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釐清誰是主管部門 負起監管責任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法治日報

校外非學歷培訓機構成猥褻兒童案件「重災區」 檢察機關建議:釐清誰是主管部門 負起監管責任

本想讓孩子通過校外藝術培訓多學一點兒東西,結果卻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江蘇蘇州的陳女士怎麼也沒想到,女兒諾諾(化名)在培訓學校裡竟遭老師長期猥褻。

縱觀蘇州市檢察機關近年來辦理的性侵害案件,發生在校外非學歷培訓機構(包括非學科培訓機構和私人補習班)的猥褻兒童案件不在少數:2019年至今共辦理13起,涉及24名未成年受害者。為此,檢察機關建議,除了開展自護教育、法治教育、親職教育、強制報告外,還要儘快釐清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主管部門,切實擔負起監管責任,規範此類機構健康發展。

校外培訓遭性侵害 受害人呈現低齡化

兩年前,剛上幼兒園中班的諾諾來到一家棋類培訓機構學習圍棋。「上了沒多久,老師就讓她當小班長,孩子很開心,回家後還不停翻看老師獎勵的小卡片。」陳女士回憶道,但沒想到孩子希望得到老師認可的心理會被心術不正的孫老師利用,他多次利用上課機會對諾諾實施猥褻。隨後,陳女士選擇了報警。

「得知該案後,我們曾三次提前介入,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據蘇州市高新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朱曉丹介紹,該案發生在近兩年前,所有的客觀證據已經滅失,僅有被害人的陳述,證據顯得單薄。後以最高檢相關典型案例為指引,檢察官多次與公安機關會商如何以被害人陳述為核心,構建證據體系,通過收集客觀性證據和電子信息提取,不斷完善證據鏈。

今年4月23日,公安機關以涉嫌猥褻兒童罪對孫某立案偵查,並對其採取強制措施,檢察機關對該圍棋培訓主管部門發出風險提示函,暫停孫某教學工作。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孩子被侵害,受傷的是整個家庭。尤其是面對孩子「老師是不是壞人」的追問時,陳女士滿心自責,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創傷。為此,檢察官與心理諮詢師團隊多次對其進行疏導。通過多次心理疏導,陳女士已漸漸走出陰霾,如今她開始思考,如何教育女兒在未來的日子裡學會自護。

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相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的性質屬於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根據培訓內容可以分為學科類培訓(語文、數學、英語等)和非學科類培訓(藝術、體育、科技、研學等)。

《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蘇州市檢察機關辦理的13起猥褻兒童案件,8起發生在「一對一」培訓期間,佔比61.5%。

一位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負責人介紹,學科類培訓大多是集體課,孩子們在一起學習、聽課,但對於藝術類的培訓,家長們為了追求學習效果,熱衷於「一對一」培訓。「一對一」培訓形式確實有其優勢,但在私密且封閉的空間裡,小孩也更容易遭遇性侵害。

「有些『一對一』培訓的小房間裡,既無攝像頭也不允許家長陪同,這種封閉的環境給實施性侵害提供了空間便利。」朱曉丹說。

在24名未成年受害人中,5名是男孩,19名是女孩;年齡在5歲至10歲的16人,10歲至15歲的8人。「我們經調查發現,10歲以下的學生接受非學科類培訓較多,這些被猥褻的受害人呈現低齡化,有的甚至是學齡前兒童。」朱曉丹說。

朱曉丹坦言,此類案件辦理存在發現難、取證難、指控難、修復難等問題。嫌疑人實施猥褻行為持續時間久、作案次數多,有的甚至是一兩年後才被發現。有的受害人因為年齡小不懂怎麼說,有的因為受到威脅不敢說,致使嫌疑人有恃無恐、屢屢得手。性侵害案件隱蔽性強,從第一次作案至案發,往往時隔數月甚至數年,DNA、監控錄像等客觀性證據容易滅失,指控難度增加。追訴效果不理想,給家庭和孩子造成的身心創傷也難以修復。

