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家住金鳳區的王女士雙手就幹得厲害,最近,大拇指還裂了兩道深深的口子,疼不說還出血。皮膚科就診後,醫生說這是乏脂性溼疹,讓她塗抹尿素軟膏,平時儘量少接觸水和洗滌劑。
自治區人民醫院皮膚美容科醫生張偉介紹,乏脂性溼疹,也叫乾性溼疹,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皮膚表面水分脫失,皮脂分泌減少,皮膚變得缺少彈性。手部乏脂性溼疹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偏愛女性。「因為女性做家務多,接觸水和刺激性化學物質的機會更多。」
乏脂性溼疹可發生於身體多個部位,除了手腳裂口外,還常出現在腿部的皮膚。其中,病情輕者僅表現為皮膚乾燥、粗糙,表皮及角質層有細裂紋,皮膚呈淡紅色,裂紋處紅色更明顯,類似「碎瓷」。嚴重者可呈現全身性皮膚乾燥,糠秕樣細薄鱗屑,由於乾燥和瘙癢,常因搔抓和摩擦繼發溼疹表現,如紅斑、丘疹、脫屑、抓痕及血痂等。
很多老人喜歡冬天泡腳,天天泡,甚至一泡就一個小時。但張偉醫生提醒,冬天泡腳過勤,也容易患乏脂性溼疹。因為中老年人本身皮膚比較乾燥,皮脂分泌過少,在泡腳時,隨著水蒸氣的刺激,溼疹容易被誘發。有些老年人感覺泡腳時,溼疹引起的刺癢感會減輕,甚至一天內多次泡腳,可往往越泡溼疹越嚴重,離開水後,刺癢感更強。
一旦得了乏脂性溼疹,應當做到規律作息。合理的飲食有助於保持皮膚正常新陳代謝,每天多喝水,多吃些雞蛋黃、胡蘿蔔、綠葉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B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適當減少洗澡的次數,防止油脂過分丟失引起皮膚乾燥,洗完立刻在身上塗抹保溼霜。
避免手部乏脂性溼疹,儘量少用鹼性的香皂、洗手液、洗衣粉等。補充油脂膜,洗手後適量塗抹護手霜,或用少量橄欖油揉搓或按摩雙手,促使手部血液循環。
如果瘙癢影響生活,可以遵循醫囑口服抗組胺藥物,外用止癢藥膏、保溼劑等。
記者 劉威
【來源:塞上清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