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吃飯有個習慣,日本天皇看見難以理解,只能報以微笑!

2020-12-26 騰訊網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日本人炸死東北王之後,對東北的侵略計劃全面實施,東北軍三十萬人從東北撤退,不到幾天的時間,東北四省全部被日本佔領,日本為了鞏固自己在東北的統治,準備設立一個傀儡政權,而這個傀儡政權的候選人,日本關東軍在斟酌之後,將目標定在了末代皇帝溥儀的身上,於是關東軍方面派土肥原專門會見了溥儀,說明來意之後,溥儀心中竊喜,他自以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他提高條件,非要日本方面答應自己接自己到東北做皇帝才肯罷休,而日本方面為了迷惑溥儀,最終答應了溥儀的要求。

溥儀到東北之後,日本關東軍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溥儀看到歡迎自己的人群,竟然有些飄飄然了,後來日本裕仁天皇又邀請溥儀到日本訪問,這更讓溥儀認為自己的身價倍增,深覺榮幸,於是他在去往日本的途中,寫下了四句詩:海平如鏡,萬裡遠航,兩邦攜手,永固東方。在航行的第四天,溥儀在一次暈船嘔吐之際,竟然又寫下了一首詩:萬裡雄航破飛濤,碧蒼一色天地交,此行豈在覽山水,兩國申盟日月昭。在《我的前半生》中,溥儀自言:我還沒到日本,已經感到受寵若驚了,不僅對日本充滿了嚮往,而且還認為當時自己和日本產生的一些誤會,全是自己的過錯了。

到了日本東京,裕仁天皇親自迎接的溥儀,此時的溥儀已經飄飄然了,日本滿朝文武大臣對溥儀都非常的熱情,他們不僅一起檢閱了部隊,而且還參拜了神宮,慰問了那些在侵略戰場上受傷的日本士兵,而且還去拜會了日本裕仁天皇的母親,為了獻殷勤,溥儀對日本天皇的母親一味的巴結,不僅攙扶著老太太,而且還說了很多討好的話語,溥儀自己還從來沒有攙扶過自己的父親,但是卻對敵人的母親如此殷勤,他自己說當時的自己主要就是為了巴結。

在臨別的時候,溥儀竟然對著裕仁天皇和他母親哭了出來,結果把裕仁天皇也逗哭了,實在是厚顏無恥,當然在日本史料的記載中,溥儀訪問日本期間,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細節,那就是在溥儀之前,日本方面為了迷惑這個傀儡,讓其死心塌地的給日本人賣命,裕仁天皇做了充分的準備,無論是接待還是禮儀方面都無可挑剔,但是當吃飯的時候,卻出現了尷尬的一幕,裕仁天皇為溥儀準備了豐富的飯菜,裕仁天皇正要邀請溥儀動筷子,沒想到溥儀身邊的侍衛卻搶先一步,用隨著攜帶的銀針將所有的飯菜都翻騰了一遍,這下可把裕仁天皇看懵了,他不明白這是啥意思,於是溥儀向裕仁天皇解釋道:這在中國的皇宮裡是規矩。是為了試探食物裡有沒有毒,裕仁天皇聽完十分尷尬,雖然他不理解,但是還是報以微笑。

此次出訪讓溥儀意氣風發,他認為自己的身份和日本天皇的身份是完全對等的,日本天皇在日本的地位就相當於自己在偽滿洲國的地位,回到東北之後,溥儀立刻發布的訓民詔書,向日本關東軍司令長官發表了自己的感想,可謂是榮幸備至,感激涕零。但是不久之後,溥儀的秘書吉岡安直就對溥儀換了一副嘴臉,不僅處處管制溥儀,後來甚至將溥儀作為犯人來對待,日本戰敗後,溥儀在逃跑的路上還自扇耳光來贏得日本的信任,保證自己活命,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大清的皇帝竟然會淪落到如此屈辱的地步。

