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陰德」厚重之人,身上往往有這3個特質,看看你有幾個?

2020-12-12 巫小姐的信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在佛教看來,社會是多元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和諧的。個人易受他人影響,特別是在當今物慾橫流、心胸浮躁的情況下,人們養成了攀比的習慣。許多的煩惱和痛苦就會隨之而來。

這就是所謂"陰德",也就是不為人所知的德行,也就是陰功。常言道"行善不留名",即不宣揚自己所做的善事、功德等,以至於受援者不知道是誰幫助了自己,自己幫助了自己,又不"放心",以為這不過是盡了自己的本分,天經地義的事,不會覺得這是什麼功德,更不會因為做了這件"善事",就期待得到某種好處。這種「陰功」真值得讚嘆,它的福德是不會計較的。那些"陰德"深厚的人,往往會出現以下三種表現,看你有多少個?

一、首先是敢於吃苦

常言道:事在人為。不管一個人達到了什麼高度,其實都是在逐步地從底層開始做起。特別是在從0到1的過程中,往往特別需要煎熬和堅持,需要吃很多的苦頭,最後苦盡甘來,才能收穫理想的果實。世界上有這樣的事情,悟道的修行何嘗不是這樣呢?「不經意間寒氣襲人,哪有梅花撲鼻香?」

以佛教因果輪迴的觀點來看,吃苦即是苦,也就是消除業障,而與此相對的,享福即是消福。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有限的。即使已經衣食無憂,生活富足了,也不能沉溺於享樂中,而應該努力向上,更上一層樓,這樣的人永遠在不斷攀爬,才能登上人生的頂峰。福一定是不可思議的。

二、不顧一切的忍辱

忍是佛教修持的六道之一。能忍辱負重,就是能忍受痛苦,並增長德行。即是一個消除自身業障,不斷心量增長的過程。被誤解,被侮辱,甚至被辱罵,被毀謗,能毫無理由地忍受,心安理得,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之人。要注意的是,生即失業,業障清淨,修道成佛的道路就會順利。世界上的事情都是這樣,忍一時的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在此之前,心是一切的基礎。因為存在差異,我們慢慢地形成了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點。而且是性格脾氣,決定了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和方式,決定著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和方式,決定著我們生活的方向。萬物皆由"習慣"驅動。

所以,有人說:擁有什麼樣的性情特徵,就會有怎樣的人生。性情溫和、脾氣好的人,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機會,與其說是運氣好,不如說是運氣好,是脾氣好。反之,一個性格固執、脾氣暴躁的人,註定了生命的發展受到限制。

三、憐憫放生護生

放生護生能解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救人於"危"之間,令龍天讚嘆,福德無量。常放生護生者,心中會生大慈悲心,能深覺一切眾生之苦樂,更能修持自性。施捨是三種施捨的集合,也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非常令人讚嘆。若長久保持素食,也是很好的間接放生護生,必得菩薩加持,功德無量!

任何想要取得成功的事情,堅持不懈是必不可少的。世上沒有一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能靠自己的僥倖獲得成功,即便如此,也不過是表面現象,將時間拖得太長,其註定一無所獲。能將深度集中於一項事業的"點"之上,積少成多,必見效,無事不成。

