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g細胞治療:臨床現狀及全新工程策略

2021-03-01 閒談 Immunology

調節性T細胞(Treg)生物學簡介

調節性T細胞的主要功能還是免疫抑制,包括分泌抑制性因子,免疫抑制受體(免疫檢查點)等。之前已經寫過多篇文章,不做贅述。下圖,也清晰表達Treg的免疫抑制功能,抗原特異性,穩定性,及存活信號通路。

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治療臨床現狀

截至到2019年7月份,ClinicalTrials.gov上可以查詢到51項CAR-Treg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調節性T細胞生產

兒科心臟手術的胸腺也是Treg的來源,一個供體可以獲得300 × 10^6 CD4+CD25+ Treg,相當於整個成人供體外周血的量。通常分離用的表面marker是CD4,CD25.如果使用Low CD127可以增加Treg的純度。磁珠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 (MACS)),特點:GMP符合,同時產生數十億的細胞,但純度可能不夠,或者recovery效率低。流式分選(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 (FACS))特點:多重marker提高純度及recovery,但是產量低,一天處理約一億個PBMC。且通常不是GMP。現在臨床上使用多為多克隆擴增,使用CD3和CD28抗體磁珠.IL-2在大多數Protocol中也被使用。鑑別marker:CD4+CD25+FOXP3highCD127loW .激活的傳統T細胞也會短暫表達FOXP3,所以其不能單獨作為鑑別marker。


調節性T細胞工程新策略

經典的CAR-T工程已經有非常的文章,不再重複。

工程Treg的特異性由CAR或者TCR決定,故重點強調這兩種方式的優缺點,如下圖:

合成生物學應用於Treg細胞工程(SUPRA-CAR

作為自身免疫的活藥物開發Treg細胞,不限於使用傳統TCR和CAR。

合成免疫學開始用於Treg細胞工程,其中波士頓大學科學家開發的SUPRA-CAR是其中的代表。這種新型CAR系統包括T細胞抗原耦合器(ScFv)將內源性TCR複合物連到非MHC靶點中,具有分離(Split),通用(universal),可編程(programmable)(SUPRA)的特點。


在SUPRA-CAR中,CAR系統包含一個受體,它識別多個靶點,只有當所有靶點都存在時才被激活。當我們針對組織特異性抗原實體腫瘤時,這一特性尤其重要,因為發現一個在腫瘤組織中唯一表達的抗原難度非常大,或者基本不可能。SUPRA-CAR最大程度解決了抗原非特異性脫靶問題。識別機理如下圖:

Treg表達CD25是IL-2高親和力受體,剝奪Teff的IL-2。在工程Treg高表達高親和力細胞因子受體,可以剝奪Teff的多餘細胞因子。

抗腫瘤免疫:使用一種細胞因子受體的胞外結構域與另一種受體的胞內結構域融合的受體,可以防止相應的促炎細胞因子生物學效應。這種策略成功逆轉IL-4信號為IL-7信號,而IL-4限制腫瘤微環境中T細胞持久性和效應功能,因而增強了抗腫瘤活性。

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經改造的Treg,轉換炎性細胞因子信號轉導至IL-10,可以增加抑制炎症,可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最終,Treg細胞可以整合整個合成基因迴路,對促炎細胞因子分泌抗炎細胞因子,有效地重塑細胞因子環境。

FDA批准的第一種將遺傳物質運送給調節性T細胞的方法,是使用逆轉錄病毒或腺病毒,它們是假二倍體單鏈RNA病毒。基因組整合的基因盒是隨機的,導致非生理基因調節,往往多拷貝的基因每個細胞。FDA批准的第二種方法使用重組腺相關病毒(AAVs);這些病毒以雙鏈DNA Episome的形式存在於細胞內,不整合到基因組中,因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複製細胞中被稀釋。許多小組結合使用重組AAV和基於CRISPR的技術,因為Episome可以作為同源修復(HR)模板,這是最近被FDA批准用於臨床試驗的方法。第三種方法是電穿孔,但FDA還沒有批准,電穿孔所需的基因盒是雙鏈DNA或超聚體(單鏈DNA)模板,以及Cas9-核蛋白(Rnp)複合物。這種方法介導基因的一個拷貝精確地整合在基因組中一個期望的位置,但它通常也會導致較低的修飾效率。

 

