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患者康復能做哪些運動?可以試試這4種運動

2021-01-14 齊魯壹點

心臟病患者在康復期間不能一味的臥床休息,除了科學規範用藥物外,還需注重於精神心理康復、飲食調理以及糾正壞習慣等,還有最關鍵的莫過於運動康復。選擇適當且規律的運動,能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預後,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那心臟病患者康復時需做哪些運動呢。

心臟病患者康復能做哪些運動?

1、散步

選擇空氣清新且路面平坦的環境散步,而且要控制好散步速度,這是最安全且平緩的有氧運動且易掌握。運動時以呼吸頻率稍微上升,仍然能和家人交談為宜。若呼吸比較急促,根本不能對話,說明運動強度過大,需放慢走路速度。運動時不能操之過急,需採取循序漸進原則,慢慢的增加散步時間和散步量。剛開始可以先散步10分鐘,等身體適應後再增加到30分鐘。

2、划船機

划船機並不是負重鍛鍊的器械,衝擊力很低。體重超重和關節異常的人可以用划船機鍛鍊,這樣能提高心跳速度,同時也包含力量訓練的部分。

3、橢圓機

橢圓機是常用的運動訓練工具,能提高心肺功能,讓患者的手臂和腳得到鍛鍊,同時也能降低對關節帶來的衝擊力,特別適合康復期間的心臟病患者鍛鍊。

4、打太極拳

打太極拳是緩和的運動,能讓身心達到統一,緩解不良的情緒,同時也能提高生活質量。打太極拳能協同姿勢和呼吸之間的平衡,良好的身體姿勢可消除不良的情緒,呼吸順暢能緩解人們的焦慮以及壓力。

心臟病康復期間運動需注意什麼?

1、注意運動安全和科學性

心臟病患者在康復期間的運動,要把安全放在第1位。保持適度運動能治療改善心血管病,同時也要規避不恰當的運動方式或強度給心血管帶來的傷害。另外科學有效的運動才能改善心臟功能,保證運動項目跟自身狀況相適應,把有益的體力活動帶入日常生活中。

2、運動個體化

運動項目並不是千篇一律的,需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帶來的合併症以及年齡、興趣愛好和運動環境,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3、注意運動的全面性

運動時以全身心健康為主要原則,需維持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接受各學科專業人員的指導,在運動方面不能盲目。適合的有氧運動有騎行散步、遊泳和慢跑,無氧運動有負重和精力訓練,患者要以有氧運動為主,無氧運動當做輔助。運動時間一般是10~60分鐘,最佳的運動時間是30分鐘。運動必須長時間堅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大約每三個月評價一次心肺運動,看看是否需調整運動強度。

溫馨提示

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身體上的症狀,若有明顯的胸口疼痛、呼吸困難,身體過度勞累,胸悶氣短、出汗多以及頭暈,需立馬停止運動。

