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教育7月30日訊,近日,央視曝光多家培訓機構誘導消費者貸款。其中,英孚教育、北大青鳥、仁和會計在列。
央視記者走訪發現,多教育培訓機構銷售人員在推銷課程時,都強烈推薦消費者通過貸款的方式支付學費。一些機構更是抓住了主要學員群體的需求,直接表示「即便是零收入的在校學生或待業人員也可以辦理培訓貸款」。
北大青鳥工作人員在推銷時稱:「好多學生貸款,大學生會比較多一些,20歲以上的貸款的機率是80%。」仁和會計集團工作人員則直言,如果讓在校大學生全額繳納學費的話,肯定交不出來,因此推薦在校大學生辦理分期,每個月只需還千餘元。
英孚教育工作人員則稱,學員只需繳納3000元首付 ,剩下的部分可以辦理分期貸款。同時她也將還款描述的很輕鬆,「你看每個月爸媽給你的生活費裡面,你自己攢一點就承擔了」。這位工作人員還明確表示分期貸款很安全,「大家大多數都是選擇分期貸款的形式,分期貸款沒有任何風險。」
但據消費者透露,這類培訓貸款下款很快,貸款及機構也不會對貸款人的經濟情況等信息進行較嚴格的審核。根據央視的調查,很多培訓機構在為學員辦理貸款時,為了更好地通過審核,銷售人員都是親力親為來辦理,有時候甚至存在銷售人員拿學員的手機直接操作,幫忙申請貸款的情況。
貸款辦理看上去特別簡單,但當消費者提出退課退款、停掉培訓貸時卻變得很難。在調查中,某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對仁和會計消費者表示,由於相關借款款項已經撥給仁和會計,金融平臺無法給消費者退款,消費者需要聯繫仁和方面諮詢如何操作退款。
對於上述問題,有法律人士指出,一些培訓機構通過使用虛假身份、職業信息等來為沒有還款能力的人群,向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貸款,這其中存在審核漏洞。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律師龐珊珊表示:金融借款公司的在這邊合規管理上是有漏洞的,導致很多沒有借款能力以及還款能力的消費者成為了借款人,消費者還不上款了,可能就會形成一些不良的貸款。
專家認為,貸款機構一次性打全款給培訓機構的培訓貸模式,本質上是預付費消費。在機構先收費再履行義務的情況下,機構是否履行義務以及如何履行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同時專家也提醒消費者,在報名繳費之前一定要認真審查協議內容,日後出現糾紛可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保護好個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