物館、宋文治藝術研究中心、柳宗元紀念館等單位協辦。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打造庭院怎麼能少的了寧折不彎的竹子呢
    常言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如果你有一方庭院,不妨中上一片竹子,竹子因為竹報平安、節節高升的寓意和四季常綠寧折不彎的氣節,從古至今就深受人們喜愛,很多人都會在庭院裡種上一些。所以在種植竹子後,要在竹園外將地面硬化,防止竹子的根系向外蔓延,並在每年春天竹子根部發出新芽後,根據竹子的密度情況及時將新芽砍掉,以防竹子生長的越來越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有一方庭院,種一片翠竹,放鬆身心,拋棄喧鬧,下棋品茗,體驗人與自然的交融。了解竹子栽種的注意事項,去打造屬於你的竹庭院。
  • 世上最美的竹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 生活·藝術·家 |極致生活方式的發現者
  • 「唐宋八大家」來了!原來這些男神和咱遼寧有不解之緣
    說起唐宋八大家,無人不曉,但你知道八大男神,和咱遼寧的淵源嗎?這次展覽有啥非看不可?本次展覽作為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除了讓我們了解「唐宋八大家」的傳奇人生經歷和可貴的家國情懷,展覽中也一些我們所了解較少的關於「唐宋」八大家」知識點。
  • 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魚!
    俗話說的好~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魚!而且魚肉隨便怎麼吃還闊以不長胖,簡直爽翻巴士的板咯!所以今天美食君要給烤魚控們重點推薦一家超級時尚炫酷的烤魚店【蜀俏爐魚】!重點來咯,那就是蜀俏的烤魚,它家有7種魚擺擺,烤魚有14種味道,連配菜也是10幾種所以都是任君選擇哦!有重口味滴,也有清淡的!
  • 世上最美的竹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夏季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有點招蚊子,去院子裡面一定要塗防蚊液,要不然一整個夏天,胳膊腿就沒一塊好肉。
  • 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百姓卻說門前不栽竹,誰說的對?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不是農村俗語,而是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於潛僧綠筠軒》詩中的一句話,我給大家貼出來:【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