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作品不能雅俗共賞,要曲高和寡的雅,還是要眾人皆懂的俗

2021-01-07 書法田園

全文提示:

評論書法,一個重要標準就是雅還是俗,那什麼是雅,什麼是俗?書法追求雅好,還是俗好?

在書法界,常有人說某人的書法作品能雅俗共賞。雅俗能共賞,真是好狀態。只可惜,這種狀態只是願望,只是理想。對雅俗的評判,既有個標準問題,同時也得區別具體的欣賞主體。

什麼是雅,雅是陽春白雪。什麼是俗?俗是下裡巴人。這是雅俗水火冰炭之不同。俗就是俗,雅就是雅,不能說某一事物、某件書法作品它既俗又雅。這不等於說一個人既是女人又是男人嗎?成功就是成功,成功的表現是你的勝出,失敗就是失,失敗的表現是你的損失。

雅,需要有雅的存在,存在是載體,這種存在既為自然狀態,也有人為狀態。自然狀態在於特殊環境對事物的雕琢,需要自然界下功夫打磨。人為狀態,需要人雅然後才有風度雅、作派雅、藝術作品之雅。雅僅僅是一種存在還不行,雅還需要發現。沒有發現,沒有欣賞,雅也就沒有意義。發現雅,還需要作為發現主體的人,具備雅懷雅量雅情雅意和雅的眼光。

雅與俗是相對的。這種相對不是說只有雅好,俗就一定不好。恰如駱駝伸長脖子隔著院牆吃院內桂花樹上的葉子,而羊卻能夠從牆洞裡鑽進院內吃綠油油的嫩草。雅和俗,各有各的市場各有各的存在環境和條件。

雅好,如果俗物都升華為雅,雅也就不復存在。這是因為,俗總是以常態作為載體。事物的多樣,,決定著審美的多樣性。一幅書法作品,儘管欣賞主體都是書法家,但會有人說這作品精美絕倫,也會有人說這作品俗不可耐。

這樣說,是不是雅俗共賞的狀態就不復存在呢?不是。我們中國人不但信奉陰陽對立,也深深地知道陰陽可以轉換。恰如你對你的下屬,有管理的職責,這是陽。而你對你的上級,又接受被管理的義務。即使你做到總統,可面對你的人民,你又是被約束的對象。在家庭裡,你既可能是兒子,也可能是父親。同時,我們中國的高明還在於能清楚地理解,陰陽還統一在一個共同體中,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不能分離。於是我們的先人發明了太極圖。太極圖中那兩條像魚的東西,此起彼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就像人類社會裡,好人雖好,可壞人永遠也殺不完。沒有了壞人,也就沒有了好人。

所以,世界上沒有一件書法作品,人人都說好。也沒有一件書法作品,人人都說不好。一個書法家,既能寫出好的書法作品,也會寫劣質的書法作品。某一階段的書法作品雅,另一階段的書法作品也許俗,過一個階段也許又會雅。一個人,也許既是好人,又是壞人。這一件事做的是好事,那一件事也許做的是壞事。做完了一件事當時看算是好事,過一段時間再看,也許便覺得做的是壞事。

人可能俗,但可以變化得雅,而雅士,因為多種原因,也許會墮落成為俗人。否則,歷史上那麼多開始有名望有成就的人,為什麼後來蛻化成為叛徒、罪人、文痞和為人不恥的狗屎堆呢?世界的豐富性,人性的多樣化,決定了雅俗永遠在人間共存。

