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日記】封城3.0開啟——親歷印度封城40天

2021-12-10 李孟買

印度的封城可謂一波三折,今天5月3號,是原定的封城解禁日,然而前天印度政府第三次宣布繼續延長封鎖兩周,印度正式進入「封城3.0」時期。

這篇文字是基於一個月前那篇重寫的。為了保持論述的完整性,我把一個月前發的那篇關於印度疫情的公眾號進行了大幅刪改,刪去了原文前半部分,結合疫情的後續發展和目前印度的實際情況重寫了後半部分,結果一不小心又超過了一萬字。

2月26號,我把來印度玩的朋友們送走之後,回到南印度哥印拜陀闊別已久的家中。奔波了一個月,只想好好在家休幾天假,結果沒想到這個假變得遙遙無期……

 

回到家之後過了三個星期的安逸日子,眼瞅著國內的疫情日漸好轉,盼著可以早些天下太平。孰料就在這三個星期中,全球形勢居然急轉直下,伊朗、義大利、西班牙、美國一一淪陷。對中國人嚴防死守的印度雖然沒有讓任何中國病例趁虛而入,卻被歐美遊客攻破防線——一整車的義大利遊客連同當地司機在阿格拉確診;更令我難以置信的是,連不丹這樣一個如此小眾的世外桃源般的國家,都確診了一名美國遊客。

 

本來印度僅有的3例確診已經全部治癒了,結果從三月初開始,中東和歐美的病例開始如縷不絕地輸入印度。我本以為與世隔絕最安全的拉達克,竟然是印度最早被攻破的地方之一。冬季拉達克有一千多名什葉派穆斯林前往伊朗朝聖,有人帶病回到家中過幾天就死了。由於缺乏相應的醫療物資,根本沒有條件進行檢測,這些未檢測的病例不會被計入統計數據,只能簡單粗暴地對整個村莊進行封鎖,一時間拉達克人人自危。拉達克冬季將盡而公路未通,正是米糧青黃不接的時節,老百姓的生活物資十分緊張,僅有的蔬菜是去年吃到現在的土豆和洋蔥,我太太的朋友再三叮囑:千萬不要回來!千萬不要回來!

有一年我在通公路的第五天進了拉達克,路上是這樣的,當時是六月初,在大型機械把這裡挖通之前這裡都被冰雪覆蓋無法通行。

所以我本來一直以為,冬天的拉達克會很安全,結果我想像中的「人間淨土」,成了「人間禁區」

如今的時代,旅行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因此傳染病的擴散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地球上不再有人類無法抵達的角落,意味著也不再有傳染病無法抵達的角落。3月13號起,印度對所有外國遊客實施禁止入境,所有外國人籤證作廢。很快中國也宣布了禁止外國人入境,這下好了,我太太作為印度人去不了中國,而我一旦去了中國便回不了印度。中印往返通道就此關閉。

3月17號一早,泰米爾納德邦突然宣布即日起到3月31號關閉所有的商場、電影院、健身房、學校等人群密集場所。這段時間本來剛好是印度學校的期末考試,考試全部取消,對學生來說倒是喜大普奔。對我來說最大的影響是去不了健身房了,只好每天在天台跳繩,這一個半月把鋼絲繩跳斷兩次。我們家日常買菜都用生鮮app,購物都在亞馬遜,所以當時我覺得貌似沒什麼關係,因為我需要出門採購的就只有鮮奶、肉類和雞蛋,而政府承諾蔬菜、肉類、奶製品都會維持正常供應。

 

緊接著3月22號印度全國開展了為期一天的封城演習。嗯,只有一天,且只是演習,要求全國上下所有人憋一天不出門。莫迪還號召大家傍晚五點一起到陽臺敲響鍋碗瓢盆,為醫務人員鼓掌。這一天的封城意義何在,我到現在還沒想明白——如果啥事兒都能讓我想明白,那也就不是印度了。

 

3月23號上午,我出門去採購了近20斤牛肉,下午在銀行上班的消息靈通的鄰居告訴我們,從24號晚上將要開始大規模封城。我趕緊將消息告訴其他在印度的中國朋友,他們還不太相信。雖說我知道食物應該不會斷供,但出於保險起見,我們當晚出門去採購了一些雞蛋、水果、奶製品。23號那天晚上外面大街上依然是熙熙攘攘,沒有任何的緊張氣氛。

 

果然24號晚上8點官宣4小時後封城7天,31號解封。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包括計程車突突車之內的所有公共運輸全都停掉,只允許銀行醫院郵局菜場等場所繼續經營,顧客們必須保持安全距離。與此同時,滯留印度的外國人如果籤證到期可以申請延期。我的原來的籤證3月30號到期,而正在申請的新籤證已經半年了還沒批下來。跟移民局你來我往交涉了一番,最後他們承諾說新籤證肯定會給我,現有籤證過期了我也可以繼續呆在印度——反正就算你們趕我走,如今我現在也走不了。

 

