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惹事,不怕事」,一個人身上有這3個特質,往往是成功的開始

2020-12-21 騰訊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此話不假,身處江湖,首要的必備技能就是察言觀色、懂得看人。比如看那廝面相兇惡、滿臉橫肉,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人。

結果這個不好惹的人看你一臉和善,他就覺得你是一個很好惹的人,於是大搖大擺走到你面前掀桌子、擼袖子就要挑事。這個時候,你怎麼辦?

有人說:好漢不吃眼前虧,溜之大吉才是上策。但相信更多的人會選擇站住腳跟,挺起胸膛,該理論理論,該動手動手。

為什麼?因為這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祖訓:「不惹事、不怕事」,如此才能讓他人覺得你不好惹。

當然,「不好惹」體現在很多方面,一般來說會有三個特徵,「老實人」不妨一看。

一、看似老實,卻暗藏鋒芒

老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鋒芒畢露,必遭人忌恨,心胸狹隘之人在這世間實在太多,人本就無完人,是可以理解的。

自古以來,「中庸之道」便深入人心。何為「中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不知忌憚的人,不知中庸。換句話說,不懂得老實做人的人,是無法理解儒家中庸之道的。

固然你很有才能,業務能力非常出眾,可是人與人交往,不僅僅要看成績,更要看說話技巧,尤其是在跟上級領導說話的時候。

說話不經過大腦,滿口以自我為中心,哪怕領導起初再欣賞你,恐怕也沒有寬闊的心胸能容納得下你。

人要活著,首先要實事求是,我們需要明確的認識到我們的前途在哪裡?掌握在誰的手裡?想要實現自己的抱負要有哪些途徑?要得到這些途徑,我們需要達到什麼層次?

以此類推,推己及人,再落到實處。

簡單來說,想要在公司裡爬到更高的位置,只靠突出的業務能力是不夠的,還需要交際能力,需要廣泛的朋友圈,如此就要收起自己的鋒芒畢露,懂得做一個看似老實的人,懂得中庸。

能做到這一步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也是最不好惹的人。因為老實人的反擊總會出其不意,讓你防不勝防。而且老實人一旦動手,就絕非小打小鬧,必然死磕到底。

二、看似沉默,卻敢於發聲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這是魯迅先生在目睹了五四運動中,學生代表們在軍閥政府前抗議卻慘遭槍擊後,發出的悲愴之詞。

外國列強入駐中國之前,那哪個讀書人不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可是真正到了國家危亡的關頭,尤其是那個黑暗的年代,中國有人膽敢站出來說要趕走列強,護衛中國主權嗎?

有,比如早期的孫中山。只可惜並沒有得到太多人的回應,整個國家處在一種異常的沉默中。

國內軍閥忙著各自混戰,「管他什麼國家主權,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這一思想是有憑可依的,因為古代大家都是這麼做的。

比如,元朝末年沒有誰說先把這些蠻子趕出中國,而是先忙著自己爭奪地盤,把對方兼併完成之後,再將元朝餘孽趕出中土。

在歷史學中,這是典型的「封建地主階級的狹隘性」。如果任由這種趨勢持續下去會怎麼樣?還會有今天的中國嗎?顯然不會。

所以,就需要有人發聲,好在不論任何時候,在中國,看似沉默卻敢於發聲的人一直都有。

封建時代,有史官為求一個「真」字,寧可被誅九族。近代政府不敢與列強抗衡,但是國民敢,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血液一經點燃便無法熄滅。

故而在今天,中國是世界上最不好惹的國家之一。

同樣,生而為人,有時候沉默是需要的,但是倘若突破了自己的底線,該行動時不要猶豫,不要忘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驕傲與自信。

三、看似糊塗,卻精明處事

鄭板橋曾提筆寫下「難得糊塗」四個大字,而鄭板橋的一生,沒有人害他不,也似乎也沒有人很喜歡他。正因如此,鄭板橋得以善始善終,光榮退休。

糊塗是一種假象,是用來迷惑他人用的,給他人營造自己無害的感覺。一來可以讓自己更加安全,少了很多麻煩,二來也方便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

