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短命是因秦始皇對六國貴族心慈手軟?恰恰相反

2020-12-23 騰訊網

秦始皇兼併六國,一統天下僅僅十三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起的反秦起義立即引發全國連鎖反應,六國紛紛復國,兩年秦朝滅亡。因此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秦朝短命是因為秦始皇善待六國貴族,甚至還有網民憤憤不平地表示秦始皇就應該把六國貴族斬盡殺絕,先不說秦始皇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對於現代人如此精神秦朝人,想法還如此殘忍表示理解不能……閒話不多說,先來看看秦始皇在統一六國過程中,是否真的如網上謠言那般對六國宗室、貴族心慈手軟呢?

六國君主的結局

首先是六國的君主,先說記載比較明確的,《戰國策·卷十三·齊策六》記載了投降的齊王的下場:

秦使陳馳誘齊王內之,約與五百裡之地。齊王不聽即墨大夫而聽陳馳,遂入秦,處之共松柏之間,餓而死。

秦國使者忽悠齊王投降後給你留五百裡土地,齊王信了,親自去了秦國,最後被活活餓死。要知道,主動投降的尚且如此,何況其他?

魏王假的下場《列女傳》有記載,「秦攻魏,破之,殺魏王假,誅諸公子」,等於直接說魏王假也被秦國所殺。

韓王安疑似由於韓國舊都叛亂,遭到秦人遷怒而被殺,在《雲夢秦簡》出土的《編年記》中,韓王死於秦王政二十一年,同時還記載了這一年韓國舊都新鄭叛亂,因此楊寬教授的《戰國史》認為韓王之死是由於這次叛亂被秦國處死的。

其餘三國君主結局,只知道趙王遷被流放到房齡的深山,燕王喜、楚王負芻,還有趙遷的哥哥,自立為代王的趙嘉下場均沒有明確記載,不過怕是也好不到哪去,燕王喜要為荊軻行刺事件負責,而楚王負芻曾任用項燕大破秦軍二十萬,這兩人年紀也大倒也罷了,趙遷和趙嘉可都年紀輕輕,卻沒在十幾年後的反秦大起義中都沒出場,可見那時已經死亡。六國國君的悲慘下場,可能是六國聯軍攻入鹹陽後,不只是殺了秦王子嬰,還直接屠了秦國宗室的原因之一。

六國宗室與貴族

除此之外秦國殺六國宗室與貴族的蛛絲馬跡也著實不少,例如上面列女傳的記載,秦國除了殺魏王假外,還「誅諸公子」明確記載秦國誅殺魏國宗室,後面一個跑掉的還被秦國懸賞,「匿之者,罪至夷」。同時張耳、陳餘這倆作為魏國的名士,遭受到通緝,秦國「購求有得張耳千金,陳餘五百金」,倆人不得不改頭換面,四處討生活,期間還被秦國小吏毆打。

按照史記記載,劉邦平定英布叛亂之後曾經下詔說:

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隱王陳涉﹑【魏安釐王﹑齊湣王﹑趙悼襄王皆絕無後】,予守頉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五家。」

按照此處魏安釐王﹑齊湣王﹑趙悼襄王這三支已經絕後了,可見秦大肆屠殺六國宗室才該是史實。同時,史記索引的說法跟史記略有不同,按照史記索引此處的「楚隱王陳涉」可能是傳抄錯誤,索引寫得是「楚幽王、陳涉」即楚幽王和陳涉都絕後的意思,那麼楚國的宗室也被秦國殺的七七八八。

此外,秦末反秦各國紛紛復國時,韓國,應該是說韓王安這一支無後,要去立橫陽君韓成為韓王,韓成不知道啥輩分,不過韓成之後的韓王信就要追溯到韓襄王那支,可見韓王安一系同樣遭到屠戮。

及項梁之立楚懷王也,燕、齊、趙、魏皆已前王,唯韓無有後,故立韓諸公子橫陽君成。

而燕國復國時的新王是韓廣,跟燕國王室沒啥關係,後來項羽分封,以臧荼為燕王,同樣不是燕國貴胄。趙國的趙王歇身份史記直接沒明說,後世註解倒是有一句趙之苗裔。魏咎兄弟,魏咎是魏國的諸公子可能跟魏王關係較近,魏豹則是魏咎的堂弟,應該較為遠。田儋、田榮、田橫三人,田儋提到是田氏王族,田榮兩個是堂弟。楚懷王心,是以前的舊楚懷王的孫子,在民間放羊的時候被找到,按輩分比最後一任楚王負芻還要大一輩,大概率也是由於找不到近支,才從這代開始找。

