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薩克森州首府德勒斯登最著名的瓷器廠,通常稱為德勒斯登,在不同時期留下了無數印記。1850年至1950年間,德勒斯登已然成為生產精美手繪瓷器的中心,當時有200多家裝飾工作室在運營。這種藝術創作從源於19世紀早期流行的洛可可風格到廣泛的浪漫主義運動,其主題是豐富的自然主義、美和愛。
位於Zinzendorstrasse 28號的A.Lamm公司從1887年成立以來一直是這座城市最主要的作坊之一,所生產的裝飾用品完美地反映了這些浪漫主題。有資料這樣形容,Ambrosius Lamm既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畫師,又是一位瓷器裝飾師。他從梅森、羅森塔爾(盧臣泰)、獅牌、西裡西亞以及其他一些瓷器製造商那裡購買了坯料(淨瓷),並將其交給他僱用來的40位藝術家進行裝飾。
然而,H.Blattel團隊編纂的詞典中,可以查詢出兩位藝術家姓名縮寫是A.Lamm,兩位Lamm都出生於德國,工作地點都在德勒斯登,出生年份與死亡年份都不詳。其中一位名字縮寫是A.Lamm,從事藝術行為的年份約在1907年,文獻資料裡僅提及了該藝術家活躍的這一年。這位藝術家從事的領域是瓷器繪畫、瓷器(金)裝飾、花卉繪畫、神話場景、臨摹名畫,並與40名瓷器畫家一起工作;另一位Lamm,基督教名Ambrosius Nicolaus,藝術行為約在1894年,同樣的,這並不代表藝術家只是在該年從事藝術活動,僅僅意味著文獻資料提及了該年。這位藝術家從事的是瓷器繪畫、瓷器(金)裝飾、花卉繪畫、臨摹名畫。在1894年擁有了自己的瓷器工廠A.Lamm。關於這兩人的資料出自同一份文獻《諾沃思瓷畫辭典》,這本詞典裡描述了1840至1914年間的一些重要的瓷廠,以及德國、法國、奧地利和英國的瓷器藝術家;在另一本陶瓷手冊裡還提到了前一位Lamm。
那麼,很顯然,兩種可能。
第一種,德勒斯登同時期有兩位A.Lamm,而且前一位Lamm(性別亦不詳)應該是後一位開辦瓷器公司Lamm先生的傭工(是否有其他關係,亦不詳)。那麼,其他場景的瓷器我們很難判斷出自誰之手,但是神話場景的盤子更可能出自於前一位Lamm之手。
第二種,只有一位Lamm先生。資料存在謬誤和混淆。
我們以下說的Lamm代表的是該工坊,而非個人。日後再考證這一問題。
一、Lamm風格
Lamm工作室以維也納、梅森和哥本哈根風格的高品質繪畫而聞名。該工坊的特色是「老德勒斯登花」、華託風格的法國浪漫場景和神話題材的描繪。
(讓.安東尼.華託Jean - Antoine Watteau (1684年-1721年)出生在瓦朗西安的一個手藝人家庭,他先入梅塔耶的畫室,後又師從吉洛,還隨版畫家和裝飾畫家奧德朗學習,這兩位畫家都是羅可可藝術的先驅,對華託的畫風形成有直接影響,但對華託藝術影響最大的是提香和魯本斯。後華託成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
在19世紀,洛可可風格復興影響了一系列精美瓷器產品的設計。例如,餐具上裝飾有樹葉、花朵、水果、貝殼和捲軸的華麗圖案。
Ambrosius Lamm於1887年開始在德國德勒斯登裝飾瓷器。他是他那個時代最重要的瓷器畫家之一。他的作品也是最受追捧的作品之一,至今在許多世界級的瓷器收藏中都能找到。極具洞察力和眼光卓越的他只與梅森、羅森塔爾、KPM和獅牌等知名製造商生產的最高質量的瓷器坯料去加工。Lamm擅長描繪細緻的人物,光澤釉料和浮雕作品(凸起的鍍金裝飾)。
二、Lamm工坊標識
Lamm工坊在其運營62年的過程中,在其產品上使用了多個標記。
1、第一個標誌,也是大家最熟知的Lamm標識,是手寫Dresden字樣上一藍色的小羊,約使用於1887至1890年(目前只有一份資料顯示羊標的準確年份)。也有人認為,羊標下有dresden/Saxony字樣的標識大約使用於1891-1914.下面這些都是曾經出現過的羊標。
