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蹲著等地鐵」有何不可?沒必要上綱上線

2021-01-09 長城原創

  導語: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發圖,稱在上海地鐵站臺上,有兩個女孩蹲著等地鐵「不懂得教養」「等個地鐵就可以隨隨便便蹲著,難看不難看?誰教她們的?這是什麼生活習慣?」這條微博被大量轉發後,立刻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爭辯。

  無須對「女孩蹲著等地鐵」上綱上線

  沒必要背後給其一「道德悶棍」

  女孩蹲著等地鐵,對這樣的行為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勿「一道德悶棍給打死」。倘若這兩個女孩兒周圍等地鐵的人很多,她們蹲著妨礙了別人排隊或通過,那這種行為的確是不文明的;倘若她們周圍沒什麼人,站累了小蹲片刻,有何不可?

  如今,總有不少人喜歡站在所謂的道德高地上對別人橫挑鼻子豎挑眼,看這個不順、瞧那個不爽。人作為社會中的人,面對眼前事、身邊事,一方面要多些理性,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另一方面要多些寬容,要容許別人有些與自己不太一致的行為。

  說得不客氣一點兒,該網友似乎患有道德潔癖,兩個女孩蹲著等地鐵,便被其指責為「沒教養」,還在網上發帖「沒事找事」。中國這麼大,每天都不缺批評甚至批判的話題,但問題是得客觀公允,讓人心服口服。

  要尊重「女孩蹲著等地鐵」的權利

  無論是在地鐵上哺乳還是女孩蹲著等地鐵,批評者的理由基本是大同小異的:不雅,有傷風化。這些人的角色,就是把自己當成「道德判官」了,他們認為不雅就是不雅。

  但其實,事情的真相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對於地鐵上哺乳,那是哺乳設施配套不齊全的原因,人家日本的地鐵上,兩節車廂的中間,就有母嬰室,我們沒有,媽媽們不當眾哺乳還能咋辦呢?同樣,「蹲著等地鐵」也可能是地鐵站裡面的等候座位太少,能坐著的話,誰願意蹲著等地鐵呢?

  可以說,在類似的事情上,誰都沒有天然的道德優勢,誰也不是道德判官。傳統的道德與價值觀,不是所有的都是好的。對於現代道德而言,只要沒影響他人,不礙著他人,就完全可以了。媽媽哺乳,你若覺得不雅,避開一點不看就萬事大吉了;人家蹲著等地鐵你若覺得不爽,無視即可。人家沒有製造異味,也沒有大聲喧譁,就沒有對你的權利進行侵害,又何必上綱上線呢?

  「蹲下沒教養」是輿論審判的誤區

  個人好惡不能取代公德標準

  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已經造就了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傳播者」的自媒體時代。但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珍惜自己的話語權,越要在發言的時候慎重。批評「蹲著沒教養」的網友,或許自己不喜歡女孩子蹲著,但其不應該用個人的好惡取代公共道德標準,去一味苛責他人,否則就成了一種網絡暴力。

  事實和真相不能丟

  輿論場真是敏感而脆弱,該不該蹲著等地鐵,都能吵成一片。而最讓人「佩服」的,是這位網友的發博緣由。一句「誰教她們的?這是什麼生活習慣?」透露出多少荒唐和無理取鬧。拜託,難道等地鐵只能雙腳併攏,站得筆挺?要我說,只要不影響現場候車秩序和公共安全,採取什麼姿勢候車,他人根本管不著。

  現在,網絡上有一種很不好的狀況——習慣將個別孤立事件無限放大,不問事實和真相,上來就對他人指手畫腳,劈頭蓋臉質問一番。這種上綱上線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病,得治。再說了,你將他人的候車照片拍下,隨手發到網上,教養又在哪裡呢?其實,教養和道德一樣,更多時候,首先是用來約束自己,而不是評點他人的。

