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17位妃子12人遭貶,道光帝為何如此任性?網友:他是迫不得已

2020-12-16 小歷史先生

皇后、妃嬪因過錯被皇帝降位,這在封建時期的皇帝後宮之中是比較常見的事情,甚至於很多皇后和嬪妃都在沒有任何過錯的情況下慘遭廢黜。

明宣宗胡皇后無過而被廢為道姑、明憲宗吳皇后因杖責萬貴妃被廢為庶人,清世祖順治帝原配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因與皇帝「志趣不合」而被廢為靜妃。

縱觀歷朝歷代的後宮,這樣的事情多不勝數,然而清朝的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卻把後宮中十七位妃子降位了十二位,平均每年有兩位嬪妃被降位,降位比例超過百分之七十。

很多嬪妃甚至不知何故而被「一擼到底」,這樣驟然升降嬪妃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那麼道光皇帝為何如此頻繁的升降嬪妃呢?首先我們將道光皇帝降位的嬪妃歸納為以下幾類特點:

01因錯降位,連降三級

在道光皇帝諸多慘遭降位的妃子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這種因為犯錯而被降位,這其中彤貴妃舒穆祿氏和祥妃鈕祜祿氏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先說說彤貴妃舒穆祿氏,這位比道光皇帝小35歲的嬪妃在道光十一年時以彤貴人身份入宮,次年升為彤嬪,道光十四年,舒穆祿氏因寵被升為彤妃,兩年後的道光十六年,又被升為彤貴妃。

五年時間,從一個小小的貴人升為貴妃,這樣的晉升速度足見道光皇帝對舒穆祿氏的寵愛,更為難得的是,彤貴妃的這一系列晉升都是在沒有誕下任何子嗣的情況下獲得的。這樣的榮寵,若將來誕下子嗣,一舉封后也並非不可能。

不過命運似乎故意捉弄了彤貴妃,道光二十四年,彤貴妃被直接連降三級,打回貴人,而這背後的原因,歷史上有著明確的記載:彤貴妃將道光皇帝賜給她的賞賜之物隨便賞給了自己宮中的太監李進喜,因此招致道光皇帝的震怒。擅自將御賞之物送人本就是大罪,何況一生節儉嗎,輕不賞賜別人東西的道光皇帝呢。所以彤貴妃被貶,也算是不冤。

再說祥妃,祥妃出身滿洲大族鈕祜祿氏。道光二年,鈕祜祿氏通過八旗選秀以祥貴人身份入宮,道光三年,晉為祥嬪,道光四年晉為祥妃,與此同時祥妃還被賜居翊坤宮,翊坤有輔助皇后治理後宮之意思,能住在這個宮中的嬪妃或是深受寵愛,或是被寄予厚望,而祥妃也確實在之後的道光五年、道光九年和道光十一年先後生下了道光皇帝的皇二女、皇五女和皇五子。

但是到了道光十五年時,祥妃鈕祜祿氏所有的宮分配給卻已經被降為了貴人的級別,其一切待遇都為貴人級別,此時的祥妃已經空有一個妃位名號了。

道光十七年二月,祥妃被直接降為祥貴人,位列道光皇帝諸位貴人之末。歷史上對於祥妃降位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記載。被降為祥貴人的鈕祜祿氏最終在鹹豐皇帝登基時被尊為祥嬪,又在同治皇帝即位時,因誕育惇親王而被慈禧太后下旨追尊為祥妃。

02反覆升降,原因不明

道光皇帝的佳貴妃和成貴妃曾在道光年間被反覆升降位分,而這其中的原因,歷史都沒有任何記載。

成貴妃鈕祜祿氏在道光八年時以成貴人身份入宮,但道光九年時便不明何故被降為餘常在,七年之後的道光十六年,鈕祜祿氏又被升為成貴人,十年後的道光二十五年,成貴人被升為成嬪,四年後的道光二十九年,成嬪鈕祜祿氏不知何故又被降為成貴人。