我們可以看到有金色玫瑰擋標,這個不止在德勒斯登,1864年後的皇家維也納風格的瓷盤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羊標盤遮擋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幾個品牌。前面提到了,Lamm會從別的瓷廠進坯料,然後進行藝術加工,所以擋標是很好理解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戰前(1914年)不久,公司在其商品上用盾牌/雕飾形式標記了L的字樣(圍住L)和/或天使或丘比特(一個受歡迎的拉姆裝飾)在手寫的「Dresden或Saxony「字樣上。此外,也可以找到有其他藝術家籤名的Lamm作品。這種標目前沒有找到標識,待補。
3、皇冠標誌
在19世紀期間,40多個相互競爭的工作室生產德勒斯登雕像和其他瓷器。1883年註冊的獨特的德勒斯登藍色皇冠標誌被四位藝術家和工作室特別使用:1855年至1944年間,其他藝術家也使用了皇冠標誌,包括弗蘭齊斯卡·赫希、安布羅修斯·拉姆、卡爾·蒂姆和海倫娜·沃爾夫森Franziska Hirsch,Ambrosius Lamm,Carl Thieme和Helena Wolfsohn。
德勒斯登著名的藍色皇冠瓷標,皇冠上方有一個中心十字架,下面用連筆寫著dresden,是該市四位最著名的陶瓷裝飾畫家註冊的。卡爾·理察·克萊姆卡爾·理察·克萊姆(Karl Richard Klemm)於1869年創立的,註冊編號為24;多納思公司(Donath & co)成立於1872,註冊號為25;奧斯瓦爾德·洛倫茲(Oswalk Lorenz),(委託代理人)註冊編號為26;阿道夫,阿道夫·哈曼(Adolf Hamman成立於1866年,註冊編號為27。
1855年至1944年間,其他藝術家也使用了皇冠標誌,包括弗蘭齊斯卡·赫希(Franziska Hirsch)、安布羅修斯·拉姆(Ambrosius Lamm)、卡爾·蒂姆(Carl Thieme)和海倫娜·沃爾夫森(Helena Wolfsohn)。(二手傳來資料)
Lamm的皇冠標識待考。
三、Lamm工坊產品
Lamm工坊生產了許多奢華的商品,包括廚櫃板、陳列杯碟、餐桌中央擺設等等,還製作了全套餐具(許多帶有主人的標識)以及更多實用實惠的商品。許多奢華的Lamm物件以厚重的點金和出色的人物肖像為特色。珠寶和串珠狀緣飾(珠飾)也是最受歡迎的工藝。Lamm 生產的瓷板質量可與柏林生產的著名的kpm瓷板相媲美(此處指淨瓷板)。Lamm的一項傑作是一組12個陳列櫃盤,複製了德勒斯登茨溫格宮森珀畫廊的著名油畫。(茨溫格宮著名的景點有陶瓷收藏館、兵器珍寶館,還有就是森珀畫廊,裡面有不少文藝復興時期的名作)
Lamm工坊生產了許多奢華的商品,包括廚櫃板、陳列杯碟、餐桌中央擺設等等,還製作了全套餐具(許多帶有主人的標識)以及更多實用實惠的商品。許多奢華的Lamm物件以厚重的點金和出色的人物肖像為特色。珠寶和串珠狀緣飾(珠飾)也是最受歡迎的工藝。Lamm 生產的瓷板質量可與柏林生產的著名的kpm瓷板相媲美(此處指淨瓷板)。
Lamm的一項傑作是一組12個陳列櫃盤,複製了德勒斯登茨溫格宮森珀畫廊的著名油畫。這一套12個盤中,有朗芭爾王妃、約瑟芬皇后、勃艮第女公爵、波特茨卡伯爵夫人、勒布朗自畫像、年輕女子肖像畫等,都是經常在手繪盤中出現的題材,更是懸掛在溫格宮老畫家畫廊聞名於世的油畫。這一套曾經在拍賣行以6800美金(佣金另計)的價格出售,如今價格低了許多。每隻盤子含一副手繪名畫肖像,盤中間花押字。如下圖。
不幸的是,德列斯頓瓷器的工作和歷史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同盟國爆炸摧毀。一夜之間,德勒斯登的大多數裝飾工作室都被摧毀了,且瓷器裝飾業務/技藝再也無法恢復到原有的水準。Lamm工作室雖努力掙扎,仍最終於1949年關閉。
二戰前
二戰後
二戰後
四、Lamm作品欣賞
(一)瓷器手繪與金飾
