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佛系」毀掉的4億中國年輕人

2020-12-16 騰訊網

May. 30, 2020

新妹想知道,你們的危機感來自哪裡?

脫髮?單身?貧窮?無知?迷茫?生病?

一事無成?父母老去?銀行卡餘額?

在新妹看來當下大多數人有以下這六大頹廢表現:

1、娛樂遊戲遠超該有的限度;

2、長期性的熬夜而不是用來自我提升;

3、習慣葛優躺,無盡的刷抖音等各種社交娛樂軟體;

4、絕大多數人都躺在自己安逸的舒適圈裡;

5、有危機感和改變的欲望,卻遲遲邁不出改變的步伐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6、事情永遠都是以後再說,等會兒再做,過著一種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生活狀態。

怎麼樣,說的是不是你本人?

現在快生活節奏、高負荷生活壓力讓大多數人想要逃離,尋求一個安穩舒適的圈子。

但是長時間的安於現狀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很容易陷入「溫水煮青蛙」的困境。

成年人的世界

每個人都是劫後餘生O

有多少人因為疫情原因而失去工作,原本的生活安排都被打亂;又有多少人在這期間抓住機會,因此自救!

疫情期間各大平臺掀起了一波直播帶貨的熱潮,無論是明星、主持人還是網紅小主播、普通人都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業。

羅永浩抖音直播首秀3小時帶貨1.1億;央視主持人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人一起直播,3小時帶貨超過了五億;

董明珠在抖音直播首秀,由於放不開導致「撲街」,帶貨22.53萬元,後越戰越勇,5月10日在快手直播帶貨3.1億,5月10日轉戰淘寶直播,一分鐘帶貨1200萬元,在京東直播帶貨7.03億。

被網友稱:「流水的直播帶貨平臺,鐵打的董明珠。」

5月9日劉濤入職阿里成為聚划算官方優選官,14日化名「劉一刀」在淘寶開啟直播首秀,4小時交易總額1.48億。

或許你會說這些都是明星效應,但是他們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成功的,這個社會很殘酷又很現實,如果不曾拼盡全力,他們也成為不了現在的自己。

李佳琦,月入7位數,年入千萬,有人說他是拼命三郎,可以365天連軸轉,全年無休,忙到沒朋友。

但其實驅動他的是他強烈的危機感。

在一次採訪中,李佳琦就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人不可能一輩子都火,我這兩年感覺已經把我這輩子所有的運氣都已經用完了,我會有一點點害怕。」

他知道沒有哪一個風口會永遠存在,也沒有哪一個人會永遠紅下去。

所以他時刻保持著一種強烈的危機感:「我是一個特別有危機感的人,我喜歡把身邊所有會對我造成威脅的危機感,全部吸收到自己身上,然後一個一個去解決。」

他深知自己的下坡路終有一天會到來,只有提前準備,為未來鋪好後路,才不至於摔得那麼慘。

「成年人的世界,每個人都是劫後餘生。」

真正的強者

永遠時刻保持危機感O

任正非曾發表了一篇《華為的冬天》的文章。

文章的一開頭,寫的就是:「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

記得,文章中還有一段他特意強調的話,他說: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事實證明,聰明的人,絕不僅僅只會看到眼下的利益,更會著眼於未來。

海爾的創始人張瑞敏曾說:「我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比爾蓋茨也常說:「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

儘管美團越來越大,但王興的危機感似乎一直沒有減弱:「整個世界變化越來越快,如果你認為某一個時間點你可以高枕無憂的話,基本上你離死不遠了。」

這些知名企業家,幾乎都會對自身企業,時刻保持著危機感。

這也是他們能成為知名品牌的原因之一。

社會環境瞬息萬變,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更是時刻都處於危機之中。

而真正的強者,永遠是那些時刻保持著危機感的人。

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在面對未知事物時,有更多的安全感。

我消滅你,與你無關O

現在的年輕人總是會被定義上各種標籤,佛系青年、文藝青年、有框青年、蝸牛青年、斜槓青年等等,更多時候這些標籤還是會形成一定的偏見和誤解。

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甚至想要走一條怎樣的路,都不必給自己設限。

很多職場上的前輩可能會說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辭職,不滿意就換工作,覺得年輕人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

其實在新妹看來,或許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表面,我們也會為了生活焦頭爛額,但表面可能依然平靜如水。

你說我們沒有危機感,怎麼可能呢!

