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作的過程中,你是不是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不知道以什麼順序來寫;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不知道寫什麼樣的內容才好;感覺自己寫出來的東西總是亂糟糟的.....你可能也為此看了很多關於如何提高寫作能力的書籍,其實,出現這些情況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不會搭建文章的結構。
今天,我把一個非常簡單、自由度高的寫作模板介紹給大家,這個模板已經把文章的結構搭建好了,你只需把素材往裡面填充就好。
這個模板叫做「填空式寫作模板——Cath Me If You Can規則」,這是我在中野巧先生的《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這本書中看到的。這個規則是中野巧先生將經營顧問神田昌典先生的著作《全腦思考》中介紹的六十分鐘演講模板與他自己十年的寫作經歷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了新的文章結構模板。
Cath Me If You Can中文翻譯為「我知道你是誰」,這個規則正如字面意思一樣,知道填充些什麼就能把文章搭建起來。根據不同的使用者,能呈現出各種不同種類的文章,寫作者可以用它來練習寫文章,以提高寫作技能。
你按照填空式寫作模板的順序來搭建文章結構,堅持輸入,那就能寫出吸引對方、讓對方準確理解內容的文章。
寫作者可以按以下步驟來填空。
Cath
1.開頭(也就是鉤子)
你知道文章開頭(第一行)的目的嗎?美國營銷寫手約瑟夫.舒格曼曾說:
「第一行的目的,是為了讓人讀第二行。」
「第二行的目的,是為了讓人讀第三行。」
「第三行的目的,是為了......」
從這一點來講,開頭就是一個鉤子,要把讀者想讀的欲望鉤住,如果沒能讓讀者讀到第二行,後續的內容就等於不存在了。
對於開頭可以填充的內容有:有趣的新聞、熱點、故事、幽默片段、日常的插曲等內容,要選擇吸引讀者注意力的內容,那讀者才能自然地、安心地讀下去。比如:隨著社交媒體時代的到來,能讓人產生共情的文章將會成為促進生意發展的重要技能。
2.主題(確定一個主題)
對於主題可以直接這樣填充:現在要陳述的內容是什麼......比如: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填空式寫作模板——Cath Me If You Can規則。
Me
3.受益(對方的獲益之處)
想一下別人在買你這件商品的時候是如何受益的,或者說如果你去買這件商品,你會獲得哪些益處。如:當你使用填空式寫作模板來寫文章,也能寫出抓住對方心靈的、反應率高的文章。
4.前提(自己的見解)
因為,我認為......這樣把自己的見解一條條列出來,讓別人信服。如:因為我分析了反應率高的文章的結構共同點,得出了這個只需填空即可完成的模板。
If
5.背景
之所以得出這些結論,其背景是......或者得出這個結論有一個什麼樣的背景,為什麼會得出這個結論。如:在寫電子郵件雜誌、博客文章時,我需要一種能夠使業務效率化的技能,以確保我在短時間內高效率寫出有效的文章。
6.證明(論據,可相應延長)
也就是論據,用三個或以上論據來論證你的結論。
有三個論點。我來一一說明。
第一個是......
第二個是......
第三個是......
如:填空式寫作模板有三個特徵:一是只需要填空即可;二是已經有一萬多人經過實踐獲得了各種成果;三是,任何人都能寫出富有邏輯性、說服力的文章。
You
7.結論=前提
結論是......重複和前提基本相同的內容。如:結論就是,只需填寫這個模板,就能寫出促成生意的文章。
8.受益(對方的獲益之處)
即當你購買我的商品時,會獲得......益處(重複受益點)如:結果就是,你也能寫出抓住讀者心靈的、反應率高的文章。
Can
9.第一步
輕輕推一下讀者的後背,告訴他們在第一步無須付出什麼努力也能做到的事情。提及和開頭相關的事情,讓讀者感動。如:在社交媒體時代,為了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在這個框架的基礎上一點一點地添加內容,讓每一個句子之間自然連接,就能完成一篇邏輯結構嚴謹的文章。我此篇文章也是按照這個方法進行填充的。
這種填空式寫作模式其實就是一種框架性思維模式,破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這樣一個流程化的模式。
最好用的模板就是被驗證過的有效的模板,這是中野巧先生總結自己十餘年來寫作經驗創造出的寫作方法,通過這個模板來寫作可以節約時間,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堅持寫下去,就可以在寫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