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酒談]血腥瑪麗

2021-02-07 回聲書店

說到血腥瑪麗,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是一款又紅又辣,有如瑪麗一世那樣血腥暴力的一款酒,但確鮮有人知其真正的歷史典故。


總有那麼幾款酒是會讓調酒師小心對待的,血腥瑪麗便是其中之一。對於從未飲過的酒客,調酒師多半會提醒此酒是加了番茄汁和辣醬油的猶如番茄湯一般的飲品,這樣便會有一部分人退卻了。


其實光是名字便會嚇退一些人,而這款酒的發明人當時也是這麼想的。八十年前紐約的瑞吉酒店,調酒師Fernand Petiot,改良了雞尾酒番茄汁伏特加的配方,在原基礎上又添加了胡椒,檸檬汁,鹽以及辣醬油,並命名為血腥瑪麗。當時在瑞吉酒店大受歡迎,但當時「血腥瑪麗」與其酒店高端的身份不相符,便更名為「紅鯛魚」。但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由於當時伏特加在美國並不是很常見,很多調酒師用金酒來代替伏特加來調製紅鯛魚,這個傳統也延續至了今天,很多酒吧用金酒調製的紅鯛魚以來區分血腥瑪麗,其實只要你願意完全可以告訴調酒師來一杯特基拉或是不加酒精的瑪麗系列飲品。

