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國土防空軍在研發米格-31「捕狐犬」重型截擊機的時候,實際上並不是將其看作是一架飛機,而是一部飛行的飛彈發射架,用於填補蘇聯國土防空軍在西伯利亞和北極圈的空白,這些地區的惡劣環境難以部署雷達站和防空陣地,這也是為何要投入巨資為「捕狐犬」研發「盾牌」系統和配套的R-33遠程空空飛彈的原因。
根據蘇聯國土防空軍的慣例,「捕狐犬」的兩名飛行員幾乎不被允許有任何主動性,在地面指揮所或者預警機的控制下飛往預定空域,並向來襲目標發射飛彈攔截,攻擊的目標包括可能的美國戰略轟炸機和巡航飛彈,在這種模式下,「捕狐犬」的後座雷達控制員要比飛行員更加重要。一直到今天,俄羅斯都在持續升級米格-31「捕狐犬」,事實上,下一代截擊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服役。
「防務博客」網站12月3日報導,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新聞處發布聲明稱,該艦隊在其位於東北部太平洋沿岸的港口、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區首府阿納德爾的基地部署了米格-31截擊機。據悉,阿納德爾與美國阿拉斯加地區最近距離僅600千米,飛行時間僅需20分鐘。
由於資金限制,僅有部分米格-31「捕狐犬」接受了升級,他們能發射更先進的R-37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射程接近300公裡,不過,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看,「捕狐犬」的航電設備並未得到應有的升級,尤其是其落後的機載計算機,在處理較為複雜的目標時,有限的內存會關閉一些必要程序,比如敵我識別,以完成對目標的跟蹤和計算,這也是導致2017年米格-31訓練中,長機擊落僚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俄羅斯將米格-31「捕狐犬」部署到距離阿拉斯加僅600公裡的阿納德爾基地,表面看起來,這似乎有利於攔截從阿拉斯加起飛的美軍大型飛機,不過,根據公開報導看,靠近俄羅斯領空的美國大型飛機,這裡說的是偵察機,大多是從日本基地起飛的,倒是從遠東起飛的俄羅斯反潛機和偵察機,經常靠近阿拉斯加,甚至近距離圍觀那裡的美國核潛艇,遭到在加油機和預警機支持下的美軍F-22戰鬥機攔截,而為這些俄羅斯大型飛機提供護航的,就包括米格-31「捕狐犬」,只是,在美俄飛機的近距離較勁中,機動性差勁的「捕狐犬」很難獲得優勢。
更重要的是,即米格-31「捕狐犬」不僅僅能執行截擊任務,米格-31「捕狐犬」很早就具備發射制導炸彈和空地飛彈的能力,而現在,俄羅斯人又讓「捕狐犬」擁有了發射「匕首」高超音速飛彈的能力,這種飛彈可以攜帶核彈頭,從這個意義上說,將「捕狐犬」前移部署,與其說是為了方便攔截從阿拉斯加起飛的美軍大型飛機(事實上很少),不如說是俄羅斯將核武器靠近了阿拉斯加,逼在美國人喉嚨上的匕首又往前靠近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