緊接著,原本說好的7天封城,又延長到了21天,到4月14號為止——這是第一次延期。

莫迪如果生在戰爭時期,應該會是個不錯的統帥,因為他很會玩「閃電戰」,打得你措手不及。只不過在這個和平時代他伏擊的對象卻是他自己的人民——在他變法維新的道路上,各自打著小算盤的印度人民無疑是他高效率推行政令的敵人。2016年11月6號廢鈔令造成的全國混亂依然歷歷在目,從官宣到全國86%的流通紙幣作廢只有4小時。2019年8月5號突然廢除370號法案宣布克什米爾成為聯邦屬地,事先全無風聲,悄無聲息地提前部署好軍隊。這次封城令也很莫迪,按照我們正常國家的思維方式,封城這種事總該有個輕重緩急,比方說我們中國是先封武漢,然後才是整個湖北省,公共運輸也是局部逐步停擺。但印度顯然不是個「正常國家」,說封就封,整個14億人口的國家一起封,所有交通一起停,沒有過渡,沒有緩衝,沒有差別,完全不給你提前緊張、恐慌、做準備的時間。

 

難道沒時間恐慌,印度人民就不恐慌了嗎?比起感染病毒,許多底層的印度人民更擔心餓死。

 

剛封城的時候,很多東西確實一下子亂了套,我們一直買蔬菜的生鮮網站突然把已經確認的配送訂單全都取消了,並且好幾天都下不了單。恢復了之後,由於配送人員不足(同時也因為需求猛增),每天配送的訂單數量有限,需要搶著空當下單,手快有手慢無,供應一直都是斷斷續續的。不過社區附近小商店裡的蔬菜、雞蛋、牛奶倒是從未斷供過,看到這種情況我就不擔心了。

奶製品行業是這次封城的大贏家,印度人的日常生活對奶製品高度依賴,而奶製品又必須即時生產消費,因此整個封城期間都對奶製品的生產銷售一路綠燈。我們家附近的奶製品商店,搖身一變把業務擴展到了各個領域。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我這麼篤定,突然性的封城很快就暴露了許多問題上的欠考慮,幾乎演變成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社會實驗。

 

在我們哥印拜陀瑜伽學校工地幹活的是一些按日薪結算的農民工,平時就住在工地上。這種打短工的農民工在印度相當普遍,幹一天的活拿一天的錢。封城前一天,我們送了一些大米和豆子到工地上,這是大多數印度窮人主食(北印度主食偏好麵餅,南印度偏好米飯,但配菜都是差不多的豆子做的糊糊)。封城以後沒有了任何公共運輸,我滿以為這下他們只能安心呆在工地上,想回也回不去。結果我完全低估了印度窮人們的韌性,一些工人居然選擇徒步走回一百多公裡外的家!隨即印度媒體也報導了許多關於農民工徒步回家的新聞,

 

隨即,新聞上就看到印度出現了類似於非洲動物大遷徙的魔幻場景:拿日薪的農民工們拖家帶口頭頂行李走在暴曬的公路上,有些人的徒步距離甚至有上千公裡!

大多數中國人可能不知道,印度絕大多數地方最熱的季節並不是7、8月,而是4、5月。3月底有些地方氣溫就可以高達40度,我無法想像這些人如何可以這麼熱的天在無遮無擋的公路上徒步幾百公裡。

 

為啥他們要冒著生命危險回家呢?這就跟非洲的角馬一樣,明知道河裡有鱷魚等著,還是得冒著生命危險過河,因為不遷徙就只能等著餓死。21天實在太長了啊!對於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印度人而言,「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吃了上頓沒下頓」就是他們毫不誇張的現實生活!突然封城之後,那些日薪農民工身上的現金人均不超過一兩百人民幣,這點錢在印度也撐不了多少天。印度政府企圖通過隔離21天把病毒餓死,能不能餓死病毒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21天沒收入,餓死的人一定比病死的人多。事實上,的確一些人就這樣累死在了走回家的路上,缺乏保障措施的封城在新冠病毒之前就殺死了他們。

 

「封城」這劑藥是挺猛的,可病人身子虛,扛不住這藥勁兒大。

 

政府不得不採取補救措施,安排長途車送農民工回家,成千上萬失去保障的農民工聚集在車站,所謂安全距離頓時都成了浮雲……「非洲動物大遷徙」演變成了「中國春運」。無數人聚集坐車的圖片和視頻在中國的媒體上瘋傳,幾乎所有人都認定——印度完蛋了,最後的王炸要出了!

