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花樣餛飩的包法,這樣的餛飩,不僅可以當主食,還完全可以擺盤兒做主菜。不僅味道鮮美,還上得了臺面,見得起貴賓O(∩_∩)O
【餡料】
(1)先把材料準備好,這次用的是胡蘿蔔和香菜,胡蘿蔔擦成最細的絲,香菜切的細細的,香菜一次切細,把胡蘿蔔絲稍稍擠去一點點水分即可,如果水分去掉過多,餡料就會發康
(2)然後用足夠的油,把它們徹底拌勻。通常餛飩湯是要調味的,所以拌餡的時候,一定要淡
(3)再用足夠的澱粉把它們徹底拌勻。澱粉放多少合適呢?拌勻後看不到乾粉即可
(4)然後,放鹽和味精、胡椒粉,你也可以加幾滴生蘸醬油,但不要多,增加口感即可
(5)拌勻,直到上勁,餡料就做好了
【做法】
包花樣餛飩,要用大張的皮包。小張的皮薄、小,是包簡單的小餛飩用的,不能包花樣,否則會包破,也沒法煮。
第一種包法
(1)把餡料放在皮的中間(這些動作,都在手心完成的。為了好拍照,才暫時放在桌子上),餡料要包的多,主要是吃蔬菜
(2)把一頭的角疊過來,尖對準尖
(3)這一步要注意,搞不好就會煮散。把餡料邊緣疊弄、包好,然後,把前面兩頭往中間疊弄
綠箭頭,是合攏來的方向。兩隻手的拇指和食指,一邊合攏來,中指就在下邊把餡料頂上來,中間紅圈部分,就是頂上來的餡料。而紅箭頭,剛才就是疊弄來的底線。為了粘攏,要在兩個接縫處沾點水,也就是要在綠箭頭銜接的接口處沾點水。紅箭頭的底線銜接好,翻過來疊好,就不會露餡,不會煮散
(4)當上面的工作都做好後,將銜接的口子,也是尖對尖合攏來,就包好了
一般反過來放,是正面
第二種包法
(1)同樣,先把餡料放在中間
(2)尖對尖疊好
(3)如前壓好邊縫,但這次,前面的尖,是就著摺疊邊縫壓到頭了的
第二種和第一種的不同之處主要是前面部位不一樣,它的前面部分也疊了一遍
(4)然後,在接口處沾水,交叉銜接即可
這是包好的第二種
第三種包法
(1)一如既往,放好餡
(2)大張的餛飩皮,通常是是長方形的,把長的一面疊過來,包的同時也要壓好邊線
(3)壓好以後,直接粘合
這個是花樣餛飩最好包的一種
第四種包法
(1)放好餡料
(2)疊過來的時候,注意均勻地錯開四個尖
(3)接下來的包法,與前面一樣,先壓好疊合的線,再看角度把接口粘合均勻
這是粘好的樣子,是四個角的
這是真正可以煮的餛飩,而且要是操作小心的話,煮好了還可以擺花樣。包的時候,就妥妥滴能夠擺放好,煮的時候,正面放下去,也能夠妥妥滴拿起來。當然了,這些操作,是高級餐廳用的了。一般都不管了,煮好了就吃。如果包的時候站不穩,那是因為沒有把餡料頂好、邊線疊好,煮出來也是擺不好的。
這些圖是剛做好的餛飩煮好的了。煮好後要能擺的餛飩,至少得中度厚度的餛飩皮。若是去買就知道,通常專門做的鮮麵店,餛飩皮有大中小,厚度也有幾種。薄的,是用手心一抓就可以包好的,燙熟就吃的;這個是大張的要煮到浮起來。如果餡多,又是生的,浮起來後,還要再煮一會。
【小貼士】
包的多,圓鼓鼓的就能頂起來,否則皮稍微薄點,就象圖中似的趴下立不起來了。因為邊緣太多,中間的餡少了,摺疊的地方無力,所以支撐不起來。煮熟了,看上去也全是皮子。
這樣的是因為攪拌的時候餡料澱粉少了攪動不到位沒上勁,一煮就空了
皮沾到水了,就容易軟下來。從下面疊那一下要有力度。上面的一層不到底,就容易趴下。上下兩層,是互相支撐的。
【小提示】
1、無論哪種包法必須遵循的方法:
(1)上下片要疊合,而它們能疊合的前提,是要把餡料頂起來;
(2)接口要銜接好,如果餛飩皮有點幹,就一定要沾點水。即把餡料頂起來,沾水壓好疊好邊縫。這樣包出來的餛飩,既結實又美觀。
2、凡是煮麵食,記住放點鹽在水裡,就不會化。
3、新鮮蔬菜,不要擠出過多水分;水分太多的,擠出一點點即可。如果水分不是很多的蔬菜,甚至可以不用擠。
4、剩下的皮可以不用包的,就象包小餛飩那樣一張張亂抓成團,先一起抓好,一起放下去,那樣不會粘攏來。然後煮好湯,開開的放下去,透明的就可以連湯打撈起來,湯可以用紫菜煮好,作料放好。
(來源:下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