相關焦點

  • 運動有助於心臟病康復嗎?患者又該如何運動?值得收藏
    在20世紀70年代末,有醫學證據證明了運動康復可降低這類患者的病死率,減少反覆住院次數,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效降低住院支出。III期康復:從發病後6個月開始持續終生,養成規律的鍛鍊習慣,進行健康管理。由此可見,運動康復貫穿心臟病住院和出院整個過程。但細心的患者會發現,最早的康復運動是從發病第4天開始,那前3天呢?
  • 心臟有問題就不能運動了?運動不光保護心臟,還有利於心臟病康復!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心臟病猝死的人數達到54.4萬,比馬爾地夫全國的人還多(2018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馬爾地夫人口總數為52萬)。有很多人說:心臟有問題的人就不應該再運動了。但實際上,運動不僅能保護心臟,還有助於心臟病患者的康復。
  • 最適合心臟病患者的室內康復運動方法!
    我們都知道運動是心臟康復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冬季經常會出現霧霾及雨雪天氣,患者便無法進行戶外運動。但是,要做好心臟康復,運動不能落下。今天教大家一套室內養心操,以下動作每組做3分鐘,做2組,把握好時間,循序漸進,從低強度開始,在練習過程中不要用蠻力、不要急,以自己感覺不辛苦為限度,中途如有遇到頭暈,氣短,胸痛等不適,立即停止運動,提前備好急救藥物。我們先從低強度的動作開始,熱熱身:1、高抬腿1、挺直背部,目視前方,前腳掌著地快速交替抬腿。
  • 心臟也能做康復運動?看看專家怎麼做
    在株洲市中心醫院心內科,醫護人員早上七點半都準時到達科室,換上整潔的白大褂,在劉甲湘醫生和譚恆護士的帶領下,開展心臟康復運動。「媛媛,你知道這是什麼運動嗎?」醫生問道。媛媛答:「心臟康復中有氧運動部分」。「你知道為什麼要開展心臟康復運動嗎?」「因為心臟康復有益於患者,並能預防心血管事件發生」。
  • 醫生告訴您:心衰患者康復,是靜養好?還是運動好
    心力衰竭過去一直被認為是運動康復的禁忌。國際上也只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才通過循證醫學證據證明了慢性心衰患者康復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經過眾多醫學試驗證實,運動康復可以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減少住院次數,改善患者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合理控制醫療支出。一、什麼樣的心衰患者適合運動康復?符合心功能分級I至III級穩定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才可以進行運動康復。
  • 建議:心臟不好的人,常做4種運動,心臟反而越來越年輕!
    得了心臟病,運動好還是休息好? 其實,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只有部分情況下才不適合進行運動康復。 心臟病患者可以做哪些運動?
  • 帕金森患者不妨試試3種運動,或有助於康復,只要別忘了這幾點
    帕金森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一般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運動功能,會導致四肢僵硬以及平衡功能受損的情況。不過目前帕金森患者有了改善症狀的更好方法,那就是運動,運動也就相當於帕金森患者的康復鍛鍊。帕金森患者可以進行哪些運動?
  • 癌症患者做哪些運動比較好?推薦這5種運動項目,別選錯了
    在癌症發病過程中,病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來調節身體,這樣抵抗力提高,對癌症病情改善有幫助。很多人在出現癌症之後並沒有適當的鍛鍊身體,而在身體虛弱,體質下降之後癌症更容易發展,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鍛鍊身體收穫明顯的好處。癌症患者哪些運動可以適當進行呢?
  • 得了心臟病不能運動?運動對心臟好處多多!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體健康的巨大隱患,心肌因阻塞而缺血,之後如果突然恢復供血,反而會加重損傷心肌組織,在臨床上這被稱為「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研究發現,在發生再灌注損傷後,適度運動對受損的心臟有直接保護作用,可以提高心臟病再次發作時的存活率。而且,長期有氧運動能夠顯著改善心肌和心臟功能。
  • 腰椎間盤突出可以跑步嗎?這3種運動最適合腰椎間盤突出,利於康復
    所以許多人在確診自己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後,會積極進行康復治療和培訓,希望儘快恢復健康。對於腰椎間怕突出的患者來說,很多普通人常用的健身辦法都是不適用的,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應該怎麼做有助於恢復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
    ,能拖則拖。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體健康的巨大隱患,心肌因阻塞而缺血,之後如果突然恢復供血,反而會加重損傷心肌組織,在臨床上這被稱為「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研究發現,在發生再灌注損傷後,適度運動對受損的心臟有直接保護作用,可以提高心臟病再次發作時的存活率。而且,長期有氧運動能夠顯著改善心肌和心臟功能。
  • 腦卒中後遺症患者應該如何運動?醫生:牢記這4點很關鍵!能減輕後遺症
    運動訓練對於減輕腦卒中後遺症,促進恢復非常重要。 一般情況下,腦卒中患者在身體狀況平穩後,可以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運動康復訓練。 目的是增強上下肢的肌肉力量和身體各關節的協調能力,減少摔倒的風險,這對骨質疏鬆的老年患者非常重要。 剛開始時,患者的肌肉力量差,家人可以輔助患者活動肢體,然後逐漸轉變為讓患者自己活動。
  • 房顫患者,做對有氧運動很關鍵!注意這2點,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
    按照持續時間可以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其中陣發性房顫最為常見。 目前針對陣發性房顫的治療方案主要以射頻消融術為主,其療效和復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術後的康複方案也是影響患者心臟結構功能以及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 什麼是冰凍肩(急性期),物理運動康復師能做什麼?
    約有10-20%的患者在一側冰凍肩發生的5年內,另一側也發病。9.急性期和亞急性期常常互相重疊。物理運動康復幹預沒有單個的被動恢復方法能持續地對冰凍肩起作用。患者只有通過運動物理康復師數次主動幹預才能恢復功能,功能恢復疼痛自然消失,但一味的止痛功能不一定恢復。該病的進展常呈間歇性,因此康復師應該及時準確的記錄治療前後的關節活動度。
  • 肩部運動受限?!試試這套康復練習……
    試試這套康復練習…… 2020-06-21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中風康復『動』or『靜』,康復不僅僅是運動
    一些中風後語言功能喪失的患者,經過科學的訓練和指導,可以在沒有被損害的腦組織區域重塑語言功能區,恢復語言功能。 中風患者康復鍛鍊的過程也是重新學習的過程,可能會包括運動、語言、心理等各方各面,通過這種嚴格周密的學習與訓練,患者往往能恢復到較好的狀態。
  • 這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運動康復指南》,請轉給需要的人
    但目前,針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缺乏居家康復的指導。出院後能運動嗎?該做什麼樣的運動?什麼樣的運動能夠讓身體恢復健康,尚缺乏有科學證據支撐和循證實踐方面的引導。因此,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與康復學院副院長、運動康復專業負責人錢菁華教授牽頭的北京市運動康復醫學高精尖學科團隊,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設計了一份《居家運動康復指南》,為出院患者提供有合理而實用的居家運動康復的建議。
  • 心肺運動試驗與心臟康復
    目前,運動性低血壓的診斷標準尚未統一,一般把運動時的收縮壓低於運動前血壓水平的稱作運動性低血壓。如果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血壓下降,運動試驗要立即終止,該反應預示著嚴重的異常可以是心力衰竭、缺血、或血流限制即主動脈瓣狹窄、肺動脈疾病或中央靜脈阻塞。
  • 市中心醫院護理團隊為患者制定「運動處方」,加快患者早日康復
    我市確診的25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已有24名患者治癒出院,出院後,治癒者仍需到醫學留觀點進行隔離觀察。記者從市中心醫院了解到,該院護理團隊將康復指導工作延伸到醫學觀察中,為患者制定「運動處方」,通過電話、微信和探訪等方式指導他們進行康復指鍛鍊,以加快其身體康復、早日回歸社會。
  • 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完善康復醫療 做運動康復的踐行者
    該中心推崇「被動治療+主動訓練」的現代中醫疼痛康復理念,開創「以患者為中心」的團隊工作模式,力求最大程度恢復和重建患者脊柱功能。對於這點,華醫金良醫療技術院長黎金良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當患者發生骨折後,骨科可以幫助固定骨頭,但骨頭能不能更好的癒合,以後能不能正常運動、重新融入社會生活就需要康復醫學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