  評判女孩蹲等地鐵是「道德私鬥」

  想必,作為事件主角的兩位女孩,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某一時刻的一張照片能紅遍網絡,更不會想到自己的行為被數千萬人觀摩討論和批判。雖然照片之中,兩位女孩沒有露正臉,但也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顯然,這件事對兩位女孩是非常不公平的,她們的不經意的個人行為,被無端的放到了網絡公共平臺上,她們還因此被扣上了「沒教養」和「不文明」的大帽子。

  公共輿論場,討論個人問題尤其是不經意的行為習慣,是一種價值倒掛。一方面,女孩蹲著等地鐵,並沒有被證明是天天如此,還是累了或是肚子疼痛,再怎麼著也不值得別人去討論,因為蹲著就被討論,讓人感覺有點「私鬥成風」的感覺;另一方面,既然是公共輿論場,就更應該討論一些有公共價值的話題,討論個人行為可以,應該討論與公共生活有重要或重大影響的人物,明星也好,公職人員也罷,遠遠比討論普通小民更有意義。

  不妨給「女孩蹲著等地鐵」一個「軟評」

  社會的文明進步,靠核心價值觀和聖賢的引領,也要靠普羅大眾的共同努力。你是怎樣,這個世界就怎樣。每個人做好自己,比每個人批評別人更重要。批評的妥貼比批評的熱情更重要。因為倡導平等和公平,因為網絡便利,人人都是記者。你的批評所指,最好是你的素質所長。尤其是發到網上的批評,它不是在家裡說小話,更當謹言慎行。

  如果說「教養論」對於「蹲著等地鐵」明顯過硬的話,不妨給它一個「軟評」:「兩位長發飄飄的少女,要是亭亭玉立地站在這潔淨明亮的地鐵站臺,該是多麼美好的風景。」既沒有上綱上線,又表達了一種期待,這是否更具「過來人」的風範呢?

  (據光明網、中國網、京華時報、紅網等綜合)

