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全國各地鳥類比賽陸續開羅,陽光鳥會積極參與,和各地鳥會互相交流鳥類保育的經驗。
11月4日,我代表廣州陽光鳥會參加第四屆廣西龍州鳥賽,心中既緊張期待又忐忑不安。我所在的隊伍叫粵桂猛禽隊,另外兩名隊員是來自廣西北海觀鳥會的獨行遠方和廣東茂名觀鳥會的樂兒。報到後,組委會安排了隆重熱烈的開幕式,5日上午是朱雀會的年會,下午2點比賽就正式開始啦,一直到7日下午才結束,歷時兩天半。我第一次參加的觀鳥比賽竟然是「史上最虐」的龍州鳥賽,在我的觀鳥之路上留下難忘的回憶。
龍州弄崗是喀斯特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達8000公頃,動植物資源豐富,熱帶雨林稠密,鳥類很多,但分布太廣,鳥兒能見度低。這次比賽總共8條線路,我們抽籤第一天是2號線,隴亨屯-隴古屯,隴亨屯剛好是我們住的地方,我們入住的農大海客棧,老闆阿海原來是我一年前就加了微信的「好友」,真的太巧了!組委會安排的司機兼鳥導一接上我們就聊開了弄崗的鳥兒,弄崗的鳥導是經過專業培訓過的,熟悉當地觀鳥線路及鳥況,而且都是找鳥的好手,更是當地的鳥類保護者和宣傳者!因為修路,從縣城到隴亨屯要二個多小時。到客棧放好行李,我們馬上行動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天氣熱還是林子太大,走了好長一段上坡路,竟然一隻鳥也沒見著!偶爾傳來幾聲鳥叫,但我們也不會聽音辨鳥,就算熟點的太接近的鳥叫聲又不能確定,鳥導看著也替我們心急,問我們要不要進森林裡去找鳥,但特別難走還有很多蚊蟲,我們異口同聲,堅定地說「要」。
右起:馮麗、獨行遠方、樂兒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馮麗攝
一直森林中穿越到6點鐘,天黑下來了才拍到並記錄了7種鳥,紅耳鵯、白鶺鴒、白尾藍地鴝、紅頭穗鶥、淡眉雀鶥、赤紅山椒鳥、鳳頭蜂鷹,跟我們預期的差太遠了,但是我的內心還是很滿足和欣喜的,因為除了白鶺鴒和紅耳鵯見過之外,其他這幾種都是我第一次見到的鳥。在我眼中,它們是那麼的珍貴、漂亮。晩餐時我們跟同住的另一隊聊了一下他們的戰況,他們去的6號水口邊境線一下就記錄了30多種鳥類、讓我們既羨慕又期待!
白腰鵲鴝 馮麗
白尾藍地鴝 馮麗
龍州還有很多漂亮的蝴蝶 馮麗
賽事的最後一天我們才去的邊境線,因路程有點遠而且正在修路,到達時已近中午,下午5點又要回程,而且6點前要完成所有鳥類的上傳、所以當天我們也只觀看到了9種鳥、加上第一天的7種和第二天的14種鳥,我們終於湊齊30種鳥類,當中包括了明星鳥弄崗穗鶥。二天半的賽事在緊張又興奮中結束了,我們把所有的線路都走了一遍,因為我說過,不久一定會再來的。隊友獨行遠方不但教我們如何望遠鏡,又教我們如何用相機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光線和角度進行拍鳥,還全程細心無微不致照顧從來沒有野外拍鳥經歷的我們,我們隊上傳的鳥類都是不怕答辨的,因為我們都有拍照為證的哦!雖然觀鳥和拍鳥的種類我們不太多,但是我覺得我的收穫卻是最大的,閉幕式最後還有一個大大的驚喜等著我們,因為我們隊預測205種,和比賽所有隊伍記錄鳥種總數203種最接近,拿了「最佳預測獎」。
獲最佳預測獎
本次觀鳥比賽給我印象最深是朱雀會的橘樹老師和徐萌老師,二位老師年近70歲,還在組織觀鳥比賽、鳥類調查,為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而羅坑愛鳥會的番茄蛋、長沙心近自然工作室的小帥哥、中山大學的研究生梁智健等等幾位小年輕,小小年紀已是觀鳥老手,也為各地的鳥類和生態保護做著貢獻,我們大自然的生態保護生力軍一定會越來越龐大的。特別感謝二位同隊的小夥伴、更要感謝朱雀會、感謝廣州陽光鳥會,感謝龍州、感謝弄崗,我一定會再回來的。
閉幕式最有特色的簸箕宴馮麗
附:弄崗常見鳥種及觀鳥線路
弄崗穗鶥、藍背八色鶇、印支綠鵲、白翅藍鵲、冕雀、紅原雞、白眉棕啄木鳥、黃嘴慄啄木鳥、綠嘴地鵑、黑喉噪鶥、黑頭穗鶥、斑頸穗鶥、長嘴鉤嘴鶥、紋胸巨鶥、紅頂鶥、短尾鷦鶥、棕胸雅鶥、白腹鳳鶥、白腰鵲鴝、白尾藍地鴝、白喉扇尾鶲、壽帶、黑枕王鶲、方尾鶲、山藍仙鶲、白眉姬鶲、銅藍鶲、黑冠黃鵯、白喉冠鵯、黃腹鶲鶯、黃腹花蜜鳥、灰巖柳鶯、鳳頭鵐、金眼鶥雀、鳳頭蜂鷹、褐冠鵑隼、暗冕山鷦鶯、金頭縫葉鶯等等。
主要的觀鳥線路:
1號線:弄崗保護區弄崗站3號界碑5號界碑
2號線:逐卜鄉隴亨屯——隴古屯
3號線:汪那屯,附近河流延伸至坡那村派母屯
4號線:逐卜鄉埂宜屯——崇德村
5號線:隴麥祖屯——隴江屯
6號線:水口鎮中越邊界河及下凍鎮布局及那花村沿途
7號線:上降鄉鴨水村江龍屯
8號線:逐卜鄉弄崗村派母屯
9號線:備選 彬橋鄉大青山(龍州最高峰、邊境界山)
文: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