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喬治·屈維廉(英)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182字,閱讀約3分鐘
對於現代人來說,一雙好看的鞋子能為自己的著裝加分不少。尤其是對於男人來說,一雙好鞋甚至勝過一個品牌的衣服。男人看鞋,女人看包,成為當代青年的至理名言。
話說回來,現在的鞋真的很好看,款式花紋五花八門,針對不同的生活場景有不同功能的鞋。如皮鞋,運動鞋,跑鞋,板鞋等,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但是,讀者們,你知道幾千年前古人通常穿什麼鞋嗎?
如果說經常看秦漢歷史劇的觀眾可能會有些印象的話,那麼古人的鞋子和現在的完全不一樣。普通人基本都是草鞋或赤腳,有錢的達官貴人則穿一種斜鞋。
什麼是歪頭鞋?顧名思義,就是前面翹起來的鞋子。這種鞋在外觀上與今天的鞋有很大的不同,看起來相當奇怪。古人為何如此敏銳?
其實這種鞋在古人看來簡直就是神器。到那時,它的作用和意義應該全面碾壓現代鞋型。究其原因,共三點。
第一,古人現在不需要打扮了。漢服愛好者知道,古代有錢人的衣服主要是拖到地上的長袍或裙子。這種衣服好好看,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在鐘擺上容易打滑。
上翹的鞋子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由於鞋的前部是上翹的,走路時正好可以託住衣服高枕無憂。至於老百姓,可穿不起這種衣冠飄飄的長袍。他們只能穿粗布褲子。他們歪著頭說不通。再加上草鞋的成本還低,他們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後者。
第二,歪頭鞋的尖端與鞋底相連。這種鞋型設計可以加強鞋底厚度,使鞋子更加堅實耐用,變相增加了鞋子的使用壽命。要知道,古代沒有瀝青水泥人行道。普通的石子路,土路,鞋子價格不菲。鞋子的耐用性是古人的首選。
第三,翹頭鞋的設計也與我國的古建築有關。不難發現,我國古代民居的屋頂四角都是翹起的。這種翹起的屋頂叫飛簷,這是我國傳統的屋簷形式。飛簷可以擴大室內採光面積,也有利於雨水的排水,防止其飄入室內。重點是,它還能給建築營造一種繁華感,寓意住在裡面的人的生活會步步上升。
同理,歪頭鞋的寓意也在於此,意味著穿上鞋的人會平步青雲。古人大多迷信,自然相信這個比喻。
這就是古人鍾愛歪頭鞋的原因。其實,翹頭鞋的流行並非始於秦漢時期。上世紀70年代,我國考古工作者在青海馬家窯文化遺址古墓中發現了5000年前的歪頭鞋浮雕,足見其在我國歷史之悠久。
當然,退出歷史舞臺並沒有我們預想的那麼早。明代《西遊記》一書中,吳承恩也多次提到自己的頭是歪的,如「雲尖鳳頭鞋」,「雲鞋樁錦繡」等,都是指歪頭鞋。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國一些山區的許多傳統婦女還穿著翹鞋。
現在,歪頭鞋已經消失了,除了作為傳統戲曲中的服裝道具,沒有人會穿。雖然長久以來無人問津,但作為我國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其發展演變的歷史軌跡足以見證我國古人的精湛智慧。
這裡是《文靜的美》,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