相關焦點

  • 邊程演技不錯,直播事件他確實有不好的地方,大家沒必要上綱上線
    看了邊程在《清平樂》中的表現,個人覺得他演技不錯,然後,關於他和任敏的直播,被很多人吐槽,整個直播我都看了,有不好的地方,很沒禮貌,但是他好反常啊,任敏說不知道他今天突然怎麼了,然後中間就出現了微博上各大營銷號發的那段,然後網友圍攻,但是後面他們一起好的都沒人發,一起說劇情,任敏哭了
  • 江蘇理科狀元何錯之有?何必上綱上線!
    留言截圖在中學教師的觀點來看,我覺得這完全是正常人的語言,並不存在辱罵的情況,請大家不用上綱上線!反而那些大肆宣傳人家品德有問題的媒體才應該反思,你們的做法是否太極端。正是因為高考理科狀元的身份,讓他承受了太多的壓力,有必要去上綱上線嗎?第二:18歲左右的年輕小夥,都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別人看低自己的母校,想要反駁一下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最後加入群後,說了很多客氣的話,居然沒有人來回答,自然心理非常生氣,留下一句氣話離開也符合正常人的作風。再說垃圾這兩個字並沒有太大的侮辱成分。
  • 造假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事件,沒必要上綱上線,追究法律責任,就是一...
    其實,這就是一場鬧劇,一個熊孩子不知道出於什麼莫名其妙心理,造假忽悠父母,沒想到,父母相信了,要隆重慶祝,最後弄的滿城風雨,這件事也沒有必要上綱上線,尤其沒有必要上升到刑事責任高度。
  • 生活中,人的上綱上線到什麼程度,為何?
    人可以上綱上線到十分苛刻的程度:父母對孩子上綱上線十分苟刻①、父母對孩子上綱上線到遲到早退、上課貪玩、和同學說話、吃飯挑食、對親戚朋友不禮貌等生了的方方面面十分苛刻要求,十分的對孩子約束個人自由非常少的程度,導致許多孩子少言寡語
  • 快評|「上綱上線式」回復凸顯應對的詞窮
    近日,有網友反映稱,鹹陽市婦幼保健院通過一次考試,實行末位淘汰,一次性裁掉40多人,其中包括26名護士。據悉,這些醫護人員中,大多數曾在一線抗疫。如今,不僅沒有領到抗疫補助,反而被突然裁掉,受訪護士表示「十分寒心」。5月1日,鹹陽婦幼保健院微博發表聲明。
  • 「奇裝異服」,是個需要「上綱上線」的事
    一最近有幾個新聞讓人看著挺鬧心。先是有人因為化的哥特妝太濃,被禁止坐地鐵,然後又有人因為染了頭髮,上節目居然被「修圖」,再然後有人因為穿了類似「和服」的衣服,被武大保安禁止入內看櫻花,還揍了一頓。當然,最後這個事還有另一種說法:挨揍的倆人沒預約、還非要硬闖,才引起了糾紛。不過。從評論區那些「穿和服就該挨揍」「什麼吳服,明明就是和服,活該不讓進」之類的評論來看,這似乎並不重要。以上這些,都是發生在國內的事。國外的也有,比如前幾天英國有個妹子穿緊身露臍的上衣上飛機,乘務人員跟她說,你要麼換衣服,要麼滾。
  • 一個呼籲不要對年輕人上綱上線的視頻被年輕人上綱上線了
    大概意思就是,我們那時候日子過得苦,你們生活條件好了,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了,中年人不要對年輕人上綱上線,說你們是垮掉的一代了,你們沒垮,你們很棒,弱小的人才喜歡嗶嗶賴賴嘲諷否定年輕人,強大的人才能發自內心的誇讚別人。好好浪吧,年輕人!這就諂媚了?這這這,這到底怎麼了啊?
  • 上綱上線?為新婚女子編「寡婦辮」,《極限挑戰》這一行為再引爭議
    在新一期的節目中《極限挑戰寶藏行》要尋找有故事的人,幾位嘉賓就找到了一個女孩子,在徵得對方的同意後就給這個女孩子編起了彩辮,這是當地人的一種風俗! 幾位嘉賓也是心靈手巧很快就編好了,但是誰也沒想到,真是這個彩辮引起了不少人的爭議,原因就是有網友表示這種彩辮就是「寡婦辮」,是當地的一種習俗,一般用於紀念亡夫,表示會為其守節的態度
  • 不認識明星臉有錯麼,何必要上綱上線的對待他們呢
    娛樂圈有多大我們無從所知,但在娛樂圈裡,藝人們也不見得彼此之間都相互認識,有時就是因為不識對方是誰,也會引起不小的風波。今年幾檔綜藝節目的節目組是組團來搞事情的麼?,為何要出現讓嘉賓看照片,猜演員是誰的環節。
  • 胡錫進:在中國無論碰到什麼事,都要避免上綱上線
    我的主張是,在中國無論碰到什麼事,都要避免上綱上線。對各種問題儘量就事論事地提出意見,推動解決,這應是我們全社會共同致力於構建的一種習慣和境界。中國的最大優勢就是在道路明確的基礎上致力於解決各種具體問題,不像有些國家那樣,國內不停折騰,爭奪對各種事情的道義解釋權。中國要繼續前進,就需要少搞上綱上線的爭論,繼續多解決實際問題。
  • 北京晚報:攻瑕指失有必要 上綱上線就免了
