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鮮有人知

2020-12-13 騰訊網

老祖宗留下的俗語中,:「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是我們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用得比較多的,多是用來說自己不會再回頭重蹈覆轍之意。

「多承高誼,好馬不吃回頭草,就復了衣巾,也沒不得這場羞辱。

——清.李漁《憐香伴·議遷》

當一匹馬離開了自己的馬廄後,到草原上,面對廣闊的新鮮草地,它只會一邊吃一邊往前面走,既不會回頭看,也不會三心二意想著要去吃周遭的草。像這種馬,才稱得上是一匹好馬。由馬及人,在生活中,如果是選好了自己前進的道路,便要一直腳踏實地,在這條路上好好堅持,而不是左顧右盼的,這樣才能夠在這條路上走得長遠,而不是重蹈覆轍。

其實,在這句俗語的後面還有一句,只是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罷了——「好馬不吃回頭草,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後半句,算得上是精華了。

據說,在宋朝的時候,錫東羊尖鄉有個金員外,在50歲的時候才得了個兒子,家裡人都對這個孩子很是寵愛,於是,便就著這個姓氏,給這個孩子取了個名字叫「不換」。這金不換在一家人人寵溺之下長大,他想要什麼,家裡人便給什麼,若是他想要那天上的星星,家裡人怕也是會想了法子給弄來,當然,這只是打個比方。

金不換有個很奇特的愛好——喜歡聽摔倒地上破碎的聲音,也是怪了,自小,只要聽了這聲音,這金不換就會笑得相當開心。於是,愛子心切的金員外,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開心,就讓家裡人摔碗來逗自己的兒子樂呵。於是,日積月累的,家裡面的碎碗片越來越多,後來甚至是堆積如山。

金不換也長大了,但是,顆可想而知,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定也不是什麼良人。長大後的金不換,在生活上是十分浪蕩的,不學無術也就罷了,還交了一群狐朋狗友,後來,甚至將自己家的家產全部都敗光了,差點就淪為乞丐。為此,家裡人很是著急,但是,金不換的妻子一直都沒有放棄,她一直規勸金不換。

後來,金不換在妻子的幫助下,終於是改頭換面了,不僅將自己的那堆臭毛病給改了,還變得和勤快,甚至開始發奮讀書了。於是,後來便有了「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個說法。在這之後,世人便用「浪子回頭金不換」規勸或者形容那些走錯路後改過自新的人。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因為一時的糊塗做錯事情,甚至是走上歧途,但是,人生貴在改過自新。不管是什麼時候,當你不小心做錯事情,或者是走錯路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及時回頭,改過自新。對於改過自新的人,其實大家都是很包容且歡迎的。