隨後不到一年,道光皇帝便駕崩了。鹹豐皇帝即位後,成貴人被尊為皇考成嬪,後來到了同治十三年光緒皇帝即位時,鈕祜祿氏已經被尊為成貴妃。成貴妃一生命運多舛,在道光一朝不知何故被反覆升降,最終卻憑藉長壽而被後輩皇帝尊為貴妃。

03一降到底,離奇消失

道光皇帝有一位叫做睦答應的低等嬪妃,她的經歷在道光皇帝的後宮之中頗為離奇,其最終結局也讓人不勝唏噓。

睦答應赫舍裡氏於道光二年進宮,初封睦貴人,賜居延禧宮。道光十年,赫舍裡氏被晉為一宮主位,封為睦嬪,然而這位出身高貴的睦嬪最終也沒能逃脫悲慘的命運。

道光十一年八月,在還未來得及行睦嬪冊封禮時,赫舍裡氏便被降為了睦貴人,一個月後的道光十一年九月,又被降為睦常在,又過了一個月,赫舍裡氏又被降為了末流嬪妃的答應之位。如果你以為事情到此就結束了,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

到了道光十二年四月初三時,睦答應又被道光皇帝降為了睦官女子,此時的赫舍裡氏已經與宮女無異了。半年之內,赫舍裡氏從一宮主位淪為低等奴才,其內心的抑鬱可想而知。就在被降為官女子後的第三天,赫舍裡氏便離奇去世了。

關於赫舍裡氏的死,《清史稿·后妃傳》中有一句含糊其辭的記載:延禧宮睦官女子落水身故。睦答應因何落水身亡?是意外溺水還是因被連降四級而抑鬱自盡?我們不得而知,不過這位睦官女子在去世後,道光皇帝不知是內疚還是何故,將赫舍裡氏追封為睦答應。

道光皇帝無論是個人資質還是執政能力,在清朝諸位皇帝之中都屬於中下遊,其為人思想僵化,不懂變革,一生因循守舊,亦步亦趨。這樣的一位皇帝若生於太平盛世之中,尚可勉強做一位守成之君,然而在面對鴉片戰爭那樣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時,無知愚昧的道光皇帝一定是手忙腳亂,應接不暇的。

因此他的脾氣日漸暴躁,性格走向偏激,在對外戰爭的接連失敗下,清廷財政逐漸入不敷出,力倡節儉的道光皇帝無處開源,就只能節流,而她他後宮之中的嬪妃的頻繁降位,最主要的原因實際上就是道光皇帝為了省錢!

