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年輕,還死不了。」
這是我喜歡的遊戲《守望先鋒》裡一個可愛的女性角色的口頭禪。我對她有所感觸是因為知乎裡,有個妹子用它回答了一個問題。
原諒發病的我就很矯情,我哪怕想起這樣一句話、這樣一個回答都能淚流滿面。
現在是凌晨三點,我不想與任何人分享這樣的經歷,我怕影響他們的心情,我怕家人朋友擔心我。
我在一個人的房間裡打字宣洩我的情,希望能平復這股抑鬱的情緒。
我把這樣的狀態稱為發病,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正常的情況。
我不知道自己還算不算是一個正常的人。
我不知道這樣打字,記錄下自己的心情,發洩完之後能不能令自己好過一些。
我很害怕。
幸好,明天是周六。
我不知道別的重度抑鬱症患者是怎麼樣克制自己,好好過日子的。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醫生是怎麼判定我是一個重度抑鬱症的。因為跟他談起病情時候,我情緒的起伏嗎?明明身邊沒有一個人相信,我的病會是「重度」抑鬱症。
在這之前,其實我已經接觸過這種病了,在喬任梁的死訊讓人們重新認識抑鬱症之前。
那個患者是我的姐姐,也不過是中度而已,原因據說是生活的壓力和家人的不理解。
我覺得我的所有表現明明比她正常,為什麼結果會是這樣呢?這真的像是拿到了絕症的確診報告一樣,吃藥或者跟人交流,都不能阻止我突如其來的抑鬱。
我是一個非常健忘的人,但我清楚記得那一天,我填表的時候哭得非常傷心,就像現在一樣,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
我討厭上面每一個問題,都像在揭穿我的心事。
我也討厭醫生的問題,我回答不了no的時候覺得非常羞恥。
看到結果是重度抑鬱症的時候,我像是解脫了,有一個藉口能讓我好過一點,原來是我得病了,吃藥就會好的吧。
我是早產兒,身體不算太好,得過好幾個慢性病,但也勉強算在基數眾多的亞健康人群之一。
這樣的普通令人安心,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正常人。但這個「重度」像是打破了我小心翼翼維持的平衡,讓我沒法再逃避了,因為會影響我的生活。
但我發現吃藥沒有治好我,我曾經是一個一年只哭過一次的人,還是在夢裡。
但現在不一樣了,我不敢克制,又不敢在人前發洩。我只是很害怕,怕情緒激烈會傷害別人,怕壓抑情緒會傷害自己。
每次發病的時候,我都會提醒自己很多——我有多熱愛生活,多喜歡美食。我很多夢想還沒有實現,我喜歡的動畫還沒有完結。
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我改變了很多,成長了很多。
我必須這麼告訴自己,我沒有做錯對不對。
我現在覺得很難受,只是因為「發病」,我大部分時候都很健康。
我哭到想嘔吐,只是因為沒有吃東西或者是因為我的胃病?
我不是不想吃東西,我只是在等哭累了,累了就會睡著了,就像之前發病的幾次。
你看,我還能一邊哭一邊打字,還注意加破折號,我還有救的是不是?