喵評:

合成生物學產生的SUPRA-CAR解決了腫瘤缺乏絕對特異性抗原的問題,細胞因子重建,則可以通過Treg重建細胞因子環境,增強或者抑制免疫均可實現,現代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也為更高效精確的編輯CAR提供了方法學的保證。細胞治療創新方法雖然還有一些路要走,但是提供了新的思維。

Leonardo M. R. Ferreira,Next- generation regulatory T cell therapy,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19

Cho et al., 2018, Cell 173, 1426–1438

相關焦點

  • Sangamo公司黃金手指聯手幹細胞開發「通用CAR-Treg細胞療法」
    近日(2020年4月22日),基因治療領域的領導者Sangamo Therapeutics與Mogrify達成一項獨家許可協議,以結合Mogrify專有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和胚胎幹細胞(ESC)以及Sangamo基因編輯的黃金手指-鋅指蛋白(ZFP)來開發同種異體的CAR-Treg
  • IC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
    然而,對於進一步的臨床應用卻存在大量挑戰,例如,僅有小部分群體受益,存在原發性和獲得性耐藥,缺乏預測和預後生物標誌物,以及存在治療相關不良反應。PD-1/PD-L1抑制劑在免疫治療中的作用機制活化的T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的主要效應細胞,通過T細胞受體(TCR)識別APC呈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分子而抑制和殺傷腫瘤細胞。
  • CD30陽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現狀
    那麼CD30陽性的B細胞淋巴瘤治療現狀如何? CD30陽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探索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最常見的淋巴瘤亞型,具有高度侵襲性。
  • ADA-SCID的管理及治療策略
    2019年《過敏臨床免疫雜誌》(J Allergy Clin Immunol)上的一篇綜述文章回顧了ADA-SCID的管理治療策略,並提出了ADA-SCID治療方法的共識。下面,我們一起快速學習一下吧。目前主流的ADA-SCID治療策略有3種:1)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HCT);2)酶替代療法;3)自體造血幹細胞基因治療。
  • 膽管癌治療最新突破!安徽多家醫院正在開展臨床研究及轉化
    值得關注的是,這項由中國科學家首創的腫瘤治療技術於2019年6月正式在皖應用。目前,該技術針對各類適應症的臨床研究和轉化工作,正陸續在安徽省多家醫院展開。2019 年 6 月 26 日," 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 " 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舉行技術應用啟動會,率先用於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標誌著這種由中國科學家首創的腫瘤治療技術正式在皖應用。
  • 2017(第八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會議嘉賓
    幹細胞研究方面,證實了表皮幹細胞的體外多潛能分化特徵;應用試驗動物識別了間充質幹細胞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應主要通過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新機制並啟動臨床試驗;腫瘤研究方面,系統研究了Macro domain家族蛋白1在腫瘤治療抵抗中的機制,識別了多個腫瘤抵抗相關非編碼基因;建立了多項腫瘤靶向免疫細胞治療體系,在國內率先在國際臨床試驗機構註冊並開展多項CART治療的臨床試驗
  • 儲存細胞 儲存健康丨齊魯細胞治療下午茶活動圓滿落幕
    近年來,細胞儲存及應用逐漸走入大眾視野。今年疫情發生後,幹細胞治療在新冠肺炎治療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8月29日下午,以「為健康儲值,揭秘『生命銀行』細胞儲存」為主題的下午茶活動,在山東省齊魯細胞治療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成功舉行。
  • 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分中心落戶暨南大學
    5月29日,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分中心落戶暨南大學,該中心將把幹細胞技術轉化為臨床治療,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據專家估計3至5年後,將可研發出幹細胞製品,甚至可以通過幹細胞培育出人體內臟,以解決器官移植的難題。「幹細胞技術目前仍是一項醫學技術,我們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將這項技術轉化為臨床應用,能夠為病人治病。」
  • 中國兒童白血病發病及診療現狀: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佔比最高
    中新網上海7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5日獲悉,中國兒童白血病現狀診療進展直播交流會披露了中國兒童白血病發病與診療現狀。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在各種類型的白血病中佔比位列前三。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比例最高,達72.4%。
  • 第三屆黑色素細胞自體表皮移植術臨床康復案例展在長春召開