整體來看,後來復國的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應該是關係較遠的旁系,所以未被屠戮。

有心無力

有人說既然還有不少旁系存在,憑什麼說秦國大肆殺戮了?事實上,真相很可能只是有心無力罷了,即使是現代,在八九十年代,技術不成熟時,有許多殺人犯一逃就是幾十年,更何況是在二千年前?在秦朝沒有監控,沒有人臉識別,沒有DNA技術,以及中國古代畫像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抓人更是難上加難,例如高漸離因和荊軻的關係被秦始皇通緝,然而他改名換姓後在宋子城混得風生水起,甚至名聲都傳到秦始那裡,還得到召見,只是剛好秦始皇身邊有人認得他是高漸離才身份暴露罷了,再例如博浪沙刺殺秦始皇的滄海君和張良被通緝但沒有抓到。

宋子傳客之,聞於秦始皇。秦始皇召見,人有識者,乃曰:「高漸離也。」

滅亡與如何對待亡國貴族沒有必然關係

對待亡國貴族仁慈的沒有超過司馬炎的,結果曹操的孫子曹志成了晉朝的忠臣,東吳宿將周處為晉朝戰死。反觀大秦,在滅亡六國後,可有提拔什麼六國宗室貴族為官?除了被殺的,就是「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所以說,秦朝的滅亡,亡於暴政,亡於秦法苛刻,天下苦秦久矣可不是說說玩的,當時秦朝全國人口約二千萬左右,被徵發建造宮殿和陵墓的共一百五十萬人,戍守五嶺的五十萬人,防禦匈奴和修築長城又是用來幾十萬民力,超過總人口十分之一的人成年累月從事無償的徭役同時負擔苛重的租賦。而現代考古發掘,在秦始皇陵西側1600米處,發現了七十多座囚徒的墳墓,這些囚徒沒有棺槨和隨葬品,死前呈現掙扎狀態,骨頭上有傷,一些殘瓦上刻有字跡,證實了這些人的身份是東方六國發來服役的。像最近的大秦賦搞了一個楚人不願待在本國要去秦國,這才是荒誕不羈。滅秦時出力最大的是楚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痛恨不是說笑,陳涉的政權是張楚,他死後諡號是楚隱王,而無論是消滅秦軍主力的項羽還是滅秦的劉邦全部是楚人楚將。

秦的滅亡只怨胡亥和趙高嗎?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秦國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天下,它的完蛋所產生的矛盾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出現的,後來反秦的劉邦、英布、彭越等人都是在秦始皇時期就因為畏懼秦法或身為囚徒集中逃竄躲在深山老林裡,等待天下變故。秦始皇的死點燃了這個導火索,陳涉首事,這些人也都跟著起兵,甚至早在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微服出行,只帶了四個武士,在鹹陽城都為盜賊所困,一度見窘,然後在整個關中大索了二十天。

漢承秦制不能成為給秦開脫的藉口

首先漢承秦制和漢朝原封不動的照搬秦朝制度是兩個概念,漢朝繼承秦國最多的大體上是官制和禮法,因為蕭何、曹參本身就是秦吏出身,而制定漢朝禮法的叔孫通曾是秦的博士,很多東西用秦朝留下的比較方便,但同時漢朝還「明簡易,隨時宜「、」其後頗有所改」,對秦朝那套絕不是原封不動的繼承。

至於嚴苛的秦法,早在劉邦入關與父老約法三章之際就已經廢除,重新立法時雖然參考了秦律,但「取其宜於時者」,如連坐、參夷這等駭人的罪名在蕭何的主持下被廢除,曹參執法也採取小事化了的態度,惠帝和高后時期廢除秦代關於言論管制的各類罪名。後來漢文帝更是廢除肉刑,明確規定囚徒服役時間,這在歷史上也是首次。

行政制度上漢朝實行郡國並行制,在初期兼顧了諸侯王的利益,之後再逐步解決,實際上我國曆朝歷代都很少有像秦那樣只純粹用的郡縣,而純粹只採用郡縣制的秦十五年就完蛋了,你可以說郡縣制是大勢所趨,但不代表容不下其他制度,哪怕是我國現在不也有自治區嗎?

