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助於心臟病康復嗎?患者又該如何運動?值得收藏

2020-12-13 心血管內科張醫生

很多心臟病患者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運動或是靜養,究竟哪種方式對心臟病康復更有益?

幾天前,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出院1個月回來找我複查:

「恢復的怎麼樣啊?不錯吧?」我問道;「挺好的,現在也不疼了。」患者說;可是老伴兒在一旁插了句嘴,「張醫生,我家這位倒是不難受了,可是現在每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讓他出去溜達溜達,他說怕活動多了,再犯了心臟病!你說,這心臟病人是不是得活動活動才好啊?」

心臟病人,尤其是心肌梗死後合併心衰的的患者,過去長期被認為是運動康復的禁忌證。在20世紀70年代末,有醫學證據證明了運動康復可降低這類患者的病死率,減少反覆住院次數,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效降低住院支出。

可以見得,心臟病患者進行適當運動是有益的,但不是所有的心臟病患者都適合,而且運動鍛鍊也要「分時段、分強度」,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心臟病患者究竟該如何進行運動鍛鍊:

一、運動分階段

如何進行運動,我們要結合心臟的恢復情況決定。一般心臟康復分為三期:

I期康復:住院期間的康復階段,主要是指發病後4-7天。此時以生命安全和恢復正常生活為目標;II期康復:出院後3-6個月的運動康復階段,以恢復日常工作、回歸社會生活為目的。III期康復:從發病後6個月開始持續終生,養成規律的鍛鍊習慣,進行健康管理。由此可見,運動康復貫穿心臟病住院和出院整個過程。但細心的患者會發現,最早的康復運動是從發病第4天開始,那前3天呢?對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病前三天需要絕對臥床,因為此時心肌十分脆弱,需要充分休息來減少心臟負荷,以降低心臟破裂的風險,而這就是我們常常聽說「心臟病要靜養」的主要原因。

二、運動康復分人群

1.適宜人群符合心功能分級I~III級心功能穩定的患者才可以進行運動康復。通俗的說就是,沒有出現心衰症狀,或是出現心衰但並且得到有效控制的心臟病患者可以開展運動康復。

2.禁忌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穩定心絞痛早期(2-3天內);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顫;急性心力衰竭發作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壓;急性心肌炎和心包炎;嚴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臟內發現血栓的患者;仰臥位時靜息心率≥100次/分;存在合併症而限制運動的患者等等。

三、運動的種類

運動鍛鍊主要分為耐力鍛鍊和阻力鍛鍊兩種。耐力運動主要包括各種有氧運動。即大量肌肉群交替收縮和舒張,比如:步行、跑步、遊泳、登車和爬樓梯、太極拳等。慢性心衰患者多傾向於選擇可以改善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

由於很多阻力鍛鍊,比如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由於強度較大並不適合心臟病患者。但是像啞鈴、握力器等低強度運動可以根據恢復情況適當進行。

四、運動強度和時間

1.運動強度通常採用AT值(60%的峰值耗氧量)確定運動強度,但該項指標過於專業,我們可以採用目標心率法確定運動強度,目標心率=(最大心率一靜息時心率)×60%+靜息時心率。

2.運動時間一般要求每次運動持續30~60分鐘,其中包括5~10分鐘的熱身運動運動,真正鍛鍊的時間為20~30分鐘,至少達到15分鐘(但是要求運動強度達到目標心率)。

3.運動頻率每周3~5次最為適宜。

五、6分鐘步行試驗

專業醫院是如何評估心臟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復情況呢?

醫生通常以心肺運動試驗為參考標準,但是過去很多心肺運動試驗技術人員和設備要求高、費用昂貴、方法複雜,難以廣泛開展,而6分鐘步行試驗(6mWT)作為一種次極量試驗,可以用來指導冠心病患者康復活動的強度,甚至可以成為死亡率的預測因子。

該試驗要求患者在舒適、自主決定速度的情況下,測定6分鐘步行距離。結果分為4級。

1級:距離<300米;2級:300~375米:3級:375~450米;4:距離>450米。不同等級代表不同心臟功能,級別越高提示預後預後越好。

心臟康復是一項專業而系統的工程,不是間斷的一句「運動好」還是「靜養好」就能決定的。現在很多醫院已經建立了「心臟康復科」,可以很好的幫助心臟病患者進行康復運動。

我是心血管內科張醫生,如果喜歡我的科普文章,就請點讚吧!還可以轉發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關注我還可以看到更多心臟病的健康知識哦!