 

很多人忽略了一件事,這些大規模聚集都發生在暴曬的戶外環境,而且絕大多數人都遮住了口鼻。這種空氣流通、紫外線強烈的環境,大大抑制了病毒傳播的能力,這個王炸結果成了個啞彈。這場發生在夏天的「春運」,並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感染。

 

但封城的意義,本在於減少人員的流動和接觸,而印度急剎車式的封城由於欠考慮的因素太多,反而造成了更大規模更長距離的擴散式人員流動,莫迪政府估計也是始料未及。儘管封城之後政府出臺了一些幫助低收入人群熬過封城的賑災錢糧措施,可是不必要的人員流動已經不可逆,這只是亡羊補牢。

 

印度這個國家有一種極其強烈的錯覺,叫做:中國可以,所以我也可以。中國造出了殲20五代機,印度立馬覺得自己也可以造;中國疫情期間封城取得成果,印度覺得自己也可以封……中國是摸著石頭過的河,可印度跟中國又不是同一條河,學中國一樣過河,多半要淹死。中國強大的物流網絡和維穩經驗是封城背後的堅實保障,這一點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都學不來。

 

縱觀整個全球疫情的傳播爆發,韓國也好,伊朗也好,義大利也好,宗教聚集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印度疫情的大量爆發,3月13日到15日期間德裡的一場大規模的穆斯林傳教活動「功不可沒」,堪稱印度疫情的火藥桶。在此之前印度政府已經取消了3月8號的灑紅節慶祝活動,但穆斯林們依舊我行我素,自認安拉護體百毒不侵。要命的是這次活動還有一些馬拉西亞、印尼過來的穆斯林,專家猜測正是這部分人中的某位或某些感染者,成功點燃了整個印度。我所在的泰米爾納德邦,曾經一度高達93%的確診病例都可以追溯到這次活動,穆斯林成了眾矢之的。

 

印度作為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宗教矛盾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印度的穆斯林,可能就像美國的黑人一樣,在印度是一個很複雜的社會問題。話說在英國這根老牌攪屎棍殖民印度之前,穆斯林和印度教的矛盾並沒有那麼嚴重,從莫臥兒王朝的阿巴克大帝開始,幾任統治者一直都致力於團結兩種宗教。但英國人來了以後發現這是個可以讓印度內部對立分化的切入點,於是故意把兩個宗教的矛盾給挑撥起來。英國人覺得讓印度人忙著窩裡鬥,自然就沒法兒聯合起來反抗自己。穆斯林和印度教的矛盾最終在印巴分治的時候發展到了一個高潮,為了搶人搶地盤兩邊殺紅了眼,矛盾變成了仇恨。分治之後,穆斯林對印度人來說可謂是內憂加外患,從未停止過搞事情,七十多年來克什米爾地區就從沒有太平過。

穆斯林佔印度總人口的比例,每十年就能上升1%左右。我深深覺得再過個幾十年,印度還得分裂一次——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當穆斯林人口達到一定比例之後,他們就一定會對政權產生訴求,自伊斯蘭教誕生以來就沒有例外。

我曾在克什米爾親歷過穆斯林反政府武裝跟印度政府的對抗

如今的印度總理莫迪是個格外仇穆的虔誠印度教徒(這個大家可以專門搜一下關於莫迪的黑歷史),在莫迪的民族主義大旗下,他沒少針對穆斯林,去年他先是廢除了賦予克什米爾特權的法案,又頒布了歧視穆斯林的公民身份修正法案。穆斯林當然也不會給莫迪好果子吃,這半年來前赴後繼地在全國各地遊行抗議,死了不少人,新仇舊恨火上澆油。新冠疫情爆發之際,德裡穆斯林聚會這檔子事情牽連甚廣,當政府去追查這個參加活動的穆斯林的時候,還遭到了反抗,穆斯林用石塊扔那些想要進社區進行檢測的醫生,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印度穆斯林故意傳播病毒的陰謀論亦甚囂塵上,有些印度人私底下說穆斯林要趁這個機會把印度搞亂,疫情越嚴重越好。這一傳言是否屬實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經此一疫,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會進一步加劇。德裡穆斯林聚會導致的病毒大規模傳播,給穆斯林拉來了許多仇恨值,其他宗教的印度人在談到穆斯林的時候都一臉鄙夷。在我們哥印拜陀,相當數量的確診病例也確實大都集中在穆斯林社區。針對這一情況,哥印拜陀的當地政府後來做了一個決定,自4月13日起關閉所有肉店——因為肉店基本上都是穆斯林開的。

得知肉店要關門的前一天,印度人民排隊買牛肉,我也跑去採購了10斤冷凍在冰箱慢慢吃。如今肉店已經重新開啟了。

4月23號起是穆斯林齋月,印度全國上下如臨大敵。因為按照傳統,穆斯林在齋月期間要去清真寺聚集禮拜。按照他們不配合的尿性,就怕又搞出什麼么蛾子來。

穆斯林在齋月的聚集朝拜

關於印度在只有五百多確診病例的時候就突然全國封城的舉動,外界猜測頗多,最多的質疑便是印度的實際情況要比數據嚴重得多。在我看來,印度封城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在這場「戰疫」裡,印度輸不起,政府必須採取最極端保守的方式。印度眼睜睜的看著別的國家一個個倒下,這個外匯儲備才4300億美元的國家,也沒有像美國那樣的自信可以調用無限的資源。最關鍵印度還是一個將近14億人口的大國,在疫情沒有完全失控之前封城,對印度政府來說可能是成本最低的防疫措施。五百例的時候不封城,難道非要等到五千例了才封?印度封城,不是因為疫情失控,恰恰是因為可控。印度大多數的感染病例都是可以追蹤的。