而西漢初年更是盛行黃老之學的無為而治,講究與民休息,再到漢中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外儒內法,以霸王道雜之,把漢朝的一切以一句漢承秦制來總結,這是無知的。

相關焦點

  • 秦始皇之後,秦朝或有救,扶蘇繼位相比胡亥:一顆仁心五大優勢
    秦朝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的大一統王朝,開創了很多第一,如全國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衡等,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後,秦始皇還是採取高壓政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視天下時,在沙丘突然駕崩。
  • 為什麼秦朝未能如秦始皇所願,長遠傳世下去?
    秦始皇的高壓政策秦國之所以能滅掉六國,是因為延續了商鞅變法,主要內容是重刑、弱民、抑商,獎勵軍功和農耕等,很快實現了富國強兵。 秦朝建立後,為避免分裂,沒有採用周朝的分封制,在天下實行了郡縣制,形成高度中央集權。
  • 秦朝滅亡之際,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百萬大軍在哪裡?
    秦國從公元前230年起,到滅齊時止,首尾10年,陸續兼併了六國,在佔領的區域設置郡縣,直屬於秦王,從此結束了貴族王侯專政的王國時代,進入了君主專制的帝國時代。而嬴政也從秦王晉升成為了秦始皇。
  • 秦用百年統一六國,為何很快就滅亡了?主要是秦始皇的四大失誤
    法家主張一斷於法,有利於打擊世卿貴族;法家講究君主的權勢和權術,有利於防止豪臣弄權,加強中央集權;法家提倡法後王,反對因循守舊,有利於因時變革,使國家充滿創新的活力,法家要求信賞必罰,有利於國家令行禁止,充分發揮國家的機制;法家獎勵耕戰,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鼓勵將士在戰場上獲取功名。無疑,法家思想的指導,對秦國奪得天下是起了重大作用的。
  • 秦始皇派50萬秦軍已徵服百越,秦朝滅亡時趙佗為何不北上救秦?
    公元前221年,經過幾代君王的不懈努力,秦王嬴政終於掃平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大一統王朝——秦朝,並自稱始皇帝。然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後,短短3年,秦朝於公元前207年即宣告滅亡。
  • 大秦王朝的短命,是因為六國起義,還是因為始皇帝大開郡縣制?
    這個問題有點過於偏頗了,秦的短命是根本原因在於東方六國起義軍風起雲湧,造成這一後果的原因並非是郡縣制,而只是郡縣制在面對如此大的反抗力量的時候,顯得力不從心了。一、秦的滅亡秦始皇嬴政憑藉著幾代秦君攢下的家底,以及他個人強大的控場能力,終於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超級大帝國。但是很可惜,這個帝國僅僅存在了15年,便被滅亡了,更重要的是,它在面對起義軍時顯得是那樣的無力,連函谷關、武關這樣的之前抵抗過無數六國軍隊的重要關隘都無法成為秦的屏障了。
  • 秦朝的滅亡,真的全怪胡亥嗎?秦始皇的責任最大
    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後,趙高掌實權,實行殘暴的統治,終於激起了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舊貴族復國運動。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於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四十六天後,秦朝滅亡了。
  • 秦始皇滅六國後,嬴政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結局讓人感慨
    秦始皇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皇帝,統一六國,結束了幾百年割據分裂的局面,但是,這個功勞不僅僅是秦始皇一個人的功勞,這和他之前的幾代皇帝的殫精竭慮離不開關係,雖然秦朝之存在了短短的十幾年,但是對後世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 秦始皇的功績在於千秋 為何名聲還比不過劉邦
    秦始皇的功績在於千秋第一,統一六國。戰國時期,群雄並起。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不斷,為此勞民傷財,百姓怨聲四起。公元前230年,作為經濟實力與戰鬥實力皆為最強的秦國在秦始皇的帶領之下先後滅掉了其餘六國,最終結束了天下紛爭,創立了第一個擁有完整版圖的封建國家,史稱秦朝。
  • 如果秦始皇長子扶蘇繼位,秦朝皇帝會如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嗎?
    我們看看,至從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中國兩千多年都是封建皇權制度的國家,皇帝掌握大權,各個地方實現郡縣制。皇帝雖然掌握大權,卻通常都是權力難保,皇位與權力都是容易被身邊的外戚、皇后(如呂后專政、武則天篡位、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太監、權臣給篡奪。
