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上有這樣一條視頻被網友大量轉發。
調查者向22位不同性別的人進行了提問:
不出意料,我們大多數人和他們的回答是一樣的:「可能是他爸爸提前錄的音」;「或許他有兩個爸爸」,「他的名字是Son」……
甚至,很多人已經腦補了N部連續劇。
但真正的答案是:這是他媽媽打的電話。
聽到這個答案後,受訪者們都為自己的偏見感到羞愧。大多數網友也像他們一樣,為自己的固化意識感到抱歉。
其實,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都對女性的地位有著長時間的刻板印象,並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今天,小妹就為大家推薦一部關於女權的電影,相信大家看後會有更多的啟發——
《爆炸新聞》
Bombshell
電影內容就如同片名一樣,新聞一出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足以爆炸):傳媒大亨性騷擾女主播被指控。
值得注意的是,該片改編自真實故事。
2016年福克斯新聞臺高管艾爾斯被曝光了性騷擾醜聞,包括美國小姐出身的前新聞女主播格蕾琴·卡爾森以及明星主播凱利都遭到了騷擾。
在這裡,小妹必須要介紹一下本片的三位重磅級演員,她們分別是查理茲·塞隆、妮可·基德曼和瑪格特·羅比。
隨便一位都足以挑大梁。
查理茲·塞隆,人稱賽皇,光聽這個稱呼就可以得知她在影壇的地位。
她氣質絕佳,是Dior迪奧真我香水系列雷打不動的代言人。
賽皇還是好萊塢的巨星,她盡情地在舞臺和人生上閃耀魅力。
她為了角色增重30磅,一反以往形象,憑藉在《女魔頭》中的精湛演技奪得奧斯卡影后。
本片中,她以全新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她飾演著名主播梅根·凱利,相似度99%。
該片也奪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
第二個扮演者,妮可·基德曼,美貌與實力並存。
她所主演的《時時刻刻》讓她收穫了奧斯卡影后、金球獎影后以及柏林電影節影后在內的多個最佳女主角獎 。
她在該片中飾演美國小姐出身的格蕾琴·卡爾森——第一個站出來控訴惡行的女性。
第三個扮演者瑪格特·羅比,在《自殺小隊》中扮演「小丑女」,這讓她聲名大噪。
本次,她飾演職場小白凱拉,與兩位影后坐鎮,一起揭發性騷擾案件。
談到福克斯新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FOX News開播於1996年,與CNN並稱為美國最重要的兩個新聞頻道。
有很多大家熟知的重大事情都與之密切相關,比如前段時間,毫無事實根據就公然要求華人道歉,引發眾怒的主持人事件。
本片中,約翰·利特高飾演醜聞男主羅傑·艾爾斯。
羅傑·艾爾斯曾任美國福克斯前新聞董事長,他是媒體界的「大佬」,並且是美國多位共和黨籍總統的顧問,政治關係良好。
2016年7月因捲入性騷擾案件離職。2017年05月18日,77歲的羅傑·艾爾斯去世。而他的醜聞事件被永遠地釘在了恥辱柱上。
羅傑任職期間,為了贏得更好的收視,他追求快速與吸睛,不惜煽動民眾情緒,做出嚇死人不償命的效果。
他命令所有女主播穿短裙,露大腿,讓攝影師儘量拍出她們的身材。
在他的「新聞準則」裡,想成為公司員工,第一條必須要對他忠誠,忠誠是什麼呢?
首次面試要進入他的辦公室,站起來繞一圈。之後,員工要無條件服從他。
忠誠度決定了主持人的前途。
他用幫助女性的藉口,來支配權力和滿足性慾。如果做得好,你的事業會一帆風順,相反,你會混不下去。
梅根·凱利就曾獲得羅傑的「幫助」,並成為當紅女主播,福克斯新聞臺「一姐」。
不過,好的事業並不會因為羅傑幾次的幫助就一直延續下去,一旦有悖羅傑的利益,照樣會被他「踢開」。
在專訪中,梅根責問川普關於女性的不當言論,很快梅根被川普抨擊,並收到了川普擁護者的攻擊信息。
這些都給梅根帶來了負面影響,幹擾了她的正常生活,她向羅傑申請保護方案,但羅傑表示拒絕。
羅傑為了利益,不惜犧牲他人的名聲與安全。
職場小白凱拉為了工作,多次到羅傑的辦公室獲得了「幫助」。
剛開始她是驚訝並且抗拒的。
但羅傑以合同來威脅凱拉,凱拉拗不過權力,只好默不作聲。
很快,凱拉的事業有了很大的起色。
而另一邊,忠誠度低的員工則事業坎坷。比如,美國小姐出身的格蕾琴·卡爾森就遭到了排擠。
她被男主持人羞辱。
不僅如此,卡爾森的地位一再降級,欄目也換在了收視率最低的時段。
最終,她被掃地出門。
鏡頭聚焦在三個女人乘坐的電梯中。
梅根事業遭到衝擊,剛從羅傑辦公室休假出來;卡爾森忠誠度低,事業終止,被羅傑辭退;職場新人凱拉正去往羅傑的辦公室,繼續忠誠度測試。
這一幕極具戲劇性,三個女性眼神躲閃,欲言又止。
在權力的壓制下,她們充滿了無力、恐懼感。
不過,故事從三個女性出電梯的時候發生了轉變。卡爾森離開的第一件事就是起訴羅傑。
但控訴權力如此大的羅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處理不好,受牽連者的生活將會遭到更大的打擊。
起初緋聞剛傳出來的時候,羅傑以對方是為了報復為由,企圖熄滅這場戰爭的煙火。
好在,卡爾森早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後來,越來越多的福克斯女員工指控羅傑,而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是當紅主播梅根·凱利。
梅根的勇敢發聲為揭露真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隨即,羅傑的醜聞被媒體爭相報導,新聞集團執行董事長默多克調查了真相併辭退了羅傑。
羅傑從此身敗名裂。
電影中的三位女性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去揭露真相,她們是值得歌頌的。
就像影片最後所說:那些拿自己前途冒險,挺身而出指控羅傑艾爾斯的女性們,是第一批打倒如他般有權勢的女性,但卻不會是最後一批。
其實,電影描述的問題並不局限於新聞行業,它出現在全世界各行各業中。描述的對象也不局限於女性,還有那些被權力打壓的弱勢群體。
但,無論是女性還是弱勢群體,都值得擁有一個受尊重的工作環境,他們的才能和努力需要被承認,被尊敬,被回報。
而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改變現有的刻板印象,更應該付出行動,打壓濫用權力的人。
我們要勇敢地為正義與尊重發聲,使每一位女性,每一個人都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