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慧成語「入木三分」的故事

2020-12-21 秋池君

成語「入木三分」講的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生活在距今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期,他是我國歷史上大名鼎鼎、家喻戶曉的大書法家,被後人譽為「書聖」。他的書法到底有多棒呢?四個字——冠絕古今。王羲之之後,在書法上能夠超越他的可謂鳳毛麟角。古往今來,很多學書法的人都喜歡以他的字作為範本,進行臨摹學習。人們評價他的字是「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

可能有人會說,王羲之有寫字的天分,所以他的書法才會這麼絕棒。

的確,王羲之在書法方面有其天份是真,可是,你卻沒有看到他刻苦練字的樣子。

王羲之練字的樣子堪稱「著魔」一般。站著練,坐著練,走路練,休息練……

但他可不是簡單粗暴地只顧埋頭寫字,盲目練習,以時間和數量取勝,而是每練一個字,就不斷地琢磨這個字的架構和氣勢。有所領悟時,就立刻用手指在衣襟上劃拉著練習,找感覺。據說,他的衣服總是被他劃拉練字的那一塊早早就破了。

古人寫完字,貌似都要在水池裡洗滌筆硯。那個洗滌筆硯的池子被稱為「洗硯池」。元代王冕有一首名詩《墨梅》這樣寫道:「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詩中就提到了洗硯池。

王羲之生活在東晉時期,比元代的王冕雖說早了差不多一千年左右,但王羲之依然有他的洗硯池。

王羲之的洗硯池其實是一個池塘。他每次練完字後,就到那個池塘裡洗滌筆硯。後來,池塘裡的水都被染成黑色的了。

當然,這種做法在如今肯定是不提倡的。因為,我們要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這個顯然更為重要。

我們通過這個例子想說是王羲之在練習書法上所下功夫之深。

王羲之寫字的功夫如此之深,那麼,「入木三分」是如何體現的呢?這個成語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話說有一次,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天地祖先。古人祭祀都有祭辭,皇帝也不例外,且儀式規格最是高大上。

皇帝把事先寫好的祭辭交給王羲之,讓王羲之寫在木板上,以便工人雕刻。

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因為他們發現木板上的墨跡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工人們不由得由衷讚嘆說:「大人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這個故事記載於唐人張懷瓘所著的《書斷·王羲之》一書中,由這個故事產生了成語「入木三分」。這個成語原意是形容書法筆力蒼勁有力,現在多用來比喻一個人的見解和議論透徹深刻,力透紙背。

