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的新片,是下一部《寄生蟲》?

2020-12-21 騰訊網

前段時間,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終於有了拍新作的消息。

是枝裕和的新作《中間人》(暫譯)將與韓國演員宋康昊、裴鬥娜、姜東元合作,影片由CJ娛樂負責發行,故事講述沒有條件養育孩子的人,將孩子放入特殊的育兒箱,隨之丟棄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故事是是枝裕和擅長的家庭關係,不過這次豪華的陣容也是讓不少影迷充滿了期待。

在上一部作品《真相》拍了一部英語/法語的作品之後,是枝裕和這次依然沒有「回歸日語」,轉而挑戰韓語片,是枝裕和會成為「真·國際大導」嗎?

咱先聊聊,是枝裕和挑戰韓語片,這事靠譜嗎?

其實嚴格說起來,這也不是是枝裕和第一次和韓國演員合作了,2009年的《空氣人偶》就是由裴鬥娜主演,同時提名了當年的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

當年的裴鬥娜已經是非常亮眼的年輕演員,十年之後,裴鬥娜不僅從韓國發展到了日本,還邁著大步闖進好萊塢,和沃卓斯基姐妹合作了《超感獵殺》《雲圖》《木星上行》等作品。

無論是表演經驗還是獨特的氣質魅力,都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和是枝導演暌違十年的重逢,相當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作為「忠武路三駕馬車」之一,宋康昊的實力大家都有目共睹,在《寄生蟲》之後更是成為全世界影迷都認識的「熟面孔」

金棕櫚+奧斯卡,名導+影帝的組合,這部新片顯然是想在《寄生蟲》之後繼續衝擊國際獎項。再加上CJ娛樂運作《寄生蟲》的公關經驗,或許這次跨國合作還有更大的野心

不過現在說這些尚且有點早,畢竟整個項目還停留在劇本階段。而且在上一部法語片《真相》雖然集結了凱薩琳·德納芙、朱麗葉·比諾什、伊桑·霍克的超豪華陣容,但是最終呈現的效果只能說勉勉強強,那個威尼斯金獅獎的提名,更像是給這個卡司和合作的「保底獎勵」。

跨文化的創作並非僅僅是把劇本翻譯成外語,邀請知名的演員加盟就可以輕鬆完成的,不同文化之間對於情感、細節、動作和生活氛圍的不同理解都足以讓一個本來優秀的故事變得不倫不類。

《真相》講述的是一堆母女之間的拉扯和角力,對於擅長表現家庭內部關係的是枝裕和來說,這樣的主題幾乎是手到擒來,此前的《如父如子》《比海更深》《海街日記》都涉及到類似主題的表達。

但是到了《真相》,當兩個主角都變成了法國女人,是枝所擅長的日式情感和邏輯似乎並不能像以往一樣發揮作用

這當然不是是枝裕和的錯,事實上,所有試圖跨文化創作的導演都面臨過類似的問題。

2003年,為了紀念小津安二郎100年誕辰,侯孝賢採用日本演員拍攝了日語片《咖啡時光》

此時的侯孝賢,已經拿了5次金棕櫚提名和1座金獅獎,實打實的一流大師,但是在《咖啡時光》的幕後紀錄片中,侯導也無不遺憾地表示:「基本上你去拍跨國不同的文化,是非常難的。你不知道他們的生活細節、慣性種種。」

同處在東亞文化圈,彼此隔閡較少尚且如此,「遠徵」歐洲和好萊塢的難度,當然就更大了。

但是也不是沒有成功的案例,名導阿巴斯是伊朗電影的標誌性人物,在世界影壇也有重要地位。除了我們熟悉的《櫻桃的滋味》《生生長流》等「本土電影」,2010年的法語片《合法副本》不僅拿到金棕櫚提名,還為朱麗葉·比諾什拿到第一座坎城影后。

兩年後,阿巴斯拍了日語片《如沐愛河》,全日本陣容,再次提名金棕櫚。2016年,阿巴斯因病去世,據說他臨終前準備著手拍攝的是一個將在杭州取景的中國故事。

說到「國際化」,當然也不能不提維姆·文德斯,作為一位德國導演,他的作品中包含著德語、法語、英語、土耳其語、西班牙語等各種不同語言,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世界各地

他在東京拍攝關於小津安二郎的紀錄片《尋找小津》,在義大利幫助安東尼奧尼完成遺作《雲上的日子》,《樂士浮生錄》拍攝的是古巴,《德州巴黎》在美國,《裡斯本的故事》自然就在葡萄牙。