  • 秦朝末期,張良博浪沙刺殺秦始皇的前因後果?
    秦始皇統一六國,造成了很多小國家的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所以很多人都恨秦始皇,他們 為了能報國讎家恨,此時就湧現了一些刺殺秦始皇的勇士,比如歷史上最有名的荊軻刺秦王,其實刺殺秦始皇的人物不止荊軻一人,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博浪沙刺秦皇。」
  • 秦朝先後滅六國,統一中國,為什麼短短15年就滅亡?
    秦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長,一整個秦朝還沒有其它朝代一位君主在位的時間長,但是,它的出現對中國後世2000年的封建王朝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可以說是開山之祖。秦始皇可以統一中國,可以說能力實力都是非常強的,為什麼秦朝只存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被取代了?
  • 為什麼秦始皇滅了六國,最終卻沒能統一中國?
    秦始皇嬴政13歲即王位,一生南徵北戰鮮有敵手,在位期間先後滅了其餘六個諸侯國,北擊匈奴南徵百越,對內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廢除分封制,建立起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秦朝,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政治格局,功蓋三皇德高五帝自稱始皇帝,完成了歷史上不可一世的貢獻。
  • 秦始皇統一各國實力如此強大,為何短短時間就滅亡了?
    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天下是如何的威風凜凜,可秦國兩世就滅亡了,這也太快了吧,當年那支無比強大的百萬大軍都去哪裡啦。對於秦朝二世滅亡大家都有一個謎團,就是秦朝的百萬大軍哪裡去了,跟劉邦項羽打仗的秦朝將領章邯帶領的是修建皇陵的囚徒是苦工,不是正規的秦朝精銳部隊,如果當年的秦朝百萬大軍在,也許秦朝就不會這麼快滅亡吧。這些百萬大軍都去守邊疆了,當年秦始皇讓蒙恬帶領幾十萬大軍鎮守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南邊秦始皇讓趙佗帶領幾十萬大軍震懾百越,而秦朝內部沒剩下什麼軍隊了。
  • 秦末天下大亂秦朝危在旦夕,戍守百越的50萬秦軍為什麼不回師救援
    因此大澤鄉農民起義是失敗了,但是在秦朝各地卻出現了無數個農民起義、乃至六國舊貴族起義。各路農民起義軍、六國舊貴族起義軍,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要推翻秦朝的暴政統治。2.曾經吞滅六國的秦朝軍隊,都去哪裡了?當時農民起義軍進抵關中逼近鹹陽之時,其實秦二世胡亥已經是無兵可用了,所以逼不得已之下才派遣修建驪山陵墓的刑徒軍倉促迎戰。那麼曾經覆滅六國的秦朝、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強大的秦朝,為什麼會到了無兵可用的尷尬地步呢?
  • 李斯助秦始皇滅六國,為何不肯讓扶蘇繼位,其實跟扶蘇身世有關
    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苦戰,用雄才霸略蕩平了其他六個國家,但是還沒來得及享受的他,就在南巡的途中突然離世,而他所建立的秦朝也在三年後就分崩離析,而這一切跟他最信任的兩個大臣有著直接的關係,這兩個人就是趙高和李斯。
  • 六國被滅後,後人都向秦復仇,秦滅亡後秦人怎麼不向漢復仇?
    戰國末年,秦始皇氣吞八荒,橫掃六合,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俗話說:「治亂世,用重典」,六國剛剛統一,很多地方的百姓對秦還沒有歸屬感,所以秦始皇制定了嚴苛的刑法。也因此,六國王室貴族都妄圖復闢故國,其中以楚國舊貴族實力最為強大。
  • 秦始皇統一世界只差一份世界地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併了其餘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帝國,完成了大一統,基本奠定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格局。到了秦始皇繼位的時候,秦國已經是七國中最為強大的存在了,這為秦始皇吞併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世界其他國家在幹什麼?其中日本最為搞笑
    雖然秦朝並沒有存在多長時間,但是對中國往後幾千年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儘管後世對他的諸多做法褒貶不一,但是他的功績仍然不可磨滅。 秦始皇一直致力於中國的統一,在此事上他可以說勞苦功高,他的死也與連年忙於政務有巨大的關係,他一生進行過5次東巡,而在東巡途中他也是忙於批閱大量的奏章,剛剛統一六國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