    8月17日,第三屆黑色素細胞表皮移植術臨床康復案例展在長春召開。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國內主流白癜風臨床康復研究成果,探討了在新形勢下發揮中西醫結合治療特色和優勢的思路和對策,旨在推進我省白癜風整體醫學水平發展,為我省皮膚病領域醫務人員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
  • 銀屑病患者血細胞的蛋白水解竟失衡?丨臨床科研
    關鍵詞: 銀屑病、淋巴細胞、粒細胞、紅細胞「科研是臨床醫生的基本功」,「以科研促臨床」等等的口號給予了臨床醫生「無形的壓力」。而科研成果則是考核醫生水平高低的指標。那麼在晝夜顛倒、暈頭轉向的臨床工作之外,如何「科研」、「臨床」兩手抓?
  • 開發出CAART細胞療法,有望治療黏膜尋常型天皰瘡等...
    雖然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類固醇和其他廣泛的免疫抑制劑,是有效的,但它們需要長期使用,並有顯著的副作用,包括增加的危險感染風險。 Payne和她的同事們尋求一種更安全、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只移除產生抗DSG3抗體的B細胞,而使得免疫系統的其他部分保持完整。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使用了一種改良版的CAR-T細胞療法。
  • 合源生物CNCT19細胞注射液納入國家藥監局「突破性治療藥物」
    CAR-T是一種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T細胞進行「超級武裝」,從而殺滅腫瘤細胞的療法,對於復發或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具有高緩解率和長期生存率的特點。  前期臨床研究數據顯示,CNCT19細胞注射液在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展現優異療效和安全性,完全緩解率超過90%,目前最長生存已逾3年,有望成為成人復發或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最具前景臨床治療藥物之一。
  • 祝賀:首屆中港萬海生命科學論壇—基因與細胞治療專題發布會召開
    首屆中港萬海生命科學論壇—基因與細胞治療專題發布會新聞稿為響應國家號召,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共同推動基因與細胞治療行業的發展。由陝西中港萬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舉辦的「首屆中港萬海生命科學論壇—基因與細胞治療專題」發布會於2020年8月8日上午10點在中港萬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一樓會議大廳舉行。
  • 前景可期丨幹細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臨床效果突出
    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免疫異常,間充質幹細胞可以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環節發揮作用。因此間充質幹細胞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優勢不僅在於幹細胞具有的免疫調節作用,能糾正細胞免疫失衡,抑制人體過度活躍的免疫應答,減輕對損傷或自身免疫過程的炎症反應。其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效果和前景都非常可觀。
  • 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輝瑞第三代ALK抑制劑達到3期臨床終點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輝瑞(Pfizer)公司今天宣布,該公司開發的第三代ALK抑制劑Lorbrena(lorlatinib),在治療初治晚期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開展的3期臨床試驗CROWN中達到了主要終點。
  • 基石藥業-B(02616):PD-L1抗體舒格利單抗治療細胞淋巴瘤的臨床研究...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基石藥業-B(02616)公布,其 PD-L1 抗體舒格利單抗(CS1001)單藥治療復發或難治性結外自然殺傷細胞(NK)/T 細胞淋巴瘤(R/R ENKTL)的試驗性新藥(IND)申請已經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 XPOVIO® (selinexor)用於治療難治復發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
    (代號STOMP)、治療脂肪肉瘤的臨床研究(代號SEAL)以及治療子宮內膜癌的臨床研究(代號SIENDO)。 德琪醫藥正在中國進行針對難治復發性多發性骨髓瘤的註冊臨床研究(代號MARCH)、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註冊臨床研究(代號SEARCH),並啟動了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和NK/T細胞淋巴瘤的臨床研究(代號TOUCH)。
  • 多項細胞因子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
    細胞因子是很靈敏的炎症指標,疾病發展過程中監測細胞因子水平,可及時發現疾病轉重傾向,及時治療,避免或降低病情惡化風險,從而達到「治未重」,提高臨床治療的有效率。臨床意義:1、監測重症患者發生細胞因子風暴(細胞因子大量迅速升高)和治療效果,避免病情惡化,降低死亡率和重症風險;2、區分機體炎症/免疫狀態(SIRS/CARS/
  • 讓治療更精準,上海專家揭示肝癌細胞與免疫系統「精妙對戰」
    讓治療更精準,上海專家揭示肝癌細胞與免疫系統「精妙對戰」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2020-12-24 13:24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