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平:平坦的道路;
陂:窪地或山坡,意思是崎嶇的道路;
往:離開,離去;復:回來;
恤:憂慮的意思;
孚:誠信的意思。
九三爻位於泰卦下卦的最上端,處於平衡的末梢,就好比我們熟知的「蝴蝶效應」,在達到完全平衡的狀態下,一隻微小的蝴蝶扇動一下它的翅膀,所帶動的微弱的振動,也可以引發天崩地裂的結果。而九三爻就處於蝴蝶的這個狀態,它健行向上,從而打破陰陽平衡狀態,陽氣上行,陰氣消散,開始出現陽盛陰衰的走向。
世間萬物莫不如此,這是事物循環的必然現象,在下的就想向上走,在上的也不可能一直高高在上。九三打破平衡後,泰卦開始向衰落演變,衰落的結果就是否卦了。世間萬物周而復始,泰極而否,否極泰來,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就如同世間沒有永遠平坦的道路一樣,有平坦自然就有崎嶇;有離去,就自然會有返回。如太陽地東升西落,如春夏秋冬更替,如生老病死循環。
因而人們處於泰卦境地,應當居安思危,應當明白物極必反是萬物的自然法則。泰卦九三爻是泰卦開始向不好方向演變的開始,猶如一直在走平路,眼前開始出現山坡。身處這個時候,應當居而不失其正,動而不失其應,前路雖然艱難,守持中正之道,方可平安度過。
只要胸懷誠信,不需過多憂慮,以平和心態來對待萬物本應有的演變,泰然而處之。以誠信對待世間萬物,萬物自能各得其所,又豈止飲食官祿有福?
《象》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象傳》說:《泰卦》下卦乾卦,上卦是坤卦,乾天本應在上,坤地本應在下。乾天上行,地坤下行,都是先往而後返。而九三爻就是處於天地交界的平衡末端,上行復歸乾天本有之尊位,往而後返,重新恢復天尊地卑的本然狀態。蝴蝶效應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隻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他稱之為混沌學。當然,「蝴蝶效應」主要還是關於混沌學的一個比喻。也是蝴蝶效應的真實反應。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
春秋時期,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卑梁有個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一個姑娘同在邊境上採摘桑葉。兩人遊戲玩耍的時候,吳國姑娘弄傷了卑梁姑娘。
於是,卑梁派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在應對卑梁人指責的時候,出言不敬,卑梁人就發怒把這個出言不敬的吳國人給殺了,然後揚長而去。而吳國人就派人去卑梁報復,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卑梁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麼敢攻打我的城邑?」於是發兵反擊吳國人,又把吳國邊境這個城市中的老幼全都殺死了。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大怒,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佔夷地之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而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吳國公子光又率領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大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齧。又接著攻打郢都,抓了楚平王的夫人而回。這就是雞父之戰。
這個故事就如同蝴蝶效應,一件微小的爭執卻引發了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風起於青萍之末,《泰卦》九三爻,它處於陰陽平衡的末端,處於天地交界的地方,它的前行打破了天地通泰的平衡局面,泰卦從此開始向否卦演變。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如此,有起始,也都有終結。有通泰,也就有閉塞。我們身處這個複雜的世界當中,應該學會觀察事物演變的方向的本領,在事物發展的開始階段,就要提前判斷事物的發展方向。如果是不好的方向,就要提前終結;如果是好的方向,就順勢而為之。這樣才能夠常保長存。如《孝經》所言:「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這就是《泰卦》九三爻帶給我們的警示。
推薦閱讀文章《泰卦》系列:
《泰卦》<一>:天地相交,萬物化生
《泰卦》<二>: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泰卦》<三>:盛世偉人—張居正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