培訓機構野蠻生長 監管空白不可忽視

早在2018年,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門曾聯合發文,針對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專項整治。為此,朱曉丹專門走訪教育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後發現,當時主要目的是給孩子們減負,並沒有涉及這類機構的管理問題。在這次專項整治中,高新區經過摸排確定當年的培訓機構總數為378家,其中非學科類機構約250家。截至今年10月底,非學科類機構數已增至400多家。

需求大、門檻低、利潤高,導致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快速增長。據相關教育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有的KTV老闆都來搞培訓,在這個「人人都敢開培訓班的年代」,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在繁華商圈、黃金地段辦得熱火朝天。

據介紹,學科類培訓機構及其授課老師要納入國家統一的平臺進行監管,而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無需教育部門審批,但培訓場地房屋質量及消防安全等,需要受到教育部門監督。

2018年,國務院曾出臺《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提出「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之後,多個省份的行政部門發文稱,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可直接向企業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

「從江蘇的實際情況來看,藝術、體育、科技等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設立,是不需要教育部門審批的,只需到市場監管部門辦理企業法人登記。」朱曉丹說,因此,該類培訓機構從業者的學歷、資質、違法犯罪情況等無法被實質審查,導致從業人員魚龍混雜、素質參差不齊。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我們不僅僅要做到不缺席,更重要的是要推動全社會形成共識,明確各領域主管,形成保護合力。」朱曉丹說,除對此類犯罪保持「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外,檢察機關還應積極開展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探索,推動職能部門積極履職,督促學校、培訓機構完善校園性侵安全防範機制;通過開展親職教育和強制報告制度,讓更多家長重視孩子的性教育,讓苗頭性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制止。

同時,朱曉丹建議,儘快明晰標準制定規範,明確此類機構的監管「責任人」,將其統一納入到民辦非學歷教育的監管平臺中,加大對擅自辦學、無證經營、非法經營、師資師德的查處力度,暢通舉報渠道。

在採訪中,有的家長還建議,要全面摸排非學科類培訓機構,並要求培訓場所監控全覆蓋,特別是「一對一」培訓場所,以便家長及時、全面地掌握培訓情況。

「我們應該重視師德教育和考察,提高入職審查門檻,將師德評價納入到機構年審中,實行一票否決制。」朱曉丹建議,建立國家層面的「性侵違法犯罪記錄查詢系統」和禁業「黑名單」清單,使師德評價機制建設落到實處。(本報記者 羅莎莎 本報通訊員 檀杉杉)