    原標題:攻瑕指失有必要 上綱上線就免了《狼圖騰》一直挺火,春節檔期上映的同名電影更火。但是《狼圖騰》原著自出版以來,就不斷有爭議。爭議重點在於,此書將所謂狼文化強加於蒙古族傳統文化之上,甚至有「篡改民族歷史」之嫌。同名電影上映後,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一則聲明又引發了新的爭論。郭雪波發表在微博的聲明稱,「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
  • 第五人格玩家刷梗惹出麻煩,本是吐槽,卻被路人上綱上線
    每個小圈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第五人格自然也不例外,有很多只有第五人格玩家才能讀懂的梗,要是不玩這個遊戲,可能還真看不懂到底是什麼意思。 下不過雖然遊戲玩家知道只是個梗,對於不知情的路人,甚至一些接受能力稍有遜色的玩家來說,都會很不好接受,這回就是因為一個梗引起來了玩家和玩家之間的爭論,來一起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 穿吊帶坐地鐵被攔,老師紋身辭退,比基尼女加油叫停!她們有錯嗎
    近日,在杭州地鐵2號線錢江世紀城,一位穿著性感吊帶的年輕女子準備進站乘車,卻被地鐵工作人員攔下,理由是衣衫不整不允許坐地鐵。無獨有偶,日前江西一位舞蹈老師,因為身上有紋身,被一群家長聯名要求校方辭退,最後紋身女舞蹈老師被辭退。
  • 「武漢嫂子」是教師,也是居民,反映問題何必上綱上線?
    23日,有一則網絡傳言稱,事發後「這位老師受到了學校處分」。2月24日,武漢市江岸區教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經核查,目前轄區內沒有老師因此事受到處分,關於網傳信息仍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據稱,「近期我們沒有收到因類似原因對老師處分的相關上報記錄。」
  • 關曉彤自稱「在逃格格」被群嘲:她只是開玩笑,有必要上綱上線?
    只不過網絡上有太多的人斷章取義,僅僅憑藉一個片段去「黑」她,才導致了如今的局面。 所以,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此上綱上線,畢竟關曉彤沒有做錯什麼,不應該被這樣誤解。
  • 說個啥都有人上綱上線,比...
    說個啥都有人上綱上線,比微博誇張多了,微博至少能關小黑屋。我帶老婆出去採購物資喝杯奶茶,還是戴著口罩喝的。居然都有人來罵我。你敢相信嗎?
  • 李湘幹活時太強勢,王嶽倫直言她「上綱上線」,李湘臉色都變了
    不得不說這個嘉賓陣容還是挺強大的,其實本來應該是會有很多人衝著程瀟去看的,不過這次卻有很多人是衝著李湘和王嶽倫夫婦去看的。因為之前王嶽倫被拍到和異性有舉止親密,明眼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而且之後王嶽倫也親自發文道歉了,這就是說這件事是確有其事,王嶽倫之前一直都是愛家愛老婆和愛女兒的角色。
  • 員工用「OK」回復,領導勿要「上綱上線」
    但是,在微信工作群上究竟應當如何「發問」「回答」,是否有統一剛性的標準?領導能否以員工的「發問」或「回答」方式為依據,判定某位員工的優與劣?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卻在近日多次引發職場紛爭,並使輿論發酵。在最新一次的紛爭中,某位酒吧員工以「OK」的手勢表示收到通知,竟然引得領導「勃然大怒」。該領導斥責該員工「不懂規矩」,並以此為由直接開除了這位員工,真是好大的「官威」!
  • 張文宏:牛奶or粥,您自己選,大可不必「上綱上線」
    不得不說,確實有博愛的意思。近日,張文宏教授在一個講座中指出,「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可他此言一出,卻引爆了輿論。
  • 日本男性為什麼喜歡蹲著尿尿?蹲著排尿,對男性有什麼好處?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男性和女性的身體構造不同,女性要蹲著排尿,不太方便,而男性可以站著尿,方便省事,很快就能解決好。古今中外,男性基本都是站著排尿的,但是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卻有很多男性蹲著或坐在馬桶上尿尿。根據日本的社會調查,有超過50%的男人,平常都是習慣坐著或者蹲著排尿的。那麼日本男人為什麼會願意蹲著排尿?是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