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不僅有蘇軾的蘇堤,還有歐陽修寫的這首詞,稱只想醉倒在這裡

2020-12-12 春暖花開去旅遊啦

江南很好,春暖花開,紅彤彤的,你能不記得江南嗎?」不同於南方詩人的遊山經歷,不同於南方的風景標籤,不同於南方的風景,提起江南不得不說一個地方,位於杭州西湖,它似乎已經不止一個風景點,更多的是一種象徵,一種景點、權威、代表是一體的象徵。

西湖自古以來就受到各個時代的文人墨客的喜愛,瘦了的西湖是西湖上風景的蘇堤,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座由湖裡的泥草山築成的堤壩,現在的蘇堤修了好幾次成了西湖的風景之首,長期居住在堤上的楊柳是西湖不變的鄰居,雖然不知道有多少人喝醉後倒在了那個身體上,但只把身體放在了心裡。

關於西湖的傳說,不過是白女和許仙的悲哀愛情故事,雷鋒塔也以白女壓在塔底的傳說而聞名,每年五一、七夕、中秋、國慶節去西湖的遊客絡繹不絕,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西湖這個名字而出發,我去看那個美麗。

北宋的歐陽修開創了宋代的文壇,作為領導人發起了宋代的詩文運動,其他人到了中年,就去西湖一帶玩了,自稱喝醉了的他乘坐遊覽船,帶著幾瓶美酒,穿過西湖的蓮花,乘著西湖的小雨,一邊聽著西湖的歌一邊玩耍,曾經作為文人引起興趣的他寫了這樣讚美西湖的話。

「採桑子蓮花開了的話西湖比較好,」蓮花開了的話,西湖好,端酒來的時候。西湖風景最美的時候是湖裡千百朵蓮花盛開的時候,那時候西湖的清香瀰漫在周圍,應該朝著這樣的風景開遊船帶美酒去。

遊船進入荷花盛開的西湖深處,金杯上籠罩著花香,酒香夾著花香令人嚮往,湖中的霧漸漸升起,又夾著天上一陣淅淅瀝瀝的細雨。對酒翁來說,美酒很適合他,但把這個風景像畫一樣加入西湖,連載者的船就醉了,香氣撲鼻的酒杯裡微微冒出煙雨,寫著西湖獨特的風景,即使沒有酒的香味,也會被香味所陶醉,即使不在西湖中央,也會被輕煙包圍。