精明從來都不是放在臉上的,而是要隱藏起來,方可出奇制勝。

結語

抗日名將傅作義說:「不惹事,不怕事,不說硬話,不做軟事」,一個人身上有這3個特質,往往是成功的開始。

我們謹守對人之禮儀,不惹事,但若真遇到事了或者事情找上自己,那咱們也不能怕事。對此,各位看官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不惹事、不怕事」:不好惹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中庸」一直都是經久不衰的處世之道,有人歸納中庸的內涵,可以用四個「不」體現出來,即不表態、不拒絕、不主動、不負責。可見信奉中庸之道的人,根本無法託付終身和關係身家性命的大事。因觀點獨特新穎、語言犀利幽默,而走紅於《百家講壇》的易中天教授曾說:「如果別人惹你一下,你馬上撲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這是什麼,螃蟹!韓信肯定不是螃蟹。 」。一個藏著真本事的人,身上往往有3個特徵,這樣的人「不好惹」,看看你有嗎?
  • 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遇事解決事
    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遇事解決事。人生在世,別沒事找事,去欺負別人,沒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才是做人的硬道理。不惹事,才能和身邊的人相處和睦;不怕事,才能夠讓自己活的更有尊嚴。若是你沒心沒肺,就看不清身邊的人,吃虧上當都不知道,被人坑,被人騙也蒙在鼓裡。朋友不是那麼好交的,有投緣的開始,還要有彼此惜緣的心。多少人在緣分裡,處著處著就淡了,走著走著就散了。
  • 老人言中的3句經典: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絕不惹事,也不怕事
    俗話說:有理不在聲高,有理走遍天下。處理矛盾糾紛時,不要盛氣凌人,不要得理不饒人;就事論事,不要人身攻擊,不說傷害人的話。硬話可以軟說,拒絕別人也要給對方一個臺階下,留有迴旋的餘地,不能一句話噎死一個人。
  • 不惹事,也「不怕事」的星座,性格內斂卻不容小視,千萬別招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避免不了紛爭。欺軟怕硬是很多人的通病,面對比自己弱小的人,他們就會有一種盛氣凌人的感覺,欺壓對方,強迫對方,從而凸顯自己的地位,但是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人,他們卻又會變得卑躬屈膝,不敢言語,這樣的人和行為往往令人不齒。
  •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這些星座不惹事,自然也不怕事
    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雖然說出來容易,但是真能做到的卻很少,不去主動挑事,或許很多人還是可以做到的,但事來了不怕事,卻難倒了很多的人。 在星座裡面就有這樣的人,他們為人有擔當,勇敢無畏,事來了也勇於承擔,毫不會退縮,他們就選擇做這樣的人了!
  • 不惹事,也不怕事的白羊座,看似可愛,實際很有個性
    很多人身邊都會有那種看起來反差很大的人,他們表面上表現出來的,可能是很無害的一個狀態,或溫和,或可愛,總而言之就是沒什麼攻擊性的樣子,但是實際上,他們雖然不惹事,卻也不怕事,有足夠的實力去應對那些挑事的人。
  • 無事不生事,有事不怕事
    他們往往對自己以外的人都帶著很深的偏見,總是覺得別人不好。另外一種人就是膽小怕事的人,這一類人沒有什麼責任心,也很難擔當大任,不管做什麼事情,他們都想著撇清自己的責任,一旦事情出現了不好的結果,馬上就想著怎麼避免受到事情的波及而不是想著承擔後果。
  • 身上具備這「兩種特質」的人,是真正的富貴命,你有嗎?
    當我們仔細地觀察那些輝煌騰達的人,就會發現,他們一定是具備與常人不一樣的特質,而且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一個人身上若具備這兩種「特質」,大富大貴是早晚的事。用這些特質對自己也做一個基本的判斷和對照,以便為自己的未來也可以發展得越來越好。心地善良,為人厚道。
  • 一個人變得越來越有出息,往往會有這3個跡象,十有八準!
    如何判斷一個人在未來會不會有出息?每個人都想知道它的答案,原因有二:一則可以迅速找到這些撒落在人海的「潛力股」,或抱大腿,或與之合作,都可以先下手為強;二則知道了判斷一個人有出息的特質,我們可以去刻意培養這些特質,儘量讓自己在將來也變成一個有出息的人。
  • 一個人,如果有這四個特徵,往往成不了大事
    一些優秀的性格特質,可以助人成功,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徵,讓人無法成事。現實生活中,消極的人容易失敗,積極的人機會更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如果有這四個特徵,往往成不了大事,自己要時時警醒:1、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做人必須拿得起、放得下,有長遠的打算,不能利字當先,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越是急功近利,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越容易登高跌重。
