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草藥,安神與養心功效直接體現在了其名字上,加上以羽毛狀複葉形成蓮座形,得名定心散觀音座蓮。
基為觀音座蓮科多年生草本,植株高約70cm,有塊狀根莖。薄革質葉羽毛狀。分大羽片和小羽片。
在羽片闊披針形,中部以上較寬,向下漸狹窄。
小羽片約25對,互生而開展,相距約1.5cm,斜向上排列,基部的最小,長卵形。中部的近尾狀漸尖。頂部披針形。
孢子囊群極小,肉眼難見。
生於林下。分布於浙江南部。
入藥為帶葉柄基部的根莖,入藥名為定心散。
微苦,性涼。歸心肝膽經,無毒。心行血,肝為其藏血,膽分清泌濁,讓人有膽量,故而定心散能讓人心血充足,神志安穩,治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冠心病等不在話下。
1、治神經衰弱,心悸,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鮮定心散30g。水煎服。
2、治神經衰弱:定心散蓮座蕨15g,夜交藤15g,棗仁6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夜交藤養心安神,祛風通絡之功效。治失眠多夢,神經衰弱,有名氣。
棗仁是指炒酸棗仁,以甘酸質潤,入心利膽,養血補肝除煩,達到寧心安神好眠的功效。
3、治精神分裂症:定心散30-60g,豬心1個或瘦豬肉60g,同煮,加冰糖服食,連服3-5次。(《中藥大辭典》)
4、治冠心病:鮮定心散60g。水煎服。(《中藥大辭典》)
除了以上對心血管神志類的安撫,由於定心散清肝利膽的功效,故其還有治肝炎,腮腺炎之功。腮腺炎產生的原因,可和風熱溼痰及肝腎氣血不流,壅滯頰腮有關。
1、治黃疸型肝炎:定心散、重樓、三葉青各10g。水煎服。(《中藥大辭典》)
重樓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
三葉青又名蛇附子,其地下塊根具有清熱解毒,利溼退黃,活血散結、消炎止痛、理氣健脾等功效。
二味與定心散共治病症。
2、治腮腺炎:定心散蓮座蕨15g,海金沙藤15g,板藍根9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腮腺炎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腮腺非化膿性炎症、腮腺區腫痛為特徵。
海金沙通利小腸,治溼熱腫滿。
板藍根苦寒,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是治外感發熱,腮腺炎等的良藥。二味與清熱止咳的定心散共同清熱解毒,去溼消腫,治腮腺炎。
以上便是定心散藥用選方。一味定心的佳藥,同時還能舒肝利膽,讓人想起心肝寶貝,肝膽相照之妙語呢。
你見過定心散嗎?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