責任編輯: 劉笑冬

相關焦點

  • 釐清誰是主管部門負起監管責任
    縱觀蘇州市檢察機關近年來辦理的性侵害案件,發生在校外非學歷培訓機構(包括非學科培訓機構和私人補習班)的猥褻兒童案件不在少數:2019年至今共辦理13起,涉及24名未成年受害者。為此,檢察機關建議,除了開展自護教育、法治教育、親職教育、強制報告外,還要儘快釐清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主管部門,切實擔負起監管責任,規範此類機構健康發展。
  • ...機構成猥褻兒童案件「重災區」 檢察機關建議:釐清誰是主管部門...
    縱觀蘇州市檢察機關近年來辦理的性侵害案件,發生在校外非學歷培訓機構(包括非學科培訓機構和私人補習班)的猥褻兒童案件不在少數:2019年至今共辦理13起,涉及24名未成年受害者。為此,檢察機關建議,除了開展自護教育、法治教育、親職教育、強制報告外,還要儘快釐清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主管部門,切實擔負起監管責任,規範此類機構健康發展。
  • 「問題童書」內容失格兒童不宜 深圳檢察機關立案調查
    深圳檢察機關對「問題童書」亂象高度重視,全面排查深圳市線上線下流通的部分少兒圖書。為回應社會和人民群眾關切,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呈報廣東省人民檢察院並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與《出版管理條例》對「問題童書」予以立案審查,督促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查處違法行為,教育主管部門指導未成年人開展課外閱讀,出版主管部門負起監管職責。 市人民檢察院希望通過此次案件聽證會,和與會單位形成合力,有效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
  • 校外非學歷培訓機構頻發猥褻兒童案 監管存空白
    縱觀蘇州市檢察機關近年來辦理的性侵害案件,發生在校外非學歷培訓機構(包括非學科培訓機構和私人補習班)的猥褻兒童案件不在少數:2019年至今共辦理13起,涉及24名未成年受害者。為此,檢察機關建議,除了開展自護教育、法治教育、親職教育、強制報告外,還要儘快釐清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主管部門,切實擔負起監管責任,規範此類機構健康發展。
  • 全文|最高檢發布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聚焦檢察機關依法履職促進...
    辦理涉及企業經營管理和產品技術革新的案件,發現個案反映出的問題帶有普遍性、行業性的,應當及時通過與行業主管部門進行溝通並採取提出檢察建議等方式,促使行業主管部門制定完善相關制度規範和行業標準等,推進相關領域規章制度健全完善,促進提升治理效果。
  • 被拆遷人起訴拆遷主管部門誰來舉證?
    那麼,被拆遷人起訴拆遷主管部門誰來舉證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被拆遷人起訴拆遷主管部門誰來舉證?誰主張,誰舉證一般是民事訴訟的舉證原則,而在行政訴訟中,舉證責任一般由被起訴的行政主體一方承擔。這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也是為了保護原告一方的權力。原告在行政訴訟中本就處於劣勢,如果讓其負舉證責任,會使其在行政訴訟中的權力得不到實質性的保護。
  • 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給...
    檢察機關辦理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案件,應當堅持打防並舉、標本兼治,深入做好案件分析、檢察建議等工作,減少非法捕撈犯罪滋生土壤。檢察機關可以通過向行政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緊盯生產加工、銷售、餐飲供應、禁捕宣傳等關鍵環節,推動加強非法捕撈漁獲物整治力度、改進禁捕禁售宣傳工作,掐斷長江禁漁非法利益鏈條。
  • 銀川檢察機關新年向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生產「黑作坊」喊話!
    新年伊始,銀川檢察機關研究部署開展「保障農村食品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重拳打擊危害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確保農村「舌尖上的安全」。從今年1月起,在為期11個月專項監督活動中,銀川檢察機關將對農村及城鄉結合地區生產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和校園周邊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行為,開展重點監督活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
  • 山東檢察機關:念好「四字口訣」,維護食藥安全
    例如,東營河口區檢察院訴劉某某等五人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針對劉某某在疫情期間銷售不合格醫用口罩的違法行為,檢察機關提出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還需在主流媒體上賠禮道歉並承擔懲罰性賠償金123000元意見。
  • 挽救「少年的你」檢察機關大有可為
    近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審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加入了限制性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內容。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未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如何處置觸法未成年人?怎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除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外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是檢察機關讓我看到了希望!」
