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患者,做對有氧運動很關鍵!注意這2點,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

2020-12-26 騰訊網

審閱者: 譚明生(中日友好醫院)、王振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八十二集團軍醫院)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較為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升高,並可以通過心房重構、心肌纖維化等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多種心臟病,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

按照持續時間可以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其中陣發性房顫最為常見。

目前針對陣發性房顫的治療方案主要以射頻消融術為主,其療效和復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術後的康複方案也是影響患者心臟結構功能以及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已有多項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在房顫的治療康復以及心臟疾病的改善中有重要作用。

它在提高人類健康尤其是增強心血管系統功能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特點在於低強度運動 結合穩定快速心率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同時還能減少體內的炎症反應強度。

那麼,什麼是有氧運動呢?有氧運動一般指運動強度較低、有節奏的、持續時間較長的體育鍛鍊。

一般的有氧運動主要包括一些慢跑、快走、跳繩、遊泳和騎車等。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下面我們介紹幾種簡單有效的有氧運動

剛開始運動時,應當進行準備活動,即熱身運動。

多採用低水平的有氧運動,比如拉伸關節等,持續5 -10 分鐘,目的是放鬆和伸展肌肉、提高關節活動度和心血管的適應性,預防運動誘發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運動性損傷。

如果之前沒有運動的習慣或者處於術後早期(1-3個月),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步行的速度推薦在65~75米/分鐘,速度過快會導致心臟負荷過大,而速度過慢,運動強度不夠,則起不到運動應有的有益作用。

對於運動的頻率和時間,建議每周3次,每次持續 30至40分鐘,如果時間不允許或者剛開始不適應,可以分開進行,每天進行3次,每次 10~15分鐘,間隔5分鐘;或者每天進行 2 次,每次 15~20分鐘,間隔5分鐘,繼續進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步行運動結束後,不建議馬上休息,應該做5~10分鐘的緩解運動,比如做些簡單的擴胸運動、緩慢抬腿運動、伸展上肢運動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逐漸適應,使心率、血壓安全地達到運動康復前狀態。

這樣的運動強度在經過1~2 個月後,相信大部分人都能適應,如果身體沒有什麼不適,可以通過慢步-快步行走相交替的方式重複進行,首先以剛開始的慢步速度(即65~75米/分鐘)行走90秒左右,讓身體適應接下來的步行速度,然後再快步(即85~95米/分鐘)行走45秒左右,再次慢步90秒,周而復始,每次運動30~40分鐘,運動結束之後,同樣進行10~15分鐘的緩解運動,建議每周 3 次。

柔韌性訓練:以肩部、腰部和腿部為主,以緩慢、可控制的方式進行,逐漸加大活動範圍。

方法為每個部位拉伸時間6~15秒,逐漸增至30~90秒,期間保持正常呼吸。

強度為有牽拉感覺同時不感覺疼痛,每個動作重複3~5次,總時間10分鐘左右,3~5次/周,可適當融入部分協調及平衡訓練動作。

不管哪種運動方式,在制定好計劃後,應慢慢開始,避免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和操之過急,否則會讓自己受傷。

推薦剛開始時每天堅持10-15分鐘,維持3-5天或當感覺已經逐漸適應後,可逐漸增加鍛鍊時間和強度,直至達到每天至少30分鐘的目標。

研究表明,運動前熱身及運動後放鬆很重要。

這些練習能使心率逐漸增加和降低,在路上或在跑步機上走10分鐘就是運動前熱身及運動後放鬆的好辦法。

二、但是只針對不同的人群,有氧運動是不是都有一樣的效果呢?

目前,多種研究表明,有氧活動和鍛鍊可以減輕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但關於運動與房顫發病風險的相關性研究尚未獲取一致結論。

國外Aizer等學者研究認為,對於年齡低於50歲的人群而言,有氧運動和慢跑可以促進心肌纖維化和心臟組織重構,提高房顫的發生風險或加重原有的病理狀態。

但也有很多研究獲取了相反結論,Everett等學者認為,對於肥胖女性而言,運動鍛鍊並不會增加房顫的發生風險;Myrstad的研究表明,堅持長期低強度的有氧鍛鍊可以降低房顫的發病風險。

Bosomwort學者提出,對於男性,任何強度的運動鍛鍊都應該被提倡,因為不僅可以降低房顫的風險,還可以降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Drca等學者研究認為,有氧運動對不同年齡人群作用不同,對於中青年人而言,有氧運動會增加房顫的風險,但對於老年人而言則會降低該風險,對於女性,也可降低風險。

因此,運動與房顫的關係和具體人群有關,目前研究結論尚不一致。

所以,最好和專業醫生溝通,先了解自己的情況,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總之,對於適合有氧運動的患者。

推薦步行運動,相對於其他運動方式有安全、簡單、有效的優點,可以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甚至提高,降低房顫復發的危險。

註:所採取的運動方式和強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具體結合病情而實施。

參考文獻:

[1] 陳曉傑,陳英偉等,有氧運動對陣發性房顫患者射頻消融術後復發、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ChineseJournalofRehabilitation,Feb2019,Vol.34No.2.