相關焦點

  • 乾隆死後,嘉慶是如何對待他50多位妃子的?
    可見乾隆皇帝在清朝十二帝中多麼引人注目,他不僅高壽而且多情,所以他6次南巡,又有幾次外遇,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乾隆皇帝的妃子應該說有很多。皇帝妃子多,這應該沒有什麼爭議。乾隆皇帝很長壽,89歲時才去世。要問他兒子嘉慶皇帝怎麼對待乾隆妃子?那我們首先來看看乾隆為什麼會選擇嘉慶作為繼承人吧。
  • 皇太極有十五位妃子,後宮佳麗三千,為何唯獨對海蘭珠情有獨鍾?
    為了懷念和祭奠宸妃,他多次舉辦儀式,召集群臣一同祭拜。除此之外,在海蘭珠的喪期內,清太宗也是嚴格遵守不可飲酒的規矩,就連重要的宴席他都沒參與。為了表達對海蘭珠的尊重,皇太極還嚴禁大臣飲酒作樂,只要被逮到就受到懲罰。據了解,那個時期有十多人被罰,其中包括郡王和輔國公。綜合種種事情來看,在清太宗皇太極心中,海蘭珠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 有位皇帝讓羊拉著他在後宮走,羊在哪裡停下,他就臨幸哪位妃子
    如此經過一翻挑選,他收集、奪取了當時不論已定婚約或尚未嫁娶的數千佳麗,一下子為後宮增加美女五千餘人。晉武帝聽說江南的美女與北方不同,特別是吳越之地的美女,身材嬌小,皮膚細嫩,別有一番風味,於是下令又選了許多江南的美女入宮。據說當時吳國滅亡時,晉武帝特地下旨要把吳宮裡的美女全部拿來擴充自己的後宮。如此,晉武帝又選得美女五千餘人,於是司馬炎的後宮美女就上萬人了。
  • 清宮中唯一連降四級的妃子,被打入冷宮後落水身亡,死後卻葬入皇陵
    文/小讀 標題:清宮中唯一連降四級的妃子,被打入冷宮後落水身亡,死後卻葬入皇陵 大家都說自古以來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戰場,古代的帝王后宮更是如此。
  • 皇帝不和妃子身份的如懿入畫,為何卻和身為妃子的香妃入畫呢?
    皇帝不和妃子身份的如懿入畫,為何卻和身為妃子的香妃入畫呢?弘曆和如懿也曾經是人人豔羨的一對神仙眷侶,為了如懿弘曆曾不顧一切去求自己的父親,即便是搭上前程也在所不惜。為了弘曆如懿甘願居側福晉之位,為了兩人的情分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 後宮佳麗三千,朱見深卻鍾情大他17歲的萬貞兒,是堅貞還是病態?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他作為一個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君王,天下美女無不投懷送抱,在他登上人生巔峰的那一刻,依舊不忘大自己17歲的「糟糠之妻」,不對,是不忘「糟糠之侍」。這就是明朝乃至中國幾千年歷史上著名的橋段——明憲宗朱見深和萬貴妃的愛情故事。後宮佳麗三千,朱見深卻鍾情於大17歲的萬貞兒,是堅貞還是病態?
  •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是如何處理乾隆的50多位妃子的?
    乾隆皇帝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風流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令人驚奇的是像這樣一個風流皇帝,竟然非常的高壽,在位60年,活到了89歲,在古代帝王中都名列前茅。那麼,在乾隆皇帝死後,他的兒子嘉慶皇帝是如何對待乾隆的50多個妃子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康熙有67個妃子,為何宮鬥劇的主角,拍最多的卻是乾隆和雍正?
    令人奇怪的是,康熙後宮裡貴人級別以上的妃子就有49個,冊封過的后妃有67個,要是再算上那些身份低微的答應、常在什麼的,據說總數有200多人,其中還收了四對姐妹花,也算是大清后妃史上的一道奇景。 康熙後宮歷史上有「九妃連珠」和「八嬪臨御「的記載,意思就是說一晚上可以睡九個妃子,或者八個嬪級女人,能力之強大,讓人望塵莫及。
  • 中國皇帝後宮妃子成群,為何日本天皇只娶一妻,裕仁天皇揭秘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皇帝的後宮是妃子成群,除了皇后之外還有眾多的妃子,可是延續至今的日本天皇卻提倡一夫一妻制,尤其是日本的裕仁天皇,在位62年,只娶了一個妻子。日本天皇也是封建社會的遺留,為何日本天皇卻不像中國古代皇帝那樣,娶多個女人呢?
  • 《康熙王朝》:康熙既然如此愛容妃,為何之前又貶她去刷馬桶?