    感謝檢察機關對當事人的付出,對法院工作的支持!這次活動也讓我更了解了咱們檢察院的民事監督工作,希望未來可以了解、學習更多!」 主管檢察長楊秀莉在聽取案件匯報的過程中,敏銳地發現本案涉及股東清算責任認定問題,且裁判結果發生在《九民紀要》出臺後,在法律適用探討方面具有積極意義,當即提出對該案進行公開聽證,廣泛聽取多方面意見的工作要求。因選取案例的典型性,評議環節中,專家、學者、律師在學理及實踐層面對小股東清算責任問題進行了激烈而深入的討論。
  • 「聽話水」「誘惑水」改頭換臉網上賣 江蘇檢察機關連發兩函提示對...
    為此,江蘇檢察機關連發兩函,提示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並提醒社會公眾注意防範。通訊員 汪彥 馬婷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檢察官查案發現,精神管制藥物竟能網購今年7月,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檢察院檢察官在辦理一起案件時發現,該案犯罪嫌疑人曾供述自己加入「聽話水」的購買群,併網購這種藥物企圖迷昏對方。
  • 強化檢察職能,融入食藥領域,柳南區檢察機關通報一批食藥領域典型...
    >【要旨】 對於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未依法公示和更新食品經營許可證等相關信息、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管理制度不嚴格、行政機關對網絡平臺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檢察機關通過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盡責,切實維護食品安全。
  • 將「四號檢察建議」做實、做準、做新!檢察機關這樣做
    11月25日一早,在檢察機關落實「四號檢察建議」現場推進會正式開始前,與會者們乘車來到柳亭路進行實地觀摩。該路段上的每一塊井蓋旁邊均標註有「責任單位」「編號」等字樣,被稱為「井蓋身份證」。「我們將井蓋逐一分類、編號,建立『井蓋檔案』,放在轄區派出所保管,由派出所承擔起『井蓋聯絡員』責任。
  • 檢察機關在「打傘破網」中如何發揮作用
    、如何躲避打擊、誰在提供幫助等問題,確保「保護傘」線索得到有效排查。安徽省池州市檢察機關在嚴格執行「籤字背書」「兩個一律」「一案三查」(查辦黑惡勢力,追查黑惡勢力背後的「關係網」和「保護傘」,倒查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和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等制度要求的同時,積極開闢「第二戰場」,深入「高牆內」開展專項鬥爭宣傳教育,與在押人員進行針對性談話教育,鼓勵在押人員積極檢舉黑惡勢力犯罪及「保護傘」線索。
  • 大同檢察機關嚴厲打擊危害食藥安全違法犯罪-山西法制報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劉宏明)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國家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提出「四個最嚴」的要求。為了充分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國部署開展的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大同市檢察機關依法履職,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檢有所應。
  • 關注丨湖北省檢察機關發布司法為民「八件實事」典型案(事)例
    隨著疫情期間常態化管控,監管場所始終採取最嚴格的管控措施,這使得傳統線下面對面律師會見因疫情而「停擺」,造成了當事人訴訟權利受到影響。荊州市檢察機關案管部門積極應對,始終堅持疫情防控、案件管理、律師接待多管齊下,充分發揮案管部門業務管理樞紐職能作用,以點帶面,主動靠前,統籌協調內外部關係,藉助檢察專網、遠程提訊系統實現律師「雲會見」。
  • 檢察機關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由於該案涉及負有行政監管職責的部門多且存在職能交叉,敦煌市院於2020年1月15日採取公開宣告的方式分別向負有直接監管責任的敦煌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敦煌市自然資源局、敦煌市應急管理局、酒泉市生態環境局敦煌分局等4家行政單位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要求各單位依據職責對敦煌莫高窟建設控制地帶內設置的石料廠和砂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對石料廠採用的爆破、挖掘作業等活動責令停止,並進行限期治理和拆遷整改,儘快消除文物和環境安全風險隱患
  • 全國檢察機關去年監督糾正監獄刑罰執行和監管執法活動存在問題...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記者劉奕湛)記者8日從最高檢獲悉,截至2019年底,全國檢察機關共有324個檢察院對665個監獄開展2234次巡迴檢察,發現監獄在刑罰執行和監管執法活動中存在的問題17514個,發出檢察建議書2899份、糾正違法通知書1491份,監督糾正14721個。
  • 馬勇:環境公益訴訟中檢察機關與社會組織的協調和聯動 | 「檢察...
    在海南,我們提了一起關於穿山甲的公益訴訟,在這起訴訟當中,我們是從檢察院方面獲得該案件信息的,但起初檢察院並未馬上支持訴訟;後來我們在推進案件的過程中做了一些工作,這時候檢察院發現案件值得做出支持,因此決定成為該案件的支持起訴單位。目前綠髮會有一百多起公益訴訟案件,有十多起案件得到了檢察機關的支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