相關焦點

  • 心臟病患者康復能做哪些運動?可以試試這4種運動
    心臟病患者在康復期間不能一味的臥床休息,除了科學規範用藥物外,還需注重於精神心理康復、飲食調理以及糾正壞習慣等,還有最關鍵的莫過於運動康復。選擇適當且規律的運動,能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預後,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那心臟病患者康復時需做哪些運動呢。
  • 心臟有問題就不能運動了?運動不光保護心臟,還有利於心臟病康復!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心臟病猝死的人數達到54.4萬,比馬爾地夫全國的人還多(2018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馬爾地夫人口總數為52萬)。有很多人說:心臟有問題的人就不應該再運動了。但實際上,運動不僅能保護心臟,還有助於心臟病患者的康復。
  • 康複診所如何使用運動分析系統改善運動損傷康復
    該診所提供了多種治療和身體康複方案,包括物理療法,Manuel療法,運動物理療法和再驗證等等。現在,Pro-F配備了最先進的專業設施和健身房,一直在進行人體運動跟蹤和分析,以通過準確的生物力學數據為評估和治療提供依據。我們與Pro-F的物理治療師Ralph Speerstra進行了交談,以了解他如何使用Xsens MVN Analyze改善患者的創傷康復。
  • 醫生告訴您:心衰患者康復,是靜養好?還是運動好
    心力衰竭過去一直被認為是運動康復的禁忌。國際上也只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才通過循證醫學證據證明了慢性心衰患者康復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經過眾多醫學試驗證實,運動康復可以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減少住院次數,改善患者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合理控制醫療支出。一、什麼樣的心衰患者適合運動康復?符合心功能分級I至III級穩定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才可以進行運動康復。
  • 最適合心臟病患者的室內康復運動方法!
    我們都知道運動是心臟康復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冬季經常會出現霧霾及雨雪天氣,患者便無法進行戶外運動。但是,要做好心臟康復,運動不能落下。今天教大家一套室內養心操,以下動作每組做3分鐘,做2組,把握好時間,循序漸進,從低強度開始,在練習過程中不要用蠻力、不要急,以自己感覺不辛苦為限度,中途如有遇到頭暈,氣短,胸痛等不適,立即停止運動,提前備好急救藥物。我們先從低強度的動作開始,熱熱身:1、高抬腿1、挺直背部,目視前方,前腳掌著地快速交替抬腿。
  • 心臟也能做康復運動?看看專家怎麼做
    在株洲市中心醫院心內科,醫護人員早上七點半都準時到達科室,換上整潔的白大褂,在劉甲湘醫生和譚恆護士的帶領下,開展心臟康復運動。「媛媛,你知道這是什麼運動嗎?」醫生問道。媛媛答:「心臟康復中有氧運動部分」。「你知道為什麼要開展心臟康復運動嗎?」「因為心臟康復有益於患者,並能預防心血管事件發生」。
  • 得了心臟病不能運動?運動對心臟好處多多!
    研究發現,在發生再灌注損傷後,適度運動對受損的心臟有直接保護作用,可以提高心臟病再次發作時的存活率。而且,長期有氧運動能夠顯著改善心肌和心臟功能。 中國空軍軍醫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堅持有氧運動,能夠刺激機體多種組織細胞分泌外泌體,顯著提高心肌的抗缺血損傷能力。
  • 心肺運動試驗與心臟康復
    CPET中的RER可解釋患者運動時的水平:RER超過1.1後結束試驗的患者,通常認為是亞極量的運動試驗;如果患者在1.1之前停止試驗,表明限制試驗的因素不是心臟原因。RER也可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重要的預後信息:在達到極量心肺運動試驗時(峰值運動時R>1.1),VO2peak<10ml•kg-1•min-1,反映了該患者運動耐力的明顯降低,而且伴有較高的死亡率。
  •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二、心臟病患者,動起來比歇著好!在多數人的意識裡,心臟病患者應該靜養,不能運動,可事實上,如果長期臥床或者坐著不動彈,反而會帶來許多健康危害。
  • 如何讓健身房訓練與運動康復治療無縫銜接?
    如何讓健身房訓練與運動康復治療無縫銜接?今天,就請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治療師長楊德偉(Dev AKHBAR)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何區分健身行業的運動療法和專科醫院的運動康復治療,並且讓二者完美的無縫銜接起來。Q&A您曾幫助很多專業運動員和運動愛好者解決了傷痛問題,但大部分人對這種治療方式還不是很了解。那麼,運動康復主要針對的是哪類治療?
  • 帕金森患者不妨試試3種運動,或有助於康復,只要別忘了這幾點