 

封城封多久,那就是一場博弈了。經濟停擺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承擔不起的,兩害相權取其輕者。這種時候,比拼的是國家的老本。印度封城之後造成的混亂大家也都看到了,很多悲劇的發生都是蝴蝶效應導致的,沒有辦法預測。當年廢鈔令之後,在全印度造成的混亂都死了五十多個人。

 

封城封到十多天的時候,動物大遷徙也差不多遷徙完了,新的秩序和平衡建立了起來,政府的補貼也開始發放了,呆在家裡的印度人民普遍接受了這一現實,當然他們除了乾瞪眼也做不了啥,社會整體穩定了下來。但是封城後疫情的拐點並沒有出現,每日新增確診始終在穩定增長——沒有大爆發,也沒有減少的趨勢。於是21天封城期滿之後,解封日從原定的4月14日毫無懸念地延長到5月3號——這是第二次延期。

 

這個消息讓孟買的一些失業的農民工炸了,他們之前盤算著封城就忍忍吧,過21天咱又是一條好漢。結果21天變成了41天,是可忍孰不可忍?吵著鬧著抗議要回家。不過這次的規模,遠遠比不上之前的「春運」,很快也就消停了。畢竟在封城的期間,政府積累了不少管理和應對經驗,人民群眾也變得日益麻木。

 

我樓下的一個鄰居是軟體工程師,算是印度的精英白領階層。他去年在喀拉拉邦首府買了棟小房子,九成是按揭貸款,每個月要還3800塊,再加上在這邊租房等其他的開銷一個月固定支出超過6000塊。印度政府針對這一情況,要求銀行將所有貸款月供寬限三個月,這三個月利息照算,但借貸人可以暫緩還貸而不必受罰。不過他現在還是十分擔心自己可能會失業,因為他們公司今年的業務量本身就不飽和,眼下的情況顯然雪上加霜。由於始終沒有得到開工的消息,最近他騎驢找馬到處投簡歷,甚至還投了一家位於東莞的中國公司。

 

可以想見,隨著封城的延長,受影響的人會越來越多。不過呢,印度跟中國一樣屬於農耕文明,農民有兩個特點,一是逆來順受,二是愛存錢,這兩個特點在疫情期間算是利好。印度人民素來有儲蓄習慣(印度銀行的儲蓄利率也極高),不像美國那樣負債遠高於儲蓄,只要不是赤貧人口,多少能維持一段時間的開銷。另一方面,大多數中小個體經營者的經營場所都是自有,比如我平時去的那家健身房,3月17號就關閉了,那棟三層小樓是老闆自己的,2、3樓用來經營健身房,底樓租給了一家銀行作為營業廳,如今關門對他雖然有影響,但絕對不會就此倒閉。我們在建的瑜伽學校受疫情影響不得不暫時停工,我只能往好了想:至少我們土地是自有的,停工了損失的只是時間,不會虧錢。比起國內的健身、旅遊行業,要容易應付得多。

 

5月1日,政府宣布繼續延長封城兩周——這是第三次延期。但這次印度政府終於做到了一件從一開始就應該做的工作——根據疫情嚴重情況對不同地區分級,允許部分地區5月3號開始重啟。

 

印度政府將全國各地劃分成了四個等級,最嚴重的是紫色的疫區,整個社區會被完全封鎖,不允許有任何日常活動;紅色區域基本上就和之前一樣,只提供最基本的社會保障;橙色和綠色區域則開放了一些設施和服務:理髮店、按摩店、計程車、公交車、非必需品的網購。全國範圍所有的飛機、火車、地鐵、長途汽車、學校、電影院、商場、飯店、寺廟、健身房、體育館還是保持關閉狀態,並且晚上七點到早上七點之間依然實施宵禁。


截稿為止,我所在的哥印拜陀已經很好幾天沒有新增病例了,被劃分到了橙色區域,繼續保持不新增就可以轉成綠色區域。今天我出去轉了一圈,果然路上的車子都開始跑起來了,鞋店、理髮店也都開出來了。

封城3.0版的什麼可以做和什麼不可以做

我覺得印度封城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是培養出了老百姓的防範意識。剛封城的時候,我出門買東西,戴口罩的人很少(我也沒戴),大家都不以為意。兩周之後再一次出門,戴口罩的人明顯多了起來,還有人來指責我為什麼沒帶口罩。而如今,我連下樓倒垃圾都會戴口罩——我感覺經過了封城之後,印度人民變了很多。印度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缺乏界限感,一個陌生人跑上來就可能會問你的工作、婚姻狀況等等,而他們同性之間也十分不忌憚肢體的接觸,大街上兩個男人手拉手、勾肩搭背很常見。我猜想或許是因為他們從小生活的環境太過擁擠,缺失這方面的教育。如今他們開始留意起了社交距離,會注意不跟別人有身體接觸。