我也曾和別人分享我的童年經歷,也曾經跟人吐槽過我的家庭背景。
我在溝通的過程中,才明白自己和別人原來不是一樣的。原來不是每個人從小就會經歷性騷擾,原來不是每個人的家長都這樣教育孩子。
我就不敢再跟別人說了,多一點對不幸的認知都會讓我陷入危險之中。
因為在我發病的時候,這些念頭會纏繞著我,我像是在鋼絲上行走,我怕負擔不了多一根的稻草。
我看過一個關於抑鬱症的TED,看過不止一遍,每次也都止不住眼淚。
我很推薦抑鬱症患者去看,我知道這對病情沒有作用。
但這是一種希望,抑鬱症不是真的絕症,我們可以好好活下去的。
你看這樣一個曾經很嚴重的抑鬱症患者,還能戰勝這個病,能分享自己的經歷來告訴別人。
他是我眼裡的超人,他能正確表達一些我語無倫次想表達的東西。
當然,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卻各有不同。
跟那些沒法回頭的人比,還能流淚的我絕對是幸運的那一個。
最嚴重的時候是睡不著,也有身體的病因,也有情緒上的失控,不知道明天是不是值得睜眼的一天。
跟那時候的自己相比,現在的我也是幸運的那一個了。
我有時候會感謝自己曾經生過一次大病,讓我知道再嚴重的病不是沒有變好的可能。
那是高二的那一年,對考生的我來說,那場讓我一度休學的病已經是我人生中跨過的坎了。
我很幸運,能認識到這一點。
如果說有什麼是讓我絕望的,我希望抑鬱症是能完全治好的病。
如果有一天我覺得自己治好了,我不知道是否還能承受自己再次發病。
在確診重度抑鬱症之前,我有一些成功的經歷可以和可能會看到這篇文章的抑鬱症患者分享。
我曾經靠運動擺脫過低落,大概一周去健身房兩次到三次,直到工作改變了我的作息。
我曾經也曾經靠對工作的熱情,靠忙碌讓自己走出來。
我身邊的抑鬱症患者也告訴我,只要我還想吃飯,就必須工作,這是會讓人振作一些的好辦法。
但我錯了,現在工作上的一些不穩定會讓我發病,哪怕我知道這不是很嚴重的問題,這可能明天就會解決。
但只要夜深的時候, 我的無力感沒能調整好,就會發病。
我已經沒法換工作了,因為工作已經變成了我新的生活重心。
我的親朋裡還是有人知道我是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但因為距離確診已經過了大半年了,他們都以為我漸漸好轉了,甚至我也這麼以為。
距離我上次發病,其實有幾個月了。
我慶幸是一個能令自己安心的人。
謝天謝地,我的眼淚止住了,這是一件值得我把購物車清空,並且吃一個蛋糕的大好事。
我想先吃一塊蛋糕,再把剛剛想說的話說完。這篇獨白就到此為止了。
希望不會有下一篇獨白,證明我好轉了,沒有再發病。
我吃掉了三分之一的蛋糕,感覺有力氣寫完了。
現在的我大概是60%正常狀態的我。我平時,或者說我現在,還可以開開玩笑,並且因為剛剛結束的發病露出一個真心的微笑。
但我覺得一時半會兒還回不到一個寫東西很有邏輯的狀態,而且我不是很有邏輯的人。
就給可能不會有人看懂的抑鬱症患者給幾條對我管用的建議吧——
1、不要把生活重心放在工作上。真的,萬一有失業的那一天,現在的我無法想像能熬過去嗎?我其實處在事業的上升期,但抑鬱沒有道理可言。有時候就不小心磕磕碰碰一下,結果就痛得撕心裂肺;
2、如果你跟我一樣生病了,不知道如何是好?最簡單的應對辦法,健身或者烹飪吧,健身能讓人從內到外的堅強一點是一點。烹飪則是讓人幸福,對我來說,吃巧克力已經替代了戀愛;