    帕金森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一般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運動功能,會導致四肢僵硬以及平衡功能受損的情況。不過目前帕金森患者有了改善症狀的更好方法,那就是運動,運動也就相當於帕金森患者的康復鍛鍊。帕金森患者可以進行哪些運動?
  • 這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運動康復指南》,請轉給需要的人
    但目前,針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缺乏居家康復的指導。出院後能運動嗎?該做什麼樣的運動?什麼樣的運動能夠讓身體恢復健康,尚缺乏有科學證據支撐和循證實踐方面的引導。因此,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與康復學院副院長、運動康復專業負責人錢菁華教授牽頭的北京市運動康復醫學高精尖學科團隊,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設計了一份《居家運動康復指南》,為出院患者提供有合理而實用的居家運動康復的建議。
  • 帕金森患者,該如何進行康復鍛鍊?簡單小動作,助你穩步行走
    帕金森患者,若是早期沒有做好治療,康復訓練做的不夠,還會給精神帶來不良影響,容易出現抑鬱、睡眠障礙和認知損害,生活質量大幅度降低。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讓身體恢復到好的狀態,帕金森患者該如何進行康復鍛鍊?下面就來跟你說說幾個動作,經常做一做,有助於緩解帕金森功能性障礙。
  • 哈市四院專家劉玉馳談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強度: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訓練強度要考慮到患者的體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訓練強度是有益的。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康復訓練:1.運動功能障礙肌肉無力和肌肉痙攣是影響腦卒中後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主要因素。
  • 關於中風康復『動』or『靜』,康復不僅僅是運動
    PART 01 腦中風患者如何進行康復鍛鍊 腦中風後患者的康復鍛鍊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簡單活動身體的鍛鍊, 比如中風後出現了行動障礙但沒有接受康復鍛鍊的患者,走路很可能會直著腿劃著圈走,這是不正確的走路姿勢,長期保持可能會造成關節僵直難以恢復。 而在康復鍛鍊中,專業人士則會重新教給患者走路時應該如何正確發力,哪個部位先動,哪個部位後動,讓患者恢復正確的步態。
  • 市中心醫院護理團隊為患者制定「運動處方」,加快患者早日康復
    我市確診的25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已有24名患者治癒出院,出院後,治癒者仍需到醫學留觀點進行隔離觀察。記者從市中心醫院了解到,該院護理團隊將康復指導工作延伸到醫學觀察中,為患者制定「運動處方」,通過電話、微信和探訪等方式指導他們進行康復指鍛鍊,以加快其身體康復、早日回歸社會。
  • 腰椎間盤突出可以跑步嗎?這3種運動最適合腰椎間盤突出,利於康復
    所以許多人在確診自己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後,會積極進行康復治療和培訓,希望儘快恢復健康。對於腰椎間怕突出的患者來說,很多普通人常用的健身辦法都是不適用的,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應該怎麼做有助於恢復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學員案例】膝關節疼痛的運動康復
    那麼我們究竟如何訓練,或者說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對膝關節的保護呢,我們接著看。(走路動作緩慢,步伐沉重,有大小步存在,髖屈肌無力)在這一段時間的臨床中,我接觸了大量的臨床案例,同時也做了不少成功的案例,今天分享的這位患者,是一位由於髕骨關節退行性病變引發疼痛的患者。
  • 「健身手錶」真的健身嗎?心臟病患者能用嗎?
    「健身手錶」真的健身嗎?心臟病患者能用嗎?心臟病要發作了嗎?昨晚沒睡好對心臟有害嗎?……使用健身手錶等健康應用可以很好地揭示身體工作原理,並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建議,時下不僅是運動減肥愛好者的標配,也逐漸成為慢性病患者衡量健康狀況的流行趨勢之一。
  • 如何養護膝蓋,膝關節 什麼運動有助於膝蓋康復
    下面七種運動有康復作用:1負重提踵(踮腳尖)主要是練小腿的比目魚魚肌在提踵放下的時候大腿肌肉收緊,對大腿肌肉也是有練的,使大腿肌肉伸展拉長。2仰臥床上,腿伸直,上抬離床約30度,堅持10秒,每10—20次為1組,訓練至肌肉有酸脹感為止。也可以在小腿上綁縛適當重量的沙袋進行直抬腿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