[2] AizerA,GazianoJM,CookNR,etal.Relationofvigorousexercisetoriskofatrialfibrillation[J].AmJCardiol,2009,103(11):1572-1577.

[3] EverettBM,ConenD,BuringJE,etal.Physicalactivityandtheriskofincidentatrialfibrillationinwomen[J].CircCardiovascQualOutcomes,2011,4(3):321327.

[4] MyrstadM,NystadW,GraffIversenS,etal.Effectofyearsofenduranceexerciseonriskofatrialfibrillationandatrialflutter[J].AmJCardiol,2014,114(8):12291233.

[5] BosomworthNJ.Atrialfibrillationandphysicalactivity:Shouldweexercisecaution[J]?CanFamPhysician,2015,61(12):10611670.

[6] DrcaN,WolkA,Jensen-UrstadM,etal.Atrialfibrillationisassociatedwithdifferentlevelsofphysicalactivitylevelsatdifferentagesinmen.Heart,2014,100(13):10371042.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肥胖會增加房顫的風險?專家:確實!看這5點幫你有效減重,減少發病機率
    肥胖引起房顫的機制有很多種,其中一個理論是:肥胖人群中往往高脂血症偏多,會引起體內分泌一些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能作用在心房本身,導致心房結構發生變化,從而有可能形成房顫的發病基礎。 三、減肥會不會降低房顫風險? 既然肥胖會導致房顫發生率上升,那麼減肥會不會減少房顫的發生呢?
  • 規律運動能降低中風風險 有氧運動+抗阻訓練最佳
    二、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活動量達中等或以上程度。三、克服不良嗜好(吸菸、過量飲酒、久坐等)。四、注意氣候變化、保持情緒平穩。五、老年人應防止過快改變體位,避免便秘。運動人群與不運動人群相比,腦卒中的發病風險降低 25% 以上。舉例來說,10 個運動人士中只有 5 個人發生中風,而不運動人群中,10 人有 7 人發生中風。" 他告訴記者。運動預防卒中的效果與規律運動的強度、持續時間有關。為達到有效水平,建議實施活動量達中等或以上程度的規律的有氧運動,即足以讓人出汗或能顯著提高心率的活動。
  • 心臟病患者康復能做哪些運動?可以試試這4種運動
    心臟病患者在康復期間不能一味的臥床休息,除了科學規範用藥物外,還需注重於精神心理康復、飲食調理以及糾正壞習慣等,還有最關鍵的莫過於運動康復。選擇適當且規律的運動,能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預後,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那心臟病患者康復時需做哪些運動呢。
  • 減少房顫復發,這八條生活「處方」,你知道了嗎?
    為了減少房顫復發,來自聖路易斯聖盧克醫院的Anthony Pearson博士花了很長時間與其房顫患者討論可以採取哪些生活方式。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他發現較多患者並不知道可以採取哪些方式來減少房顫復發。於是,其提出了8條重要的生活方式「處方」,以減少房顫發病和復發。
  • 什麼時間運動最好?研究:早晨8-10點最能降低癌症風險!
    最近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表明,與不運動的參與者相比,清晨(8-10點)運動對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均有保護作用。 ▲實驗設計 通過分析後發現,與不運動者相比,早晨8-10點運動與乳腺癌發病風險降低26%有關,與前列腺癌症發病風險降低27%有關。
  • 經常運動,心臟、血管可受益,這6個好處,巴不得立刻擁有
    1、降低血脂不管血脂是否正常,保持適度有氧運動能幫助調節血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 為能降低血脂,每周至少有120分鐘以上的運動,同時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其效果更顯著。
  • 降低狼瘡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這4點要注意了……
    圖1:Lupus Science & Medicine截圖01隨訪19年這三大因素很關鍵該試驗是由瑞典的Ola Nived教授團隊進行的一項回顧性研究。除了發生AMI,還有44名SLE患者發生了CVE,SLE女性患者CVE的IRR是3.3 (95%CI 2.4-4.6,p 圖2:SLE持續時間和首次心肌梗死發病模式之間的關係研究還發現,60歲SLE患者,AMI在4年後發病率最高。
  • 一半患者從來沒有聽說過房顫 強生醫療聯合公益組織開展房顫健康教育
    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從來沒有聽說過房顫,更不知其危害,這為房顫的診治與管理帶來極大的挑戰。」為了提升公眾——尤其是房顫患者和高風險人群對於這一常見心血管疾病的認知水平,普及醫療創新成果在臨床領域的應用及提升治療規範化程度。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生醫療)攜手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於今啟動該項目。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一種以快速、無序的心房電活動為特徵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 房顫合併高血壓,這樣降壓更有效!