上學的時候我們害怕成績不好,總是被比較,考不上好的學校;進了社會我們擔心自己能力不夠,找不到好的工作。

我們之所以可以灑脫的說「拜拜」,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不用養家;

更大的一個層面是因為目前的圈子不適合自己,我們害怕在當前的位置看不到前途,每天迷茫又無助,過著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生活,所以想要尋求改變,進行不斷的嘗試,更好的提升自己。

記得張泉林的一句名言:「時代拋棄你時,連聲再見都不會說。」《三體》中說:「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我們都不想做被時代所拋棄的那一個,所以要時刻保持危機感,是動力,也是新生。

O

渡邊淳在《失樂園》裡提到:「不管活到什麼歲數,總有太多思索、煩惱與迷惘。一個人如果失去這些,安於現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青春的完結。」

危機並不是中年人的標配,少年、青年、老年每個年齡階段都有不同危機,有些人在面對問題時,總是逃避、又懶又喪,有些人樂於面對,將危機化為人生的機遇。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不管你曾經有多輝煌,只要你安於現狀,沒有危機意識,總有一天,時代會狠狠將你拋棄。

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經常會覺得時間不夠用,想要學習的東西太多,而一旦停止學習,就好像產生很大的損失。

其他人都在奔跑,你如果停下來,世界就會在別人的奔跑中換了樣貌。

目前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自動配送、自動駕駛等等,每個職位都有面臨著被取代的危機,我們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升職加薪。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對生活充滿危機感,才是生活裡所應該追求的穩定。