3、接著上一條,我沒有和異性的感情生活。我還沒恢復到敢談戀愛的程度。也許一個好的戀人,一段幸福的戀情可以對我的病情有幫助。但理智時候的我不敢冒險,我是真的愛惜性命的。我又是非常相信愛情的,我看小說看電視劇看曾經的自己都是非常幸福的,我覺得喜歡上別人是很幸福的事情。我只是不敢和人談戀愛,我害怕的是抑鬱本身而不是異性,我害怕任何造成我情緒失控的可能。喜歡是不可控的,但戀情是兩個人的,如果你連病情都不敢與之分享,那兩人相處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會加重你的思想負擔。不要問我有沒有sex生活,我成年十幾年了,懂如何解決生理需求。說得直白一點,我非常珍惜讓我思緒放空的那一刻,跟跑步累到頭暈、火鍋辣得不能思考還有浪費時間的睡不醒是一樣的。對我來說,能有意識地引導自己什麼都不去想,哪怕是短短一瞬間,就是最好的休息了;
4、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但我和我認識的抑鬱症朋友都不是善於溝通的人。哪怕看上去開朗樂觀,但不等於享受溝通。特別是跟合不來的人,仿佛是一種折磨。所以,抑鬱症患者請千萬妥善處理人際關係。我不是說讓你攻擊關係不好的人,而是學會忘記或者成長,你一定要明白忘記和他人的種種不快,是讓自己好過;
5、我知道很多抑鬱症會有自閉的傾向。我朋友前陣子還請教我,她懷疑她另外一個朋友得了抑鬱症,有什麼能幫忙的心得?我正常時候,是很樂於助人,曾經當過義工,但知道自己得病之後就不敢了,怕負面情緒會傳染。但一個人足不出戶,誰還能幫到她?只有家人。結果呢?她家裡人可能覺得吃閒飯沒關係,或者擔心去醫院查出真的是精神病會很丟人。但抑鬱症患者你自己才能幫到自己,千萬不要拒絕出門,少一點對生活的熱愛,就是你對病魔的妥協;
6、中二一點沒關係,相信愛與正義,熱血與友情。我昨天還在看《博人傳》,看到彈幕都在刷「我是看你爸爸長大的」,我就單純地覺得很開心。就跟聽《數碼寶貝》的主題曲《butterfly》的大合唱會感動一樣,要把這些正面情緒牢牢記在腦子裡,這很重要;
7、沒有誰是天生抑鬱症的,只要你意識到自己生病了。你就會知道,得病之前的你是什麼樣,區分什麼是正常和不正常。不要自暴自棄,不要把病當成雙刃劍去傷害別人。我在填表時候才知道,抑鬱症可能會伴隨躁狂,我測出來有但我覺得不準。我當然也會傷害到別人,但我不會放任自己刻意去傷害誰,哪怕我曾經恨過傷害我的誰,我恨他們的惡意讓我發病。這是三觀,這是構成我這個人和我的世界的基礎。我有精神病,也許不算一個健康的正常人,但我是人,不是什麼狼心狗肺的東西;
8、我希望任何懷疑自己得抑鬱症的人,能少說兩句主觀臆斷,精神病不只有抑鬱症,看醫生是第一步。我真的很怕「抑鬱症」變成一個噱頭,一個差勁的藉口,就跟精神病一樣。這不是傳染病,但是情緒是會感染,你自以為是的言行可能會讓真正得病的人被誤解,甚至陷入絕望和恐慌。拿生病來開玩笑的人,是缺德症患者;
9、這是病,這是敵人,面對它,挑戰它,祝所有確診或者不自知的患者能能戰勝它。這也不是你人生的終點,是你翻過了比較沉重的一頁而已,還有更好的未來等著你。
因為我現在的情況已經好轉了,也寫不下去這篇獨白了。
適可而止讓處女座的我快樂,糾結容易進入死循環。
我不會再回頭看我發病時候寫下的文字,如果有錯別字請不要提醒我改,如果有什麼需要我回復的,請儘量不要「引用」,謝謝。
就像我說的,我害怕任何造成我情緒失控的可能。
這是我嘗試治癒的努力,也是我抑鬱時候的掙扎。
如果有任何確診的抑鬱症患者願意跟我交流,可以私信我,請不要帶太多情緒化的文字,我害怕被感染。敘述病情儘量客觀一點,就當你的高中作文好了,請用四要素開頭,我會認真回復。
我如果沒及時回復,你也要相信我未來可能會回復,或者我已經治好了,不需要這裡了。不論如何,學會給自己一點正面情緒。
也歡迎任何陌生人鼓勵我,鼓勵我之後千萬你要心情好一點,因為這是日行一善。
你當然也可以懷疑我無病呻吟,就當我放屁,請默默地離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