    有創分析結果顯示,自動血壓測量的動脈血壓也與傳統方式顯著不同,其中平均收縮壓差4.2 mmHg、平均舒張壓差6.1mmHg。另一項2020年發表在JOURNAL OF HYPERTENSION上的研究通過分析6項研究、61055名患者的數據,探究房顫患者血壓測定對預後的價值。
  • 想通過有氧運動來減脂,一定要注意這兩個「關鍵點」
    可是,當你真正開始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遊泳、騎行.卻發現很長一段時間體重一直都沒能降下去,甚至有人還會上升,因此感到迷茫、疑惑和苦惱。為什麼別人運動減肥這麼有效,而自己卻一直在做無用功呢?最佳的燃脂心率是達到人體最大心率的60%-80%。對於一般人而言,也就是心率保持在120-160次/分鐘之間。
  •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處方
    特殊類型糖尿病是由於遺傳缺陷、激素紊亂相關疾病、藥物等由疾病引起的一種高血糖狀態;糖尿病可通過飲食、運動以及藥物來控制血糖水平,其效果可降低任何類型糖尿病患者罹患併發症的風險.其中規律的運動是管理各類型糖尿病的關鍵措施,帶來的心血管與適應方面的改善是I型與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獲益部分.對於Ⅱ型糖尿病和高血糖人群,運動可增加細胞攝取血糖的能力
  • 每日1-3杯咖啡可降低房顫風險,喝多喝少都不對!
    咖啡的引用頻率採用問卷的形式由醫生自行報告,而房顫的發生情況來自年度問卷和受試者的醫療記錄。採用COX比例風險模型來計算不同受試者房顫的發病風險比(Hazard ratio,HR)。 那麼,究竟喝多少咖啡能降低房顫風險呢?咖啡降低房顫風險的機制是什麼?下面我們一一揭曉答案。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於多少,可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高危患者主要包括三類人群:(1)總膽固醇≥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9mmol/L;(2)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3)未來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10%的患者,這類患者通常合併高血壓,2-3個危險因素,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吸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等。
  •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 在家做的有氧運動有哪些
    有氧運動通常是指強度小、節奏慢、運動後心臟跳動不過快、呼吸平緩的一般運動,這種運動一般可持續時間較長,可持續30分鐘或以上的運動一般是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的運動強度一般為中等強度或略高於中等強度。無氧運動是指強度大、節奏快、運動後心臟跳動每分鐘可達150次左右、呼吸急促的劇烈運動,如快跑、對抗性極強的球類運動等。糖尿病患者在運動時建議採用有氧運動。
  • 我國25.9%的房顫病人未接受治療,房顫是什麼意思?不治療嚴重嗎
    1.正視房顫的危害:據悉房顫時患者的心率跳動尤為不穩,而房顫消失之後,血液在心房的流動也會逐步的降低,從而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脫落,可能會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流向各個環節會使人體出現腦血管疾病腦梗或者心梗等一系列的問題。
  • 運動有利健康!「有氧」和「無氧」運動你選對了嗎?
    通常,能長時間進行的運動都是有氧運動,如健步走、慢跑、遊泳、騎自行車、跳舞、瑜伽、打球等。反之,無氧運動大部分則是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有氧運動的十大好處:1.老年痴呆風險降低。瑞典哥德堡大學薩爾格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年時期做有氧運動多的女性,40年後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降低88%。
  • 有氧運動可預防腦卒中
    有氧運動可預防腦卒中 來源:北京青年報時間:2021-01-13 10:43:55 注意啦!
  • 正確的飲食和鍛鍊或有望明顯降低機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020年11月3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正確的飲食和鍛鍊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其是美國誘發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醫學專家的最新建議,病人們可能會非常驚訝他們的醫生有很多資源來幫助其改變生活方式。
  • 有氧運動可以減肥?有氧運動減肥知多少
    進行有氧運動有很多的好處,那麼有氧運動的好處有哪些呢?有氧運動的種類又有哪些?有氧運動的好處1、降壓:研究指出,10周運動後,可使收縮壓降低10mmHg,舒縮壓降低5mmHg。新的研究顯示,每天散步4次,每次20~30分鐘,降壓效果最好。2、減肥:散步可使脂肪燃燒,降低血中的中性脂肪,可降低體重。在飯後45分鐘散步,即使是短距離的,也會見效。
  • 無氧運動後多久做有氧運動 漲姿勢!間隔時間原來也有講究...
    要知道將無氧運動放在有氧之前,可以提高燃脂的效率,增強減脂增肌的效果,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無氧和有氧兩者之間間隔多久為好。下面來看看無氧運動後多久做有氧運動?無氧運動後多久做有氧運動1-5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