相關焦點

  • 溥儀吃飯的時候有個壞習慣,日本天皇難以接受,但礙於面子只能默默...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之後,日本方面將溥儀保護起來,隨後日本政府在中國東北建立「滿洲國」,溥儀上位。雖然溥儀成為了偽滿皇帝,日本人非常「照顧」他。因為如果溥儀無後,那就是「滿洲國」後繼無人。日本人讓溥儀的弟弟迎娶日本皇室公主嵯峨浩,以期許「滿洲國」的繼承人流淌著日本人的血液。
  • 溥儀將審判席坐成了龍椅,面對日本人不卑不亢,怒懟日本天皇
    溥儀作為一位亡國的皇帝,他的一生是奇幻的,同時也是傳奇的。經歷過清朝、民國、還有新中國,可以說是一位傳奇的人物。他的一生有很多的身份,有人說他是傀儡,有人說他是皇帝,有人甚至說他是漢奸。
  • 日本人對於這五個習慣習以為常,中國人卻覺得難以理解,你怎麼看
    日本人對於這五個習慣習以為常,中國人卻覺得難以理解,你怎麼看每個人都是會有一些比較自我的小習慣,有的在別人看來是比較習以為常的,也有的在別人看來都是難以理解不能接受的,國家之間也更是如此了,比如說日本和中國就是兩個文化完全不一樣的國家,很多日本的習慣在我們國人眼裡都是覺得難以接受和理解的
  • 日本人習以為常,中國人卻難以理解的4個習慣,你聽說過嗎?
    不過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不錯的旅遊目的地,每一年也都會有許多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如果有機會去日本旅遊,會發現在日本有一些習慣,在我們看來有些難以理解,不知道你聽說過幾個呢?餐廳供應涼水我們去餐廳吃飯時,都會習慣性的要一杯熱水,尤其是冬天,熱水簡直是太需要了,但在日本餐廳就餐時,你會發現一年四季都供應的是冷水,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喝熱水的習慣吧。
  • 傀儡皇帝溥儀的憋屈事:日本「天照大神」被篡改為祖宗
    據溥儀自述:「吉岡的實際職能就是一根電線,關東軍的每一個意思,都是通過這根電線傳達給我。我出巡、接見賓客、行禮、訓示臣民、舉杯祝酒,以至於點頭微笑,都要在吉岡的指揮下行事。我能見什麼人,不能見什麼人,見了說什麼話,以及我出席什麼會,會上講什麼等,一概聽他的吩咐。我要說的話,大多是他事前先用日本式的中國話寫在紙條上的。」
  • 一千多年的日本皇室,古代有8個女天皇,但愛子為何不能繼位?
    從秦始皇嬴政登基為帝,始創帝制,到清末溥儀下臺,結束了帝制,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我們國家歷史上只有一個正統的女皇帝,那就是大唐的武則天。而且彈丸小國日本,在千年皇室史上,居然總共出現了八位女天皇。以下八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女皇分別是:推古天皇,皇極天皇,齊明天皇,持統天皇,元明天皇,元正天皇,孝謙天皇,稱德天皇。清楚地看到,在我們看來,日本是個傳統和傳統的國家。清楚地看到,現代日本皇室對皇位的繼承法律,仍然只能由男性而非女性來繼承。明帝即位後,只因德仁唯一的子嗣愛子公主並非男性,德仁的弟弟成為日本第一順位繼承人,愛子公主無法繼位。
  • 這些寶貝是日本關東軍的命根,日本戰敗後,死也要帶回國交給天皇
    這些寶貝是日本關東軍的命根,日本戰敗後,死也要帶回國交給天皇 1940年,溥儀應邀訪問日本,受到日本天皇裕仁的接見,當時,任偽滿洲關東軍參謀長吉岡安直已經為溥儀「量身定作」了一套外交臺詞,讓他向裕仁天皇提出:天皇陛下,為了體現滿日一家親
  • 日本人在廁所裡吃飯喝酒?難以理解!
    日本這個島國,不得不說是很神奇的。聽說過過在廁所裡喝水,但是在廁所裡吃飯這件事情,還是很難以接受的。畢竟,有點…在日本的廁所裡,很多地方都會貼著告示:請不要在廁所裡吃飯。可是這依然阻擋不了有人在廁所裡吃飯。
  • 日本天皇選老婆,不僅要長得漂亮,還得符合一要求,讓人難以理解
    雖說早在一百年前,我國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就被趕下了龍椅,可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國家保存下了君主制。而皇室的生活自然也就成為當地乃至世界人民茶餘飯後的談資。我們最熟悉的皇室,莫過於西歐的英國還有我們的鄰居日本,前些年英國的威廉王子大婚還進行了直播,在國內引起了熱議。看起來好像日本皇室比較低調,不願提及婚姻這類私事,實則不然。
  • 溥儀在東北登基時有多荒唐,穿著日本人準備的元帥軍服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為了更好地管理東北,想找一個傀儡來治理東北,於是想到了子啊天津的溥儀。1931年11月在日本駐屯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的幫助下從天津潛赴旅順,不久到奉天。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地區建立滿洲國。
  • 東京審判,溥儀當眾撒了個謊,卻把7名日軍甲級戰犯送上斷頭臺