圖文/小剛


血腥瑪麗1934

伏特加45ml

番茄汁60ml

鹽少許

伍斯特沙司(李派林)少許

黑胡椒碎少許

檸檬汁15ml


以上便為血腥瑪麗最原始的配方,理論上是用傾倒法調製最好,但實際操作中,搖和或是攪拌也無妨。


另外,在此酒的推廣周期(1.19-1.26),持此推送至15庫回聲書店點飲此酒可減免15元。

P.S.我們只在17點後供應酒飲。


相關焦點

  • 血腥瑪麗
    ) 」隨後,鏡子裡就會出現一個女人的臉,她就是血腥瑪麗,你可以問她問題,不過她不一定會回答你。血腥瑪麗並不是單獨指某個人或者某隻鬼,而是鏡子裡出現的女人的群體名稱,遇到的血腥瑪麗就好像是抽扭蛋一樣,全憑緣分。運氣好的話,血腥瑪麗會回答你的問題,回答完就會消失。運氣不好的話……或許下一次出現在鏡子裡回答別人問題的,就是你了。
  • 血腥瑪麗為什麼血腥?
    Bloody Mary關於血腥瑪麗的命名,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是認為其靈感來自於英國的女王瑪麗一世。可是,為什麼瑪麗一世是血腥的瑪麗一世呢? 凱薩琳王后被廢,並被驅逐出宮,直到最後含恨而終也沒被允許再見一眼自己的女兒瑪麗。而瑪麗也因為母親被廢,由地位尊崇的長公主,變成了私生女。
  • 《巨像騎士團》血腥瑪麗好用嗎 血腥瑪麗屬性分享
    導 讀 巨像騎士團中有許多的神話故事人物,其中血腥瑪麗就是其中一個。
  • 血腥瑪麗的80年
    這時候伯樂來了,俄羅斯王子Serge Obolensky入住了瑞吉,他聽說了這種酒,一向大膽的他要求Fernand把「紅鯛魚」做得再活潑一點,Fernand於是靈機一動加了些調味料,混合了黑胡椒、辣椒粉、塔巴斯科醬汁、沃賽斯特郡醬汁、檸檬和大量的辣椒醬——聽起來如此黑暗,確定是出於調酒師的專業而不是和王子有仇嗎?
  • 來巴黎這家百年雞尾酒吧,嘗嘗世界上第一杯「血腥瑪麗」的味道
    圖片來自網絡▣ 血腥瑪麗(Bloody Mary)都聽過吧?▣ 關於「血腥瑪麗」名字的傳說和由來估計大家也都有所了解,16世紀心狠手辣的英國女王瑪麗一世,為了復興天主教大肆殺戮新教徒,因此得名「血腥瑪麗」。
  • 瑪麗一世為何被稱為「血腥瑪麗」?
    瑪麗一世是從小缺愛的女孩,父母失敗的婚姻讓她嘗盡艱辛,父親亨利八世讓她過著女僕般的生活,被流放的母親凱薩琳只能和她信件交流。瑪麗孤寂地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天主教信仰是她唯一的精神依靠,陪伴她度過一個個黑夜。
  • 血腥瑪麗(Bloody Mary)
    血腥瑪麗的原型為瑪麗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任君主,極其虔誠的天主教徒。 她曾經努力把英國從新教恢復到羅馬天主教。為此,她曾處決了差不多三百個反對者。而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從此以後,Bloody Mary在英語中就成了女巫的同義詞。
  • 血腥瑪麗,那一抹鮮血的味道
    傳說中的血腥瑪麗,是中世紀的一位被污衊為女巫而蒙冤燒死的美麗少女。還有一個經典通靈遊戲,據說半夜十二點在洗手間的鏡子前點燃蠟燭,呼喚血腥瑪麗,就可以招來她的惡靈。至於惡靈來了之後會怎樣,就自求多福吧。有人說她可以幫助召喚者實現願望,也有人說她讓召喚者死的很慘。
  • 技術的力量 : 血腥瑪麗從瘋狂到回歸
    它的裝飾版本繁多,從芹菜到泡菜、炸雞甚至是龍蝦,一些血腥瑪麗外觀複雜得像精心擺盤的大菜。在國外,血腥瑪麗是家喻戶曉的早午餐飲料,番茄汁、伍斯特郡醬、辣椒油、芹菜鹽等成分讓它有「液體沙拉」之稱。這是最接近食物的一種雞尾酒,這一切從它誕生之初就註定如此。關於血腥瑪麗的名字和作者一直都有許多爭議。
  • 讓調酒師進階為廚師的血腥瑪麗
    血腥瑪麗(Bloody Mary)就是這樣的一杯雞尾酒,或者說是一道流動的菜品。曾經最不喜歡做的雞尾酒是長島冰茶、莫吉託和血腥瑪麗,而最糟糕的就是幾乎每一位跨進酒吧大門的顧客都會選擇其中之一。這三款雞尾酒似乎就是雞尾酒界中的頭牌,誰都想點一下。
  • 調酒學院013-血腥瑪麗(Bloody Mary)
    為什麼一本1975年才出版的自傳,敘述的內容可以被列為血腥瑪麗可能的發源之一?因為血腥瑪麗的基底(伏特加+蕃茄汁),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出現在1939年的八卦刊物「This New York」,作家Lucius Beebe在裡面提到了血腥瑪麗這杯酒,也提到了喬治。
  • Bloody Mary 血腥瑪麗:擁有恐怖傳說的雞尾酒
    作為不得不喝的一款重口味雞尾酒,今天就讓我們聊一聊血腥瑪麗(Bloody Mary),這款雞尾酒的前世今生。  關於血腥瑪麗(Bloody Mary)的詭異傳說  血腥瑪麗的第二個形象是16世紀中葉的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瑪麗當政時,為了復興天主教而迫害了一大批新教教徒。人們就把她叫做「血腥瑪麗」。  傳說,夜半十二點,獨自走到昏暗的浴室,在鏡子和你之間點燃一根蠟燭,對著鏡子默念三遍「I believe Bloody Mary(我相信血腥瑪麗)」,你就能召喚到「血腥瑪麗」。
  • 調酒筆記丨血腥瑪麗(Bloody Mary)
    血腥瑪麗(Bloody Mary)
  • 血腥瑪麗雞尾酒-可不是人人都能喝的!
    作為不得不喝的一款重口味雞尾酒,今天捷捷藍調就和大家聊一聊血腥瑪麗,這款雞尾酒的前世今生。  血腥瑪麗的詭異傳說    傳送血腥瑪麗的原型是18世紀時的匈牙利絕世美女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有一個恐怖的美麗秘方:用純潔少女的鮮血沐浴。70年來這位美女的肌膚一如初生的嬰兒辦細膩柔滑有光澤。
  • 瑪麗一世因殘酷鎮壓新教徒得到「血腥瑪麗」的稱呼
    也因此瑪麗一世被稱作「血腥瑪麗」,甚至變成女巫代名詞。 亨利八世因為進行宗教改革,並且連續更換六名王后而聞名於世。他的第一位王后就是西班牙公主阿拉貢的凱薩琳,也就是瑪麗一世的生母。由於凱薩琳一直沒能生育男嗣,想要個男性繼承人的亨利八世便想與之離婚。
  • 全世界最複雜的雞尾酒——血腥瑪麗(Bloody Mary)
    >Harry’s New York Bar自認為是血腥瑪麗發源地,St.Regis Hotel則宣稱弗南德還在巴黎工作時,血腥瑪麗並沒有其他調味料,只有伏特加與蕃茄汁以1:1的比例調製,而且剛出現在紐約時並沒有很受歡迎…1934年,俄羅斯王子Serge Obolensky到了King Cole Bar作客,
  • 召喚邪靈:扒一扒通靈遊戲血腥瑪麗
    儘管對於這種通靈遊戲也有科學的解釋,認為其只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長時間凝視鏡子所產生的幻覺,且通常情況下這些幻覺都會是扭曲的恐怖畫面;但即便如此這種通靈遊戲依舊流傳了數百年,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遊戲性質也從最開始的佔卜演變到後來的召喚惡靈血腥瑪麗,甚至還因此得到了歐美地區的許多年輕人追捧,以希望能一睹血腥瑪麗的真容。那血腥瑪麗究竟又是何方神聖?
  • 這一杯血腥瑪麗,你可以當飯吃!
    如果問你知道幾種雞尾酒,「血腥瑪麗(Bloody Mary)」一定榜上有名。即使你從來沒喝過,你也能從其他人的口中,或者電視、雜誌、書籍中偶遇過它的名字。▼但其實血腥瑪麗在成為雞尾酒的名字前,有一段黑暗的的傳說。
  • 在萬聖節當晚探索「血腥瑪麗」的神秘面目
    在西方,一種名為「血腥瑪麗」的通靈遊戲非常受少女們的歡迎。以下配圖可能引起不適,請酌情觀看遊戲玩法如下:獨自走進漆黑的浴室並鎖上門,面對著鏡子,在鏡子和自己之間點燃一根蠟燭;閉上眼睛、集中注意力、對著鏡子默念三遍「I believe bloody mary (我信仰血腥瑪麗)。」
  • 血腥瑪麗/Bloody Mary | 悲情英女王的變味兒傳說
    旅讀時間 | 第7期坐標:英國一杯「血腥瑪麗」背後的故事閱讀時間:5分鐘有這樣一杯雞尾酒,番茄汁是它的低味,甚至會用芹菜和胡蘿蔔加以點綴,看起來詭異另類,喝起來需要勇氣,它就是酒界奇葩,史上最有故事的雞尾酒——「血腥瑪麗」這個血淋淋名字,總是勾起人們對這杯奇葩飲料背景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