印度好基友,扛槍執勤照樣手拉手

在封城的一個半月時間裡,印度的確診病例一開始是五百多例,如今依然不到四萬例,日均增長一千例左右,作為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算是相當靠譜的成績了,其增長速度遠遠低於那些處於溫帶和寒帶的國家。有人質疑說印度的確診病例少是因為檢測率低,這是沒錯,但印度的確診率一樣很低啊。國際上對於檢測數量是否足夠是有標準的——那就是確診率。確診率高於10%的話說明檢測數量不足,而印度確診率只有4-5%,遠遠低於美國17%和英國23%的確診率。當然,也有人認為印度的檢測水平低下,所以才會去確診率低。我只想問,這種說法的證據呢?我生活在印度的切身體會是:就算高溫天氣無法殺死病毒,每天持續的強紫外線照射也一定會有抑制戶外傳播的作用。

疫情期間網上有很多自媒體、博主不遺餘力變著花樣黑印度——許多中國的吃瓜群眾普遍對印度沒有好感,看到印度落難自然拍手稱快。有個對印度一知半解的博主先是寫了一篇講印度怎麼怎麼髒,得出的結論是,因為印度人髒慣了,乃是「人中蝙蝠」,所以面對新冠「印度可以躺贏」。結果呢,印度躺贏了嗎?後來看到印度全國封城了,又寫了一篇說印度怎麼怎麼不靠譜,得出的結論是,印度的醫療保障能力低下,「弄不好要掉坑裡了」。結果呢,印度掉坑裡了嗎?這兩篇帖子前段時間很火,靠著黑印度名利雙收,這種譁眾取寵誤導了很多人對印度的認識。

當然印度媒體也不是什麼好鳥,成天斷章取義不負責任地轉發那些歐美對中國的負面新聞,質疑中國的死亡數據,誇大報導中國抗疫物資的質量問題,前幾天還指責中國的檢測試劑質量有問題要求退貨……我無從得知這些新聞背後的內幕真相,也不便證實或反駁。反正印度的政治輿論風向一貫如此,以取代中國為目標,抹黑中國為己任。我只能往好了想——不遭人妒是庸才。

 

再之前有個印度律師協會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申訴要要求中國賠償20萬億美元的新聞則是在蹭熱度,那個律師協會其實是個類似於克萊登大學的山寨組織,印度全國上下一年的GDP才2萬多億美元,索賠20萬億純屬看熱鬧不怕事兒大,冒出來刷個存在感。印度國內的媒體大概也覺得丟人,並沒有多加報導這個事兒。


在抗疫這件事情上,印度真正嚴峻的問題在於,印度的城市實在太擁擠!這足以抵消高溫帶來的優勢。

 

過去我在中國的時候總是抱怨上海的堵車,但自從我在德裡孟買呆過以後,我就再也不覺得上海擁堵了。印度政府對城市的資源傾斜,使得大量務工人員湧入德裡、孟買這樣的大城市,於是就有了大量的貧民窟。貧民窟是大城市的特色,我居住的哥印拜陀這種二三線城市,有貧民,但數量不足以形成貧民窟。孟買、德裡的一些貧民窟頗似曾經香港的九龍城寨,層層疊疊通風極差,許多藏汙納垢的角落終年不見天日,一間十幾平米的屋子可能要住一家七八口人,全無隱私和空間可言。4月2日孟買達拉維貧民窟傳來首個確診病例死亡的消息時,我心裡咯噔一下。我相當清楚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貧民窟裡一旦爆發疫情,就會像養雞場裡爆發雞瘟,雞瘟我們可以撲殺,可貧民窟呢?

無人機航拍的達拉維貧民窟

生活在這裡完全沒有社交距離可言,整個社區是一體的,生死與共。

貧民窟這種居家環境,怎麼個隔離法?若是要我24小時呆在裡面,還不如讓我感染來得痛快呢!

不出我所料,孟買如今是整個印度疫情最嚴重的城市,但我這邊要先闢幾個謠。國內媒體寫達拉維貧民窟的時候,採用的數據都極其古老:首先,達拉維早就不是印度最大的貧民窟了,早在2011年在孟買就已經有另外四個貧民窟的規模都超過了達拉維。第二,網傳說達拉維1440個人才有一個公共廁所,這是2006年的數據,當然最新的數據也好不到哪裡去——約500人一個公共廁所。

 

貧民窟形勢雖然嚴峻,但印度政府絕不是網上所說的佛系抗疫,他們管制的手段還是很強硬的。雖然他們沒有辦法限制人民出門在街上晃悠,但他們可以把整個大社區封鎖起來,統一負責供應日常必需品,讓疫情在關在這個社區裡燜燒,這也就是印度政府所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了。目前達拉維通報的確診數還不到400例,雖然我對此數據表示存疑,但應該也壞不到哪兒去。印度的人口年齡結構有優勢,年輕人居多,相比受新冠病毒的威脅較小。