或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跨文化」不僅僅是要跨越習慣和語言的障礙,而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好萊塢的輝煌,很大程度上少不了那些在二戰時期避難美國的藝術家們帶來的豐富財富,茂瑙、卓別林、懷爾德、希區柯克;即使在今天,好萊塢也少不了諾蘭、艾默裡奇、李安、「墨西哥三傑」和溫子仁。

是枝裕和的「國際化」,會迎來成功的下一步嗎?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是枝裕和新片首次挑戰執導韓國電影,與《寄生蟲》宋康昊合作
    左上起:是枝裕和、宋康昊,左下起姜棟元、裴鬥娜 憑藉《小偷家族》、《如父如子》等作品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是枝裕和導演第一次挑戰韓國電影《掮客(暫定名)》,與主演
  • 是枝裕和的新片《真相》,究竟有沒有超越《小偷家族》?
    連續兩年,坎城的金棕櫚獎皆獎落亞洲,去年的《寄生蟲》和前年的《小偷家族》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坎城評審似乎偏愛在亞洲電影看到平靜中的野性。或者,戴上「假面」的野性。這從再早一點得獎作品如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和楊德昌的《一一》,當然他倆都得到最佳導演,也有類似傾向。
  • 寄生蟲主演與日本國寶級導演合作,網友:陣容逆天
    據韓國媒體報導,電影《寄生蟲》主演宋康昊與日本國寶級導演是枝裕和將合作新片《經紀人(中間人)》,講述無力撫養孩子的父母將小孩丟棄隨之引發的問題,此外,該片還有韓國知名女演員裴鬥娜、韓國男演員姜棟元等人加盟,網友欣喜感嘆:這陣容簡直逆天。
  • 是枝裕和:穿梭光明與黑暗 送予慰藉與批判的鏡頭詩人
    我全心期待著您的新片早日問世,在世間無數的企盼之上,再添上屬於我的這點小小的心思。」 是枝裕和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專業。1995年的導演處女作《幻之光》,當年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 在隨後的20年穩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細膩而不失力度。
  • 在看完11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後,我為他找到了4個關鍵詞
    71屆坎城電影節是枝裕和憑《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櫚是枝裕和的作品我看過11部,應該是日本導演裡我看的最多的了。在其中總能感覺到那種平淡生活中流轉的溫柔。用四個關鍵詞和大家分享我心中的是枝裕和作品,以這篇小小的文章,聊表喜愛。
  • 終於看到一部新電影啦!宋智孝新片,真的過癮!
    上半年,除了免費的《囧媽》、《大贏家》,還有幾部飲鴆止渴的網大電影,幾乎就沒有別的新片可看了,不過也好,空出時間可以補一補之前落下的想看卻沒時間看的電影。國內的電影沒得盼,國外的呢?因為疫情影響,電影行業也是一灘死水,雖說最近國外的電影院陸續復工,但新片、大片的上線時間還是遙遙無期。不過有總比沒有強,這不,韓國最近的新片《侵入者》,就是一部不錯的選擇。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2018年9月奉俊昊《寄生蟲》殺青,同月是枝裕和的"老搭檔"樹木希林女士去世。樹木希林在是枝裕和電影裡多次出演"母親"類角色,《小偷家族》是她生前最後一部作品。等到奉俊昊騰挪出時間觀看《小偷家族》時,樹木希林已經離開人間。恍若隔世之感,對於電影導演來說則更有感觸。
  • 是枝裕和:依然溫柔注視著普通人的生活
    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老朋友,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電影節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很多人還對《小偷家族》在拿下坎城金棕櫚大獎之後第一時間來到上海記憶猶新,今年,他除了帶來自己的第15部長片《真相》之外,還將在電影節期間開辦大師班。是枝裕和的作品,上承成瀨巳喜男,下啟西川美和,是當代日本影壇的重要一支。
  • 是枝裕和,文學傳統和職業自尊成就的日本電影的「擔綱者」
    而今夏,是枝裕和最新著作《是枝裕和:再次從這裡開始》由東方出版中心引進。7月7日,正值《是枝裕和:再次從這裡開始》新書出版,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人沙丹,與電影學者、是枝裕和導演的朋友支菲娜亮相北京全民閱讀系列活動之一「時間旅行者文藝沙龍」,展開關於是枝裕和新作及電影藝術對談。
  • 《奇蹟》:是枝裕和的鏡頭下的日本,溫情又扎心
    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不管是小津安二郎還是是枝裕和,他們最擅長的是用波瀾不驚的藝術鏡頭,向我們鋪展了日本社會的世態人情。正如2011年上映的電影《奇蹟》,這是一部日本為了紀念九州新幹線開通的專題電影,幸好是是枝裕和拍了,才能讓我們看到了商業片之下流動的人文情懷。