總而言之,所謂「陰德」,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實際上是自我修復。為自身優良品質,不斷努力付出,嚴於律己。你們做得越多,自然收穫越多,福報也越多!反思一下自己,你有多少缺點?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佛教:「陰德」厚重之人,身上都有這4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相比陽善,陰德更有功德,更能被上天所記功。一個人廣積陰德,自有上天善神護佑。有句話叫「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我們所做每一份善業都沒有白白流失,都是在為自己積攢陰德,最終都會到了自己身上。世間萬般,唯有因果最為公正,不會誤導人。利益他人就是惠及自己,為自己修福,人生有因果、命運有輪迴,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 「陰德」厚重的人,往往有這三種行為,看看你是嗎
    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陰德是指暗中施德於人,行善不留名。積陰德之人,哪怕默默無聞,也會收穫福運,讓自己人生得福。有人或許會認為這些是迷信,但從佛學的角度來說,這並不是迷信,而是因果之道。這種行善積德的福報,並不是自己做了善事,就會給予,而是萬物的自然規律。
  • 佛教:「陰德」厚重之人,有這3種相貌,看看你有嗎?
    《了凡四訓》裡有句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如果一個人公開行善,會受到大眾的稱讚和誇獎;若一個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而不欲為人所知,這樣的人上天會給他善報的。陰德厚重的人,會有善神護佑加持,任何傷害不可靠近。與其為後輩留有家財萬貫,不如多積攢陰德、惠及子孫。
  • 佛教:「陰德」厚重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你有嗎?
    何謂「陰德」?指一個人自身好的德行,心存善念慈悲,能夠時時處處利他利人、不求回報,這樣的人善業比較多,為上天所庇佑,福報比較大。《了凡四訓》中也提到:陰德天佑之。陰德厚重不僅惠及自己,也利益後代子孫。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別人能夠離苦得樂,慈悲待人,亦善待自己,這才是「善」。你有一絲惡的念頭,就不是真善。「陰德」厚重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一、不怕吃虧,樂善好施害怕吃虧的人佔不到什麼便宜,願意吃虧的人,上天不會讓他虧。
  • 陰德厚重的人,往往會有這五大特徵,你身上有嗎?
    導讀 這些「陰德」厚重的人,往往會表現出與「常人」不一樣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特點,正是由於這些特徵,才使得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都能福祿綿長。
  • 「陰德」厚重的人,身上會有這5大特徵,你身上有嗎?
    常聽老人們說,做人一定要多積德,將來才會有福報,各種好事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那麼,「陰德」究竟是什麼?如何才能積累陰德,福佑子孫呢?所謂的「陰德」就是陰性、隱藏的,不為人所知的德行。「陰德」厚重的人,也是一個修行之人,他或許信佛或許不信佛,但終究是信因果的。其實信佛不僅是尋找心靈依託,而更是要尋找生命意義。
  • 命好的人,身上往往會有5個特徵,你有幾個?
    長大以後,自己也深有體會。所謂:「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一個人德行越好,福報就越大。人的命運跟他的行為有關,俗話說:「人若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若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經常行善的人,往往陰德厚重,這樣的人越老越有福氣,看看是你嗎?第一、相貌莊嚴的人。
  • 陰德厚重的人,往往會有這四大特徵,你身上有嗎?
    人活一世,沒有誰不想享福。年輕時,希望享清閒的福;人老了,希望享兒女的福;貧窮的,希望享富貴的福;富有的,希望享健康的福。但是,福報不是靠求神拜佛得來的,而是靠自己積攢的陰德換來的。而陰德厚重之人,往往有以下四種特徵,你是否也有呢?
  • 陰德厚重的人,有3種特徵,看看包括你嗎?
    現在很多人,價值觀扭曲,都說善人多磨難,自己也隨波逐流,喪失了自己修福報的大好機會。宇宙間是有規律的,人的善惡因果也有規律可循,也許短期來講,看不到善人有好報,但是把時間距離拉長,你就會發現,因果是不虛的,有個詞叫「因果異時」。
  • 佛教: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個?
    「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一個陰德厚重的人,利益的不但是自己,更是惠及子孫後代。有陰德的人,必有天佑。與陽善相比,暗地裡做好事所積攢的「陰德」,福報更大。「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不作惡,就不會感召惡果。以下這5件事,折損人的「陰德」,看看你做過幾個?
