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評:大漲4%,今年夏天美的超越格力,突破67元就是起飛

2020-12-12 老胡抄底

昨天老胡從消息面、資金面、技術面這三方面著重分析了一下「格美」家電雙雄。在以往的格局裡,格力總是隱隱超美的一頭。但是今年夏天,美的卻超越了格力。

進入7月後,有不少消息顯示7月份將會打破空調行業遇冷的情況,7月份將會迎來一次高速發展的機會。事實正是如此,每年的夏天都是空調企業著重發力衝業績的時候,而這個時候正是強弱立顯的時候。

今天午評簡短的從資金面和技術面再次分析一下美的和格力的局面。

第一、資金面

格力電器

解讀:就業績看,每年的第二、第三季度是格力爆發的時候。近兩年來,格力的中報和三季報數據均是穩步增長。但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以及自身原股東退出等一系列原因,格力的業績遭遇了滑鐵盧。就一季度而言就下滑了72.53%。就中報業績來看,格力預計中報業績下降幅度為54%-48%,淨利潤為63億元-72億元。去年同期,格力的淨利潤高達137.5億元,這一下滑程度十分巨大。

美的集團

解讀:就業績上看,美的雖然在一季度的時候業績也遭到了下滑,但下滑幅度為21.5%,且美的每年的一季度淨利潤都較為穩定。2019年為61.29億元,2018年為52.56億元。今年雖然只有48.11億元,但總體來說下滑幅度並不算太大,處於正常範圍之中。

第二、技術面

解讀:早盤美的大漲4%。籌碼上,今日資金在不斷空中加油,但主力底部資金卻有所鬆動,表明主力今日有小幅獲利出局,但這影響並不大。資金上,早盤放量23億,但換手只有0.52%,表明多頭情緒較為濃厚。底部指標上,KDJ線已出金叉。k線形態上,目前以5日線為支撐,向上67.55的位置發起進攻。從目前的多頭行情來看,突破67元的位置大概率會來一波震蕩,隨後迎來的就是起飛。

解讀:早盤格力小漲2%。籌碼上,主力出現了一波獲利盤出局,但底部倉位沒動,這表明多空的競爭是較為激烈的,但目前多頭為主。資金上,早盤成交28.12億,換手率為0.82%。雖然量上強過美的,但主要是空頭撐起了成交量,而不是多頭。k線形態上,格力目前仍在震蕩盤中,且走勢較為混亂,大概率會受到家電行業三伏天的影響而突破震蕩格局。

總結:從目前來看,美的有隱隱超越格力的勢頭,但最主要的還是要看今年三伏天兩家企業空調銷售的結果來做判斷。今年勢必是家電行業大洗盤的一年,熬過了這一年或許就能重新定位行業龍頭的位置。

