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女大學生捐獻角膜遺體

2021-01-08 紅網

陳琦媽媽籤署角膜遺體捐獻志願書。

紅網時刻1月6日訊(通訊員 楊麗紅)「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一直催媽媽聯繫省城長沙紅十字會。1月4日下午5點,陳琦媽媽輾轉通過長沙市紅十字會,電話裡強烈表達了陳琦角膜遺體捐獻的意願:「她想要在她還活著的時候親自籤署志願書,她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但她還很年輕,想要把角膜留在世上,幫助別人看見這個世界,用另一種方式活下去,遺體捐出來做醫學教研,用最後的力量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1月5日凌晨零點02分,陳琦因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生命永遠定格在22歲。媽媽根據女兒生前的願望,馬上與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取得聯繫。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工作人員連夜第一時間驅車到常德市安鄉縣中醫院,接收陳琦的眼角膜和遺體,完成這位女大學生的心願。

經實驗室專業評估,陳琦的眼角膜質量非常優秀,已匹配上兩位等待已久的角膜病患者,並將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完成移植手術。

陳琦2016年上高三時因雙下肢發現腫塊被診斷為骨肉瘤,2017年考取在嶽陽的湖南民族職業學院,成為美術設計專業的大學生。上學期間家人帶著她四處求醫,在湘雅醫院做了雙側下肢截肢手術及化療,她也因此而不得不放棄學業。

陳琦媽媽哽咽說道,「我女兒在生活中一直都是一個活潑開朗堅強的女孩,她是在生病後想捐獻角膜遺體的,全家人都支持她的心願,同時也願意盡全力幫她實現這個心願。不過因為從長沙治病回來後,她的精神狀態一直都很好,我就覺得還不急著籤字,所以就一直沒有辦理捐獻登記手續,哪知道她突然就這麼走了, 我很後悔沒有讓她親手籤下自己的名字……」陳琦爸爸在海南知道女兒突然病逝,連夜坐飛機趕了回來,爸爸因為心情太悲痛沒怎麼講話,但是他很果斷的在確認表籤名,用行動表達對女兒這個心願的支持。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負責遺體捐獻接收的解剖學潘愛華教授談到:「今天是《民法典》實施第五天,《民法典》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做出明確規定。陳琦願意捐獻角膜遺體,可以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訂立遺囑。雖然還沒有來得及有書面的捐獻意願,陳琦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陳琦作為一名未完成學業的大學生,她用身體詮釋她的坦蕩無私和大愛無疆,是新時代大學生的模範和典範」。