如若不小心走錯路了,定要記得,在我們身邊,其實很多人都在默默關心著你,只要你不放棄你自己,及時回頭,那麼,最後一定會迎來嶄新的人生。

相關焦點

  • 俗語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卻少有人知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句農村傳出來的俗語,上句是「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經典經典,但是卻少有人知。「好馬不吃回頭草」,顧名思義就是作為一匹上乘的馬匹,是不會回頭吃草的。馬這種動物原是生長在大草原上,在馬看來,廣闊無垠的食物是吃不完的,要成為一匹合格的馬,只能一往無前,低頭啃食眼前的青草,不瞻前顧後,不挑肥揀瘦,即使錯過了一片上好的草地,也不會回頭。
  • 俗語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也是經典,卻少有人知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句農村傳出來的俗語,上句是「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經典經典,但是卻少有人知。「好馬不吃回頭草」,顧名思義就是作為一匹上乘的馬匹,是不會回頭吃草的。馬這種動物原是生長在大草原上,在馬看來,廣闊無垠的食物是吃不完的,要成為一匹合格的馬,只能一往無前,低頭啃食眼前的青草,不瞻前顧後,不挑肥揀瘦,即使錯過了一片上好的草地,也不會回頭。「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就是由此而來的,通過這句話引申出了下一句的經典。
  •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真的很經典!
    而今天小編講的這句俗語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那就是「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道盡老祖宗的生活智慧,這句俗語的下半句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一、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比喻有志氣的人立志以後,即使遭受挫折,也決不走回頭路。現代這句俗語主要用來形容男女戀人分手後,表示永遠不再複合的決心。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我們經常聽到「好馬不吃回頭草」,並把這句話當做口頭禪,多用於形容不走回頭路。原來,我們都認為「好馬不吃回頭草」只有一句,後來,才知道它的下半句才是真正的精闢。 那麼「好馬不吃回頭草」的下半句是什麼?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呢?卻被稱為精華部分呢?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人人都知,下半句卻極少有人知道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句話,尤其在對待感情問題上,兩個人分手後,很多人不會選擇再次複合的理由,就是「好馬不吃回頭草」。但是,你知道這句話的下半句是什麼嗎?今天,小編就來細細講述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這句話最早出自李漁的《憐香伴·議遷》,文中這樣描述:「多承高誼,好馬不吃回頭草,就復了衣巾,也沒不得這場羞辱。」我們都知道,馬在古代是一種很珍貴的動物,因為它是當時人們最主要的代步工具,而且要養出一匹好馬也是極其困難的事。古代人們分辨馬匹的好壞,正是通過馬吃草的專注度來看的。好馬在吃草的時候,只會沿著草的方向一直前進,而不會左顧右盼。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後半句才是經典,可惜鮮有人知
    這就好比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俗語,想必大多數人都知道,不過它的後半句才是經典,可惜鮮有人知。二.「好馬不吃回頭草」的由來所謂的「好馬不吃回頭草」,我們從字面意思來看也能夠知道,那就是一匹真正的好馬,是從來不會掉回頭去吃草的,他只會不斷的吃麵前的草,進而一步一步的向前走。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眾多民俗諺語當中的一句,而之所以得出這句話,自然也是源於他們的實踐生活。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更經典,可惜少有人知道
    「多承高誼,好馬不吃回頭草,就復了衣巾,也沒不得這場羞辱。」簡單舉個例子來說,我每次回農村老家都會學到一兩句俗語,前兩天回家就學了這麼一句——「好馬不吃回頭草」。俗語作為文化遺產,雖然沒有史書典籍深奧,但是通俗易懂有趣味,能夠豐富人們的生活。這句話聽著有點粗俗,但其中道理卻很讓人受用。
  • 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鮮有人知!
    自古以來,俗語的數量可謂是不可勝數,因為老百姓的知識文化水平有限,俗語的通俗易懂更容易得到大家的喜愛和接受。今天這句俗語是關於愛情和婚姻的,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俗語就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其實這句話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鮮有人知!
  • 俗語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經典,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經過幾千年的沉澱,能夠流傳到現在的俗語和古籍無一不是經典中的經典。在影視劇中,我們常常能夠聽到一句話,叫做「好馬不吃回頭草」,吃回頭草的馬不是好馬,但這句話的下半句才是更經典的,它是什麼呢?
  •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誰知下一句更是經典,卻少有人知!
    歷史其實就是古時候的新聞,時間久了新聞便成了舊聞,舊聞經過篩選留下來的就是歷史,我們現在每天發生的事情,說不定就在幾百年後的後人筆下就出現了。雖然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文化,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很大一部分早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而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就比如「老牛吃嫩草」,在古時候是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的,但是到了現在,就變成了用來形容年齡差距較大的「忘年戀」。同樣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也是在時代的發展下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那就是「好馬不吃回頭草」。
  • 農村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道盡人間百態
    農村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道盡人間百態馬在古代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很多遊子旅途中唯一的夥伴,在很長時間裡,馬不僅對個人來說是生活必須品,對國家而言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先人們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各種膾炙人口的俗語和佳話,對於馬匹農村就有一句老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卻少有人知。首先從俗語的表面意識出發,為什麼說:好馬不會去吃回頭草呢?
  • 「好馬不吃回頭草」的下半句到底是哪一句你知道麼?我來告訴你~
    我國的文明可以說是閱歷了無數的時代沉積,才有了今天咱們所能學習到的博學多才的中華文明,而在博學多才的中華文明裡,俗話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於很多俗話都是咱們的先輩通過自己的親身閱歷,或許歷史典故,以及以往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所以才有了「古人誠不欺我」的說法。
  • 「好馬不吃回頭草」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都不知道,你知道嗎
    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整篇文章。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都知道老祖宗的智慧是十分的博大精深。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珍貴財富,除了一些文字壁畫和古董以外,還留給了我們很多人生哲理,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人人都知道的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做人的道理呢?
  • 很多人只知「好馬不吃回頭草」,卻不知下一句更經典,發人深省
    所以後人用「不到烏江心不死」來形容一個人不達目的不罷休,只是不知為何在流傳過程中,烏江變成了黃河。雖然很多人不知道「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來歷,但多數人卻也不會理解錯這個俗語,這也就無傷大雅了。但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個俗語,雖然很多人經常用,卻理解錯了,這個俗語就是「好馬不吃回頭草」。在很多人看來,這個俗語是指回頭草不好,所以好馬不會吃它,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很多人卻不知
    人不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唐韓愈《五箴五首序》俗話說得好:「好馬不吃回頭草。」這話的意思是說,有識之士,一旦決定做出改變,絕不回頭。當然,大部分情況下,人們更願意把這句話運用於愛情,用以勸慰友人,安慰自己,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很多。
  •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後面一句才是精華,都有什麼道理
    中國古代一些智慧的結晶,在現在看來也很有借鑑價值,今天我們來說的這句俗語,前半句大家都聽過,後半句或許少有人知。這句話就是「好馬不吃回頭草,忠臣無事二主心。」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大家都聽過吧,表面意思是我們錯過的事情不會再返回頭去彌補。那這句話本身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說說好馬。什麼是好馬呢?
  • 俗語「女人當家,房倒屋塌」,下半句更精華,可惜鮮有人知!
    俗語指的是一種人們口口相傳,蘊含著哲理的通俗語句。因為很多俗語不僅通俗易懂,而且還很押韻,所以可以說是老少皆宜。但是也不要小看這些俗語,它們可是前人的智慧結晶。大家都知道,封建社會一向是男尊女卑的,就算是婚姻大事,也完全被父母左右。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最經典的是後半句,可惜知道的人很少!
    俗語是祖先親身經歷的結果。他們的實用性和哲學意識得到了公眾的認可。它的存在也使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和有趣,而且具有地方特色。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最經典的是後半句,可惜知道的人很少!在古代,馬是非常重要的動物。他們是戰鬥和運輸所需要的。
  • 好馬不吃回頭草,不要被這句話耽誤終生,真正的好馬照吃回頭草
    「好馬不吃回頭草」,不要被這句話耽誤終生,真正的「好馬照吃回頭草」。「好馬不吃回頭草」是流傳很廣的民間俗語,很多人拋不開面子,覺得不吃「回頭草」才是有志氣,有骨氣的人。殊不知,「回頭草」該吃就得吃,屬於自己的幸福,還是要自己爭取。
  • 農村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為什麼這麼說?有道理嗎?
    近段時間整理了很多農村俗語系列,其中有聽起來非常有道理的,也有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淪為糟粕的,更有些看起來有點自相矛盾,但細細深究起來,居然蘊含了深刻道理的。今天我們就以「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俗語為例,一起來了解下這句話的根本意思和大家對這句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