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君的同事慧慧馬上就要生二胎了,本是一件高興的事,可聊到月子的安排,她與婆婆就發生了爭執。
考慮到一胎時坐月子的糟心,慧慧和老公商量二胎去月子中心。婆婆聽後不樂意了,她認為完全沒有必要花這個錢,自己就可以把兒媳婦照顧好。
慧慧聽後,特別生氣,把心中深藏已久的委屈全部說了出來。面對兒媳的訴苦,婆婆心裡也不好受,責怪兒媳太記仇:「這都是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你怎麼還記得那麼清楚?你咋不記得我辛辛苦苦幫你帶孩子的事呢?」
兩人相持不下,不歡而散。
慧慧告訴小康君,不是她記仇,是月子裡的委屈太難忘了,現在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
(圖片來源:網絡)
月子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能讓寶媽們如此記恨?
70歲老人被兒媳送進養老院
月子仇,真會記一輩子!
王婆婆今年70歲,幾年前老伴離世,只剩王婆婆獨自在家。
兒子擔心老人自己生活比較孤單,便把母親接到家裡生活。
直到孫子長大需要一間臥室時,家裡的兩居室實在是不夠住了。
這時,兒媳婦便提議將婆婆送到養老院裡生活。
結果王婆婆當場崩潰,表示她不願意去養老院。
而且見人就訴苦說兒子兒媳不是太孝順,看自己年齡大了不管不問。
可面對鄰裡間的指指點點,兒媳並沒有過多的解釋,只留一句:「月子仇,我會記恨一輩子!」
王婆婆聽完後淚崩:「沒想兒媳婦這麼小心眼,記恨這麼久還沒忘記。」
原來啊,在兒媳婦坐月子期間,王婆婆對兒媳也是不管不問。
月子裡,兒媳婦帶娃、餵奶、吃飯、收拾家務靠的全是自己。因為月子期間沒有休養好,導致落下了一身月子病。
這才導致婆媳出現這麼大的隔閡…而且,這個隔閡一時半會兒還解不開!
(圖片來源:網絡)
月子裡的女人,各有各的委屈,各有各的心酸。小康君也隨機採訪了周圍的幾個寶媽,發現她們月子裡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愉快經歷。
@貞貞:我花了15個小時開宮口,終於在凌晨生下了我家寶貝兒子,看見它的那一刻我覺得再多痛都值得了。
但是,月子期間,婆婆的一次次冷言冷語把我最親愛的寶貝貶的一文不值。剛見到孩子第一眼,婆婆就說:「怎麼是個男孩呀,我還是喜歡女孩。」接下來的日子,她每天都在嫌棄我的孩子:
「我真不喜歡孩子,你們不要再生二胎了,帶這一個就夠麻煩的了!」
「這孩子長得真醜,也不知道像誰,他爸小時候也沒這麼醜呀?」
「這小娃娃就知道哭,一點都不惹人愛。」
「在我們老家,都是丈母娘帶孩子的。」
@麗麗:坐月子大概是我吃外賣、麵包最多的時候了吧,老公去上班,婆婆以腿疼為由不來幫我。
婆婆倒是三天兩頭跑來看我,但是僅限於逗孩子玩。整個月子期間,婆婆沒有給孩子換過一塊尿不溼、洗過一次澡、衝過一次奶。
每次,孩子便便了,她就往床上一放,告訴我該換尿不溼了。當我給孩子清理時,她就在一旁看著。
@萌萌:坐月子期間,婆婆一直盡心盡力照顧我,老公卻像一個沒事人一樣。我坐月子時,老公沒有請陪產假,因為他覺得自己幫不上忙。
有天夜裡,我實在太困了,便叫醒老公,讓他給寶寶衝奶粉。誰知,老公不耐煩地說:「我明天還要上班呢,你自己衝吧。」
當時心裡特別委屈,但是又心疼寶寶,只能一邊擦眼淚一邊給寶寶餵奶。
還有的寶媽說,自己月子期間,老公和婆婆都對自己挺好的。但是,自己就是特別敏感,平日裡不起眼的小摩擦,發生在月子期間就成了摧毀世界的大事。
小康君的朋友媛媛就說,她現在還記得自己月子期間特別想吃荔枝,但是婆婆覺得荔枝上火一直不讓她吃。
就因為小小的荔枝,她在月子期間哭過好幾回。現在回想起來,媛媛還覺得委屈。
為什麼月子裡的仇
寶媽會記恨一輩子?