下面這一套是國外古董店裡的,是西洋瓷所有餐具中最讓我心儀的一套,沒有之一。稅前大約在54-56萬,這個價格單看不低,與其稀有度及精緻程度相比,卻相當值得。三次與其中的一些同款打包盤失之交臂,深以為憾。奈何我對它情深,它與我緣淺。
這種罕見的整套餐具被稱為「歌劇院」,只製作了數量稀有的幾套。要知道,很少有人會給一套餐具命名。這套瓷器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手繪瓷器,細節極其精緻,明亮的顏色和豐富的畫面。所有的盤子,碗和杯子都是完全手工繪製,畫面為360度全景。
這套命名恰當的餐具的主題是理察·華格納的歌劇。這套餐具一共描繪了華格納的十一部歌劇,每一隻餐具都描繪著不同的場景。所有藝術作品的下方都以手工標記了歌劇的名稱和所描繪場景的簡短描述。
該套餐具涉及的11部歌劇包括:黎恩濟(Rienzi, der Letzte der Tribunen 1837-40,首演於1842年)、漂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aender,1843)、湯豪舍(Tannhaeuser,1845)、羅恩格林(Lohengrin,1850)、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1854)、女武神(Die Walküre,1856)、崔斯坦和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1865)、紐倫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1868)、齊格弗裡德(Siegfried,1871)、諸神的黃昏(Goetterdaemmerung,1874)、帕西法爾(Parsifal,1882)。
這組作品展示了西方音樂劇中一些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人物,包括西格弗裡德和布倫希爾德、特裡斯坦和伊索爾德、戈特弗裡德和飛行的荷蘭人等等,這些人物的繪畫表現得非常出色。而每一幅畫中都含有豐富多彩的風景,風景畫同樣出色。每件作品都以24k金裝飾,包括豐富的凸起點金細節以及天鵝和豎琴/七弦琴這樣重複出現的圖案。非常的合乎主題。要知道,天鵝騎士也是路德維西二世,華格納的贊助人和保護人以及崇拜者,最喜愛的歌劇人物。
每件作品的底部都有手繪的🐑標和德勒斯登薩克森州製造的標記,並編號817,生產年份大約1930年。
之前我說過,盤子的鍍金裝飾一般與畫面主題沒有多大關係,這是從大概率上說的。因為,我們也可以看到,少數盤子的金裝飾還是與盤面主題相得益彰的。比如盤面是德國的皇帝,盤邊鍍金出現鷹的圖案;酒神巴克斯的盤邊出現葡萄;再例如,中心畫面是狗咬獵物的盤邊出現獵人吹的號角,以及佩劍獵槍以及禽鳥的金飾。這套歌劇金裝飾以天鵝和七弦琴為主旋律也深可見用心。點睛之筆。
(二)臨摹名畫;
這也是Lamm 擅長的。比如他臨摹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安吉莉卡·考夫曼的布面油彩作品《年輕女子肖像畫》,原作尺寸:89 x 72 cm,見下圖。(此照片與下面三隻寧芬堡美人盤皆由資深藏家提供)
我們看上右Lamm的作品。
直徑約25.4-26cm,筆觸細膩,瓷盤畫家提亮了光線,更適合瓷盤這種介質的觀賞。葵形邊,手工點金有魚鱗紋、花盆飾,三角形對稱金飾,構圖穩定又別致。點金還注意使用啞金與亮金的對比,層次感好。啞光金與亮金的對比使用在meissen的form杯碟裡運用的也是很明顯,效果很好。盤邊綠色與女子髮飾、腰帶搭配,配色合適。同樣的金裝飾也出現在Lamm的實用餐具中,我們對比下:
因拍照光線的效果,盤邊綠釉偏深,中間花押字金裝飾。
再看另一幅Lamm臨摹自勒布朗的作品《畫家和她的女兒》,現藏於羅浮宮,這兩位傑出的女畫家都是我非常喜歡的。
