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30, 2020
新妹想知道,你們的危機感來自哪裡?
脫髮?單身?貧窮?無知?迷茫?生病?
一事無成?父母老去?銀行卡餘額?
在新妹看來當下大多數人有以下這六大頹廢表現:
1、娛樂遊戲遠超該有的限度;
2、長期性的熬夜而不是用來自我提升;
3、習慣葛優躺,無盡的刷抖音等各種社交娛樂軟體;
4、絕大多數人都躺在自己安逸的舒適圈裡;
5、有危機感和改變的欲望,卻遲遲邁不出改變的步伐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6、事情永遠都是以後再說,等會兒再做,過著一種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生活狀態。
怎麼樣,說的是不是你本人?
現在快生活節奏、高負荷生活壓力讓大多數人想要逃離,尋求一個安穩舒適的圈子。
但是長時間的安於現狀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很容易陷入「溫水煮青蛙」的困境。
—
成年人的世界
每個人都是劫後餘生O
有多少人因為疫情原因而失去工作,原本的生活安排都被打亂;又有多少人在這期間抓住機會,因此自救!
疫情期間各大平臺掀起了一波直播帶貨的熱潮,無論是明星、主持人還是網紅小主播、普通人都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業。
羅永浩抖音直播首秀3小時帶貨1.1億;央視主持人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人一起直播,3小時帶貨超過了五億;
董明珠在抖音直播首秀,由於放不開導致「撲街」,帶貨22.53萬元,後越戰越勇,5月10日在快手直播帶貨3.1億,5月10日轉戰淘寶直播,一分鐘帶貨1200萬元,在京東直播帶貨7.03億。
被網友稱:「流水的直播帶貨平臺,鐵打的董明珠。」
5月9日劉濤入職阿里成為聚划算官方優選官,14日化名「劉一刀」在淘寶開啟直播首秀,4小時交易總額1.48億。
或許你會說這些都是明星效應,但是他們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成功的,這個社會很殘酷又很現實,如果不曾拼盡全力,他們也成為不了現在的自己。
李佳琦,月入7位數,年入千萬,有人說他是拼命三郎,可以365天連軸轉,全年無休,忙到沒朋友。
但其實驅動他的是他強烈的危機感。
在一次採訪中,李佳琦就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人不可能一輩子都火,我這兩年感覺已經把我這輩子所有的運氣都已經用完了,我會有一點點害怕。」
他知道沒有哪一個風口會永遠存在,也沒有哪一個人會永遠紅下去。
所以他時刻保持著一種強烈的危機感:「我是一個特別有危機感的人,我喜歡把身邊所有會對我造成威脅的危機感,全部吸收到自己身上,然後一個一個去解決。」
他深知自己的下坡路終有一天會到來,只有提前準備,為未來鋪好後路,才不至於摔得那麼慘。
「成年人的世界,每個人都是劫後餘生。」
—
真正的強者
永遠時刻保持危機感O
任正非曾發表了一篇《華為的冬天》的文章。
文章的一開頭,寫的就是:「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
記得,文章中還有一段他特意強調的話,他說: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事實證明,聰明的人,絕不僅僅只會看到眼下的利益,更會著眼於未來。
海爾的創始人張瑞敏曾說:「我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比爾蓋茨也常說:「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
儘管美團越來越大,但王興的危機感似乎一直沒有減弱:「整個世界變化越來越快,如果你認為某一個時間點你可以高枕無憂的話,基本上你離死不遠了。」
這些知名企業家,幾乎都會對自身企業,時刻保持著危機感。
這也是他們能成為知名品牌的原因之一。
社會環境瞬息萬變,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更是時刻都處於危機之中。
而真正的強者,永遠是那些時刻保持著危機感的人。
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在面對未知事物時,有更多的安全感。
—
我消滅你,與你無關O
現在的年輕人總是會被定義上各種標籤,佛系青年、文藝青年、有框青年、蝸牛青年、斜槓青年等等,更多時候這些標籤還是會形成一定的偏見和誤解。
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甚至想要走一條怎樣的路,都不必給自己設限。
很多職場上的前輩可能會說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辭職,不滿意就換工作,覺得年輕人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
其實在新妹看來,或許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表面,我們也會為了生活焦頭爛額,但表面可能依然平靜如水。
你說我們沒有危機感,怎麼可能呢!
上學的時候我們害怕成績不好,總是被比較,考不上好的學校;進了社會我們擔心自己能力不夠,找不到好的工作。
我們之所以可以灑脫的說「拜拜」,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不用養家;
更大的一個層面是因為目前的圈子不適合自己,我們害怕在當前的位置看不到前途,每天迷茫又無助,過著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生活,所以想要尋求改變,進行不斷的嘗試,更好的提升自己。
記得張泉林的一句名言:「時代拋棄你時,連聲再見都不會說。」《三體》中說:「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我們都不想做被時代所拋棄的那一個,所以要時刻保持危機感,是動力,也是新生。
寫
在
最
後
O
渡邊淳在《失樂園》裡提到:「不管活到什麼歲數,總有太多思索、煩惱與迷惘。一個人如果失去這些,安於現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青春的完結。」
危機並不是中年人的標配,少年、青年、老年每個年齡階段都有不同危機,有些人在面對問題時,總是逃避、又懶又喪,有些人樂於面對,將危機化為人生的機遇。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不管你曾經有多輝煌,只要你安於現狀,沒有危機意識,總有一天,時代會狠狠將你拋棄。
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經常會覺得時間不夠用,想要學習的東西太多,而一旦停止學習,就好像產生很大的損失。
其他人都在奔跑,你如果停下來,世界就會在別人的奔跑中換了樣貌。
目前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自動配送、自動駕駛等等,每個職位都有面臨著被取代的危機,我們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升職加薪。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對生活充滿危機感,才是生活裡所應該追求的穩定。
THE END
點「在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