  • 《寄生蟲》一部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的電影
    當時韓國一年一度極為成功的《寄生蟲》已經播出,就成了朋友們的熱門話題。導演奉俊昊的最新作品《寄生蟲》(Parasite)於2019年5月在坎城電影節首映,好評如潮,並獲得金棕櫚獎。不管是故事,細節,還是人物,《寄生人》都是一部偉大的電影,當然,最精彩的部分是故事本身。這種魅力的關鍵在於《寄生蟲》的敘事風格,它給了觀眾很大的思考空間。電影中的很多地方都是空白的。
  • 夏天到了,看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吧!
    夏天到了,看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吧!如果你看過《小偷家族》,再去看《海街日記》,你一定心中會浮現這樣一個猜想,「這兩個電影的導演,應該是同一個人吧。」這兩部的導演,都是一個叫做是枝裕和的人。除了這兩部,他的作品還包括著名的《步履不停》《無人知曉》。那種平平淡淡,卻時不時會掀起波瀾,在夏天那種燥熱的環境下顯得更加衝突,但是最後又回歸平靜的日式敘事風格,卻往往能更加的引人入勝,仿佛沉浸入那電影中的世界,活成了主人公身邊的一個人。
  • 西川美和:是枝裕和,「導演的導演」
    西川美和:是枝裕和,「導演的導演」 2020-12-07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寄生蟲》的電影空間塑造
    奉俊昊的《寄生蟲》獲得了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又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影片獎。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社交媒體上說:「《寄生蟲》以最獨特的韓國故事打動全世界觀眾,向世界證明了它的力量」。
  • 終於等來了一部生猛好萊塢新片,R級!
    最近,北美院線仍舊處於「停業」的狀態,「至暗時刻」還未過去,曾經是大片一部接一部上映,如今卻幾個月都看不到一部好萊塢大片。越來越多的好萊塢大片選擇通過流媒體平臺播出,最近就出了一個勁爆消息,《哥斯拉大戰金剛》由5月提檔至3月26日上映,哥斯拉和金剛之間的戰鬥提前打響。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美學
    阿牧今天就換種新方式,我會是結合電影內容,並結合是枝裕和的電影元素與風格,進一步來解讀他的整個電影美學的傳承與發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體驗,分享看懂看透一部電影的三個方法。01、早在《無人知曉》中,是枝裕和的電影藝術風格就已形成:用紀錄片中長鏡頭的手法記錄痛苦與歡喜,展現最真實的人性與生活從1995年處女座《幻之光》開始,完成《下一站,天國》、《距離》這早期三部曲,是枝裕和就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但是真正被世人認知到這位日本新時代導演的還是2004年拍完《無人知曉》之後,這部電影也標誌著是枝裕和電影獨特風格的形成。
  • 2020的《寄生蟲》和《愛爾蘭人》在哪裡
    寫在前面又到了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季,《寄生蟲》《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們像是電影為過去一年交出的答卷,用光影承載著我們對電影的熱愛。在去年的藝術電影前瞻中,我們就預測到了《愛爾蘭人》《燃燒女子的肖像》《寄生蟲》這些影片在2019年即將掀起風浪,那今年會有哪些藝術電影最值得期待呢?
  • 長澤雅美帶來了一部爭議巨大的新片!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熱薦電影陳思誠導演的《唐人街探案3》在撤檔春節檔之後,便沒有了最新消息,至今都未公布新檔期,不少影迷都預測,這一部作品極有可能改檔到2021年春節檔上映。《唐人街探案3》是最期待的一部新片之一,可惜現在還不知什麼時候才會上映,在《唐人街探案3》到來前,長澤雅美有一部電影《母親》,爭議巨大的一部新作。《母親》定檔於7月3日在日本上映,還剩一個月的時間,這一部新作由長澤雅美、阿部隆史、奧平大兼、夏帆、皆川猿時等主演。
  • 和《寄生蟲》相比,這部電影更讓人「細思極恐」
    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韓國電影《寄生蟲》一舉擊敗《小丑》、《1917》、《愛爾蘭人》等熱門奪冠種子選手,摘得「最佳影片」桂冠。自奧斯卡金像獎誕生92年來,「最佳影片」的至高榮譽首次授予了一部非英語電影,史無前例,意義非凡!
  • 日本新片展筆記之七:是日本電影式微,還是選片人眼光有問題?
    前者是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的傳記片,後者是一部無釐頭惡搞的鬧劇電影。兩者都不是我的菜,所以看完提不起興致,直到今天才想起來寫幾句評論,不喜勿噴。  傳記電影並不好拍,而畫家的傳記電影尤其難拍。作為美國《生活》雜誌評出的千禧年影響世界的100人中唯一一位日本人,葛飾北齋對日本和世界的影響力毋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