相關焦點

  •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湖南女大學生患病離世,生前最後的願望...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 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一直催媽媽聯繫省城長沙紅十字會。陳琦的母親告訴記者,女兒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但她還很年輕,想要把角膜留在世上,幫助別人看見這個世界,用另一種方式活下去,遺體捐出來做醫學教研,用最後的力量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 ...把愛留下」!22歲湖南女大學生患病離世,生前最後的願望令人敬佩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 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一直催媽媽聯繫省城長沙紅十字會。陳琦的母親告訴記者,女兒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但她還很年輕,想要把角膜留在世上,幫助別人看見這個世界,用另一種方式活下去,遺體捐出來做醫學教研,用最後的力量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 斯人已去,留下芳華暖人間!河北:「老師用遺體捐獻的方式上了最後一...
    2020年12月4日上午,河北醫科大學遺體捐獻接受中心。哀樂低回,鮮花環繞,石家莊退休女教師陶雅會女士的遺體告別儀式在莊重的氣氛中舉行。按照陶老師的遺願,她辭世後,角膜和遺體被捐獻,用於科研和教學。退休第二天發現患肺癌晚期58歲的陶雅會老師退休前是石家莊市第22中學的老師。自1980年參加工作以來,陶雅會先後在維尼綸廠子弟學校、化肥廠子弟學校和石家莊市第22中學教學。從教36年,陶雅會老師先後培養出70後、80後、90後乃至00後等不同年齡段的優秀人才。
  • 「請幫我穿戴整齊,將我捐獻給國家!」長沙79歲老人捐獻遺體和角膜
    華聲在線10月14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潘愛華 楊麗紅 實習生 龍飛鵬)「請幫我穿戴整齊,將我捐獻給國家!」 10月10日下午16時,家住長沙天心區的盧德源老人不幸病逝。根據他生前遺願,希望將自己的遺體和角膜捐獻給國家,幫助眼疾病患者,並成為醫學生們的 「大體老師 」。
  • 「英雄無畏 歲月有痕」 90歲抗美援朝老兵身後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父親走了,我們慢慢整理他的遺物,找到了一枚五角星帽徽、一塊毛主席接見紀念手帕……」19日,說起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父親鄒鑑,鄒寧的話語裡透著滿滿的敬意和不舍。有愛 留給他人一片光明2020年10月14日,祖籍重慶的抗美援朝老兵鄒鑑在長沙病逝,享年90歲。當天上午,鄒鑑的小女兒鄒寧聯繫湖南省紅十字會,按照父親遺願,決定將他的遺體和眼角膜分別捐獻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
  • 河北:老師用遺體捐獻的方式上了最後一課
    2020年12月4日上午,河北醫科大學遺體捐獻接受中心。哀樂低回,鮮花環繞,石家莊退休女教師陶雅會女士的遺體告別儀式在莊重的氣氛中舉行。按照陶老師的遺願,她辭世後,角膜和遺體被捐獻,用於科研和教學。退休第二天發現患肺癌晚期58歲的陶雅會老師退休前是石家莊市第22中學的老師。自1980年參加工作以來,陶雅會先後在維尼綸廠子弟學校、化肥廠子弟學校和石家莊市第22中學教學。從教36年,陶雅會老師先後培養出70後、80後、90後乃至00後等不同年齡段的優秀人才。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8月24日,西安市灞橋區狄寨街辦張洪寨村,當天過70歲生日的劉碧霞和老伴李明波正在填寫角膜捐獻登記表
  • 大學生開學日去世捐角膜,他患的這種罕見腫瘤究竟是什麼?
    9月3日晚,一條#大學生開學日捐獻眼角膜和遺體#的話題上了熱搜。名叫鄧澤中的24歲大學生,身患卵黃囊瘤,在9月1日開學日當天離開了人世。01大學生開學日去世,捐獻角膜及遺體9月1日中午時分,湖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接到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鄧幼文教授的電話
  • 勉縣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下眼角膜捐獻書
    11月26日下午,在陝西省紅十字眼庫專家和勉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勉縣醫院22名醫護人員集體籤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即《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志願在自己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據悉,此次集體籤訂捐獻志願書,在漢中市也是首例。「我願意成為一名眼組織捐獻志願者,弘揚人道、彰顯博愛、崇高奉獻,踐行志願精神,傳播捐獻理念,履行生命之約,傳遞人間大愛。」
  • 傳遞人間大愛 河北石家莊一退休教師捐獻眼角膜和遺體