  • 佛教:真正開悟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佛教裡講究「覺悟」,一切眾生皆可通過修行而明心見性、覺悟成佛。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怎樣判斷自己是否開悟了呢?開悟是不是就像佛菩薩的神通那樣無所不能呢?並不是。人的起心動念、行住坐臥無不是修行,把當下的生活過好了,不執念過去、不憂懼未來,才能實現人生的究竟自在和解脫。不必把「開悟」搞的太神秘,真正開悟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看看你有嗎?一、心中無事、心無掛礙,不生任何雜念妄想。
  • 佛說,「陰德」厚重之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你嗎?
    導語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免會聽到"陰德"兩個字。特別是會聽到一些老年人說:"這個人一定是個陰德厚重的人。"很多人就不理解"陰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陰",即隱藏起來的,不是表面的;"德",即功德;"陰德"就是沒有顯露在表面上的功德。
  • 「舉頭三尺有神明」:「陰德」厚重之人,有這4大特徵,你有嗎
    所謂陽德就是有漏之福,有些人經常行善積德,但卻同時又去消耗自己的福德,例如一個人做了一件好事,又享受到了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榮譽感或自豪感,那麼他所積累的福報,就會被消耗掉。而陰德不同,陰德是無漏之福,簡單去理解就是你積累了福報以後,不去消耗福報,使福報一直凝聚在你的身上,時間久了你身上的福報越來越大,甚至可以惠及子孫後代。所以大家儘量要多積陰德,一個人存再多的錢財,無常一到,什麼都會散去,存錢不如存陰德、存善業,「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那是累生累世的福報。
  • 人積了陰德,看看你有嗎?
    人積了陰德,看看你有嗎? 人積了陰德一定會在身上留下痕跡,看看你有嗎?人做善事和壞事,都會在色身上體現出來。比如說陰騭紋,就是講人積累了陰德,就會在臉上留下痕跡。那如果做了缺德事,色身上也應該會留下痕跡。這個是一定的。  比如說藥師法門裡,通過五官,可以看一個財運,父母,子女,福德,壽夭。那一個人命運,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業力,就是過去的善惡業,在色身上留下痕跡。
  • 有損陰德的6件事,儘量少做,看看你做過幾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要積陰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常用它來勸人行善,那究竟什麼是積陰德呢?陰德就是幫別人做了好事,卻不為人所知,是為別人好卻不掛在心上,生活中有不少事情是有損陰德的,看看你做過嗎?一、以惡先行
  • 佛教:真正「開悟」過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質,你有過嗎?
    有時候我們可能只是學了點皮毛,卻誤以為自己開悟了;有可能我們已經悟到了佛理,卻沒有發現。但是這世間萬物都是有跡可循的,有什麼樣的情況發生都會有相應的徵兆。開悟過後,也會有各種不同的狀態。就如佛教中所說的:真正"開悟"過的人,往往有以下這3種狀態,快來看看你有過嗎?
  • 佛教:命好的人,身上往往有這五大特質,你都有嗎?
    古人有一則精妙的比喻,叫做「人生如戲」,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在無常變化之中,我們又常希望自己是命好福深之人,最好人生能夠一馬平川,不要有絲毫的禍患和災難。但命運就像曲線,高低起伏,人在旅途,也隨之或喜或悲。然而,佛經早就告訴世人,所謂命運,實際就是因果和業力。種善因得善果,諸事順遂,趨吉避兇;種惡因得惡果,往往感召諸事不順,人生多災厄。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
  • 佛教:陰德深的人,會有這3種相貌,你有嗎?
    反之,如果一個人原來滿臉福相,但是卻貪愛憎恨,這樣的人相貌會慢慢變得醜陋。心是相的核心,相是心的外顯,看相不如看心。「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修行就是在修心,「萬法唯心造」,心清一切清、心好一切好,一個人最好的相貌是修成菩薩相,不是要你去化妝美容裝飾,而是我們那顆慈悲善良的清淨心。陰德福氣深的人,會有這3種相貌,看看你有嗎?
  • 「人是貧是富,實際上早有定數」關鍵看這2個特質,有一個就偷笑
    有的人覺得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的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的人說「一輩子伏首拜陽明」陽明心學的宗師王陽明曾說過:「人是貧是富,實際上早有定數」關鍵看這2個特質如果有的話或者可以逆天改命。王陽明心學說:百死千難,但為此心。一個人一輩子的修為事實上修的也是自身的內心,一個人萬般的忙碌,最累的也是自身的內心。內心平靜,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