相關焦點

  • 寫給兒童的《中華成語故事書》彩圖注音版提升兒童閱讀樂趣
    小孩子對故事、神話自己生活中所有未知的事物都有著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慾。父母在教孩子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教授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其中成語故事就是非常好的東西。成語是由典故引申而來,有些深厚的文化內涵,而且每一個成語都有其小故事,孩子可通過學習成語故事拓寬知識面、積累詞彙,從小積澱下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推薦共有4冊的《中華成語故事》,到手13.8元!寓教於樂,又可讓孩子儘量避免過度沉迷於手機之中。
  • 中華成語小故事——道聽途說
    成語「道聽途說」就是從這個故事而來的。這一成語比喻在路上聽到沒有根據的言論或傳聞,再去傳給別人。成語解釋成語dào tīng tú shuō道聽途說解釋道、途:路。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上期中華成語小故事——簞食壺漿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四字成語創新演繹 《成語魔方》傳遞中華傳統美德
    四字成語創新演繹 作為「201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年」的延續,中國兒藝自2014年始,將陸續推出「中國故事」系列劇,內容涵蓋中國觀眾家喻戶曉的各類成語、諺語、典故等,希望將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更多地搬到兒童劇舞臺,用充滿藝術想像和童趣的表達方式展現給當代觀眾,將「中國故事」作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
  • 中華成語小故事——膾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膾 炙 人 口(註:視頻與下面內容不完全對應)《孟子·盡心下》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後來人們從孟子所說的「膾炙,所同也」裡引伸出「膾炙人口」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人讚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 中華成語小故事——杞人憂天
    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成語解釋成語qǐ rén yōu tiān杞人憂天解釋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中華成語小故事——畫龍點睛
    成語「畫龍點睛」就是從這個傳說中來的。現在一般用來比喻寫作、講話時,在關鍵性的地方用上一兩句精闢的語言來點明含義,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這種手法也稱為「點睛」之筆。 成語解釋成語huà lóng diǎn jīng畫龍點睛解釋畫龍之後再點上眼睛。
  • 中華成語小故事——杯弓蛇影
    成語解釋成語bēi gōng shé yǐng杯弓蛇影解釋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近義詞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反義詞處之泰然、談笑自若造句聽完這個故事,小東總是杯弓蛇影,疑神疑鬼的。上期中華成語小故事——包藏禍心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中華成語小故事——門可羅雀
    成語解釋成語mén kě luó què門可羅雀解釋大門之前可以張起網來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賓客稀少。上期中華成語小故事
  • 幽默、智慧、勵志、哲理,經典成語故事,帶孩子重溫連環畫的魅力
    我結合自己多年的閱讀指導經驗,建議不妨從閱讀經典成語故事連環畫入手,主要有以下五點好處。第一,秀外慧中,有利於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小人書、連環畫曾經是一代人的記憶,具有吸引孩子眼球的神奇魔力。它不像一本童話故事、小說那樣,看似裝幀精美,實則讓很多孩子望而生畏(啥時候才能讀完啊)。一本連環畫,拿在手裡,就有了自我翻閱的欲望,讓人愛不釋手。
  • 一課譯詞:入木三分
    [Photo/SIPA]「入木三分」,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是「enter three-tenths of an inch into the timber」,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written in a forceful hand),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
  • 成語從未如此有趣,《婷婷講成語故事》新書發布
    《婷婷講成語故事》,現場分享有趣的成語故事和學習成語的方法。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學習,《婷婷講成語故事》嚴格參照小學語文教材,從3萬個成語中精選常用成語,並特邀清華大學心理學專家、語文教材組專家等,為每個成語單獨策劃故事教案並設計了幫助孩子培養邏輯認知能力的小遊戲。此外,還邀請國內專業的配音團隊,用新穎有趣的情景劇形式進行演繹。書中每個成語都配有即掃即聽的二維碼,可以把成語「演給孩子聽」。
  • 成語故事-沉魚落雁
    成語解釋成語沉魚落雁拼音chén yú luò
  • 陝西動畫片《啟魚·成語故事——古物篇》登陸央視
    近日,由西安曲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的26集動畫精品力作《啟魚·成語故事--古物篇》登陸央視少兒頻道。記者獲悉, 該動畫片講述了主人公古古與朋友們每天晚上被小啟魚帶去奇幻世界,在不同成語故事舞臺劇之間穿越的奇幻冒險故事。
  • 南京成語大會娃娃「活靈活現」畫成語
    中國江蘇網7月24日訊 源自王羲之的入木三分、李白《長幹行》的青梅竹馬、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怡然自樂……當南京人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被不到10歲的娃娃們解說得活靈活現,你且不著急感嘆!剛剛過去的周日,他們還創作了一幅幅圖畫,描繪少兒眼中的成語經典,被評委點讚畫得「入木三分」「活靈活現」。
  • 60名學生演繹成語故事
    1月2日,由我縣學生參演的微電影《中華成語故事》首映禮成功舉行。《中華成語故事》是一部兒童益智系列微電影,通過演繹成語故事,讓少年兒童更好地理解成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培養青少年的國學素質。影片共分為《一鳴驚人》《車水馬龍》《沉魚》《落雁》四個小劇本,60名孩子們身著古裝「穿越」到古代,通過短小精悍的成語故事,詮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身臨其境感知成語故事的時代背景,深刻了解中華歷史的燦爛文化。(潘偉、文雅婷)【來源:衡山手機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楊雨:聆聽詩詞故事,領略名人志士的智慧和情懷
    擔任央視《中國成語大會》《漢語橋全球華人漢語大會》 等節目點評專家,擔任《見字如面》《中華好詩詞》《少年國學派》等衛視節目點評專家等。 2018 年 3 月攜新書《楊雨講詩詞故事》亮相義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出席 " 在美麗的中國文化中遇見——中國文化走出去中西對談 "。
  • 《讀成語學中醫1》|學成語知中醫,長智慧更健康
    今天來說說跟中醫有關的成語故事。(翻拍於新書插頁)《讀成語 學中醫1》從成語典故與中醫的淵源關係上,遴選了一批故事性強又有啟發意義的成語,以成語講中醫,以中醫講故事,以故事講文化,以文化講歷史,以歷史講盛衰興替……該書語言輕鬆活潑,詼諧幽默
  • 中華成語故事之《車水馬龍》——回望潁川國學堂
    同學們大家好,這裡是《回望潁川國學堂》,我是龍丹,歡迎收聽今天的《中華成語故事》,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的名字叫《車水馬龍》,我們一起來聽。好的,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同學們,我們下期再見!《回望潁川國學堂》由許昌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黃杰老師創辦,內容分為線上音頻播讀和線下講座相結合的傳播形式,是弘揚、傳承傳統國學文化的公益平臺。
  • 中華成語「一竅不通」的故事
    「一竅不通」的故事就發生在商朝末期,距今也有3000多年歷史了。話說商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叫紂王,這是個荒淫無度的國王,商朝就是在他手裡滅亡的。紂王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妃子叫妲己。傳說這個妲己人長得很美,可心腸如蛇蠍般狠毒。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解鎖中華成語 get文化新潮流
    成語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歷史長河中語言實踐的智慧結晶。時代的演變使得成語的發展愈發多姿多彩,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就以新奇獨到的方式讓成語佔領C位,在本周播出的節目中,再次讓大家新get了一波來自成語的魅力!成語文化的發展之路,在無形之中使得追捧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一種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