    「最後一課」傳遞人間大愛石家莊一退休教師捐獻眼角膜和遺體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12月4日,一場簡單而肅穆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河北醫科大學遺體捐獻中心告別廳舉行石家莊退休教師陶雅會用大愛給大家上了「最後一課」,完成了眼角膜和遺體捐獻,實現了自己生前最後的願望。據悉,她的眼角膜和遺體都將用於醫學教學研究工作。12月2日凌晨1時許,陶雅會因肺癌晚期救治無效在石家莊去世。她的家人遵照她的遺願,第一時間聯繫了河北省紅十字眼庫和河北醫科大學紅十字遺體捐獻中心,辦理了角膜和遺體捐獻手續。
  • 「你是我的眼」!10歲女孩因先心病去世捐獻眼角膜,助9歲彝族女孩重...
    6月11日上午,承載著烏嘎光明和希望的角膜也從長沙愛爾眼庫空運至北京,又一次開啟「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公益救助」公益活動。據悉,本次為9歲小朋友烏嘎帶來光明的是10歲小女孩小虹,她在2020年6月9日因先天性心臟病去世後捐獻了自己珍貴的眼角膜。這位漢族小女孩的角膜讓彝族女孩重建光明,讓身在湖南和雲南的漢彝兩家親人的心緊緊系在一起!
  • 胸懷大愛,天使女孩捐獻遺體,高考之日母親發聲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請求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去世之後把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2020年7月7日,陳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感動了無數中國人。她寫道:女兒你寒窗苦讀十一年,卻沒能如願以償參加高考,兒來一程,母念一生,在世的時候你是媽媽的希望,而去世之後你是媽媽的驕傲!
  • 一家三代七口人,全部登記捐獻角膜
    今年「雙節」同慶大家都用不同的方式歡度節日在山東東營崔先生一家祖孫三代七口人用同時登記捐獻角膜的方式度過了一個意義非凡的節日一家祖孫三代七口人共同登記捐獻角膜10月1日下午崔博和妻子、兒子以及父母、叔叔、舅媽一家七口人吃過團圓飯後鄭重地在
  • 廣東省眼庫去年接受800餘例角膜捐獻 患者等兩年
    正在休婚假的鐘偉友說,「姚貝娜捐獻眼角膜的事件一出來,也讓我很觸動,促使我下了這個決定。」  角膜病是我國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角膜移植能夠幫助患者重見光明,手術成功率也達到了九成以上。但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約有20個眼庫。但幾乎都是「有庫無角膜」的「空庫」。  因角膜捐獻不足,絕大多數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甚至,這輩子都沒機會再見光明。
  • 山東15歲男孩因白血病去世,生前提出免費捐獻遺體,家人含淚籤字
    世間有很多美好,值得我們用力去記住,就像這位來自山東的15歲男孩一樣,面對死亡毫不退縮,在生前對他的家人提出了遺體免費捐獻的想法,隨後男孩因為白血病去世之後,他的家人完成了他生前留下的心願。當時男孩被醫院查出來白血病的時候,他的家人一直沒敢明確告訴他真實的得病情況,但是隨著男孩的病情一步步惡化,他慢慢意識到了這一點,並與自己的姐姐討論了免費捐獻遺體的事情。男孩表示自己在這世上需要留下一些痕跡,一定要為社會做些事,尤其是在他生命的盡頭,最後他的父母內心極其痛苦地同意了他的決定。
  • 器官捐獻常見的26個問題
    答 由於器官本身的衰老,器官捐獻一般不超過65歲,遺體、角膜、組織捐獻沒有絕對的年齡限制。 問 8、如何表達捐獻意願?
  • 最珍貴的「鏡頭」:蘇州紀錄片攝影師捐獻角膜 高校學子將重獲光明
    在蘇州,年僅39歲的蘇州紀錄片攝影師邵蘇峰不幸因病逝世。11月18日,家人遵循他的遺願,決定捐獻其遺體和眼角膜,希望能用另外一種方式延續他最熱愛的紀錄片事業。 早在2015年拍攝《人間世》的時候,他和他的妻子一起共同作出了捐獻的決定。   「他就覺得人活一輩子,其實很短暫,要把美好的東西去傳承下去的,那麼對他來說鏡頭就是他的傳承的一個方式,所以他喜歡用鏡頭去記錄很多世界上美好的東西,我們之前在拍《人間世》的時候,我們很認真探討過關於生和死,他其實對死亡的這種很豁然的態度感染了我。」沈萌說。
  • 宜春愛爾眼科醫院續力一老黨員捐獻角膜遺願
    "「用我父親的眼角膜,幫助正飽受失明痛苦的人重獲光明,回歸美好的生活,是他早就立下的遺願。」角膜捐獻者孫老先生的女兒哽咽道。"圖:孫老的家人、朋友及宜春愛爾眼科醫院醫護人員向孫老遺體鞠躬致敬2月27日凌晨5點,遵照因車禍不幸離世的孫老遺願,他的一對珍貴眼角膜捐獻給了宜春市紅十字會宜春愛爾眼科眼角膜接收站,而遺體則捐獻給了醫學院以供醫學研究。
  • 49歲眼科女醫生去世,將眼角膜和遺體分別捐獻給醫院和大學
    49歲眼科女醫生去世,將眼角膜和遺體分別捐獻給醫院和大學 楊永青 郭升/央視新聞 2020-10-17 02:26
  • 遺體器官捐獻簡介和如何捐獻流程
    小編看到很多人留言有問器官捐獻?如何捐獻的問題,今天小編就整理了一些相關知識跟捐獻流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內容不夠全面,也希望大家能夠諒解,如各位有更加準確或精細的內容可以發給小編,整理後給大家一起分享!內容摘要: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在死亡以後,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無償獻給醫學科學、醫學教育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