    他蹣跚著走到容妃面前,眼含淚水地吩咐,凡是見過容妃刷馬桶的人,一律殉葬。喪禮過後,康熙來到陵寢送容妃最後一程,「容妃聽旨,朕冊封你為孝慈仁皇后,從即日起,你與朕千古相隨啦。」康熙明明對容妃用情至深,為何還如此懲治容妃呢?
  • 道光帝有何才能,能夠讓乾隆帝和嘉慶帝都認為皇位非他繼承不可?
    道光帝有何才能,能夠讓乾隆帝和嘉慶帝都認為皇位非他繼承不可? 道光帝是清朝入關以後第六位皇帝,名愛新覺羅·旻寧,在位期間十分節儉,勤政愛民,奈何才略有限加上清朝的頹勢已無法阻擋,一生都比較碌碌無為,鴉片戰爭也是在道光帝當政時發生的。
  • 為何清朝後宮妃子受寵後,第二天走路要人攙扶,其實原因很簡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就是在後宮女子受寵之後,第二天走路都要人攙扶著。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清朝的先祖為了後代皇帝不沉迷於女色,所以就頂下規矩,皇帝在寵幸妃子的時候是有時間限制的,這就拍出了皇帝把妃子搞的厲害。
  • 面對後宮佳麗三千,漢元帝如何挑選妃子的
    在中國古代,皇帝的妃子眾多,哪時不像現在有照片,有電腦打開一看這個人的相貌、年令就能馬上知道。哪麼古代皇帝如何看到這些妃子的容貌,快速選擇妃子的呢?漢元帝時後宮佳麗眾多,不可能見到每一個妃子,於是他通過畫工給每個妃子畫像,把畫工畫好的畫像掛在元帝面前元帝喜歡哪個畫像,就挑選召見這個畫像的妃子。
  • 這兩位清朝妃子封號相同,一個做過皇后被廢,一個封皇太后!
    導讀:一般來講,清朝妃子的封號是不會出現相同的情況,但是,封號相同的情況在清朝歷史上卻多次出現,比如說莊妃、珍妃,清朝都有兩位,本文所講的這兩名女子封號也是相同,命運確實天差地遠
  • 甄嬛傳:皇上駕崩時,為何玉嬈能站在眾多妃子之前?原因讓人震驚
    那就是在眾人祭拜皇上的時候,為什麼甄玉嬈能夠站在眾位妃子之前呢?大家都知道甄玉嬈此時只是王爺的嫡福晉,她的身份相對於皇上的妃子來說是比較低下的。按照清朝的規矩來說,玉嬈的身份並不能站在皇上妃子之前,這是對皇上的一種不尊重,更是對祖先制度的一種不尊敬。然而如此注重細節的《甄嬛傳》又怎麼會放任玉嬈站在眾位妃子之前呢?當網友得知真正原因後紛紛震驚。
  • 延禧攻略:裕太妃發誓遭雷劈,為何乾隆震怒,要貶瓔珞為賤奴?
    導語:延禧攻略:裕太妃發誓遭雷劈,為何乾隆震怒,要貶瓔珞為賤奴?「人在做天在看,壞事做多了天會收」這句話是自古以來人們耳熟能詳的俗語了。在延禧攻略中,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天會不會收就不知道了,但瓔珞會收!裕太妃為了維護自己兒子的名譽,不惜殺害了阿滿,於是就被瓔珞用雷電給劈了。
  • 道光帝的自我困境:他勤政節儉、澄清吏治,可他為何不是好皇帝
    這樣的官員當然自有自己的特殊本事,他的官場原則是:多磕頭,少說話。這就是典型的官僚作風,通過曹振鏞我們也能清楚道光帝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時候大學士潘世恩就寫信給鄭祖琛,希望他不要老是上奏這些民變的消息給朝廷,也不要總是寫哪裡有大批百姓要造反的事件,因為道光帝不想也不願意聽到這些四處造反地消息,他認為自己治理下的中國四方無事,鄭祖琛的奏摺不是故意讓道光帝難受嗎?
  • 歷史上這三位妃子,雖是妃子但地位不輸皇后,最後結局如何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經歷著時代的更迭,皇位的更替,在皇位更替過程中,隨之變更的是他們的皇后和後宮的妃子,不少人都看過宮鬥劇,對妃子也有初步的印象,也有人是從歷史書上了解他們,今天來給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妃子。第一位:楊貴妃。
  • 【如懿傳】皇后不是努力就能當上的,清朝只有五類人可以當皇后
    《如懿傳》皇后落水一命嗚呼, 皇后薨逝,對於後宮來說是崩天塌地的大事,後宮開始了新的一波爭權奪利的鬥爭,因為手中有皇子的牌,又有皇后臨終推薦,純貴妃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爭奪繼後
  • 道光帝的苦惱:雞蛋究竟多少錢一枚?
    為節省打補丁的費用,甚至令後宮妃嬪學習女紅,自行縫補衣物。食:皇帝本人率先垂範,每餐四菜,多素菜,有時甚至只許上一個菜(難怪道光帝留下的畫像一臉菜色,他爺爺乾隆帝每餐一百多道菜,氣色紅潤康健。);廢除宮內各色點心,一律代之以燒餅;夏天宮內停止西瓜解暑,改為涼水。住:除床、桌椅外,其餘家具一概撤掉。「環堵蕭然,宮徒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