相關焦點

  • 正式超越格力,中國最大空調集團誕生,半年時間營收1390億!
    現在空調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備的電器之一,尤其是到了夏天的時候,空調基本上佔據了電器市場的大半江山。很多老人現在也不喜歡吹風扇了,基本上家裡都安上了空調,看得出來大家對於空調的依賴性也大大提升了。格力是曾經霸主以前說到空調的時候,人們能夠想到的第1個品牌就是格力。
  • 高瓴資本重倉的格力電器能否起飛?
    在高瓴資本多次出手並且市場立馬用暴漲迎接的背景下,其第一重倉股格力電器在今年卻顯得有些落寞。2019年10月28日,格力電器公告,珠海明駿以46.17元/股的價格,受讓格力集團所持格力電器15%股權,轉讓總價為416.62億元。珠海明駿將成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珠海明駿是由高瓴資本聯合多家LP成立的投資公司。
  • 投資球解 |「偏科」格力Vs「全科」美的:格力生活電器能否逆襲?
    而美的自知在空調領域無法超越格力,選擇另闢蹊徑,從格力尚未涉足的冰洗、小家電入手,搶佔市場份額後實現側面包抄,再與之正面抗衡。在這場戰鬥中,多元化成了美的最重要的一把利器。 通過買買買的方式,加速實現美的的多元化轉型和產業布局。
  • 淨利不及美的一半?海爾智家擬私有化海爾電器背後,和美的、格力...
    海爾業務重組背後或基於估值考量近期家電板塊整體躁動大漲,海爾集團旗下兩大核心上市業務重組,背後有何考量?近年來,中國家電行業已進入以美的、海爾、格力三巨頭為首的寡頭競爭階段。在外界看來,此次業務重組,是海爾集團籌劃已久,最大原因就是海爾希望能夠企業估值重塑,同是白電龍頭企業,美的和格力的市值已經遠超海爾白電業務兩家上市公司總市值。7月29日,美的集團市值首次突破5000億元,格力電器市值3423.55億元,但海爾智家的市值卻僅為1184億,就算加上海爾電器的市值,與另外兩大龍頭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 連跌一個月的格力電器也終於起飛了...
    不過同時上榜的還有最近沉寂許久的格力電器,今年以來格力電器股價一直萎靡不振,3月19日大盤最低點至8月21日期間:滬指從2646.8點到3380.68點,漲幅27.73%;格力電器從47.45元到54.22元,漲幅14.27%;同期,美的電器漲幅為36.26%;可見格力的人氣已經低到了極點,那麼隨著市場在不斷回暖、疫情受控,格力股價能否迎來反轉
  • 美的超越格力成暖通老大小家電冰火兩重天
    白電三巨頭收入排名生變,美的取代格力成暖通第一白電三巨頭排位在上半年發生了變化,美的集團的營業收入已將格力電器甩在身後,美的集團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1397億元,同比下降9.47%;營收排在第二位的是海爾智家,上半年收入957.28億元,同比下降4%;產品較為單一的格力電器,上半年營收下滑最多,營業總收入為
  • 超越美的、格力,一年營收90多億!
    提起國內的家電巨頭,很多朋友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美的、格力、海爾了,隨著家電行業的快速發展,這3家家電巨頭不僅在家電市場站穩了腳跟,還佔據了比較高的市場份額,每年的營收也早已突破了千億元,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幾家家電企業僅在大家電領域表現出色,尤其在空調、洗衣機、冰箱等領域,一直都是穩居行業前幾名的
  • 年營收突破200億,在美的格力背後快速崛起
    從排名中可以看出,美的集團以5100億的市值成為中國第一大家電企業。其次就是格力以3210億的市值排在第二,緊接著的就是海爾智能家居以1860億元的市值排在了第三。顯然,我國目前的家電行業依舊是以美的、格力、海爾為首的寡頭競爭的局面!
  • 從家電三國殺,看格力空調「失去的2020」
    環境健康家電領域:淨化器線下跌幅最大,銷額同比下滑52.67%;淨飲機線上增幅最大,銷額同比增長47.32%。廚房小電線領域:跌幅最大的是電水壺,銷額同比下滑53.67%;線上增速最快的電蒸鍋,銷額同比大幅上升了101.38%。
  • 罕見的銀行股狂歡A股工商銀行大漲6%,下周A股會加速突破3458點?
    A股工商銀行大漲6%,下周A股會加速突破3458點?潛伏12月確定性的機會,讓主力資金給我們抬轎子!花1分鐘時間看完內容,把握20%的收穫!給股民朋友的一些提醒:1,你沒有看錯,工商銀行當日出現6%的上漲,指數大漲突破3400點,指數看起來一片繁華,但是和散戶手裡的股票沒有多大關係,可能手上的證券股受益了,也是我也一直和大家強調的,券商是一定要有的。