  • 《知否》明蘭的處事原則就是:既不惹事,也不怕事
    羨慕的是她有過美好的初戀小公爺,羨慕的是她有盛家老太太教導,羨慕她能嫁給喜歡她護她周全的顧廷燁。同時,我又心疼她,心疼她很小就沒有母親的陪伴和愛,心疼她為了不讓祖母為難,委屈隱忍,心疼她不願依靠任何人,嫁給顧廷燁後,盡力去面對和處理那些刁難她的人。
  • 《周易》:「不好惹」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儘量遠離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一旦自己沒有看清楚一個人,可能就會受到傷害。那如何分辨一個人是「笑面虎」還是真的好相處呢?其實就是第一感覺和他平時的做事風格。真正不好惹的人,一般都會有這3個特徵,如果知道了,就儘量遠離別人的逆鱗。
  • 不輕易惹事的三個星座,但絕不是怕事,一身反骨,只因為初心向善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錯誤的主觀意識,就是認為一個老實的人,往往也代表著好欺負,尤其是那些不輕易惹事,凡事都選擇退讓包容的人,顯然看起來就更加性格軟弱,不敢反抗。但是實際上,不排除的確有這樣的人,但也有少部分的人,他們不惹事從來都不是怕事,恰恰是因為他們內心善良,才不願看到爭鬥。
  • 一個藏著真本事的人,身上往往有3個特徵,這樣的人「不好惹」
    「中庸」一直都是經久不衰的處世之道,有人歸納中庸的內涵,可以用四個「不」體現出來,即不表態、不拒絕、不主動、不負責。可見信奉中庸之道的人,根本無法託付終身和關係身家性命的大事。 但比中庸更可怕的卻是報復心理,一旦受委屈、吃虧、佔不到便宜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怒火中燒,報復心也隨之升級。
  • 一個格局越來越大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個徵兆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格局就會很大,而是經歷過歲月的風雨的吹打,飽經了人生各種考驗之後,面對生活淡定、從容的態度。一個格局大的人,在生活中,都是比較厲害的主兒,他們通常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獨特的眼光。做事有自己的節奏和步驟。格局越來越大時,他們的身上往往有這幾個徵兆。
  • 容易獲得成功的人,往往具備這5個特質,你有幾個?
    這些獲得成功的人,身上往往都具備這5個特質。不妨一起來看看吧。一、目標專注成功不是「瞎貓碰死老鼠」。成功者在成功之前,都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目標。有目標,有方向,為之努力,才能成功。這是因為 「專注」 的緣故。心無二用, 一個人沒有專注的目標很難獲得成功。只有專注於一個目標, 把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一個方向上, 才有可能獲得成功。二、善於借力僅有志向遠大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成功靠的是實力。
  • 一個人身上,有這四個徵兆,那是他「走黴運」的開始
    但一個人走黴運之前,其實他身上,還是有很多明顯特徵,能夠看出來的。所以阿文覺得,一個人身上出現了,以下四個特徵的時候,那就是他走黴運的開始。開始目中無人,尾巴翹起來了小時候我們學的文章《大禹謨》裡,就曾經說過。
  • 人緣比較好的成功人士,往往有這三個特質,職業發展也會順利
    筆者認為:在職場中有很多年輕人,他們之所以能夠混得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就是因為他們的學歷較高,而且能夠設身處地地維護人際關係,所以往往那些人緣比較好的成功人士都有以下這三個特質。第一、不會太過冷漠很多成功人士在進入公司或者社會以後,他們能夠非常熱情地跟每個同事和領導打招呼,尤其是在公眾場所跟客戶一起交流的時候,他們能夠熱情四溢的做自我介紹,進而給領導或者客戶留下較好的印象,但是很多普通員工在公司裡工作時,他們總是獨來獨往,並不喜歡跟領導在一起相處,因為他們覺得和客戶打交道的時候,自己會渾身不自在
  • 佛教:「陰德」厚重之人,身上往往有這3個特質,看看你有幾個?
    這就是所謂"陰德",也就是不為人所知的德行,也就是陰功。常言道"行善不留名",即不宣揚自己所做的善事、功德等,以至於受援者不知道是誰幫助了自己,自己幫助了自己,又不"放心",以為這不過是盡了自己的本分,天經地義的事,不會覺得這是什麼功德,更不會因為做了這件"善事",就期待得到某種好處。這種「陰功」真值得讚嘆,它的福德是不會計較的。
  • 什麼樣的人能成事?馮唐:這是個偽命題,但大致逃不過這7個特質
    什麼樣的人能成事?人人渴望成功,這是一個許多人都非常關注的問題。馮唐說,準確的講,這是一個偽命題,沒有固定答案和統一標準,但還是有規律可循,有章法可依。馮唐是個什麼人,敢這麼說?古今成事之人,心血往往不被世人所理解,但如果只做世人都理解、明白的事情,就不是一個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屈原投江不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嗎,《離騷》裡說得多清楚啊!知我者謂我何憂,不知者謂我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