左邊的是Lamm羊標盤,葵形盤邊,直徑約25.4cm,年份約1887-1900;右邊的為皇家維也納風格的手繪盤,直徑約25.4cm,年份約1864-1900。兩個盤手繪都不錯,比較下細節,維也納的人物頭髮的層次感更好,母親綠裙的顏色更接近原作,衣褶層次也更豐富。羊標盤的母親神態卻更安詳。論盤邊金裝飾,羊標略勝一籌。Vienna盤的鎏金有的巧奪天工,這一隻盤邊底色先不論,金飾點的圖案一般,既不精緻,又凌亂。
再看下細節圖。
除此外,這幅畫面也多次出現在轉印的盤中。手繪的才有靈魂和溫度,下面轉印的不在我們收藏的考慮範圍內。這種差別就好像手寫的帶批註的古籍善本和印刷廠的殘次書籍。
茜茜公主的舅舅,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一世,喜歡美人的他在寧芬堡宮殿裡放了36幅由他的御用畫家Joseph Karl Stieler繪製的美人肖像,之中有他的姐妹、兒媳、女兒以及情人。我們看看Lamm工坊出的三隻盤,顯然,第一隻與第三隻盤出自同一位金裝飾工之手。
南妮特.卡烏拉(Nanette Kaula)
南妮特.卡烏拉是猶太人拉斐爾·卡烏拉的女兒。1838年,她嫁給了一個漢堡的銀行家。她於1876年去世,未育。在美人畫廊中的所有畫像中,南妮特是唯一一個穿著簡單的女子,作為一位美麗的猶太女人,她穿著一件深色的天鵝絨禮服,佩戴著頭飾和胸針。
安娜·希爾梅耶(Anna Hillmayer)
安娜·希爾梅耶是一位慕尼黑肉類經銷商的女兒,她於35歲生日時去世,終生未婚。在美人畫像中,她戴著傳統的慕尼黑頭飾,在慕尼黑的聖母教堂前手持一本祈禱書,以象徵著她的虔誠。
亞歷山德拉(Alexandra)
巴伐利亞公主亞歷山德拉是路德維希一世最小的女兒,也是國王最喜愛的孩子,國王在遺囑中將自己所有的自然歷史收藏品都贈給了她。亞歷山德拉公主終生未嫁,而是在貴族婦女的教區慕尼黑聖安妮教會擔任院長。
(三)生活場景
狩獵題材盤,不少品牌都有涉獵,手繪或印刷的都有。這一對是該題材裡很精彩的。失之交臂,可惜。
(四)神話題材
葵形盤,肌膚有油畫的質感,翅膀和薄紗的通透感都畫的很到位。前景與背景色搭配適當,釉面保存良好,鎏金也是很典型的1850-1900年的風格。盤本身及品相都不錯。羊標,年份約1887-1890。背面有畫師Bernard籤名。
感謝這一套杯碟照片提供者陳先生。黑色背景內的點金舞蹈圖案也是典型的華託風格,杯內全鎏金,底部八瓣花葉,靠口沿側壓了一圈深色,既使全鎏金不浮,又呼應了杯盤的圖案配色,非常精彩。這一組杯碟足見Lamm在金裝飾工藝方面的成就。
最後欣賞一件由Lamm工坊出品的立件。最寬處約50cm,浮雕天使圖案,兩側把手為天鵝嘴,這種天鵝嘴銜著器皿的形式在kpm,meissen都是很常見的。皿身中部為洛可可風格裝飾,meissen的x-form的杯型就與之非常類似。整體配色非常柔和典雅,點金裝飾恰到好處,不浮誇卻足奢華。
附:整理的一些德勒斯登這個時期的標識及相應使用年份(含一些二手傳來數據,未必精準,可能有謬誤,待考)
Donath,1893-1916
Carl Thieme,約1901-,後期也加了germany。
Heufel &Co,約1900(1891之後?)-1940
Karl Richard Klemm,1888-1916(1920?)
Franziska Hirsch,1893-1930
Richard Wehsner ,約1895-
Helena Wolfsoho,早先Helena Wolfsoho仿製梅森的花押字AR(有資料認為是1843-1883),很成功的仿製,被梅森狀告後改標識為皇冠下加D。
不含Germany 的底款使用時間約1886-1891,1891年後開始D下Germany。
Christian Gottfried Schierholz和他的兒子,1907-1927
Grossbaum,B&sons,約1889-1894
Ahrenfeld,Charles,1886-1910
如前言,德勒斯登的瓷器工作室非常之多,無法一一列舉各底款,再附一些帶皇冠的工坊底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