(圖片來源:網絡)
張愛玲曾說:對一個女人不好她未必恨你,但要在月子裡,你試試?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兒媳照顧生病住院的婆婆,每天都給婆婆吃餅乾和泡麵。兒子看不下去了,質問媳婦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老人。兒媳說,我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就給我吃的這些,她說這些東西最有營養。兒子聽後,無顏面對媳婦,只能默默低下了頭.
雖然這隻段子,卻反映了很多寶媽的心聲。
為什麼月子裡的女人這麼記仇?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回答,說出了寶媽們的心聲。
「我可以一個人照顧懷孕的自己,也可以一個人產檢。但是,當我生完孩子不能動的時候,你能不能像個男人一樣撐起這個家?」
月子期是女人身體和心理最脆弱的時候,身心都備受折磨。
懷孕和分娩對身體損耗很大,需要充分的休息。尤其是剖腹產媽媽,產後刀口撕裂般痛,有些寶媽身體疼的翻不了身。加之頻繁餵奶、照顧嬰兒,寶媽的體力已經透支到極限。
寶媽產後激素水平猛然改變,情緒也不穩定,非常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易暴易怒的情況。
在寶媽最脆弱、最需要關愛的時候,家人的任何輕視、怠慢行為都會讓她產生加倍的孤獨與無助。而這種負面情緒,會對寶媽產生長久的影響,情況嚴重時還會產生輕生的念頭。
6月12日,一位年輕的媽媽坐在醫院四樓窗戶上欲跳樓,幸好在她給孩子哺乳時被消防人員救下。
(圖片來源:網絡)
據了解,這位寶媽剛生完孩子不久,心情鬱悶,一時想不開才會做出過激的舉動。
有過這樣痛到想要放棄生命的經歷,你說寶媽能不記仇嗎?
該如何釋懷
月子裡受到的傷害?
(圖片來源:網絡)
對於月子裡的仇,很多人都抱著這樣的態度:未經他人難,莫勸他人善。
其實,寶媽釋懷月子裡受到的傷害,不是為了原諒誰,而是為了與自己和解,為了讓自己舒心。一家人終究要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如果內心存有芥蒂,就沒辦法心平氣和地相處,遲早要爆發矛盾。
讓寶媽釋懷月子裡的仇恨,不僅需要寶媽自己的努力,還需要奶爸和婆婆拿出應有的態度。如果家人不去努力化解矛盾,就沒有理由要求寶媽做出讓步。
在一個家庭中,奶爸是寶媽最親近的人。無論寶媽月子裡受到的傷害來自誰,奶爸都有責任去化解。
奶爸就是連接寶媽與這個家庭的紐帶,只有奶爸態度明確,寶媽才能打開心扉。
如果是奶爸自己月子期間忽視了寶媽,就要主動與妻子溝通,耐心找出問題所在,積極彌補妻子內心的創傷。
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關心寶媽,並主動承擔起育兒的責任。心軟是所有寶媽的特性,只要奶爸真心悔過,寶媽也不會計較太多的。
如果是公公、婆婆在寶媽月子期間怠慢了寶媽,奶爸就應該主動站在妻子的立場上,為妻子打抱不平,不要讓寶媽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寶媽受委屈時,丈夫的支持很重要。除了態度外,奶爸還應該主動與家人溝通,要求家人善待寶媽。
奶爸的言行寶媽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
兒媳不會平白無故對長輩不滿,公公、婆婆也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兒媳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怠慢了兒媳。如果真的做錯了,可以適當放下架子,主動與兒媳和解。
如果只是一場誤會,就更要找時間與兒媳說清楚,避免會誤會加深。
為了家庭的和睦,長輩也要有所行動。
矛盾是相互的,雖然有時家人的做法欠需考慮,但是寶媽也不一定100%沒錯。如果老公與長輩主動和解、態度誠懇,寶媽也應拿出誠意,與他們好好溝通。
人無完人,誰都會犯錯,如果事情不是嚴重到無法挽回的地步,不如各讓一步。
放下他人的錯誤也是為了給自己減輕負擔,畢竟生活還要繼續,人還是應該向前看。
最後,喜歡今天內容的寶媽奶爸們,別忘了來個 🙌 分享、點讚、在看 🙌 三連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