在疫情嚴重的地方,政府會把社區的出入口釘死,並派警察24小時值守

除了人口密度之外,印度的另一個劣勢在於:宗教和傳統造成了人民的愚昧和反智,人民群眾普遍迷信,科學素養低下。很多印度人相信通過一些驅魔的宗教儀式可以祛除病毒——儘管他們根本連什麼是「病毒」都不知道。疫情出現之後,我看到過印度好多「花式驅病毒」的視頻——然而很多老百姓壓根兒不知道「Virus」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更要命的是,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非但不感恩,反而公然敵視醫護人員的國家,據報導印度出現了超過1700起針對醫護人員的攻擊和歧視事件,其中有一些是由於穆斯林不配合檢測,還有一些卻是單純因為民眾無知導致的恐慌,這個中緣由就要牽扯到印度教的潔淨觀和職業種姓了。

 

種姓在印度並不僅僅是依膚色階級劃分的四個階層,種姓對應職業,更體現在職業的貴賤。而職業的貴賤是根據其潔淨程度而定的,通常來說凡是需要接觸汙穢的職業都是低賤的,諸如屠夫、製革、洗衣等等,而醫生職業卻屬於例外。在古代印度並無專業的外科醫生,而阿育吠陀傳統草藥醫學也並算不得十分高尚的職業。十九世紀末,英屬印度政府向印度人開放了醫師執照的申請資格,最先湧入醫學院學習現代醫學的,多數是家境優裕的婆羅門。慢慢地,醫生這種被英國人製造出來的新職業,就和律師、法官、文官一樣,成為了非傳統體系下的高種姓職業。然而要成為醫生即便是婆羅門也必須面對解剖這樣的課題,那些嚴格素食的高種姓醫生,可能永遠都不會去廚房裡切肉,因為血腥會汙染他的潔淨,但他們卻可以不受影響地為低種姓患者開膛破肚切除闌尾。

 

因此,現代醫學和印度傳統本身就是相悖的事物,就在前兩年還有過新聞:某種姓的患者需要輸血,只願意接受同種姓的獻血。從印度教的傳統來看,醫生其實是一種名義上高種姓、而實際上很骯髒的職業。在新冠傳播的陰影下,醫護人員在某些愚昧的吃瓜群眾眼裡,甚至比那些不可接觸的賤民更骯髒。群眾的邏輯是這樣,你們醫生天天接觸感染的患者,你們肯定被病人汙染了,你來我們這裡就會汙染我們。

 

造成這一愚昧認知的本質是無知——將世俗的衛生觀念和印度教的潔淨觀相混淆,分不清汙染和感染,也不知道病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他們從小被灌輸的是恆河水可以淨化一切汙染,牛尿可以包治百病……科學素養在印度是奢侈品。

 

網上有一段話令我很動容:

 

Social distancing is a privilege. It meansyou live in a house large enough to practise it .

社交距離是一種特權,這意味著你住在一間足夠大的房子

Hand washing is a privilege too. It means youhave access to running water.

洗手是一種特權,這意味著你有自來水可用

Hand sanitisers are a privilege. It meansyou have money to buy them.

洗手液是一種特權,這意味著你有錢買

Lockdowns are a privilege. It means you canafford to be at home.

封城是一種特權,這意味著你賦閒在家也吃喝無虞


封城之初,不把冰箱塞滿就沒有安全感,後來事實證明食品供應還是可以保障的。

 

印度之所以可以把傳統文化保持得這麼好,和他們依舊原始的生活方式不無關係。畢竟,過去幾千年都沒冰箱沒空調沒廁所沒自來水,日子不也過得好好的?這個國家的人民對貧窮和苦難早就習以為常,他們不會抱怨,因為他們相信這只是輪迴中的一瞬間。他們會想至少我這輩子還是個人,至少比那些貓狗蟲蟻的日子要過得好。許多印度貧民的日常生活,在我們看來便已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他們每天的目標就只是活下去而已,致死率還不到10%的病毒對他們來說真的不算什麼……

在印度的街頭,有時候真覺得,有些人過得不比狗更好,有些狗也過得不比人更差。

最後,我想說的是,有中國的珠玉在前,印度肯定成不了模範生;有美國這個木櫝在後,印度也沒啥機會成為王炸。印度政府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在我看來真的是超水準發揮了,頂著壓力三次延長封鎖,不斷完善封鎖措施,竟然沒有出太大的亂子。無論如何,印度如今的情況都遠遠好過預期——高溫遏制著病毒的傳播,此乃天時;強力政府積極抗疫舉國封鎖,此乃地利;絕大多數印度人民逆來順受,此乃人和。

 

封鎖的日子裡,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特別是隨著第三次封城延期,印度內部的悲觀情緒也在萌發,有人開始覺得還不如讓所有人都感染一次,實現群體免疫——這當然不現實,遭殃的肯定是擠在貧民窟裡的窮人。目前所有的外國人籤證自動延期到了5月17號,很多滯留印度的中國人都吵著鬧著要回國,幾乎把領館的電話打爆——可以想像他們每天只能呆在旅館或民宿的小房間裡,估計快要憋瘋了。但我還是有點小慶幸疫情期間自己是呆在印度:一來我已在此安家,生活算得上安逸;二來如今中印通道關閉,全球旅行停滯,斷了收入來源,如果呆在上海坐吃山空的話,壓力會比在印度大得多。

