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蘇東坡無疑是最受人們愛戴的。很少有一個城市像杭州這樣,執著地保留著某個歷史、文化名人這麼多的印記。蘇堤、三潭印月、虎跑、柳浪聞鶯、靈隱寺、孤山六一泉等處都留存著這位詩詞書畫大家的印跡,還有以此命名的「東坡路」、「東坡大劇院」,以及幾乎每家菜館都會做的東坡肉,香遍大街小巷的吳家酥油餅。
蘇東坡給西湖山水賦予了靈性,流傳下歌頌西湖山水的千古絕唱。1988年,杭州在蘇堤南端建了蘇軾紀念館。紀念館位於西湖蘇堤南端映波橋旁,只佔據了一塊小小的地方,卻寄託著無比的懷念。
木褐色的仿古建築透著質樸的氣息,竹子屏風隱隱透著對面的光線,格外雅致。蘇東坡向來對竹子的高潔品性推崇有加,紀念館中也以青竹為幕,象徵著這位文士的風骨。
在書法史上,蘇東坡被列為宋代四大家之一。書法長廊裡陳列著蘇東坡的書法碑刻,一件件觀看過來,只覺得用筆靈動,任情率意,仿佛蘇東坡其人,有著強烈的個性色彩。
清幽的環境似乎更符合人們弔古的心情。白牆灰瓦褐門,小小的建築掩映在一片樹木之中,玲瓏可人。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杭州是蘇軾心中的第二故鄉,曾兩次來這裡任職,幹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實事。《飲湖上初晴後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東坡在杭州時寫了300多首詩,其中詠西湖的就有160多首,他對西湖的眷戀可見一斑。
在疏浚西湖的過程中,蘇東坡讓把挖出的淤泥葑草堆在湖上,慢慢築成了一條從南到北的長堤。這樣既疏浚了西湖又方便了湖面南北的交通。堤上遍植桃柳,走在堤上令人舒爽,杭人名之為蘇公堤,即如今的蘇堤。「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一。
仔細想來,蘇東坡在杭州人民心中的形象絕對算不得「高冷」。他美食家的特殊身份,在一盤又一盤的特色美食中,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中流傳著,頗有幾分煙火趣味。為人,為官、為詩詞家書法家……在這個小小的紀念館中,在蘇堤之畔,杭州人找到了將蘇東坡永久留在傳承血脈中的方式。斯人已逝,風景依舊。(歡迎您在評論區點讚留言,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