但是,僅就某一件事物進行審美,俗就是俗,雅就是雅,沒有調和的可能。所以,對書法作品雅俗的評判,也只能針對具體作品而言;得出是雅是俗的結論,肯定又要因人而異。

相關焦點

  • 中國畫「雅俗共賞」何其難!
    文/子語「雅俗共賞」最早見於明代孫仁孺《東郭記·綿駒》中的「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一般用來形容歌曲、繪畫、書法、戲曲等文藝作品既高雅、有境界,又通俗易懂,各種文化層次、各種社會階層的人都能夠看得懂、聽得懂,還很喜歡。
  • 雅俗共賞的書法應該是什麼樣?是館閣還是傳統?
    然後筆法,外行是看不懂用筆的,沒有起筆行筆收筆一說,所以雅俗共賞在俗裡邊就沒下限了。至於雅,還是保持在有法度,但是沒有太多變化,因為變化多,字形就會變,字形變,俗的就欣賞不了了。所謂雅俗共賞,雅就是有一定高度,俗就是接地氣。
  • 姜昆與郭德綱誰俗誰雅,網友:相聲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雅俗共賞
    姜昆與郭德綱誰俗誰雅,其實是禿子生瘡明擺著的事,當然是姜昆老師雅,郭德綱俗,要不然姜昆老師反三俗幹什麼?難得自己做自我批評?但凡事沒有絕對,姜昆老師做為曲藝家協會的主席,正廳級官員,國家一級演員,新中國成立以來公認的第三代相聲領軍人物,相聲作品當然要高雅,如果也是屎屎尿尿,葷段子,耍賤賣萌,那成何體統?那不是有損老藝術家的光輝形象嘛!而如今的郭德綱,似乎也在努力的擺脫三俗的形象。甚至在德雲社官網還公布了舉報電話,讓觀眾監督各個劇場是否有葷段子演出。
  • 這些玉雕作品是雅還是俗?
    看這件作品,一看佛教人物,彌勒佛。 雅,經典永不過時。 傳統玉雕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不要總說傳統過時了,要創新要創新。
  • 雅俗共賞是境界和追求
    雅俗共賞設計的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賞,能夠吸引儘可能多的人這才是目的。只是要做到雅俗共賞還是比較難的「雅」代表了品位,「俗」代表了有滲透力、穿透力。雖然有人講「大俗乃大雅、大雅乃大俗」,但要真正做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雅俗共賞,懂得的鼓掌:許嵩《雅俗共賞》
    因此,最好的歌曲莫過於雅俗共賞。《雅俗共賞》不是一首爛大街的愛情歌,而是一首哲理思辨的歌曲,靜下心結合歌詞慢慢聽,你會發現這是一首真正的走心之作。雅俗共賞出自明代孫仁孺 《東郭記·綿駒》:「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謂兼具優美、通俗之品格,形容某些文藝作品既優美,又通俗,各種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夠欣賞。
  • 解析許嵩《雅俗共賞》,感受「俗」與「雅」的博弈,其實很現實
    音樂解析vol.126 :許嵩《雅俗共賞》快寫一首情歌雅俗共賞,打完字謎還要接著打榜;如果胡同弄堂全都播放,氣韻裡居然添了些孤芳自賞。書生泛娛,持續推薦好作品。大雅大俗,雅俗共賞,這個世界需要溫柔的眼光。
  • 俗及雅與乳房及屁股
    「雅」與「俗」的界限事實上十分模糊,二者也常常互通互融,但是你的作品中,如果通篇是「乳房」和「屁股」,那這部小說通常沒什麼好下場,但也並不是作品中不涉及兩性的情感就能稱為「雅」,愛情永遠都是小說最熱門的題材,而與性相關的一切就不言而喻地佔據高位。
  • 「俗」是比合適更過度,談生活中「雅」和「俗」的區別
    「雅」和「俗」更多是人們賦予的,很難去定義它們究竟是什麼。比如網絡歌曲,很多人覺得俗。就說鳳凰傳奇,《月亮之上》《荷塘月色》《自由飛翔》《最炫民族風》等。這個組合的歌傳唱度極高,廣場上超市裡基本都能聽到廣播在放他們的各種代表作。連那賣菜的大媽聽到旋律都會忍不住哼唱起來。
  • 相聲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賞,沒有嶽雲鵬和開心麻花語言類還看什麼!
    最近有傳言,嶽雲鵬的相聲意外止步三審,被刷下,另外,一直被給予眾望的沈騰也遭遇了創作瓶頸,3個作品都因「高雅」主題不突出,缺乏教育意義被刷,最後10天如果不能拿出來「合格」的作品,開心麻花將無緣狗年春晚。
  • 尊重傳統,雅俗共賞,對書法的一點看法