THE END

點「在看」再走

相關焦點

  • 被「佛系愛情」毀掉的年輕人!
    本來也曾滿含誠意的一方,在對方的「佛系」態度下,披上了自我防禦的「盔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身邊很多人,都對愛情持著一種「有也行,沒有也罷」的態度。佛系愛情,開始逐漸成為現在男女感情的常態。所謂佛系愛情,無非就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後的妥協。確切地說,佛系愛情是一種自我保護,怕受傷害而不敢付出,繼而演變成愛情中的行屍走肉,失去愛的能力。
  • 當代年輕人的「佛系」,不過是現在社會高房價之下的惡果
    所謂的佛系,也只是絕望到最頂點的選擇,而非智慧,背後暗含的是深深的無奈。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就直言揭露,高房價正在毀掉無數年輕人的愛情,毀滅了年輕人的想像力。
  • 這個社會有多少年輕人是被逼「佛系」的?
    佛系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該詞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女子」「佛系子女」「佛系父母」「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乘客」「佛系學生」「佛系購物」「佛繫戀愛」「佛系飲食」等一系列的詞語。2018年12月19日,佛系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為什麼會出現「佛系」?
  • 年輕人,不能活得太佛系
    網上總是能聽到類似這樣的聲音:現在的年輕人真的不行,上班沒有長性,不想幹了,就動不動的辭職。 還有人說:這一代年輕人,特別是90後,真是活得太佛系。
  • 這屆年輕人,該不該佛系?
    因為,有錢人才有資格說錢不重要,有錢人才可以佛系。何為「佛系」?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狀態淡薄的像一尊「佛」。什麼意思呢?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看淡一切,萬物皆空,不動怒、不吵架,一切隨緣,以平靜的心態笑看雲起雲落。
  • 不結婚不生娃不出門,中國80、90後年輕人進入「佛系」低欲望社會
    並且不管父母怎麼催都無濟於事,所以網絡中也是有著「懶婚」這一個熱詞,從民政部門公布的「31年中國人婚姻數據」就可以發現,年輕人的結婚率持續的下降,即使國家已經開放了二胎政策,可還是沒有能夠挽救中國的生育率,而即使現在有些年輕人結婚了,可是結婚之後卻又不想生孩子,目前的年輕人也是患上了「三不」,不結婚不生娃不出門。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佛系了
    佛系年青年這個詞可以說是非常扎心的一個詞了,為什麼會出現這個事情呢?今天衢州人才網就來說說這個事情。 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年輕人會變得佛系,從出生開始由於計劃生育的執行人們大多都只有一個小孩,每個小孩都受到家裡的寵愛,但是他們真的就過的好嗎?
  • 你還在佛系嗎?該怎麼看待現在年輕人的佛系生活
    不知道怎麼回事現在的網絡流行一種佛系的生活態度,讓一些家長感到很苦惱。每到放假孩子待在家裡,讓家長們大倒苦水。很多家長一見面就是寒暄幾句,然後就往孩子方面拐。唉呀,你家孩子去學校了沒有,我家的孩子還沒去啊。不得了啊,你知道他在家都幹些什麼嗎?我真的是看到他就煩。
  • 為什麼說高房價「毀掉」年輕人?三大「危害」被批評!
    高房價舉世聞名,可以說中國的房價是世界上最高的,而且房價的上漲也帶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但是也給老百姓特別是年輕人帶來了很多痛苦,有人甚至說,高房價正在毀掉年輕人,其實這話也不能說不對,那麼為什麼說高房價「毀掉」年輕人呢?主要有三個方面!
  • 你說奶茶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健康,請問肉包子同意嗎?
    網上無數的媒體自媒體,發了數不清的「奶茶毀掉」系列文章: 《奶茶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健康》、《奶茶正在毀掉中國孩子的健康》、《奶茶,正在毀掉中國的三代人》、《被奶茶毀掉的中國女孩》---,諸如此類。
  • 全國政協委員張頤武:佛系文化影響社會發展 年輕人要有奮鬥精神
    張頤武認為,現在中國的經濟成長以後,中等收入的青年群體越來越多,他們衣食無憂。而且由於自身家庭經濟條件不錯,保障了青年人的生活,青年人對未來的生活沒有很大的焦慮,就不會產生很強的奮鬥精神。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賀卓輝 見習記者 何欣)「雖然佛系文化有它的價值,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也要有奮鬥的精神。」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頤武 圖片來自網絡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
  • 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佛系了,這是所謂的心態好,還是不思進取呢!
    如今碰見很多年輕人都越來越佛系,不管你面對工作還是生活總有一種隨緣感覺,好像是不管什麼事情仿佛早就註定好,我只要慢慢等發生就好了,大有生死早已安排好,我在努力都沒有用,你就順其自然的發生,我也坦蕩的接受,這種佛系的感覺讓人總有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感覺對方不是年輕而是一個把事實都看透的老和尚
  • 為什麼都說現在90後都變成了佛系?
    曾經很多人把90後比作叛逆的一代,甚至有人說是毀掉的一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很多人發現90後友變成了佛系的一代。然而怎麼叫佛系的一代呢?戀愛佛系,隨緣隨機當現今的90後大部分早已經歷過多次戀愛了,然後很多90後戀愛觀就這樣一點一點被消磨成佛系狀態了。甚至前一陣我與一位98年的小妹妹聊天時,她的一句話讓我很震驚,她說在她眼裡戀愛就是兩個人搭夥過日子。
  • 當代佛系青年現狀:戀愛隨緣,一心賺錢
    佛系。什麼是「佛系」用一段話來描述佛系的含義:不發、不評、不轉;不撕、不怒、不傳。一切愛豆,皆是虛妄;種種謠言,過眼雲煙;熱搜熱榜,不過夢幻泡影;明星劈腿,菩提靜靜吃瓜;自在刷新,歡喜圓如。隨緣點讚,善哉善哉。
  • 哈弗F不佛系:年輕人,還是狂一點比較好
    與「國民神車」哈弗H6不同的是,哈弗F系定位於智能潮品SUV,是一個專門針對年輕人市場而設計的譜系,擁有年輕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新生代基因。哈弗F系車型的誕生,改變了很多年輕人對於SUV車型的固有印象,它用更鮮活的方式讓哈弗這個品牌更加年輕化。徵戰海外 奠定領導者地位當哈弗將定位升級為「中國全球SUV領導者」之後,它也在一步步拓展自己的海外市場。
  • 佛系青年不可取
    每個人都有一種生活態度,對於佛系青年在這個大千世界裡也無可厚非。但如何追究一下佛系的形成,也許對佛系這樣的人生態度並不贊同。佛系,該詞最早來源於日本,2014年,日本雜誌介紹最近流行的一種男性新品種——佛系男子。
  • 佛系追星、佛系愛豆,最近爆紅的「佛系」到底什麼意思?
    好了好了,「佛系」這個詞兒簡直是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指南了。這個詞兒的大概意思是:無欲無求,不爭不搶,看淡一切,love & peace,皈依我佛。化用到我們娛樂圈的說法就是——佛系追星,佛系吃瓜,佛系愛豆。
  • 奶茶毀掉中國年輕人的四大真相!
    可是今天,我們不敢再說這樣的話,因為中國儼然已經與美國一樣,成了一個「高熱量」與「肥胖」國度。許許多多年輕人,都習慣飯後來杯奶茶、出門聚會來杯奶茶、看電影來杯奶茶;瓶裝的、現調的、各種網紅店藉由媒體造勢層出不窮。現在的奶茶不僅僅是當初打廣告的香飄飄了,還有一點點、皇茶、鹿角巷、喜茶等等.「網紅茶」喜茶,一個門店一天就能賣出幾千杯,買奶茶的年輕人通常要等上2-3個小時,卻仍然樂此不疲。
  • 當代年輕人的特徵在娛樂圈是如何體現,來看看秦牛正威的佛系
    秦牛正威也是被很多網友稱作是佛系選秀。今日秦牛正威也是在微博發文感謝很多人,並表示自己一直以來都是比較沉默的人,而參加《青春有你》讓她走出了舒適圈,更是讓她能夠去重塑自己。這和當下很多年輕人很是相像,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對於很多的90後甚至00後要求都更加嚴格,這也使得很多年輕人性格更加沉穩,甚至在外人看來是沉默少言。
  • 透視日本「平成廢宅」和中國「佛系青年」的差距
    作者 | 孫瑞希01中國青年會成為下一屆「平成廢宅」嗎?平成廢宅是統稱日本平成年間,年輕人的一種特質。他們不關心恢弘的時代命題,沒有努力奮鬥的欲望。他們不結婚,不買房,只喜歡宅在家裡,安安靜靜做一條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