    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日本戰犯終於被交由軍事法庭審判,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出席,從審判日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12日,共有四百十九名證人出席,但是有一位特殊的證人,他一露面就引起全場轟動,這個證人是誰?那是末代皇帝溥儀。1909年,3歲的溥儀繼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次年2月12日被迫退位。
  • 日本天皇選妃子時,除了長相要漂亮,還有一個要求讓人難以接受
    ——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不只是中國,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從皇權社會過渡到現代社會,都有過封建迷信階段,西方相信耶穌,我們相信神靈,日本相信天皇。在日本天皇曾經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一切資源他們都有優先享用權。
  • 讓日本人換個髮型有多難?天皇得親自帶頭理髮
    明治天皇是眾臣捧月,把他從旁門「冷宮」扶正皇位,全國痛恨幕府腐朽政權,故需要重新復歸天皇政權,改天換日。另外重要一點,明治天皇的上面沒人垂簾聽政,他老爹死後他自然繼位,十四五歲就是名副其實的日本最高權威。
  • 末帝溥儀御用麻將,價格難以估量,流落日本百年,今朝又回歸祖國
    因為在古時候,百姓每天為生計而忙碌奔波,溫飽都難以維繫,生命都不能得到保障,哪有閒情逸緻去休閒娛樂呢?只有在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百姓衣食無憂的時候,大家才會去吃喝玩樂,聲色犬馬,有玩麻將的閒情逸緻。
  • 日本天皇每天早上也要上班,工作簡單輕鬆,一天「工資」高達2萬
    日本天皇至今仍是日本國家的象徵,他們也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皇室,日本人驕傲的宣稱天皇為「萬世一系」。不過被視為神明的天皇在很多時候都只是個吉祥物,手裡並沒有多大的權力。從鎌倉幕府到大政奉還,日本天皇長達682年都沒有實權,明治維新後天皇逐漸掌握了部分權力,二戰戰敗後,天皇再次「一夜回到解放前」,成為了吉祥物。
  • 日本天皇挑選妃子時,除要求長相美貌,還有一特殊規定,難以接受
    日本作為一個小國,受漢文化的影響很是深遠,「天皇」這個名字的由來據說就和武則天有關。和中國皇權不同的是,天皇制度被神話,天皇自稱是太陽之子,後世逐步演化為為日本民眾的信仰,很多人為了天皇而死。其實天皇實權曾持續600年被幕府架空,取代天皇晴兒與,但考慮到天皇在民眾心中的影響力,被保留下來。二戰後,日本戰敗,天皇權力再次架空,但依舊獲得日本民眾的敬仰和愛戴,天皇依舊可以過上人上人的生活。天皇在挑選皇妃時,對女子的要求比較嚴格,除了必要的長相要求,秀外慧中、相貌端正,還有一個特殊要求。
  • 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時,為何說聽不懂的「鶴音」,不說日語?
    眾所周知,現在的日本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天皇是沒有立法權和行政權的,更多是作為日本國家的象徵而出現在國際外交場合和國內公共視野。所以,在戰爭結束後,審判戰犯時,日本天皇逃過了軍事法庭的制裁。 不過,形式上面的東西還是得由天皇出面的。譬如,1945年日本投降時,投降詔書還是天皇宣講的。可能我們國人當時聽了沒有啥感覺,畢竟語言隔閡擺在這裡。但事實上,日本本國老百姓也聽不懂,因為當時天皇宣講投降詔書時,說的根本就不是日語。
  • 日本藤原氏家族有多牛?掌控日本近500年,天皇只能娶此家族女子
    1870年,明治天皇頒布了《平民苗字容許令》;5年後又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令》,自此所有日本人才擁有了自己的姓氏,而在此之前,日本平民只有名字並無姓氏,日本權貴則有名有姓。
  • 日本天皇到底承載著何種歷史意義
    某種意義上,國人對天皇的印象也是如此:這五十年(1894-1945)的天皇引人討論,而延續的兩千年的天皇卻無人問津。山東大學副教授胡煒權《菊花王朝:兩千年日本天皇史》一書便嘗試跳出日本天皇在「這五十年」給人的印象,將目光投向更為廣泛的「兩千年」,通過一問一答的淺顯模式,讓更多人從大歷史角度理解天皇制度的誕生與演變、發展與傳承。
  • 遠東軍事法庭:溥儀稱孫中山為偉大的人物,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
    1911年,中國發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溥儀也從皇位上被拉了下來,不過,此時的他還僅僅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溥儀的一生,大多是在焦慮不安中度過的,但他也有「風光的時刻」,比如溥儀訪問日本的時候,受到了日本裕仁天皇的崇高禮遇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