去西湖的話一定帶美酒去,能帶多少美酒和天地好友,朋友可以增加過去出去玩的興趣,孤獨不是西湖喜歡的東西,蘇堤兩岸的柳樹是最好的證明。

相關焦點

  • 歐陽修《採桑子》:俯仰流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中國有四大西湖,分別是杭州西湖、惠州西湖、揚州瘦西湖和潁州西湖。杭州西湖我們都非常熟悉,它是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這裡有許多的傳說,如白蛇傳中的「斷橋會」,白娘子被壓雷峰塔,就與它有關。蘇軾曾被貶杭州,在這裡留下了許多詩詞,如《飲湖上初晴後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歐陽修為潁州西湖寫的一首詞,從開篇美到尾,驚豔千年
    說到「西湖」,許多人都會想到杭州西湖,斷橋殘雪、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和秋月、南屏晚鐘等等,每一處都令人流連忘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安徽潁州也有一個西湖,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為它寫下十首《採桑子》,以清麗婉轉的語言,寫盡西湖之美。
  • 西湖有「四堤」:「白堤」、「蘇堤」,還有兩堤為何鮮有人提?
    杭州有著名的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地,凡來杭州者,西湖是必到之處。蘇軾詩云:「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首詩把西湖在晴、雨、霧中的景象描述得淋漓盡致,讓人產生美好的聯想。
  • 除了蘇軾,南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詩人,也寫出了春遊西湖景色之美
    杭州西湖在今天依然是世界知名的旅遊景區,歷史上也吸引了很多的文人墨客。唐朝的白居易,宋朝的蘇軾、楊萬裡等人都曾經在此地流連忘返,寫下了著名詩篇。蘇軾更是對這一方山水情有獨鍾,寫出了著名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蘇東坡第一次在公文裡提到西湖,西湖里的蘇堤是怎麼來的?
    蘇軾第一次來杭州做官的時候,三十五歲,畢竟是年輕人哪,玩得很嗨,忙著寫表揚西湖美麗的詩,最著名的當然是小學生要求背誦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注意蘇大人第一個字是飲,真是哪裡不行寫哪裡,蘇軾酒量差的離奇。也有人說,蘇軾這首詩其實是寫當時十二歲的杭州歌伎王朝雲。
  • 西湖的三條堤:名氣不如白堤、蘇堤,但對西湖影響至深的可能是楊公堤
    雖與白居易主持修築的白堤不在一個方位,杭州人仍稱其為白堤,與緬懷白居易為杭州治理作出突出貢獻是分不開的。白居易除了造福一方外,還大力宣傳杭州、西湖,西湖本被稱為「錢塘湖」,正是白居易將其西湖之名傳揚開去,不僅在任期間說「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回京後還說「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正是這樣的緣分,使得西湖沉澱了文化意蘊,成為人文和自然交相輝映的景觀。
  • 蘇軾這首詞寫得纏綿悱惻,相信女人都會喜歡,讀過後一定會被感動
    王弗不僅人長得漂亮,另外也是很有才華,她16歲嫁給蘇軾,兩個人相濡以沫,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不過後來由於她因病逝世,只活了27歲;而這件事情也對蘇軾打擊很大,使得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她,還寫下了令人感動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妻子的思念之情,整首詩寫得纏綿悱惻,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 蘇軾的這首詞,把孤獨寫得淋漓盡致,看了讓人心疼!
    你有沒有一瞬間覺得自己特別孤獨?其實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就像古代詩人那樣,他們總有一種孤獨的情緒,被揉進了詩詞裡。李白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秦觀說:「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嶽飛說:「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 蘇軾如何形容女子?寫的這首詞,以花喻人,最後一句令人心動
    歐陽修最喜歡牡丹花,當初歐陽修走遍了洛陽城的花園,為了就是對牡丹花進行詳細的調查。最終編制了中國史上第一部《洛陽牡丹記》。範成大尤愛芙蓉花,在範成大晚年時,他在自己周圍種滿了芙蓉。蘇軾不僅喜歡芍藥,還喜歡把花賦予給人性化,用來形容女子,就如這首《減字木蘭花·花》。開篇兩句「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縴手裡。」描寫了花蕊開放的情景,把花蕊在花房裡比作猶如在女子纖柔的手掌裡。
  •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蘇軾
    和我一樣同醉翁相識,如今還剩有幾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經把所有的人照臨。注釋次……韻:依次用所和詩的韻作詩,也稱為步韻。歐公:指歐陽修。西湖:此指安徽阜陽西三裡的西湖,為潁河合諸水匯流處。長淮:淮河。劉長卿《送沈少府之任淮南》:「一鳥飛長淮,百花滿雲夢。」清潁:指潁河,潁水,為淮河重要支流。
  • 秦觀這首詞,絕美如畫,是宋詞中的壓卷之作,就連蘇軾都讚嘆不已
    秦觀,字少遊,是宋詞婉約派的一代詞宗,不僅在宋朝是絕對的一線大家,而且直至現在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詞人。由於秦觀的一生仕途坎坷,所寫之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很多作品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往往僅用短短幾句就能勾勒出唯美的畫卷,其中蘊含著很多美妙絕倫的想像。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他的特長是詩賦策論,在詞的創作方面更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 西湖楊公堤 秋|楊公堤|蘇堤|西湖
    2020.12.20西湖 楊公堤楊公堤,與白堤、蘇堤齊名的「西湖三堤」之一。元滅南宋後,人們把南宋的覆滅歸罪與西湖,從此官府對西湖不但廢而不治,且任豪門佔湖為田。此風一直到明朝中期,當時西湖已處於泯滅的危境。1503年,楊夢瑛出任杭州郡守。
  • 讀古詩,知情懷(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其二 宋代:蘇軾)
    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 杭州西湖春意濃,你可知道蘇東坡為西湖寫了160多首詩詞,好厲害
    很少有一個城市像杭州這樣,執著地保留著某個歷史、文化名人這麼多的印記。蘇堤、三潭印月、虎跑、柳浪聞鶯、靈隱寺、孤山六一泉等處都留存著這位詩詞書畫大家的印跡,還有以此命名的「東坡路」、「東坡大劇院」,以及幾乎每家菜館都會做的東坡肉,香遍大街小巷的吳家酥油餅。蘇東坡給西湖山水賦予了靈性,流傳下歌頌西湖山水的千古絕唱。1988年,杭州在蘇堤南端建了蘇軾紀念館。
  • 秦觀填了首詞,誇王朝雲美麗,順帶調侃蘇軾,盡顯高妙技法
    蘇軾是北宋的大文豪,歐陽修隱退之後,他後來居上,成為當時文壇執牛耳者,盛名之下,蘇軾身後也追隨著一大批推崇他的門生後進以及粉絲。在這些人當中,蘇軾最為看重的有四個人,他們分別是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 事實證明,蘇軾的眼光非常不錯,之後他們四人,都有在文壇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 瀉湖——杭州西湖
    ——蘇軾的詩詞完美的詮釋了杭州西湖的驚人美貌!西湖十景,名動天下!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鐘、三潭印月你我共知。當然,西湖的美不僅是表面的容顏,更美在豐富的內涵。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千古詠唱和珍貴墨跡。
  • 北宋詞人張先最風流,偏愛一樹梨花壓海棠,歐陽修和蘇軾是其粉絲
    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年輕的張先,就以因為和當地一個小尼姑搞對象而名振四方,張先對這一段戀情經歷很是懷念,還寫了一首叫做《一叢花令》的小詞。此詞用小尼姑的口吻,描寫在張先離開後,小尼姑獨自相思和惆悵的情形。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歐陽修、蘇軾在《詞論》中,李清照是一同評論的: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晏元獻,就是晏殊。歐陽永叔,就是歐陽修。蘇子瞻,說的就是蘇軾。
  • 蘇東坡一生臨幸兩個西湖,都留下了蘇堤,一個在杭州一個在惠州
    一說起西湖,很多人就會想到杭州,杭州西湖大名鼎鼎,人人盡知,其實全中國叫西湖的實在太多了,有一首詩不就說明這一點了嗎,「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寫這首詩的人是誰?惠州西湖擁有著「五湖六橋十八景」,現在惠州西湖內的豐湖景區、平湖景區和菱湖景區把這裡打扮的分外迷人。
  • 後蜀主孟昶為寵妃寫了首詞,蘇軾用前兩句仿了一首,比原詞更高級
    後蜀主孟昶為寵妃寫了首詞,蘇軾用前兩句仿了一首,比原詞更高級後蜀主孟昶是後蜀的最後一位皇帝,和李煜一樣,他生逢亂世,整日沉迷音律詞作,最終亡國。孟昶雖然荒淫,但在文化建設上,卻有不小的成就,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幅春聯,就是孟昶所作:「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相當的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