 

——更何況,我想我應該已經過得比百分之九十的印度人民要好了。

知足,感恩。

希望這一切困難早日過去,希望大家也都過得好。

圖文作者:隨水

資深旅行攝影師,Lightroom數字暗房講師,影像中國籤約攝影師,馬格南攝影大師班學員,攝影作品發表於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等多種刊物。2012年來在印度拍攝了超過二十萬張照片,對印度社會人文有著深入了解和深刻見解。2018年與印度姑娘喜結良緣,成為史上第一個迎娶印控拉達克姑娘的中國人,現定居南印度。

相關焦點

  • 最近兩個月來印度發生了什麼——寫在印度封城時
    這一天的封城意義何在,我到現在還沒想明白——如果啥事兒都能讓我想明白,那也就不是印度了。 考慮到接下去印度形勢可能變差,我3月23號上午去採購了近20斤牛肉,下午在銀行上班的消息靈通的鄰居告訴我們,從24號晚上會要開始大規模封城。我趕緊將消息告訴其他在印度的中國朋友,他們還不太相信。
  • 印度「封城」 鑽石原石降價
    印度「封城」 鑽石原石降價卜曉明隨著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上月宣布全國範圍內「封城」,大批務工人員離開印度古吉拉特邦蘇拉特市。鑽石行業隨之停擺,鑽石原石降價。英國《金融時報》14日報導,全球90%的鑽石切割打磨在印度完成,其中大多出自蘇拉特的匠人之手。當地鑽石行業協會負責人迪內希·納瓦迪亞說,大約20萬鑽石匠人已返回古吉拉特邦周邊的城鎮和村莊。加拿大山地省鑽石公司執行長斯圖爾特·布朗說,除非蘇拉特的鑽石加工業復工,否則人們對「鑽石原石沒有需求」。
  • 【荊州封城日記21】冬瓜面
    我曾栽種過冬瓜,這種起源於東印度的熱帶植物,真不曉得為何起了一個寒意陣陣的名字,此物歸列為「葫蘆科冬瓜屬」。它的幼苗雖與其它瓜秧相似,但它葉片卻長著蔟蔟茸毛。此物為攀援植物,用荊州話說即是「牽藤子的」作物,但眾多農人忽略它的本性,仍其在泥土中攀爬蔓生,居然亦能結果。夏日清晨,冬瓜開著白色的花蕾,花蒂連著毛茸茸的幼稚冬瓜,在晨曦中綻放。
  • 印度封城後恆河水變清澈了?印度專家:現在的恆河水可以直接喝
    印度有一條河流因為水質極差,但在當地卻又有被奉為母親河的原因,而聞名世界!幾乎每個去印度遊玩的遊客,都會想要去附近觀賞一番,看看恆河是不是如同傳說中所說的那般骯髒惡醜。只是印度人是絲毫不以為然,不然他們也不會在恆河裡面洗澡做飯的!
  • 「封城」後空氣改善 印度部分民眾30年來首見喜馬拉雅山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 外媒稱,在全國實施「封城」大約半個月後,印度部分地區的空氣汙染程度下降,有些居民30年來首次看到了喜馬拉雅山脈。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4月9日報導,印度旁遮普邦的居民近30年來首次在4月初可以看到距離他們約201公裡處的喜馬拉雅山脈。
  • 全球戰疫:親歷雪梨「封城」首日
    全球戰疫:親歷雪梨「封城」首日 2020-03-23 19:3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立琨 責任編輯:劉立琨
  • 印度封城,疫情期間駕駛摩託車出門,一旦被發現,就是棍棒伺候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在這裡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內容,最新鮮、最熱門的汽車事件都會在此呈現,而本期的熱門內容便是:印度封城,疫情期間駕駛摩託車出門,一旦被發現,就是棍棒伺候前言:很多人都知道在國內外一些人喜歡駕駛摩託車出門,不單單是為了享受生活
  • 恆河邊寫五百遍「對不起」:印度處罰十名違反封城令外國遊客
    近日,10名外國遊客無視印度封城規定,在瑜伽勝地瑞詩凱詩的恆河邊漫步,印度警方處罰這些不遵守規定的遊客當場寫五百遍「對不起」。遊客被罰寫「對不起」據德國《明鏡》周刊12日報導,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的瑞詩凱詩(Rishikesh)是印度最主要的瑜伽靜修聖地和最著名的朝聖中心之一。1968年,英國甲殼蟲樂隊曾來到瑞詩凱詩靜修,這座城市也因此吸引了大量外國遊客。在新冠肺炎疫情於印度暴發後,截至12日,仍有超過700名外國遊客滯留在瑞詩凱詩。
  • 全球疫情:美國確診病例超過五萬 印度全國「封城」
    「封城」措施的執行力度,也動員更多力量抵禦病毒。意總理孔特24日說,內閣已通過一項新法令,對違反政府「封城」令者處以400歐元至3000歐元罰款。新法令還授權各大區主席必要時有權在本區實施更嚴格管控措施。孔特說,「封城」措施將實施到4月3日。
  • 只因印度封城,恆河水竟發生質的改變,專家:可直接飲用