  • 格力半年淨利潤劇降53%,空調營收被美的超過,董明珠這樣說……
    二者股價表現也迥然不同,截至31日午間收盤,美的集團報71.55元,漲1.81%,格力電器報54.92元,下跌0.22%。今年以來,格力電器累計下跌14.58%,美的集團漲幅則達到26.15%,二者市值差距擴大至1720億元。
  • 空調市場美的超格力,前三品牌愛降價,格力加碼線上影響了線下?
    美的以36.2%的市場佔比排在第一,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7.31%;格力市場佔比為28.45%,同比增長2.74%;海爾市佔比為11.89%,同比增長1.92%。儘管空調線下市場整體呈現出下滑趨勢,但是Top3品牌均呈現出增長趨勢,尤其是美的的高速增長,讓其在5月份的線下市場中實現了對格力的超越。除了頭部品牌外,其餘品牌的表現幾乎都呈下滑趨勢。
  • 家電雙雄雙雙大跌,美的市值比格力高出2100億,原因在哪裡?
    今天三大指數均高開低走,跌幅均超過1%,而家電雙雄美的和格力更是大跌,美的集團跌3.63%,收於83.56元/股;格力電器股價更是下跌4.65%,收於62.62元/股,這是8月份以來格力電器最大的單日跌幅。
  • 京東家電排行榜第8天:美的超越格力重返空調榜巔峰
    在空調榜首爭奪戰中,美的超越格力重返第一。海爾超越奧克斯擠入空調榜單前3。值得注意的是TCL也超越了奧克斯,進入榜單第4名。此前無論空調榜單如何變動,美的、格力、海爾、奧斯克壟斷前4名是確定無疑的。但今天TCL打破了4大品牌對空調榜單的壟斷。這也顯示出京東家電618眾多品牌競爭烈度的進一步加劇。
  • 格力美的打響「口罩」戰:格力5.5元一個 美的開會員就送
    不過,兩家企業的口罩出廠後,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操作模式:除了保證企業內部的員工生產經營安全防護外,格力電器開始在「董明珠的店」平臺預約式銷售口罩,而美的集團則直接拿出百萬口罩免費包郵送給美的會員。 非常時期,兩大空調巨頭生產口罩一個賣、一個送,背後的邏輯不同,渠道變革中的格力用口罩為線上引流,美的則聚焦核心會員,從經營產品轉向經營用戶。
  • 2天蒸發67億,九陽下決心成格力「敵人」,不再做簡單的豆漿機
    相比於手機界品牌的寥寥無幾,家電界品牌眾多,除了美的、格力、海爾三大巨頭之外,還有美菱、艾美特、九陽、老闆等。其中成立於2002年的九陽值得一聊,明明比成立於1973的艾美特還小了29歲,知名度卻比人家還要高。對於九陽,大家最熟知的產品就是豆漿機。
  • 「公告解讀」格力電器:擬26.4億元增資子公司格力財務公司
    來源:巨靈財經【公告簡述】: 格力電器6月12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向控股子公司格力財務公司進行增資,增資總金額為26.4億元。本次增資是為了滿足格力財務公司的經營需要,通過增加註冊資本,促進格力財務公司業務規模增加,增強企業競爭力。
  • 恩怨30年:格力與美的商戰教科書
    一年之前,雷軍和董明珠在央視「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豪賭10億元,看小米能否在五年內超越格力,從此成為跨界對手。美的更是董明珠的「眼中釘、肉中刺」,水火不容。在家電行業乃至廣東政府部門內部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但凡論壇、活動或會議,不能同時邀請董明珠和方洪波參與。
  • 格力美的爭鬥50年:一場品類爭霸戰,一出接班風雲錄
    格力淡季回款一下暴增3.4倍,下遊高漲的鋪貨熱情迅速提高了品牌市佔率。因為年年給返利,格力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向經銷商「壓貨」——多生產、多庫存也不怕,反正有下遊扛著,分散風險。 如此大規模的返利和壓貨,美的從來沒搞過。 因為淡季拿貨也有「好處」,所以格力此舉一改過去空調行業「一年到頭指望夏天」的格局,「熨平」了季度間的銷售波動,產銷「振幅」明顯小於美的。
  • 深藏不露的日本空調巨頭,實力超越美的、格力,在中國撈金25年
    對於國內的消費者來說,在提及空調品牌的時候,率先想到的一般會是美的、格力。確實,美的、格力空調在國內市場上的知名度非常高。但其實,國內空調市場中,還有一家深藏不漏的日本空調巨頭,實力超越美的、格力,這家空調企業就是大金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