    書法是書寫人的性情展示,情緒的表達。書法的背後是書寫人的性情、價值觀,接地氣的生活,生長的力量和創造的力量。跳出眼前的字,可以看到書寫人的感情,他的內心。2、書法與繪畫不能混為一談。不主張把字寫得像繪畫一樣進行革新。書法是文字的藝術,繪畫是空間的藝術,兩者不宜混在一起。把字寫成繪畫一樣,只有一個結果就是畫鬼符,猶如醫生開的處方,除了他自己和抓藥的看得懂,其他人一概看不懂。觀賞者都看不懂,更別談傳承了。
  • 宋代文學「雅」俗共賞,究其原因,是何種變化形成這種文化差異?
    二、宋代文學崇尚的"雅"究竟是何內涵?首先,"雅"字主要意思是語言上的文雅和高尚。孔子的《論語·述而》當中提到"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到,對於古人而言,只有那些高尚的藝術品味才是屬於"雅"的追求。其次,"雅"還是對文學作品內容的相關要求,尤其是在政治方面,還要有"正"的內涵。
  • 田蘊章先生:書法很難做到雅俗共賞
    高雅的東西不被多數人在開始階段時就欣賞,須經過很長的時間,漸漸地被多數人所賞識關於「雅俗」這兩個字,其實比較難劃分——什麼叫雅?什麼叫俗?實際上,大家在這個方面都有一個基本的共識。比如一種美好的東西,它必然能被多數人喜愛。
  • 《冬心先生花果冊》:以俗入雅,雅俗共賞
    (一)《酉陽雜俎》云:白茄種出新羅,西明寺僧院中有之。 (十一)弁山有葉氏大小玲瓏石,雙井黃家有爛溪,溪中石皆為藝林所重。餘漫意寫之,落落然如挹高人面目也。曲江外史並記 。
  • 美文:雅與俗的平衡
    如此之雅還不如順其本性的俗。俗,人人遠之,個個避之。真俗者,無論怎樣遠之、避之都無法一時之間超凡脫俗,脫胎換骨。就是塗脂抹粉,割眼袋,拉雙眼皮,費盡心機裝嫩、扮酷,也無法掩蓋皮糙肉粗、瘦骨嶙峋的俗態。今天,自認其俗者少,但假道學、偽君子,真俗人卻很多。我輩皆凡夫俗子,睡,一張床,食,一碗粥,不求聖不求賢,只為活得舒心愜意,自然灑脫。所以,該雅就雅,該俗就俗。
  • 音樂鏈存在的怪像:與其鄙視,不如雅俗共賞
    不一定非要明說,隱隱之間就能感覺出來。音樂鄙視鏈的存在,其實是人對高低貴賤之分的意識形態的一種體現。因為古典、鋼琴都意味著典雅,他們從內而外的都會覺得有一種高貴之感。而流行,說唱就會認為是「俗」。所謂的不分高低貴賤只是口上說說而已,潛意識難控制。流派的爭執代表著音樂品味的爭執。音樂審美決定了一個人所偏愛的領域,而審美是主觀喜好以及後天訓練所具有的能力。
  • 「清」為雅,「濁」為俗:論書法中的「清氣」與「濁氣」
    當一幅書法作品中濁氣上升,成為主流時,那這幅書法作品就會成為水平低劣的作品,它所具有的藝術氣質也是庸俗不堪的,它所呈現的藝術格調也是病態、低俗的。中醫與書法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它們之間有很多相同之處,這一點,在氣息的含義和表達上是基本相同的。
  • 原創文章:生活中的雅俗共賞
    那麼要說這樣只是名詞的「氣」,關係最大的就是前面的那個指定字或詞,比如「俗氣」重點是「俗」,那就要解釋什麼是俗?它有四種意思:第一、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風尚、習慣等;第二、大眾化的,最通行的,習見的;第三、趣味不高的,令人討厭的;第四、凡世間。
  • 品字三個口,說都是人說出來的,要做到雅俗共賞,喜歡就好
    相聲你品,品字三個口,說都是人說出來的,要做到雅俗共賞,喜歡就好。雅要雅的那麼俗,俗要俗的那麼雅,雅到極致不風流,你雅還能雅得過崑曲嗎?這是老郭說的。姜老師也說過希望年輕人不要忘記品味我文化的相聲,人說一張口,品字三個口,無論說什麼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盧中南書法作品氣息皆從歐出,得歐體之神髓,學罷很上手
    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書法委員會副主任、楷書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設計處處長、研究館員,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中華書畫名家研究院顧問。1986年,獲全國第一屆電視書法比賽一等獎。當年,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屆書法篆刻展覽》和《全國第二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同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