    恆河被稱為印度的母親河,不過這條河的汙染情況一直都非常的嚴重,可如今因為印度封城的原因,該河的河水竟然發生了質的改變,更是有專家表示:可以直接飲用。在2019年10月份的時候,印度汙染管理局就曾表示:恆河水甚至不適合洗澡。
  • 《武漢日記2020》作者小林:「封城」這些時日,感覺像個「戰地記者」
    武漢封城後,為了讓全世界知道武漢正在發生什麼,很多紀錄片人在行動,這其中《武漢日記2020》拍攝者小林(微博名@蜘蛛猴麵包)發布的影像日誌被官方蓋章為「真實、不煽情、有溫度」,同時他還是志願者,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專訪。
  • 封城17天,視頻記錄下的真實武漢
    2020年1月2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武漢市決定封城,暫停了所有公共運輸的運營,關閉了機場、高速等所有離漢通道、機動車限行。擁有900萬戶籍人口,500多萬流動人口的武漢,按下了暫停鍵。
  • 方方寫完60篇日記,宣布「封城日記」終結,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網紅
    大年初一開始,方方連續60天以日記形式,記錄武漢人民的所思所想和悲催遭遇。每天深夜一發出,短時間內閱讀量就千萬+,數萬人點讚留言轉發,篇篇都是爆款,方方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罕見的網紅。本月24日,方方寫完60篇日記,宣布終結,她引用《聖經》的話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這是方方日記的終結宣言,「打過了」「跑盡了」「守住了」這三個句子的背後,讓人們洞見了她的豪邁,還有幾許無奈。
  • 邊城瑞麗:從封城到解封的7天
    「封得太突然了。」消息宣布時,很多瑞麗人已經入睡,第二天醒來準備送孩子上學才知道封城了。很多人還生氣,「兩個偷渡者封了一座城」。9月14日晚,德宏州的計程車司機楊本樹,從芒市的機場送旅客前往瑞麗,送到之後自己卻被困在當地,他只好找個80元一晚的小賓館暫住。有的在封城之前剛從瑞麗離開的生意人,則被目的地要求隔離觀察。
  • 「封城」期間印度德裡PM2.5和PM10指數降低近50%
    原標題:「封城」期間印度德裡PM2.5和PM10指數降低近50%△圖片來源:網絡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在全國「封城」期間,由於機動車數量減少,大部分工商業活動關閉,以及對汙染物擴散有利的天氣條件等因素
  • 大四女生的動漫片《封城日記》軟萌走心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豔「『封城』第1天。媽媽跟我說,武漢今天『封城』了,不能出門遛狗了。我好高興,因為天天都要遛狗,太累人了。」「 『封城』第5天。「『封城』第20天,今天爸爸說,他買到愛心菜了,我問他什麼是愛心菜,他說,愛心菜就是全國各地的農民伯伯捐來的蔬菜。結果那天晚上,我吃到了山東的大蔥,重慶的土豆,還有內蒙古的圓白菜。」「『封城』第60天,今天我們跟好多叔叔姨姨一起去送醫療隊離開。
  • 中國二次封城最新消息:第二次封城的城市有哪些?
    比如,近期大連、瀋陽都出現了新增病例,截至2020年12月23日24時,大連市本地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例,無症狀感染者20人,當地金州區也發布了封城的消息。因此很多人都擔心中國會不會二次封城,那中國二次封城最新消息是怎樣的?第二次封城的城市有哪些呢?
  • 馬尼拉封城日記--4月15日
    收錄於話題 #郭彩榮原創系列:馬尼拉封城日記另外給各位同胞和華人超市店主提個醒,目前多個區域都頒布了禁酒令,現在檢疫措施非常嚴格,lalamove和GRAB的騎手經過都要被檢查,如果有攜帶酒水的話,都會當場查扣。今天已經有華人超市的送貨騎手被查扣啤酒的事情發生,如果是僱主原因導致騎手被扣留和罰款的話,騎手可以拿著相關憑據去勞工部起訴。因此無論是訂貨還是送貨,都請注意不要違反當地法律,避免給自己招惹麻煩。
  • 法國再封城
    10月28日,法國宣布再次封城當天,一對夫婦在法國巴黎蒙馬特高地擁吻。圖/新華社     據新華社電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28日宣布,法國30日起將再度全國「封城」一個月,以遏制新冠疫情蔓延。
  • 武漢五年級小學生堅持寫「封城日記」:請堅信,武漢一定能!
    這是武漢市紅領巾小學五年級學生姚羿麟2月3日晚在封城日記裡寫下的詩。今年11歲的姚羿麟在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每天都會作為家庭「肺炎小會」的主持人,分享前一天收集的新聞信息,以及自己的心得感想,並記在日記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